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1)

合集下载

晶体光学06628_(3)单偏光系统及实验

晶体光学06628_(3)单偏光系统及实验
(四).糙面
矿物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有些矿物的表面显得较为粗糙,这种 现象称糙面.
F2 F1
n F3
F2 F1 N
F3
F2 F1
N F3
F2 F1 n F3
F2 F1
N F3
F2 F1 n F3
4
F2 F1
n F3
2 31
F2 F1 N F3
1 2 34
贝壳线的成因及贝壳线的移动规律
突起, 闪突起, 糙面, 边缘, 贝克线, 色散线等
第三章 单偏光系统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一. 矿物的形态
(1).控制因素: 矿物成分,内部结构,物化条件,晶出顺序.
(2).观察内容: a.矿物自形程度: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 b.矿物单体形态:粒状,针状,板(条)状,
柱状,片状 . c.矿物集合体形态:纤维状,放射状,球粒状,
▪ 注意:薄片中的颜色与手标本颜色的区别
三.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
(二) 多色性和吸收性
现象:在单偏光镜下,某些非均质体矿物的颜色随物台 转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色性.颜色深浅的变 化成为吸收性,它门同样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
成因:非均质体矿物非垂直光轴切片,各方向的光学性 质不同,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总强度也随方向 而变化.只是多数非均质体矿物这种变化不明显而已.
(图A),读取此时载物台刻度盘上的度数a. (3)再转动物台,使另一组解理缝平行目镜十字
丝纵丝,读取此时载物台刻度盘上的度数b (图B), a与b之差即为所测解理夹角.
图A 图B
第三章 单偏光系统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三. 薄片中矿物的颜色,多 色性和吸收性
❖ 与矿物吸收性有关的光学性质
(一). 颜色: 指在单偏光镜下,白光透过晶体后所呈现出 来的颜色.矿物的颜色是晶体矿物对不同色 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是未被晶体吸收的部 分色光的混合色(服从互补色原则).

单偏光

单偏光

(二)多色性和吸收性 1. 均质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各方向一致, 对白光的选择吸收各方向一致,其颜色和 颜色深浅不因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 同而发生改变——不具有多色性和吸收性。 —— 2.非均质体矿物的光学性质随方向而 异,对光波的选择吸收及吸收总强度随光 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 ——具有多色性和吸收性。
4. 二轴晶矿物的多色性 二轴晶矿物有三种主要颜色,通常与 光率体三个主轴Ng、Nm、Np方向相当。 (1)平行光轴的切面,显示Ng、Np的 颜色,其多色性最显著。 (2)垂直光轴的切面,显示Nm的颜色, 不具多色性。
(3)垂直Bxa的切面,显示Nm、Np (正光性),或Nm、Ng (负光性)的颜色, 其多色性明显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第三章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一、单偏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 装置:仅使用下偏光镜(起偏镜);
光学特点: 1.由灯光源射来的自 然光波,通过下偏光镜之 后,变成振动方向平行于 下偏光镜振动方向PP的偏 PP 光。
光学特点: 2.如 果载物台上 放置均质体 或非均质体 垂直光轴的 矿片,这类 矿片的光率 体切面为圆 切面,
如果缓慢提升物台,焦点平面从F1F1 降至平面F3F3 ,则光线增多的部分(贝 克线)向折射率小的物质方向推移。
贝克线移动规律: (1)降低物台,贝克线向折射率大 的物质移动; (2)提升物台,贝克线向折射率小 的物质移动; ——根据贝克线的移动规律,可以确 定相邻两物质折射率的相对大小。
5. 糙面 糙面——在单偏光镜下,观察到的矿 片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现象。 产生糙面的原因:矿片表面具有一些 显微状凹凸不平,当光线通过矿片与加拿 大树胶的界面时(两者折射率有差异), 发生折射作用,使矿片表面的光线集散不 均匀、明暗不同,给人粗糙不平的感觉。

