上海大学机械设计(专)考研考纲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专业课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复习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复习大纲《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原理与设计》》主要参考教材主要参考教材《机械原理》 邹慧君、张春林、李杞仪主编(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2006《机械设计及理论》 李柱国、许敏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3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内容范围一、绪论1 .本课程的任务、性质2 . 有关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3 .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 . 运动副及其分类2 .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3 .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运用公式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 度、虚约束)4 .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5 . 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三、平面连杆机构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2 .铰链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问题:急回运动、死点位置、压力角和传动角的特性、曲柄存在条件3 .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四、凸轮机构1 .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远休止角、近休止角、升程)3 .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凸轮轮廓线的方法4 .设计凸轮机构时应注意的问题(基圆半径、压力角、滚子半径)五、齿轮机构1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2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的形成、特性及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3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4 .一对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当量齿数、标准渐开线齿廓所在位置、标准模数、标准压力角所在位置等5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及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的概念,变位原理6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传动的啮合特点7 .圆锥齿轮机构传动的啮合特点六、轮系1 .轮系的分类和应用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3 .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4 .几种特殊的行星轮系传动七、其他常用机构1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八、回转件的平衡和调速1 .回转件平衡的目的及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计算2 .平面机构平衡的概念3 .机械运动速度波动和调节的目的和方法4 .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5 .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九、机械零件设计概论1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步骤2 .机械零件的体积强度和表面强度3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择4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十、联接1 .螺纹的主要参数和类型2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螺纹联接件4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5 .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6 .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7 . 螺旋传动的特点、类型8 . 键联接的特点和类型,平键联接的选择原则和强度计算 9 . 过盈联接十一十一、、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1 .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的方法2 .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3 . 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4 . 齿轮的结构5 . 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6 . 蜗杆和蜗轮的材料和结构7 .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8 .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十二十二、、带传动和链传动1 . 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2 . 带传动的几何关系计算3 .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4 . 带的型号和尺寸5 .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6 . 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7 .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8 . 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9 . 滚子链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10 .链和链轮的材料和结构11 .滚子链的失效形式及其计算十三十三、、轴1 .轴的分类和材料2 .轴的初步强度计算3 .轴的结构设计4 .轴的复合强度校验计算5 .轴的刚度和振动稳定性计算十四十四、、滑动轴承1 .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结构和材料2 .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3 .常用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4 .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5 .动压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原理和压力分布方程十五十五、、滚动轴承1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构造、特点和代号2 .滚动轴承的选择3 .滚动轴承的载荷、应力分析,失效形式和承载能力(寿命)计算4 .滚动轴承组合的结构设计十六十六、、联轴器和离合器1 .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结构、标准和选用2 .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十七十七、、弹簧1 . 弹簧的功用、类型、应用和选择2 .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主要几何尺寸及参数3 .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
新版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35)机械设计(二)参考书目为:1.《机械设计》(第9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
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试题B及答案

上海大学2005-2006学年冬季学期试卷B参考答案课程名: 机械设计(一)学分: 3一、是非题(正确“√”;错误“×”,1分/题 , 10分)1.为提高紧螺栓的承载能力,通常选用拧入圈数较多的厚螺母联接方式(×)2.在选用普通平键时,是通过强度计算来确定键的截面尺寸b和h的 ( × )只对应力幅有影响,而对平均应力无影响(√)3.综合影响系数Kσ4.当转动的零件上受静载荷作用时,其上也可能产生变应力(√)5.只要合理设计,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可以避免的(×)值,应将齿轮制成鼓形齿(√)6.为了减小Kβ7.螺纹的升角越大,其传动效率越高,自锁性也越好(×)8.在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中,是按节点啮合进行接触强度计算的(√)9.齿轮的齿形系数Y与模数无关,与齿廓形状有关(√)Fa10.所有可用作制成零件的材料,其疲劳曲线都具有无限寿命区域(×)二、选择题(1分/空,共15分)1.在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中,应进行标准化的参数是BA)分度圆直径 B)法面模数 C)齿轮宽度 D)端面模数2.在闭式软齿面圆柱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A大齿轮齿面硬度。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D)不确定3.小、大齿轮的弯曲应力F1、F2之间的关系是B。
