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苏堤·六桥
游记小品两篇《游高粱桥记》(袁宏道)《游高粱桥记》(袁中道)

游记小品两篇《游高粱桥记》(袁宏道)《游高粱桥记》(袁中道)第一篇:游记小品两篇《游高粱桥记》(袁宏道)《游高粱桥记》(袁中道)游记小品两篇教学目标:1、了解袁宏道、袁中道的有关文学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4、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生性直爽,喜游山水。
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
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
万历二十年中进士。
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
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
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
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
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
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
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
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
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
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
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
西湖的苏堤春晓的六桥作文

西湖的苏堤春晓的六桥作文《西湖的苏堤春晓的六桥》“哎呀,爸爸,我们赶紧去西湖看苏堤春晓吧!”一大清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的手嚷嚷着。
爸爸笑着刮了下我的鼻子说:“好好好,这就出发!”妈妈在一旁也笑着说:“你呀,就知道着急。
”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来到了西湖边。
哇,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湖水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随风飘舞,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呢。
沿着湖边走着,我们很快就来到了苏堤。
“看,这就是苏堤啦!”爸爸指着前方说道。
我兴奋地跑在前面,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哇,好漂亮啊!”苏堤上有六座桥呢,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座桥。
我站在桥上,望着远处的风景,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桥真有意思啊,像一条弯弯的彩虹。
”我自言自语道。
“哈哈,宝贝说得对,这桥确实很特别呢。
”妈妈在旁边说道。
我们接着往前走,每到一座桥,我都要跑上去好好看看,摸摸桥栏。
“这座桥好像比刚才那座更漂亮呢!”我惊奇地说道。
爸爸笑着说:“每座桥都有它的特色呀。
”走着走着,我们遇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在欣赏苏堤春晓的美景。
“嘿,你们也来看桥呀!”我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对啊,这里的桥太漂亮啦!”他们也兴奋地回应着我。
我们一起在桥上跑来跑去,欢声笑语回荡在苏堤上。
“哎呀,要是能天天来这里就好了!”我不禁感叹道。
“那可不行,我们还要上学呢。
”爸爸笑着说。
“哼,上学也不能阻止我喜欢这里呀!”我撅着嘴说道。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了六座桥。
我回头望着苏堤,心里满满的都是不舍。
“西湖的苏堤春晓的六桥,我一定会再来的!”我暗暗下定决心。
这苏堤春晓的六桥,就像是镶嵌在西湖上的六颗璀璨明珠,它们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
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我相信,无论过了多久,我都不会忘记这美丽的苏堤春晓的六桥。
杭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杭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南宋时
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
而列入钱塘十景
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
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
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
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
利用挖出的封泥精筑而成
笛声悠扬赏春光,
景色秀丽西湖上。
苏堤春晓百鸟鸣,
摄友骚人分外忙。
苏轼当年浚西湖,
堤边手种柳千株。
春来染作轻烟绿,
晓露初开淡若无。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体阅读之《六桥》(张晓风)

现代文阅读训练之《六桥》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和推敲文中重要词句来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文本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今年初三元月调考现代文阅读的新变化引入,推荐本文。
一、标题导入由文章标题《六桥》导入,通过ppt给学生补充“六桥”的相关介绍。
六桥:浙江省杭州西湖外湖苏堤上之六桥。
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北宋文人苏轼(1089年)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成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
堤上又建有这六座桥,古朴美观。
引导学生由文题思考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带着此疑问进入文本。
二、初读感受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并提出对此文存有哪些疑问三、再读释疑文本内容和我们最初由文题所做的猜想大相径庭,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可能出现的疑问有:●文章以“六桥”为题,可是直到第9段才提及并简单叙写“六桥”,那么,前面写了什么,又与“六桥”有何关系?●文章12段引用元散曲有何作用?●13-14段提及“平等”与前文有何关联?●如何理解11段所写“六桥,大概已是中国人梦境的总依归了”?●文中反复出现的谜语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六桥”是苏轼写得最长最大最有气魄而且美丽的一句七言?●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一)整合学生的疑问,从大家最集中的问题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来细致探究文本。
文章以“六桥”为题,可是直到第9段才提及并简单叙写“六桥”,那么,前面写了什么,又与“六桥”有何关系?带着这个疑问,细致研读文章第(1)—(9)段,抓住初读时勾画出的每一段的关键词句,弄清楚每一段的内容,整合,理清思路。
(提示:谜语的作用)⏹岸水中有土⏹湖土中有水水土交融⏹堤水中又有土⏹桥土中又有水由此得出结论:作者把人类和水的姻缘回想一遍是想告诉我们“六桥”的建造符合人们追求水土交融的心理平衡,即达到第8段所说“人类既需要大地的丰饶稳定,也需要海洋的激情浪漫”。
杭州西湖园林建筑赏析