单偏光显微镜下晶体的性质

单偏光显微镜下晶体的性质

2020/12/13
12
12
第十二页,共36页。
3.解理与裂纹的区别:
解理平直,裂纹弯曲。
解理宽度基本一致,裂纹宽窄不一。 4. 解理的完全程度:
① 极完全解理 ② 完全解理 ③ 不完全解理。
2020/12/13
13
13
第十三页,共36页。
斜长石的{010}面完全解理 {110}面不完全解理
辉沸石{010}面完全解理
2020/12/13
27
27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假贝克线:当两种物质折射率相差很大并且接触面不平整时,出现与贝克线移动方向相反的一条亮线。这就是假贝克
线。
2020/12/13
28
28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2 .矿物糙面:单偏光镜下观察晶体表面,某些很光滑,某些粗糙呈麻点状,这种矿物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现象称为 糙面
依据集合体中单体的取向不同,结晶方式不同又 可以分为:柱状集合体、片状集合体、粒状集合 体、针状集合体、放射状集合体等。
2020/12/13
片状集合体
(云母)
柱状集合体 (石英)
5
第五页,共36页。
粒状集合体
2020/12/13
放射状状集合体
纤维状集合体(石棉)
6
第六页,共36页。
2.晶体的自形程度
2020/12/13
第十六页,共36页。
解理缝斜交切面时升降镜筒为 什么会看到它移动?
16 16
7.解理角:两组解理的解理面间夹角。
解理夹角的测定
⑴ 要选择同时垂直两组解理的切面。
判断:①两组解理最细最清楚;
②把解理缝平行目镜十字丝纵丝时,升降载物台,解理 缝不左右移动(两组解理都要检验)。

2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特征_2020 (1)

2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特征_2020 (1)

第2讲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性特征Lect. 2 Properties observed using plane polarized light (PPL)黑云母岩石薄片中的黑云母切面Petrographic microscope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岩相学(偏光)显微镜Polarizer PP 下偏光镜Analyzer AA 上偏光镜(1)物台上放置均质体任意方向切片,或非均质体⊥OA 切片:◆PP 通过薄片后,不改变振动方向,折射率=圆切面半径N ;◆转动物台,矿物光学性质不变。

一、单偏光系统光路特征矿物切面光率体切面据汪相,2009⊥OA 切片(2) 放置非均质体不⊥OA切片,半径(No,Ne 或Ne’)与PP 斜交时:◆PP 进入矿物后发生双折射,分解成振动方向分别//No、Ne’的两束偏光;◆两偏光振幅(A1, A2 )随No、Ne’与PP夹角的变化而变。

旋转物台,矿物光性发生变化。

不⊥OA 切片Ne’No夹角(3)放置非均质体不⊥OA切片,当No 或Ne’∥ PP 时:不发生双折射。

PPL 全部分解到E-W方向,N-S 向分量为0。

P PP P 不⊥OA 切片Ne’No NoNe ’二、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性特征Properties observed under PPL◆矿物的形态: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切面形态Shape (morphology)◆与光吸收有关的性质:颜色、多色性、吸收性Color, pleochroism, absorption◆与光折射有关的性质:突起、贝克线、糙面、边缘、色散效应Relief, becke line, rough surface, edge, dispersion1. 矿物晶体形态与切面形态粒状石盐Halite腰鼓状刚玉corundum 柱状绿柱石(海蓝宝石)Aquamarine板状钼铅矿Wulfenite矿物晶体形态与切面形态的关系◆标准岩石薄片厚度仅0.03mm,因此在薄片中只能观察到矿物切面形态。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课件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课件
D、解理夹角=b-a。
3 、矿物的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
(1) 矿物的颜色:
矿物在薄片中呈现的颜色与手标本上的颜色不同。透射光 与反射光。 在单偏光镜下,矿物薄片呈现的颜色是矿片对白光中各单 色光波选择吸收的 结果。选择吸收为 矿片对白光中各单 色光波的不等量吸 收。
(2) 矿物的多色性:
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晶体颜色发生变化的性质。 是由于晶体在不同 方向上对不同波长 光波选择吸收的结 果。
结 自形晶
晶 程
半自形晶
度 它形晶
结 针状、柱状 晶 习 片状、板状 性 粒状 纤维状
放射状 网状 交生状
等等
注意:在单偏光镜下观察晶体形态时,应结合晶体不 同方向的切面而定。
2 、解理
(1) 解理的等级: ① 极完全解理:如云母; ② 完全解理:如辉石; ③ 不完全解理:如橄榄石。
(2)解理与裂纹的区别: 解理平直,裂纹弯曲; 解理宽度基本一致,裂 纹宽窄不一。
电气石: 深篮--浅紫
普通角闪石: 深绿--浅黄绿
(3) 矿物的吸收性:
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矿物颜色深浅发生变化的性质。 其成因与多色性相似。也是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对光波选 择吸收的结果。
例如: 普通角闪石:深绿--浅绿; 黑云母:深褐色--浅褐色
问题:均质体矿物能否有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
三、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指只使用一个偏光镜(通常为下偏光)进行观测、测 定晶体的光学性质。
1)晶体表面特征,如形状、 解理。