A)F1=F2 , B)F1>F2 , C) F1<F2 ,D)不确定4.螺纹的公称直径(管螺纹除外)是指它的_____C_____.A)内径d1;B)中径d2;C)外径d5.在轴上需要两个平键固定一个零件时,这两个平键在圆周方向上应相隔A。
A)180° B)90° C)120° D)135°6.在螺纹联接中,广泛使用的联接是A联接。
A)螺栓 B)螺柱 C)螺钉 D)紧定螺钉7.材料的疲劳曲线通常是在C条件下经疲劳试验得出的。
A)脉动循环变应力 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C)对称循环变应力 D)非脉动循环变应力8.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为降低应力幅(设螺栓刚度为C b,被联接刚度为C m)应B。
上海大学833机械设计(一)2018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考试科目:833 机械设计(一)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1.绪论 (1)了解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2)掌握有关的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2.机械零件的强度 (1)掌握疲劳曲线及极限应力曲线的意义及用途;能根据材料的几个基本力学性能(σB、σs、σ1、σ0)及零件的几何特性,绘制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 (2)掌握单向稳定变应力的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方法:① r=常数;②σm=常数;③σmin=常数。了解 应力等效转化的概念。 (3)熟悉疲劳损伤累积假说(Miner 法则)的意义及其应用方法。 (4)掌握教材中有关线图及数表的查询方法。 3.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1)掌握螺纹及螺纹连接件的类型、特性、标准、结构、应用场合及有关的防松方法。 (2)能正确进行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并进行螺栓尺寸的计算及类型、规格的选用。 (3)在受拉伸载荷或受倾覆力矩的紧螺栓连接中,能用螺栓连接的受力变形线图分析说明降低螺栓刚度、 增大被连接件刚度及增大预紧力可以提高螺栓抗疲劳能力。 (4)掌握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4.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了解键连接的类型及应用特点;掌握键的主要类型及尺寸的选择方法。 (2)了解花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5.带传动 (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合。 (2)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弹性滑动及打滑等基本理论。 (3)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4)熟悉带的应力计算及其变化规律。 (5)掌握带传动的参数选择。 (6)熟悉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及措施。 6.链传动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即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及 动载荷是如何产生的,可采取什么措施(如改变链轮齿数、转速、链条节距等)以改善链传动的运动不均 匀性及动载荷。 (2)掌握分析滚子链传动发生跳齿、脱链的主要原因的方法。 (3)掌握链传动的安装布置和张紧。 (4)了解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7.齿轮传动 (1)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掌握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强度计算方法。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专)考研考纲

考试科目:915机械设计(专)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硕士)一、考试范围1.绪论(1)了解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2)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
2.机械零件的强度(1)掌握疲劳极限概念、两种材料疲劳曲线及其方程的应用、材料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和有限寿命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
(2)熟练掌握塑性材料机械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的绘制和应用。
对于在非对称循环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能在该图上找到工作应力点和求出极限应力点,判断零件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
(3)了解影响实际零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4)熟练掌握单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三种校核计算。
(5)掌握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6)了解在双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其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7)了解两平行圆柱体相压的接触应力计算。
3.螺纹连接和螺旋转动(1)了解连接螺纹的主要参数。
(2)了解螺纹连接的主要形式、特点和应用,掌握它们的结构和画法。
(3)了解螺纹连接件的常用材料、强度级别,掌握螺纹连接许用应力的确定。
(4)掌握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5)了解螺栓组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6)熟练掌握分别受用横向载荷、旋转力矩,轴向载荷和翻转力矩的四种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方法。
(7)掌握普通螺栓和铰制孔用螺栓的不同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熟练掌握松螺栓连接、只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栓连结、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结、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连结的螺栓强度计算。
(8)了解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9)掌握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4.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1)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掌握平键连接的失效形式,尺寸选取和强度校核计算。
(3)了解半圆键、楔键、切向键的强度计算。
(4)了解各类花键连接的特点、定心方式和应用。
(5)掌握矩形花键连接的强度校核计算。
(6)了解销连接的种类和应用。
5.带传动(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和传动特点。
(2)掌握V带的结构、型号和规格。
上海大学考研机械原理与设计(专)考纲 超重要

考试科目:913机械原理与设计(专)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硕士)A. 机械原理部分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熟悉机械原理的基本思想,掌握机构学、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生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一)绪论1)、明确机构、机器、机械的定义;2)、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二)机构的机构分析1)掌握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及运动链等概念2)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其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3)熟练掌握自由度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等);(三)机构的运动分析1)正确理解瞬心的概念,并能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2)熟练运用瞬心法对简单机构进行速度分析;3)了解用矢量图解法对简单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四)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明确运动副中的摩擦;2)了解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五)机械效率和自锁1)了解机械的效率;2)了解机械的自锁。
(六)机械的平衡1)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2)了解平面机构的平衡。
