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讲义
行为金融学 第一章课件(修订)

• 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 26日-)
• 1946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市,耶鲁大学经济 学教授。他除了是一名专业素养深厚的经济 学家外,还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畅销 书《非理性繁荣》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后曾在国内风靡一时。
• 席勒于196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于 197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 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房 地产、公共选择等多个方面。
• 贪婪是个好东西。索罗斯的量子基金2000年损失 惨重。
二、“贪婪是个好东西”与20世纪90年代金融泡沫 • 推动股市变动有两个力量,一个是贪婪,一个是
恐惧。由于贪婪人们进入股市购买股票,并推动 股票价格的上涨导致金融泡沫;由于恐惧,人们 卖出股票导致股市大跌。 金融学家认为:贪婪与恐惧心理影响股市的涨跌。 《福布斯》公布的十佳金钱影片 , 《华尔街》获第 一.198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华尔街》75’电影中 一句台词:“贪婪不好听,却是好东 西。”(Greed,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is good。)被评选为2007年的“100句最伟大的电影 台词”的第70位。
• 195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 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他1974年在 犹他州立大学获学士学位,1978年 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1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 汉森的主要贡献是研究出一种统计 方法,它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 理性。除了在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方 面享有盛名外,他也是一位卓越的 宏观经济学家,他的重点研究课题 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逐渐 将学术兴趣转向对"系统性风险"评 估及其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研究。
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ppt课件讲义

• 有效性幻觉
• 人们对他们预测的信心主要依赖于代表性的程度,而对影响预测 准确性的因素考虑很少或者甚至不考虑,这就可能导致“有效性 幻觉”
• 1.1.2 可得性启发
• 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curistic)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 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 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 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 现的概率。
• 代表性启发可能导致的错误:
• 对结果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的不敏感。
• 在一个试验中,受实验者报告知一个人是随机地从总数是100人,其 中有70名工程师,30名律师的样本中挑出的,并且对这个人进行如下 的描述:
• 比如说,你参加一个公众研讨会,进一步假设你有机会第一个或 者最后一个发言。你会选择哪个呢?如果你第一个发言,你就能
利用首因效应了,但如果你最后一个发言,你就利用了近因效应。 哪个选择更好呢?
• 现在来回答原来的问题,若你有机会在讨论会上做第一个或最后一个 发言,如果有人在你发言之后立即发言,并且讨论完一段时间后,人 们才对其做出反应,这时你应当第一个发言。例如,假如你们要讨论 一周后投票决定的论题,你应当第一个发言。另一方面,如果两个信 息之间有间隔,并且要求人们在第二个信息呈现后立即做出反应,这 时,你应当利用近因效应而最后一个发言
第三章 行为金融学 的心理学基础
1 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 1.1 启发式偏差 • 启发式偏差是指投资者依据“经验法则”来进行投资决策,最终
导致金融资产的错误定价和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 启发法主要有三种:代表性启发法、可得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投资如何避免犯错 陆蓉 中信出版集团2019.11第1版

q q q qqq q q q q qq q qqqq q q q q q q q qq q q序言心理学是行为金融学的根基本书大体上包括金融学原理和应用两大部分(前三章是原理,后三章是应用)第一章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交叉的学科,擅长投资实践)行为金融学为何擅长实践世界是多元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行为金融学颠覆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传统认知人是不是真的有智慧战胜市场价格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套利第二章 认知非理性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你 能真了解一家公司吗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为什么股评不可信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为什么人越自信赔得越多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 第三章 决策非理性认知:对单个对象的了解工程决策:对两个或多个对象的比较选择过程参考点依赖:赢利和亏损要看参考点吗参考点依赖:指人在决策时喜欢寻找一个参考点,并将需要决策的事项与这个参考点进行比较 锚定效应赢利和亏损时的风险偏好:牛市赚不到头,熊市一亏到底错判概率导致的偏差:为何投资者总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化狭隘框架:为何不能天天查看自选股心理账户理论:做股票亏了无所谓,吃饭钱丢了可不行提出者:理查德.塞勒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股票市场就像选美博弈,我得看你怎么选 第四章 典型的交易错误分散化不足:买熟悉的股票不对吗简单分散化: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还是赔了过度交易理论:为什么来回倒腾不如不动卖出行为偏差:卖出赢利的还是亏损的买入行为偏差:“涨停敢死队”是怎么赚钱的羊群效应:投资是否应该追逐热点 第五章 股票大盘的奥秘大盘可预测理论:大盘可以预测吗股权溢价之谜和战略资产配置:为何你应该买点股票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投资如何避免犯错 陆蓉 中信出版集团2019.11第1版qq q q qqq q qqqqqq q 价量关系理论一:米勒假说—怎样解读放量价量关系理论二:博傻理论—你参与了股票市场的击鼓传花第六章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交易策略如何赢利:利用人们的错误什么是行为金融交易策略 概念:利用行为金融学原理制定的交易策略策略成功的3个条件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会一直有效吗 实际上没有如何一种交易策略会持续有效行为金融交易策略适用于所有市场吗尤其适合在发展中市场使用行为组合策略原理:为何会有“免费的午餐”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买小公司股票和便宜的股票如何用好股价规律:跌久必涨还是惯性效应利用财务报表信息制定交易策略:财报里藏了什么秘密持续获得有效的投资策略:免费的午餐一直都有吗行为投资策略的新进展:最具代表性的因子模型后记。