苏堤的跨虹六桥
苏堤六桥: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谰桥、映波桥 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 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 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 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 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 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 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 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 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 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 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 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 霞岭下,全长近 里,堤宽平均36米。 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 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沿堤栽植杨柳、 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 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堤上有映波、锁 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 古朴美观。
迎薰阁是为游人凭高赏景而建造的好去处,登阁远眺,可见“接天碧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沁人心脾,化人烦 忧。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人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 高风亮节,以及寄寓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照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
断桥残雪
•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 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 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 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 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 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 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 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 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 格的画图。
苏堤春晓古诗阅读理解

苏堤春晓古诗阅读理解《苏堤春晓》明代聂大年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三竺钟声催落月,六桥柳色带栖鸦。
绿窗睡觉闻啼鸟,绮阁妆残唤卖花。
遥望酒旗何处是,炊烟起处有人家。
《苏堤春晓》聂大年翻译、赏析和诗意《苏堤春晓》是一首明代聂大年创作的诗词。
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三竺钟声催落月,六桥柳色带栖鸦。
绿窗睡觉闻啼鸟,绮阁妆残唤卖花。
遥望酒旗何处是,炊烟起处有人家。
诗意:《苏堤春晓》描绘了苏堤春天的景象。
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雾弥漫的堤岸,楼阁隐约可见,钟声催促着月亮落下,柳树在六座桥上婆娑摇曳,配合着栖息的乌鸦。
绿窗户内,人们沉睡中听到鸟儿的啼鸣,华丽的阁楼上化妆的女子唤卖花朵。
远望时,看见了酒旗,炊烟升起的地方有人家。
赏析:《苏堤春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堤春天的景象,通过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烟雾、花雾、楼阁朦胧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苏堤之上。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诗中的三竺钟声催落月,六桥柳色带栖鸦等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示了苏堤的独特魅力。
绿窗睡觉闻啼鸟、绮阁妆残唤卖花等描写了人们的生活情景,增添了生动感。
最后两句“遥望酒旗何处是,炊烟起处有人家”,展示了苏堤的热闹景象,描绘了人们的欢乐和生活的喜悦。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境,展示了苏堤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繁忙的人们生活的情景。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世界,给人以愉悦和赏心悦目之感。
杭州西湖苏堤的导游词(2篇)

杭州西湖苏堤的导游词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
杭州西湖苏堤的导游词(2)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杭州西湖!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西湖的其中一个著名景点——苏堤。
苏堤是杭州西湖的一条著名的堤岸,位于湖的西岸。
全长约2.8公里,因唐代文学家苏东坡主持修建而得名。
苏东坡曾赞美苏堤“堤如绳转,蹙金鳞约,四时景物,尽在其中。
”苏堤沿途风景秀丽,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
一、苏堤概述苏堤起于断桥,终于郭庄。
苏堤修建于公元1089年,历经几经拓宽。
现在的苏堤是在1952年修复扩建的,共有6个断桥以及一些亭台楼阁。
苏堤上种植的松柏成荫,形成了“堤如绳转”的特色景观。
二、苏堤上的亭台楼阁沿着苏堤的行走,你将会看到一些古老的亭台楼阁。
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桥。
长桥位于苏堤的中部,始建于宋代,后经历多次修复。
它横跨湖面,连接着苏堤和南山路,是西湖四大名桥之一。
长桥上有石坊,上书“富春山水之秀”。
苏堤北起断桥,南迄郭庄。
沿途还有古桥如翁同龢桥、山墅桥、和双峰桥等。
这些古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观赏湖景的绝佳位置。
三、苏堤的美景苏堤是观赏西湖美景的绝佳地点之一。
漫步在苏堤上,你将会感受到不同季节的美景,让你陶醉其中。
春天,苏堤两旁的柳树抽出新芽,垂下婀娜多姿的枝丫,与湖面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美丽的景象。
夏天,苏堤郁郁葱葱,盛开着各种花卉。
湖面上的荷花盛开,吸引了许多游客。
西湖十景的系列诗词