要 观 察
2)晶体对光波吸收的有关 性质,如颜色、多色性、吸 收性等。
3)与晶体折射率有关的性 质,。如突起、糙面、贝克 线、色散等。
1、形态

实验一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观察1

实验一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观察1

不完全解理
一组极完全解理
两组完全解理
解理夹角的测定 1. 2. 3. 4.
选择具有两组解理的切面,至于视域中心。 使一组解理缝平行十字丝竖丝,在物台上读数为a。 旋转物台使另一组解理缝平行竖丝,物台上读数为b。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所测之夹角。
角闪石解理夹角的测定
三、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
XP-213型偏光显微镜(每人1台) 角闪石、橄榄石、石英闪长岩、白云母石英片岩薄 片各一片(每组)
四、实验内容
1.观察矿物石英、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的晶形和 解理。 2.测定具有两组解理角闪石矿物的解理夹角。
五、实验报告
黑云母 图形及名称 晶形 解理类型 角闪石 橄榄石 石英

解理组数 解 第一次 理 读数 夹 第二次 角 读数 的 测 解理夹角 定
实验二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观察1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显微镜的构造
2.观察矿物的晶形和解理
3.掌握在镜下判断矿物的解理等级,并测定解 理的夹角
二、方法原理
解理等级的判定
极完全解理:细、密、长、连续。(黑云母)
完全解理:稀、不完全连续。(角闪石、辉石)
不完全解理:断续、 不清晰。 (橄榄石)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实验四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一一矿物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2学时,验证性) 一、预习内容: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特征,闪突起现象二、目的要求:1.进一步理解矿物边缘、贝克线、糙面、突起及闪突起的含义;2.根据矿物边缘、糙面和贝克线移动方向来区分突起等级。

3.学会应用贝壳线移动规律确定相邻矿物折光率的相对大小及其突起正负;4.了解闪突起及折射率色散的特征。

三、实验内容:1.观察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薄片号:(3210)石英、白云母和萤石(3460)普通角闪石(1103)橄榄石、单斜辉石(3480)石榴石根据以上矿物边缘轮廓、糙面特征及突起高低,确定它们的突起等级和突起正负。

2.观察矿物闪突起现象薄片号:(3140)方解石(3210)白云母3.用贝壳线、色散效应法比较相邻矿物折光率的高低四、实验提示:1.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的观察在单偏光镜下,从岩石薄片中找相邻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置于视域中心,缩小缩光圈,在矿物边缘处可见到一条较黑暗的界限,即矿物的边缘;在边缘附近处还可见一条较明亮的细线,即贝克线。

2.糙面的观察在单偏光镜下,可观察到某些矿物表面象粗糙皮革一样,不光滑,呈麻点状的现象,即糙面。

矿物与树胶折射率差值愈大,糙面愈显著,反之亦然。

如石榴石、橄榄石、萤石的糙面显著;而石英糙面就不显著。

3.突起等级的观察(1)根据矿物边缘、糙面的明显程度及突起高低,可将突起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负高突起、负低突起、正低突起、正中突起、正高突起和正极高突起。