05第五讲 行为金融学

魏先华
第一节 行为金融学与市场的非效率性
• 一、什么是行为金融学 •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跨金融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的学科,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本质上,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 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和如何 投资等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行成
• 行为经济学在思想上并非新鲜事务,早在亚理斯多德 时代就注重主观效用的研究。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 论》中,就已经论及诸如“损失厌恶”等个人用。在斯 密之后,边沁的功利主义对行为发生的心理有所研究 ,比如经济绩效可以通过参与人的快乐和痛苦的感觉 加总测度;单个人的快乐和痛苦由效用度量;效用是 递减的。随后,西尼尔也讨论了主观效用的问题。
23
• 分离效应表明,两阶段博弈中,决策者常常忽视第一 阶段,仅仅考虑第二阶段,说明决策者在决策时存在 短视(myopia)。因此,个人对前景的分解方式不同 ,就会影响到决策本身。比如两阶段博弈中,既可以 统一考虑两阶段,其中一个是确定前景,另一个是不 确定前景;如果仅仅考虑第二阶段,那么选择就面临 两个不确定前景。在问题11和12中,决策者同样忽视 了两个前景的内在一致性,而是按照自己的分解方式 进行决策。问题11中是给予,决策者表现为确定效应 ;问题12是索取,决策者视其为损失,就表现出风险 爱好。
方法论个体主义; 演化分析;非线 性规划;实验和 微观计量为主
行为 经济 学
有限理性当事人假 非均衡;非线性效 定;可能追求利他 用函数;要素和产 行为和非理性行为; 品异质;随机性; 偏好和禀赋内生; 路径依赖;现实市 学习过程;主观价 场和组织;有限套 值论等 利等
9
行为金融的基本理论
• 选择问题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是行为经济学不 可回避的中心问题。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是重新模型化 当事人的决策行为,并对当事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进 行充分的经验检验。这就决定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 论实际上就是关于决策的理论。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复 杂性,同时假定当事人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在基本 理论上的研究工作就体现为当事人在不确定下的决策 建模,从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者卡尼曼等人的研究开始 ,一直到现在的后续研究,无不体现了行为经济学家 对决策或选择行为的重新思考。
行为金融学讲义全

第三章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3.1行为金融学的相关概念一、行为金融学定义1.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2.行为金融理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3.行为金融学的两大基石:套利限制和心理学4.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如在决策过程中,人类的情绪是否会影响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本质上,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二、其他相关概念1.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以融通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金融可以划分为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部分宏观金融:从经济整体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平衡、通胀与通缩、金融体系与制度、金融危机等资产定价:是以研究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的微观金融:公司金融:以研究公司融资投资决策为出发点。
2.心理学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3.行为学行为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归属于管理科学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是灵魂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人的灵魂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
------具有主导地位(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
三、举两个例子:1.猎人抓猴子在云南的某个地方,当地猎人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个桃子就可以了。
他们制作了一个比较沉的木箱,然后在木箱上面开一个刚好能让猴子伸进爪子的小洞,在木箱里面放一个桃子,将木箱放在猴子进场出没的地方,然后远远地看着,这时候,如果有猴子过来把爪子伸进木箱抓桃子,那么这只猴子就跑不掉了。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投资如何避免犯错 陆蓉 中信出版集团2019.11第1版 (1)

