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

——心理效应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综合活动.它分散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学校内、课堂内。课堂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活人,是异常活跃的青少年学生,教育就是要将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授给他们,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效应问题,掌握这些效应的具体表现,探索和利用最佳的效应途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运用心理效应促进个体学习的进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让他们获得进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能对学生的既有能力进行正确的认知,设计灵活多变、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运用到多种心理效应,传递有效的教育信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比如利用登门槛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以达到的目标,进而愿意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又比如利用霍布森选择效应,将课堂的选择权给予学生,通过学生的深度参与和主动选择,提升教学效果。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真正创建高效课堂。

二、运用心理效应促进班级整体的提升

课堂是学生集体学习的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行为,更要关注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效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和处在其中的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教师就运用了从众效应,有效地遏制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得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都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二年级下学期,我班转来一个新同学小刚,小刚在原来那个班成绩较差,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他也就自暴自弃,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不写作业,不劳动,不参加集体活动等。但小刚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而且画得相当好。我决定从他的优点着手,运用从众心理把他从歧途拉回来。我在班上利用早读时间,开了一个“小画展”,全部展出他的画,并称他为我们班的“小画家”。小刚从来没有受到这么隆重的礼遇,兴奋得满脸通红。一下子喜欢上新班级。同学们也喜欢他、欣赏他,大家都说要向他学习画画,小刚也很高兴地和大家一起画画、一起玩儿。很快,小刚就和新班级融为一体,产生了难舍难分的感情。一段时间后,小刚原先的弱点暴露出来,拖欠作业,不爱劳动等。我班的学习风气很好,于是,我找了个时间召开全班大会,讨论小刚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一致认为不爱学习、不写作业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马上改正。如果教育了不改正,大家也不再喜欢他,甚至不跟他学画画了。小刚听着、听着,含着眼泪表示,一定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希望大家不要丢下他,他实在舍

不得离开这个班级,舍不得这个班级表现出的友好气氛。自此,在新班级的影响下,小刚逐渐改正不良习惯,变得爱学习、爱劳动了,而同学们也更喜欢他了。

三、运用心理效应调整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性的过程,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的事件。这些意外事件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发挥教育智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平息纠纷,恢复课堂秩序。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就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通过虚拟事件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平息了矛盾,恢复了课堂秩序。

一次,在上公开课的前几分钟,班上两个学生不知为何发生争执,其中一个哭了起来,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势必影响下面的课堂教学,还会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不良印象。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全班学生说:“哎呀!老师的彩色粉笔忘了拿来,谁帮老师去拿?”顿时,班上小手如林,那两个学生也顾不得再争,举起手,我示意哭鼻子的学生去拿。他很快跑出教室,一会儿就拿来了彩色粉笔。我微笑着表示感谢,那个学生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开始上课。就此,我利用“忘了带彩色粉笔”这一虚拟的事件,成功地平息了学生纠纷,使课堂秩序进入正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