(2)观察贝克线的注意事项贝克线是矿物颗粒黑暗边缘附近的明亮细线,不仔细观察难于发现。

在观察贝克线时要选择颗粒较清洁的边缘部分,将其移至视域中心,适当缩小锁光圈,微微提升镜筒或下降物台,这样贝克线会显得更清晰。

观察矿物与树胶之间的贝克线移动方向,可确定矿物突起正负;结合糙面、边缘的明显程度,可确定矿物突起等级。

当观察石榴石贝克线时,在其边缘附近有时可能产生另一条亮线(假贝克线),升降镜筒,其移动方向与贝克线相反,这时,换用较低倍的物镜(4x),则可使之消除或减弱。

第三章单偏光

第三章单偏光

2.边缘和贝克线的成因及贝克线移动规律
成因: 由于相邻
的矿物的折 光率值不同, 当光通过接 触面时发生 折射,反射 作用所引起 的。
移动规律:提升镜筒,贝壳线向折射率值大的矿物 方向移动,下降镜筒,贝壳线向折光率值小的矿物 方向移动。
3.洛多奇尼科夫色散效应(贝克线色散)
当相邻两矿物的折光率值相差较小时,在白光 下进行观察,在两个无色矿物的界线附近,有时贝 壳线发生变化,在折光率值较低的一边出现橙黄色 细线,折 射率值较 高的矿物 一边出现 浅蓝兰色 细线,这 种现象叫 洛多奇尼 科夫色散 效应。
蓝光多于红光时产生紫光。 C、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白光,这两种光叫
做互补色光。
二、多色性和吸收性
1、基本概念
多色性:由 于光波在晶 体中的振动 方向不同, 而使矿片颜 色发生改变 的现象。
吸收性:颜 色深浅改变 的现象。
二、多色性和吸收性
2、各晶系矿物的颜色及吸收性
A、均质体:颜色不 发生改变(深浅), 不具多色性。 B、非均质体的多色 性和吸收性:在不同 的振动方向上矿物的 吸收性和多色性不同。 ① 一轴晶矿物的多色 性和吸收性公式:有 两个主色,Ne=?No=?
第三章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1 单偏光镜的装置及特点
单偏光镜 下观察:
形态、 解理、颜 色、多色 性、突起 、糙面、 边缘、贝 克线、色 散效应等 。
§2 矿物的形态
一、掌握矿物形态的重要性 1.根据形态可用来鉴定矿物。 2.矿物形态决定于内部构造、温度、压力和成因。 二、观察矿物的形态时应注意的问题
角闪石多色性公式:Ng=墨绿 、 Nm=绿、 Np=黄绿
吸收性公式:Ng>面:
A、一轴晶:选∥光轴(OA)的切面,包括Ne、 No。 B、二轴晶:要测定三个主色,至少选择两个切 面,分别包括Ng、Nm、Np的切面。 ①光轴面(AP)、测Ng、Np ②⊥Bxa的切面:(+)测Nm、N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理夹角及夹角测量
在矿物中,可以出现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的解理。镜下 观察时,常把同一方向的解理缝称为一组。如在普通角闪石和 普通辉石的平行c轴的切面上,只可以见到一组解理缝;而在 垂直c轴的切面上,可以见到两组解理缝。这两组解理缝在结 晶学上同属{1lO}单形,故称为{110}解理。
在同一切面上有两组解理,则两组解理之间的夹角称为解 理夹角。不同的矿物有不同大小的解理夹角,如普通角闪石的 {1lO}解理夹角为124o 和56o ,而普通辉石的{110}解理夹角为 87o和93o。因此,在切片中通过测定解理夹有解理,但不同的矿物在解 理的方向、完善程度及解理角方面可以是各不 相同的。特别是解理的方向往往与晶面、结晶 轴有一定的空间关系,故它的出现对于判别晶 体的晶系、光性方位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 解理是鉴定矿物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薄片中,矿物的解理表现为一组平行的暗色 细缝,称为解理缝。在磨薄、磨平切片的过程中, 由于机械力的影响,矿物沿解理面裂开,使得树 胶充填其中。由于绝大部分情况下,矿物的折射 率(N)大于树胶的折射率(n),垂直薄片的透射光 在两者的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致使解理面 的上方由于光线转向而形成一条平行解理面的细 长暗带,即解理缝。
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观察 白光透过薄片中的晶体时,其能量 总是要被吸收掉一部分。不同矿物往往 以不同的强度吸收白光中不同频率的光 波,由此产生了晶体的颜色、多色性、 吸收性等光学现象。
一、颜色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青、 紫七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 组成。根据混合一互补原理,对顶象限的 两种颜色为互补色,两者等浓度混合就互 相抵消而呈白色;反之,白光中某单色光 被减弱时,白光就转化为其对顶象限单色 光的颜色。此外,如果相隔的单色光等浓 度混合,就呈现两者之间所夹的单色光的 颜色;反之,白光中两种相隔的单色光被 减弱时,白光就转化为两者之间所夹的单 色光的对顶象限单色光的颜色。