q q q q q q q qq q q q q qq q q qqq 序言心理学是行为金融学的根基本书大体上包括金融学原理和应用两大部分(前三章是原理,后三章是应用)第一章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交叉的学科,擅长投资实践)行为金融学为何擅长实践世界是多元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行为金融学颠覆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传统认知行为金融学怎样认识世界“应该是”的视角帮我们把握长远基准“实际是”的视角帮我们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根本分歧传统金融学:金融学是经济学基本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展现行为金融学:金融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与“人”相关的社会运行规律行为金融学的特点行为金融学最适用的领域是投资实践,制定交易策略真正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人是不是真的有智慧战胜市场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是否可能 金融市场行为主体是人,而人的行为是有规律,可预测的以人为行为主体的市场就有规律可循,战胜市场是完全可能的融资者: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筹到钱“低股价幻觉”监管者:市场到底要不要管高估理性,低估贪婪价格错误是如何产生的两种金融学的争论罗伯特-席勒:大盘可预测理论尤金-法玛:有效市场假说,大盘不可预测 通过两棵树看懂行为金融学根上的分歧:有效市场假说与错误定价“人是理性的”与“人是非理性的”套利与有限套利 套利是保证传统金融学所有理论成立的基础有限套利:真实的套利是有限制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套利什么是套利 套利是做两笔操作,通过一买一卖赚取差价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投资如何避免犯错 陆蓉 中信出版集团2019.11第1版q q q q q qq q q qq q q qq q qq q q qq q q q qq q q q q qq q q为什么传统金融学认为套利重要“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现实中的套利为何存在限制常用三种套利方法跨市场套利跨商品套利跨期限套利 现实中套利限制套利是有成本的套利是有风险的套利的收益也并不是能保证的 套利失败的典型案例:LTCM的覆灭 第二章 认知非理性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你 能真了解一家公司吗易得性偏差(易记性偏差) 事务的可想象性,新近性,显著性和生动性等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人们做决策时,倾向于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最大的权重近因效应:指最后到达的信息被赋予最大的权重 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为什么股评不可信代表性偏差的一个测试代表性概率:“有多像”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无条件概率:不依赖于任何条件 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代表性偏差案例认知的代表性偏差:人们总是倾向于根据代表性特征冲动地做出判断代表性偏差与小数定律“大数定律”是概率论历史上第一个极限定理,指的是当试验次数足够多的时候所呈现的统计规律性代表性偏差:人们误用了大数定律小数定律:只用少量样本做决策 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为什么人越自信赔得越多过度自信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心理学揭示:人的过度自信与信息积累有关信息积累没有上限,能力提升却有上限人的自信程度会超过自身的实际水平 过度自信的利弊利:过度自信能放大成交量,提高市场流动性弊:忽视风险,过度交易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影响过度自信的因素专业知识经验怎样避免过度自信站在第三方立场更高的视角尝试置身事外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自我归因自我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容易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差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真实原因:收集信息偏差,理解信息的片面和做买入卖出时的冲动后见之明后见之明:当结果出现后,人们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认知失调当事情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概论) PPT课件

7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与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渊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 “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提出主观价值论和心理预期的观点”;Tarde
(1902) …… …… “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唯一的差别 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Statman Meir(1999)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3.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有效市场假说:
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交易的随机产生,使其对市场不会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而非 理性交易者以非基本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时,他们的财富将逐 渐减少,最后在市场不会有生存的空间。
行为金融学的修正:
8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行为金融理论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影响 ,是将心理学作为其研究金融问题的 一种工具,它对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源于对 一般经济主体心理和商品市场价格的研究。
与行为金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 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 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9
中南大学商学院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2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学
乔治·阿克罗夫(George Akerlof)把行为学的假设引入经济学分 析框架,其研究为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实验 的设计和行为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 者的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行为金融专题研究》课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可 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研究 方法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05
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 用
