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17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可贵的沉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1、模拟课文情节:⑴ “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⑴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⑴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⑴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二、初读课文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
17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

2.小组内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词,并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齐读、指名读生字及词语卡片。重点注意“霎、瞥、赦、拙、复、享”的读音。
4.师生交流:“缓”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爱”,“稚”和“享”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2.看拼音写词语。
zhùhèxùn sù
( ) ( )
huǎn héfán nǎo
( ) (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2)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做事精力不集中。()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Βιβλιοθήκη 文。2.引导学生解决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找出与插图相关的段落,然后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观察图画,边读课文第10~15自然段边思考问题。
(1)重点理解“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句话。
(2)小组讨论探究:沉默之后的热闹场面的内涵。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学生自读课文,联系前文,小组讨论交流:有哪些感悟?
5.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出示教材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简单地观察图画。
2.提问:看到这两幅插图你有什么疑问?
3.设疑引读,导入新课:这些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

展
示
交
流
互
评
1、各组长把自己组员的生字纸贴到小黑板指定位置上,展示生字,小组长对调检查生字,打出分数,并交流不会的项目。
2、各组派四号学生到前面比赛朗读本课生词,专家组酌情评分。
3、全班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当
堂
检
测
练
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
zhùhèxùn sùfàn cuòhuǎn héwài pójiàn yìxiǎng shòu biǎo dá
参赛学校: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樊村中心小学制作:葛蕊
“学·研·展·测”导学案
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编号:FC080301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三一班
课型:合作展示课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可贵的沉默》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解决“迅、蕴、霎、寂、恰、犯、稚、拙、烦”等18个生字的六项(即拼音、字形、组词、偏旁、结构、音序),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课
上
自
学
指
导
1、小组内解决18个生字的六项:拼音、字形、结构、偏旁、音序、组词,并把拼音、结构、偏旁、音序四项形成统一答案,小组内都解决不了的,先留着,下一阶段的交流中解决。
2、迅速浏览一遍课文,在文中用“____”划出本课生词。把生词读两遍,同桌互相检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沉静、享受”的意思,并用他们造句,写到造句 ) ( ) ( ) ( ) ( ) ( )
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可贵的沉默》。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讨论课文主题(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复习检测】1、词语关:能读好以下词语。
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缓和、建议、烦恼、沉静、2、内容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学习目标】1、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3 通过读的方式理解“热闹”的不一样。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实际用意。
【自主导学】一、研读“热闹”。
1、同学们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热闹”?小组内交流,用“——”画出热闹的语句。
{学法提醒;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去理解}【交流提示】:这个问题有我代表本小组回答,请同学们看到第___自然段,第___ 句话,我从这些语句体会到了热闹,我的回答完毕,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以继续回答,谢谢。
我来接着上一位同学的回答,我从第___ 自然段,第___几句话中也感受到了热闹,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1、课文出现了两次“热闹”,分别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好。
2、这个问题有本人来回答,我从第___自热段知第___ 自然段体会到这次的热闹是指_______________,从第___自热段至第___ 自然段体会到这次的热闹是指_______________。
二、体会沉默,反思爱。
1、还是同一群孩子,他们怎么变了个样?请用课题中的一个词来回答——(沉默),他们为什么沉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好。
【交流提示】这个问题由本组来回答,他们沉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又说可贵是沉默的呢?谁来说说?【学法提醒】抓住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理解。
}【交流提示】这题有我来回答,我觉得这题太简单了,之所以说可贵是沉默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想想他们在一分钟的沉默里他们想了什么?【交流提示】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想___________,有的想________,有的想________还有的想________,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导学案