西湖十景的系列诗词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西湖十景,那可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还有好多诗词来描绘它们呢!先说苏堤春晓,春天的时候走在苏堤上,微风拂面,满眼的嫩绿,那感觉就像诗人说的:“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
” 哇,是不是超级美?再看曲院风荷,夏天一到,荷花大片大片地开,那场景,真叫一个壮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这句诗简直把那种美形容得淋漓尽致。
到了秋天,可不能错过平湖秋月。
一轮明月挂在天上,湖水倒映着月光,“一色湖光万顷秋”,想想都觉得浪漫得不得了。
冬天的断桥残雪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雪落在断桥上,远远看去,就像断了一样,“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 让人忍不住感叹岁月的沧桑。
还有花港观鱼,看着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 多有趣呀!柳浪闻莺呢,那柳枝随风飘舞,黄莺欢快地歌唱,“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
” 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三潭映月更是神奇,三个石塔立在水中,月光照下来,“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
” 真是美不胜收。
南屏晚钟敲响的时候,声音回荡在山间,“晚钟送夕阳,明月弄花影。
” 让人的心都变得宁静起来。
雷峰夕照也是西湖的一大美景,夕阳下的雷峰塔,“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 充满了诗意。
西湖十景,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魅力,每一处都有动人的诗词,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啦?稿子二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聊聊让人陶醉的西湖十景和那些美妙的诗词。
你瞧那“苏堤春晓”,清晨走在堤上,阳光洒下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像诗里写的:“六桥烟柳摇疏影,两岸云岚起晓晴。
” 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曲院风荷”里的荷花,那叫一个娇艳欲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感觉荷花都要从诗里跳出来啦。
“平湖秋月”的夜晚,那月光如水,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 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雨·苏堤·六桥
张爱蓉
盛夏,我依附在一棵青葱大树下。
一排飞鸟掠过树上,顺着它飞翔的轨迹,我似乎看到了一片朦胧的西湖,毫无那被夏日牵动的痕迹……
烟雨。
苏堤。
六桥。
天空的雨来得漫不经心。
绵绵的,还捎带些燥热的气息,在盛夏的时节里,让燥热的空气蔓延着略带惊奇的潮湿影迹。
西湖虽顶着燥热的气息,却犹在阵阵雨中酣睡着,轻柔的柳条上还泪眼横飞。
苏堤,张晓风先生称东坡最长、最美的一句诗,在我的脚下诗意地延伸开来,湖水从远处浮凸出来,又慢慢卷过来,吻一下苏堤便害羞地隐退了。
苏堤上设有六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于是,苏堤被割成七段,每一段都是一句诗。
六桥烟柳。
苏堤春晓。
它们是绒装版的诗集,米黄色的封面裹着诸多诗意。
与苏堤齐名的,还有白堤。
他们修筑这项心灵栖息的工程,一方面可以让农人得到灌溉之利,另一方面能让游人收获柳雨荷风。
烟雨,还在继续。
断桥。
塔影。
本在叠烟架翠的峨眉山修炼将成精的你,倏忽来到软红万丈的西
湖,从里湖到外湖,从白堤到苏堤,飘洒若飞的你让西湖添增了几分诡秘。
只为了矜持,为了真爱,为了演绎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断桥上的雨不歇,你撑着一把油纸伞,包裹了那位身躯孱弱的许仙。
慢慢地,才听清雨击打纸伞的声音,因这雨着实是绵,像是垂着丝儿落下来的,打在瓦片上、青石上、屋顶上都听不清,仿佛无声地包容下来,虽轻盈,却仍能感觉到随雨落而引起的微震。
慢慢地,还能听见纸被击打而发出很细微的嗡鸣声,不急不缓,轻轻的,淡淡的,很柔和地奏响了雨的乐章。
渐渐的,感觉天地忽然就笼上了一层淡青色,所有事物都静止,唯有雨的嗡鸣声,还在上演。
宛若一场经典的黑白电影。
那位法海和尚,在你的痴情面前,早已收起了袈衣,无地自容。
盛夏之期,那依依的塔影罩着的却是柔情似水……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大地学校八年级(21)班学生,指导教师/冉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