(七)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了解机械的运动方程式及其求解;2)重点掌握机械的运转及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原因及其调节方法;3)了解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八) 平面机构连杆机构1)熟练掌握常见曲柄存在条件,按K设计四杆机构;2)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极位夹角、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的概念;(九)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2)了解推杆常见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性质、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3)熟练掌握盘形凸轮机构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尺寸及其相互关系;4)掌握偏置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原理、方法;5)凸轮设计的注意事项。
(十)齿轮机构1)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渐开线、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齿轮加工”;2)熟练掌握直齿轮、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及作图分析;(十一)齿轮系及其设计1)熟练掌握复合轮系的分解与传动比计算;(十二)其它常用机构1)了解三种常用机构的基本概念、运动特性、应用场合;2)熟练掌握槽轮的设计与计算;三、参考书目:1、《机械原理》(第7版)孙桓陈作模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6年2、《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B. 机械设计部分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专业课复习计划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专业课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080203)完备学习计划所属学校:上海大学专业课:(080203)机械设计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7月) ......................................2、强化提高阶段(16年8月-16年11月).....................................3、冲刺阶段(16年12月)...................................................二、专业课参考资料.............................................................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3.真题的使用方法...........................................................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7月)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6年8月—16年11月)................................(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6年12月)..............................................五、附录.......................................................................1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研究生院网站........................................2 上海大学2016年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招生计划数...............................3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课考试大纲............................................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7月)本阶段购买学校官网指定参考书,初步开始复习,在辅导老师带领下浏览课本,抓住重点知识的理解,对重点章节反复揣摩,重点公式反复记忆,为提高阶段做准备,避免做题时手忙脚乱重新翻阅课本。
上海市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重难点回顾

上海市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重难点回顾上海市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重难点回顾一、引言在准备机械工程考研的过程中,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是重要的学科,也是考生们经常遇到的难点。
本文将回顾在这两个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为考生提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二、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内容涉及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三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重难点知识。
1. 静力学重难点知识在静力学中,力的平衡和结构的静定性是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刚体的受力分析: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求解刚体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2)杆件的受力分析:包括悬臂梁、简支梁和悬臂梁的受力计算;(3)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向量的运算,求解多力合成和分解的问题;(4)平面力效应:包括力偶、力矩和力矩偶的计算;(5)摩擦力分析:包括平面内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计算。
2. 动力学重难点知识在动力学中,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质点的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质点的运动定律:牛顿定律、功和动能定理;(3)刚体的平面运动:包括质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转动;(4)受力分析与运动方程:结合刚体平面运动,求解受力分析和运动方程。
3. 强度学重难点知识在强度学中,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是重要的内容。
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应力与应变:包括正应力、剪应力和正应变、剪应变;(2)弹性力学关系:弹性介质下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3)破坏准则:包括极限强度理论和能量法破坏准则;(4)薄壁压力容器的设计:薄壁压力容器的应力计算和变形计算。
三、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学科,涵盖了机械元件的设计和机械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下面将重点回顾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
1. 机械元件设计(1)轴的设计:包括受拉、受压和受弯轴的设计;(2)联轴器的选择与设计:各种类型联轴器的优缺点及其选择与设计原则;(3)传动链设计:包括齿轮传动和带传动的设计和计算;(4)弹簧设计:根据工作条件确定弹簧的材料和尺寸;(5)轴承选择与设计:各类轴承的分类和选型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915机械设计(专)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硕士)
一、考试范围
1.绪论
(1)了解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2)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
2.机械零件的强度
(1)掌握疲劳极限概念、两种材料疲劳曲线及其方程的应用、材料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和有限寿命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
(2)熟练掌握塑性材料机械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的绘制和应用。
对于在非对称循环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能在该图上找到工作应力点和求出极限应力点,判断零件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
(3)了解影响实际零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4)熟练掌握单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三种校核计算。
(5)掌握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6)了解在双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其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7)了解两平行圆柱体相压的接触应力计算。