17.可贵的沉默导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学会本课的“贺、顾”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导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导学难点:孩子们的沉默意味着什么?导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学案:一、我能正确读出下列字词。
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二、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我质疑。
1.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2.为什么孩子们做得不够好反而说他们“可爱”呢?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导学案:1.展示导学案(1)文中“极为珍贵的东西”是指什么?(2)为什么孩子们做得不够好反而说他们“可爱”呢?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3)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2.个人自主学习按上面的学案自学,并做好不明白的问题的记录。
3.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生生合作交流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并做好记录。
(2)班内交流,组组合作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
4.精讲点拨。
5.拓展运用。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第二课时课堂检测:1.我会填。
()口()声()()十足不约()()()嘴()舌()面()方左()右()2.我会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的深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感受()蕴藏()珍贵()(2)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3.“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孩子们沉默不语,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想:—————————————————————————————————————————————————————————。
三年级语文上册《可贵的沉默》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可贵的沉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忽然”、“沉默”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母的爱。
三、教学难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学会感谢父母。
四、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1.2 学生齐读课题1.3 提问: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沉默”,为什么“沉默”可贵等)1.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问题。
2. 自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句子。
2.2 学生互相交流自读心得。
3. 学习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第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找出两段的中心句。
3.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3.3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4. 朗读感悟4.1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三、四自然段。
4.2 学生互相交流朗读感悟。
5. 小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5.2 学生分享自己如何理解父母的爱,如何回报父母。
6. 布置作业6.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2 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既有巩固知识的练习,又有拓展思维的题目。
例如,让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短文。
可贵的沉默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异口同声、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情绪、阻止、聚会、霎时、寂然无声、追逐、不约而同、烦恼、体贴、享受。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看了几位同学过生日的照片。
你们的生日过得那么开心,老师真羡慕你们!下面请张馨怡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她过生日时的情景好吗?生:好!(一位同学上讲台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她过生日时拍下的照片,一边向全班同学介绍她的爸爸妈妈是如何为她庆祝生日的。
)师:她的生日过的怎么样?生:幸福、快乐、开心……师:当学生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时,教师突然把课文中那位老师向全班提的问题依次提出来: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那一天吗?生:知道!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吗?生:当然祝贺了!……师:“知道的、祝贺的” 请举手!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教师点数。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的,请举手!师:同学们,有一位老师也向他的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当问到这里时,他的学生沉默了。
教师板书:沉默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那一课吗?生:可贵的沉默。
师;为什么是可贵的沉默呢?我们学完17课就知道了。
【教学反思】我让学生来介绍她的生日情景,目的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也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环境。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生:学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读得怎样?我这里有几个词语请大家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读。
2、挑战读。
3、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开火车读。
4、发散:你还对它们了解多少?师:你们真棒!那你们能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生:课文主要讲了……【教学反思】我把词语的学习放到课堂上,除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不仅是让学生会读,发散还是最重要的,学生会给这些词找近义词、解释、找同类的词等,进一步理解和了解这些词及运用这些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三篇课文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本组内容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课题内容简说
可贵的沉默
这篇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她是我的朋友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七颗钻石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妈妈的账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
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
进了妈妈的口袋。
1.会认33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4. 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关心别人,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沉默的可贵;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17.《可贵的沉默》………………………………………………2~3课时
18.《她是我的朋友》 (2)
~3课时
19.《七颗钻石》…………………………………………………2~3课时
20*.《妈妈的账单》…………………………………………… 1~2课时
语文园地五…………………………………………………………4~5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知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与交流。
17.可贵的沉默
三、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朗读重点
语句,进一步体会人物情
绪变化的原因。
2.引导学生交流:为
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
的?
1.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
句,进一步体会人物情绪变化
的原因。
2.小组交流:(沉默的可
贵,是因为孩子们能够通过沉
默反思自我。
通过沉默,孩子
们懂得应该关心爸爸妈妈,给
爸爸妈妈、老师带来快乐。
)
6.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可
贵的沉默》?谈谈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学完
这篇课文后,最想对自己
的爸爸妈妈说的话是什
么。
2.组织全班展示。
1.学生思考学完这篇课
文后,我最想对我的爸爸妈妈
说:“。
”
2.全班展示。
7.学完这篇课文后,你的感
受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可
以用诗句,名言的形式,也可以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最响亮的呼声。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
今天这节课反而让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
这节课我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我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可贵的沉默》教学片段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生几乎是齐答:“知道!”)
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生日吗?祝贺的,请举手!(同学们一个个骄傲地举起了手。
)师(羡慕地):这么多啊!(很显然,我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他们兴奋地互相看着,小声议论着。
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该导入与此气氛截然不同的沉默气氛了,我抛出下一个问题。
)师:你们中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气氛虽有些平静,但有近乎一半的同学还举着手。
)师: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此时,还有很多同学自豪地举着手。
并未出现预设中的“沉默”。
我意外地一怔,如何处理?是设法扭转乾坤,回到“预设”,还是跳出课前设计的框架,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去收获一个意外呢?容不得我再多想,只好顺着问下去。
)
师:告诉老师,你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你又是怎样向他们祝贺的?
生:我妈妈的生日在正月二十六。
师(微笑):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记得这么清。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爸爸告诉我的,我用压岁钱给妈妈买了一枝康乃馨。
生:我是在我家的户口本上看到爸爸的生日是四月初三。
爸爸生日时,我送给他一个护身符,祝他一生平安。
生:……
师(走上讲台,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地):你们真的很了不起!(生都不知所措地看着我)
师:你们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回报父母。
你们的这一幅画、一枝花、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带给父母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更重要的,是一分欣慰,一份满足。
无论你们的礼物有多么稚拙,多么微不足道,但在父母眼里,那永远是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礼物。
生:是的!去年冬天,妈妈在北京打工,回来时,手都冻得化了脓,裂满了口子,我看到后,从小卖部给妈妈买了一双手套,妈妈拿着手套就哭了。
(这学生说着,眼圈竟红了)
师(动情地):这是幸福的眼泪!
生:……
赏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伴随着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的。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向的平等对话,变预设为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真情涌动于意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