介绍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阐述行为金 融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证结果的解释
实证检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解释这些结果是一个挑战。此外,不同实证结果之 间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原因。
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01
模型假设的局限性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模型通常基于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与现实情
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理论模型在解释现实市场现象时可能存在局限
分析行为金融学对市场异 象的预测能力,以及其对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阐述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投 资者心理偏差等现象。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决策案例
详细描述
阐述公司决策中存在的代表性偏 差、可得性偏差等心理现象,以 及行为金融学如何帮助公司避免 这些偏差。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公司决策 中的应用
代表性启发与可得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描述人们如何根据事物的典型特征或 模式来快速做出决策。
可得性启发
研究人们如何根据记忆中容易获取的 信息来评估概率,以及这种启发式思 维可能导致的问题。
心理账户与狭隘框架
心理账户
探讨人们如何在心理上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及这种心理如何影响他 们的投资决策。
狭隘框架
公司金融与决策行为
公司融资
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心理和 行为会影响融资决策和融资结果。行为金融 学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3.1行为金融学的相关概念一、行为金融学定义1.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2.行为金融理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3.行为金融学的两大基石:套利限制和心理学4.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如在决策过程中,人类的情绪是否会影响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本质上,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二、其他相关概念1.金融学*金融学(Finance):以融通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金融可以划分为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部分宏观金融:从经济整体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平衡、通胀与通缩、金融体系与制度、金融危机等资产定价:是以研究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的微观金融:公司金融:以研究公司融资投资决策为出发点。
2.心理学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3.行为学行为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归属于管理科学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是灵魂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人的灵魂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
------具有主导地位(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
三、举两个例子:1.猎人抓猴子在云南的某个地方,当地猎人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个桃子就可以了。
他们制作了一个比较沉的木箱,然后在木箱上面开一个刚好能让猴子伸进爪子的小洞,在木箱里面放一个桃子,将木箱放在猴子进场出没的地方,然后远远地看着,这时候,如果有猴子过来把爪子伸进木箱抓桃子,那么这只猴子就跑不掉了。
原理在于猴子把爪子伸进木箱抓住桃子后就出不来了,因为洞不够大。
奇怪的是,即便猴子看到猎人过来了,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桃子,眼睁睁地看着猎人来把自己抓住。
其实猴子只要放下手中的桃子就可以轻易脱身,但几乎没有一只猴子舍得放下即将到手的美食。
2.鸵鸟避险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就是安全的了,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时,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在草堆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击的。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称为“鸵鸟心态”,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心理解读:抓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
很多人都有那种“鸵鸟心理”,以为把头埋起来就与自己无关了。
股市中有的散户买股票被套了,却总是认为终有一天会涨上来,便开始长期投资,结果也不见翻身。
四、巴林银行倒闭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
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在经过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先前一个周末的拯救失败之后,被迫宣布破产。
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1.事件的经过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至今有233年的历史。
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是伦敦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美称。
就是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一个28岁的一个叫尼克·里森的青年—--------首席交易员,进行期货投机的失败,陷入绝境。
尼克里森1992年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1992年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卖出等。
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并发往伦敦总部。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的清算负责人乔丹·鲍塞(GordonBowser)要求里森另行开设一个“错误账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目的是减少为伦敦带来的麻烦。