吸收性观察必须在包含主轴的切面上进行。在一轴晶矿物中, 需在平行光轴的切面上观察,其观察结果可以用吸收性公式表示: ①Ne>N0表示Ne方向的吸收程度大于No方向,称为正吸收; ②N0>Ne表示No方向的吸收程度大于Ne方向,称为负吸收。 同样,在二轴晶矿物中,则需在平行光轴面和垂直光轴的两个 切面上观察,其观察结果同样用吸收性公式表示:①Ng>Nm>Np表示 三个主轴方向上的吸收程度随折射率降低而减弱,故称为正吸收, 如普通角闪石、十字石等矿物;②Ng<Nm<Np表示三个主轴方向上的 吸收程度随折射率降低而增强,故称为负吸收,如钠铁闪石、霓石 等矿物。
2.观察普通角闪石的完全解理,不同方向切面上 解理缝的表现情况,测定其解理夹角。观察普通角闪 石明显的多色性现象,不同方向切面的多色性表现情 况。 在岩石薄片中找一个同时垂直两组解理面的切面, 观察解理等级,并测定两组解理的夹角。观察多色性 的明显程度及颜色变化情况。找一个具有一组清晰解 理缝的切面,观察解理等级,多色性明显程度及其颜 色变化情况。找一个不具解理缝的切面,观察多色性 的明显程度。
主要的色素离子有Ti、V、Cr、Mn、Fe、Co、Ni、Cu、U和稀土元素 等变价离子,如: Fe2+:使矿物呈绿色,如阳起石、钙铁辉石、富铁钠闪石、黑云母、 蓝宝石等; Fe3+:使矿物呈褐色或红色,如玄武闪石、黑云母等; Mn2+:使矿物呈浅玫瑰色,如菱锰矿、蔷薇辉石等; Mn3+:使矿物呈浅红色或蓝紫色,如锂云母、电气石、红帘石等; Ti3+:使矿物呈深褐色,如黑云母等;或呈紫色,如蓝线石、含钛普 通辉石等; Cr3+:使矿物呈亮绿色,如含铬普通辉石、珍珠云母、翡翠等;或呈 浅紫色或蓝紫色,如铬铁斜绿泥石等; Cu2+:使矿物呈蓝色或蓝绿色,如电气石、硅孔雀石等; Ni2+:使矿物呈黄绿色,如绿泥石。
测定解理夹角的步骤
(1)在薄片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矿物颗粒:具有两组细而清晰 的解理缝,升降镜筒解理缝不左右移动。这说明该颗粒切面同时 垂直两组解理面,切面上两组解理缝的夹角是这两组解理面的真 正夹角。 (2)把选好的切面置于视域中心,然后旋转载物台,使一组 解理缝平行于目镜十字丝的纵丝,记下载物台的刻度;继续旋转 载物台,使另一组解理缝平行于目镜十字丝的纵丝,再次记下载 物台的刻度。 (3)两次刻度的差值为解理角的大小,用两组解理面的晶面 符号(hkl)的夹角表示,如普通角闪石垂直c轴切面上的解理角被 记录为:(110)解理∧(11O)解理=124o。
《晶体光学》实验二
矿物晶体形态、解理、颜色和多色性观察
形态观察
矿物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常见的有针状、叶 片状、柱状、板状和粒状。
对于具体的矿物来说,因为一定的结晶习性而 形成相对特定的形态。实际上,所谓矿物的结晶 习性是由它的晶体结构和生成条件所决定的。 此外,在偏光显微镜下,矿物形态还与切面 方向有关。
实验目的要求 1.认识解理等级,了解同一矿物不同方向切面上 解理缝的表现情况不同。学会解理夹角的测定方法。 2.认识多色性现象及其明显程度。了解同一矿物, 不同方向切面上多色性表现情况不同。 3.学会利用黑云母确定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 。
实验内容及方法 1.观察黑云母的极完全解理,极明显的多色性现 象。并利用黑云母测定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 在岩石薄片中,找一个具极完全解理而多色性最明 显的黑云母,置视域中心,转动载物台至黑云母颜色最 深的位置。此时黑云母解理缝方向为下偏光镜振动方向 PP(因为已知光波沿黑云母解理缝方向振动时,吸收最 强)。使目镜十字丝之一与解理缝平行(十字丝必须是东 西、南北方向),则此时十字丝横丝方向代表下偏光镜 振动方向PP。
实验报告
岩石薄片1311、1312、1325或4号(闪长岩)
一、测量普通角闪石的解理夹角(绘图说明其 测量步骤);
二、观察普通角闪石在不同方向上的颜色变化 (平形解理缝、垂直解理缝和无解理缝的切面 上观察)。
二、多色性
均质矿物各个方向的光学性质都一致,对光的 选择性吸收亦相同,因此任何方向都具有相同的颜 色。但非均质矿物的光学性质具有不均匀性,对光 的选择性吸收会随着晶体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故在 单偏光系统下旋转载物台,许多非均质矿物的颜色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色性。
三、吸收性
由于非均质矿物的光学性质呈现为各向 异性,因此对透射光的吸收总量也随方向的 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部分具有颜色的矿 物上,其切面随载物台的旋转,颜色的浓度 发生深浅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矿物的吸收性。
(一)解理的完善程度
根据解理缝的特征,可以把薄片中见到的矿物解理按 完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1)极完全解理:解理缝密集,其延续长度往往贯穿整个 晶体,如云母类矿物的解理缝。 (2)完全解理:解理缝的间距较大,其延续长度不能贯穿 整个晶体,如辉石、角闪石类矿物的解理缝。 (3)不完全解理:解理缝稀少,且断断续续,如橄榄石类 矿物的解理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