3.螺纹连接和螺旋转动
(1)了解连接螺纹的主要参数。
(2)了解螺纹连接的主要形式、特点和应用,掌握它们的结构和画法。
(3)了解螺纹连接件的常用材料、强度级别,掌握螺纹连接许用应力的确定。
(4)掌握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5)了解螺栓组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6)熟练掌握分别受用横向载荷、旋转力矩,轴向载荷和翻转力矩的四种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方法。
(7)掌握普通螺栓和铰制孔用螺栓的不同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熟练掌握松螺栓连接、只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栓连结、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结、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连结的螺栓强度计算。
(8)了解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9)掌握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4.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掌握平键连接的失效形式,尺寸选取和强度校核计算。
(3)了解半圆键、楔键、切向键的强度计算。
(4)了解各类花键连接的特点、定心方式和应用。
(5)掌握矩形花键连接的强度校核计算。
(6)了解销连接的种类和应用。
5.带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和传动特点。
(2)掌握V带的结构、型号和规格。
(3)掌握带传动中各力的关系。
(4)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概念。
(5)掌握带传动中的应力分布规律,最大应力的位置及应力的计算。
(6)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及工作能力的确定方法。
(7)了解影响V带传动传递功率的各主要因素。
(8)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
(9)掌握V带传动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原则。
(10)了解V带带轮的结构型式。
(11)了解V传动张紧装置的应用。
6.链传动
(1)了解链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套筒滚子链链条结构与规格,链轮材料与结构。
(3)掌握链速不均匀性及动载荷。
(4)了解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5)了解套筒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6)了解套筒滚子链的额定功率曲线及其使用方法。
(7)掌握套筒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步骤。
(8)掌握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原则。
(9)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和润滑
7.齿轮传动
(1)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2)了解齿轮传动的五种失效形式,失效产生原因,为防止失效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3)掌握闭式和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准则。
(4)了解对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选用原则。
(5)掌握常用的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6)熟练掌握圆柱齿轮传动的工作载荷和计算载荷的概念,明确各载荷系数物理意义。
(7)熟练掌握圆柱齿轮传动的法向力及各分力的数值计算和方向判断。
(8)了解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模型,啮合区轮齿受载情况,最大载荷作用点的位置及简化计算方法。
(9)掌握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能应用公式进行设计或校核计算。
(10)掌握圆柱齿轮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11)掌握直齿圆锥齿轮的各主要参数及几何关系。
(12)熟练掌握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13)了解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特点。
(14)了解齿轮常用结构形式。
(15)了解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及其与齿轮圆周速度的关系。
(16)了解齿轮传动所使用的润滑剂。
8.蜗杆传动
(1)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2)掌握蜗杆分度圆导程角、分度圆直径及传动中心距等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
(3)了解蜗杆和蜗轮的齿面滑动速度。
(4)掌握啮合效率的计算。
(5)了解导程角对啮合效率的影响、自锁条件。
(6)了解蜗杆传动发生胶合和磨损的原因。
(7)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闭式蜗杆传动的计算准则。
(8)熟练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9)了解对蜗杆材料,蜗轮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选用原则。
(10)掌握蜗杆和蜗轮的常用材料和使用条件。
(11)了解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12)了解蜗杆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13)了解蜗杆传动的刚度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14)了解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9.滑动轴承
(1)了解推导一维雷诺方程的假定条件及建立油膜微单元体的力平衡关系的过程。
(2)掌握一维雷诺方程的常用形式。
(3)熟练掌握动压油膜的承载机理及建立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4)了解单油楔向心轴承的工作状况。
(5)掌握单油楔向心轴承的主要几何参数。
(6)掌握单油楔向心轴承的承载能力的计算。
要求记住轴承承载量系数公式,会利用有关图表进行相应的计算。
(7)了解向心滑动轴承热平衡计算的意义及热平衡计算的一般步骤。
(8)了解向心滑动轴承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9)掌握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10)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1)了解滑动轴承材料的选用原则;常用滑动轴承材料的主要性能和特点。
(12)了解轴瓦的结构。
10. 滚动轴承
(1)掌握滚动轴承类型的选用原则,对于几种常用轴承(1、3、5、6、7、N类),应能根据载荷、转速、刚性及调心性能合理选用。
(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表示法,特别应熟悉表示轴承内径尺寸、直径系列和轴承类型的中段代号以及表示轴承精度等级的前段代号。
(3)滚动轴承工作时轴承元件上的载荷分布。
(4)了解滚动轴承工作时轴承元件上的载荷及应力变化情况。
(5)熟练掌握角接触轴承的派生轴向力的方向及其计算。
(6)了解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7)掌握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当量动载荷等基本概念。
(8)熟练掌握轴承寿命计算的基本公式。
(9)熟练掌握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10)熟练掌握角接触轴承和圆锥轴承的载荷计算。
(11)了解基本额定静载荷,当量静载荷概念。
(12)掌握滚动轴承当量静载荷的计算方法。
(13)掌握简单的轴承组合结构的设计。
(14)掌握轴承组合结构的结构错误分析和改正方法。
11.联轴器和离合器
(1)掌握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类型和用途。
(2)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联轴器正确选择和计算方法。
(4)掌握常用离合器的正确选择。
12.轴
(1)掌握转轴、心轴和传动轴的承载特点。
(2)了解对轴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选用原则。
(3)能按使用条件确定轴的结构形状尺寸。
(4)掌握零件在轴上的固定的方法。
(5)了解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方法,轴的结构工艺性。
(6)熟练掌握轴的强度计算三种方法的特点,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7)了解轴的刚度、振动稳定性的概念。
二、考试题型与试题总分
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分析计算题和结构题等。
试题总分为150。
三、考试时间和形式
考试时间为3小时,采取闭卷笔试考试。
四、主要参考书
1、《机械设计》(第8版)濮良贵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机械设计试题集》(第2版)傅燕鸣编著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傅燕鸣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