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教学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旨在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了解常见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规范;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工程结构设计概述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3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2.结构荷载和荷载组合2.1结构荷载的分类和计算方法2.2结构荷载组合的原理和方法2.3结构荷载的概率分析方法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3.1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3.2结构截面的设计原理3.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的计算方法4.框架结构设计4.1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2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4.3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与构造方法5.梁和柱的设计5.1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2柱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3梁和柱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6.平面结构设计6.1平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2平面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6.3平面结构的节点设计和构造方法7.盖板和壳体的设计7.1盖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2壳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3盖板和壳体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8.结构稳定与抗震设计8.1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8.2结构稳定分析和设计方法8.3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和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计算实践:通过结构设计软件或编程,进行结构设计的计算实践;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根据计算实践内容编写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考核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结构设计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结构设计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学会分析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2. 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结构设计相关书籍和资料3. 实例分析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结构设计?2. 回答: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运用力学、材料、计算等方法,设计出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的结构体系。

3. 强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介绍结构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耐久性等。

3. 分析不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1. 介绍结构设计的步骤,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 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力学分析、材料选择、计算方法等。

3. 通过实例展示结构设计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道结构设计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方法。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1. 分析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力学问题,如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2. 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其结构设计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设计亮点和不足。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重结构设计。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型结构。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1 结构的定义1.2 结构的设计原则2. 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1 分析方法2.2 计算方法2.3 优化方法3. 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3.1 确定设计目标3.2 分析结构受力3.3 选择结构类型3.4 设计结构尺寸3.5 校核结构强度3.6 绘制结构图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结构受力、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2. 教学素材:结构设计实例。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案示例:《结构设计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1 结构的定义1.2 结构的设计原则2. 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1 分析方法2.2 计算方法2.3 优化方法3. 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3.1 确定设计目标3.2 分析结构受力3.3 选择结构类型3.4 设计结构尺寸3.5 校核结构强度3.6 绘制结构图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结构受力、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原理、负荷计算方法、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和掌握工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3.能够进行结构的负荷计算和分析;4.理解并能够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2周)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结构控制原理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工程结构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3周)2.1结构形式选择与优化设计原理2.2属性设计与平衡设计原理2.3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设计原理2.4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振动设计原理3.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3周)3.1常见负荷类型与计算方法3.2建筑物加载与地震荷载计算3.3桥梁和隧道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4.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2周)4.1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结构材料的特点与选择原则4.2结构材料的耐久性与维修保养5.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与创新(2周)5.1工程结构设计的规范与标准5.2工程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5.3结构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讨论等。

2.期中考试(30%):对前半学期的知识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30%):对全年的知识进行考核。

4.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常见建筑和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认识,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结构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工程知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求分析: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重点讲解稳定性、强度、刚度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概述2. 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梁、板、柱、框架等常见结构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实例3.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4. 结构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运用CAD软件绘制结构图纸,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结构设计实践5.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结构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际中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方案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女装的基本结构知识,了解女装的结构组成。

(2)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女装的结构特点,如连衣裙、旗袍、西装等。

(3)使学生掌握女装的裁剪、缝制技巧。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女装结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个性化、时尚感的女装。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女装结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女装结构基础知识(1)女装的组成:领口、袖子、前身、后身、裙摆等。

(2)女装的结构类型:连衣裙、旗袍、西装等。

(3)女装的尺寸测量方法。

2. 女装裁剪技巧(1)布料的选用与处理。

(2)样板的绘制与修改。

(3)裁剪工具与技巧。

3. 女装缝制技巧(1)缝纫机的使用与保养。

(2)缝制工具与材料。

(3)缝制工艺与技巧。

4. 女装设计创意(1)设计灵感的来源与挖掘。

(2)设计风格的把握。

(3)设计元素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女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女装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女装结构基础知识,包括组成、类型、尺寸测量等。

(2)演示女装裁剪、缝制技巧,如样板绘制、裁剪、缝制等。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女装结构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的女装结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心得。

(2)邀请专业人士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实践操作等方面。

2.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的女装结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实用性、美观度等。

3. 反馈与改进: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范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结构元件,并解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简单结构问题,计算出结构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材料设计并构建小型结构模型,展示对结构原理的理解。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能够掌握测量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有效沟通,解决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将对工程学和结构设计产生兴趣,培养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志向。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技术工作的尊重,理解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结合物理、数学和工程技术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动手实践,因此课程设计需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学要求:教学应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对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概述2. 结构元件与受力分析:介绍梁、柱、板等常见结构元件,及其在承受不同类型力时的响应。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元件与受力分析3.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结构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分析、施工图绘制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小型结构模型,分析实际工程案例。

《产品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产品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产品结构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解产品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产品结构设计能力,加深学生对产品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论目标: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目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在产品结构设计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产品结构设计概述a.产品结构设计的定义及其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b.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c.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2.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约束条件b.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c.产品结构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和综合评价3.产品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a.基于其中一种产品的案例分析,解析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b.分析不同产品结构设计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c.探讨产品结构设计与市场需求、用户体验的关系4.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a.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b.运用CAD、CAM等软件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模拟和优化c.利用3D打印、快速成型等技术进行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制作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2.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与同学间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讲解与学生研讨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讨论,加深学生对产品结构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核: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3.期末考核: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和产品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

六、教学资源1.课本:《产品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2.讲义和案例:由教师提供符合课程要求的讲义和案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3、阀门罩
§2.4 金属气雾罐 六、气雾罐的检测
1、气密性检测:放入热水 2、罐内涂层检测:5%氯化钠溶液通
电试验,电流大于55mA为不合格。 3、可燃性试验
§2.4 金属气雾罐 六、气雾罐的检测
18英寸为可燃
§2.4 金属气雾罐 六、气雾罐的检测
55加仑
玻璃喷雾罐瓶口结构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喷雾罐的内喷涂 防止罐体被腐蚀 喷涂料会进入溶液,堵塞阀门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1、普通阀门
1-触动器 2-阀杆 3-阀座 4-衬垫 5-阀门杯 6-排气孔 7-阀体
8-阀体喷孔 9-导管 10-弹簧 11-混合室 12-阀杆喷孔 13-喷孔
气雾剂 的作用
气化内装物
填补内装物喷出后的空间,保持 内部压力不变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气雾剂 喷出特性
气雾 泡沫 粉状 膏状 射流状 定量
空间气雾:液化气 表面气雾:压缩空气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喷出系统 两相系统 三相系统
气态推进剂+推进剂和液体内装物的混合物 压缩气体推进剂+液体内装物 气态推进剂+推进剂和内装物乳化混合物 压缩气体推进剂+粉末内装物
气态推进剂+不混容液态推进剂+液态内装物 气态推进剂+液态推进剂+(隔开的)固相内装物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喷出系统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喷出物为雾状
气液两相式:物料与液态雾化剂能充分 混合时,罐内容只存在气液两相。
气、液、液三相:罐内液态雾化剂和液 物料互不相溶在罐内容分为两层。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常用推进剂 压缩气体 碳氢化合物
CO2、N2、NO 丙烷、丁烷、异丁烷类天然气体
碳氟化合物 二氯二氟代甲烷、三氯氟甲烷(最安全一类)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1、气雾罐的罐体结构 制作喷雾罐容器的材料上有金属、玻璃和塑料。 塑料质地轻、色泽好、易成型,但由于塑料易被
玷污、易与内装物起化学反应; 玻璃透明、美观,但玻璃易碎 现在喷雾罐容器还是以金属材料为主。 制作喷雾罐的材料一般是马口铁和铝。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2、气雾罐的开口结构
喷雾罐的内装物一般是由 处在一定压力下的液态产 品,加上一种半液态、半 气态的雾化剂构成。
雾化剂气化时能填充的体 积约为原体积的250倍左 右。
§2.4 金属气雾罐 二、喷雾罐工作原理及特征
气雾罐的 性能要求
耐压性 密封性 耐蚀性 安全性:耐压性、可燃性、毒性 表面质量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普通阀门结构示意图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1、普通阀门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2、特殊阀门
正立倒立两用阀门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2、特殊阀门
倒立用阀门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2.4 金属气雾罐 五、气雾阀
“UD”阀门
出 为采用吸收作用的药物包装开辟新市场 结构复杂,成本高。对强度、气密性要求高,
存放时间长难免产生渗漏。注意安全性。
§2.4 金属气雾罐 一、概述
应用领域: 家庭 个人 医药 工业及汽车用 其它
§2.4 金属气雾罐 二、喷雾罐工作原理及特征
典型的喷雾罐是由罐体、 罐盖、阀门和导管组成。
固、气、液三相:罐内有固相、液相的 商品及液相与气相的雾化剂时,呈固、 气、液三相。其中物料以悬浮方式存在。
§2.4 金属气雾罐 三、气雾剂
喷出物为泡状
除对阀门有要求外,主要取决于内装物的配方。 水乳状泡沫:含水较大的乳剂商品+5~10%雾化剂。 干醇乳状泡沫:甘油、乙二醇与其衍生物将商品调成乳 状+雾化剂。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3、气雾罐的密封结构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4、气雾罐的制造工艺
马口铁喷雾罐的制造工艺 铝制喷雾罐的制造工艺 喷雾罐的内喷涂
二片罐、三片罐 整体罐、二片罐 气液相界面、不良反应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马口铁喷雾罐结构及制造工艺
§2.3 方罐(桶) 二、制造工艺
§2.3 方罐(桶) 二、制造工艺
§2.4 金属气雾罐 一、概述
喷雾罐是一种带有喷射阀门和喷雾推进 剂的气密性包装容器。
多采用高强度的钢、铝、塑料或玻璃制 造。
§2.4 金属气雾罐 一、概述
特点: 使用携带方便 使用量易于控制,使用方便 喷出效果好 安全可靠 内装物不易被污染、内装物易以理想的形状喷
三片型: 罐底、罐盖、 罐体
二片型:罐盖、罐体
§2.4 金属气雾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铝制喷雾罐结构及制造工艺
一片型
二片型:罐盖、罐体
§2.4 金属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罐 四、喷雾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玻璃喷雾罐
容器破坏时,要防止碎片飞溅伤人 要保护玻璃表面和防止紫外线穿透玻璃 可得到与聚乙烯表面一样漂亮的外观和色彩
第三节 方罐(桶)
§2.3 方罐(桶) 一、结构与材料
1、结构形状与尺寸
§2.3 方罐(桶) 一、结构与材料
1、结构形状与尺寸
§2.3 方罐(桶) 一、结构与材料
1、结构形状与尺寸
§2.3 方罐(桶) 一、结构与材料
1、结构形状与尺寸
§2.3 方罐(桶) 一、结构与材料
2、制罐材料 镀锡薄钢板或无锡薄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