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户”以代码“88888”为名设立。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免,“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
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加盟巴林的王(Wang)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买入委托误为卖出。
里森在当晚清算时发现了这笔差错。
要矫正这笔差错就须买回40份合约,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巴林总部。
但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份卖出合约,以使账面平衡。
由此,一笔代理业务就衍生出了一笔自营业务。
数天以后,日经指数上升了200点,这笔空头头寸的损失也由2万英镑增加到6万英镑。
此后,里森频频利用“88888”账户吸收下属的交易差错。
仅其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账户就吸收了30次差错。
随着行情出现不利的波动,亏损数额也日趋增长至600万英镑。
在这种情况下,里森被迫尝试以自营收入来弥补亏损。
幸运的是,到1993年7月,“88888”账户居然由于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
如果里森就此打住,巴林银行的倒闭厄运也许又一次得以幸免。
然而这一次的成功却从反面为他继续利用“8888”账户吸收差错增添了信心。
1993年7月,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份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于价格过低而无法成交。
为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又按惯例用“88888”账户卖出部分期权。
后来,他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差错。
结果,随着行情不利变化,里森再一次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境地。
到1994年时,亏损额已由2000万、3000万一直增加到7月份的5000万英镑。
为了应付查账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其间,巴林总部虽曾派人花了1个月的时间调查里森的账目,但却无人去核实花旗银行是否真有这样一笔存款。
1994年下半年起,尼克·里森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
他认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
1995年1月26日里森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
不料,日经指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到1995年1月18日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
里森所持的多头头寸遭受重创。
为了反败为胜,他继续从伦敦调人巨资,增加持仓。
到2月10日,里森已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持有55000份日经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创出该所的历史记录。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
为维持数额如此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万英镑。
巴林总部竟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
2月中旬,巴林总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了其47000万英镑的股本金。
1995年2月23日,日经股价指数急剧下挫,里森持有的多头合约已达6万余份,由此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86000万英镑,这决定了巴林银行的最终垮台。
当天,里森已意识到无法弥补亏损,于是被迫仓皇出逃。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对巴林银行进行倒闭清算,寻找买主,承担债务。
在英国央行及有关方面协助下,3月2日(周四),在日经指数期货反弹三百多点情况下,巴林银行所有(不只新加坡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包括日经指数及日本国债期货等)分别在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东京及大阪交易所几近全部平掉。
至此,巴林银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失败引致的亏损高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多美元。
3月6日,荷兰荷兴集团(lntemationalNederLanderGroup简称ING)与巴林达成协议,愿出资7.65亿英镑(约12.6亿美元)现金,接管其全部资产与负债,使其恢复运作,将其更名为“巴林银行有限公司”,至此,巴林倒闭风波暂告一段落。
此案中,使巴林银行遭受灭顶之灾的尼克·里森于1995年2月23日被迫仓皇逃离新加坡,3月2日凌晨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被捕,11月22日,应新加坡司法当局的要求,德国警方将在逃的里森引渡到新加坡受审。
12月2日,新加坡法庭以非法投机并致使巴林银行倒闭的财务欺诈罪名判处里森有期徒刑6年6个月,同时令其缴付15万新加坡元的诉讼费。
1999年4月5日,新加坡司法当局宣布,因其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于1999年7月3日获释出狱,并将其驱逐出境。
7月4日,里森回到伦敦。
2.后果巴林银行的破产,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影响的范围,直接涉及到新加坡、东京、大扳、伦敦、香港和其他有关的金融市场。
新加坡股市在巴林事件公开披露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日本有15家银行拥有日本巴林证券公司总汁7.18亿美元的资产。
其中有5.3亿美元可能要作坏账处理。
此外,市场还担心日本巴林证券公司为了还债而被迫平仓。
日本的股市因之格外受到拖累,东京日经平均指数狂泻954点,以后数日继续下挫。
在英国,英镑汇率随之受到冲击,成为两年多来的新低。
巴林事件使马来西亚、韩国及印度等国的金融管理当局深感震惊,因为这些国家正计划推出期货交易。
巴林事件在香港金融市场引起了很大反响。
香港股市在开市的第一天,即2月27日,立即作出向下的反应,恒生指数一度深跌200多点。
2月28日起,大批的客户涌人巴林(香港)公司,提出储存在该公司的股票,转移到百富勤等其他证券公司。
台北股市也下跌了3.1%,菲律宾联合交易所成分指数下跌4.2%,韩国的股市下跌2.25%等等。
3.分析:作为一个交易员,里森犯了以下几个错误:1)感情用事成熟的交易员,一定不可以受到感情的影响,要以市场的变动,技术的指标,基本面的变化来做分析,而里森首先担心影响自己职位,二来保护朋友的错误,是大忌,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现在投资银行有个文化就是,当你犯错后,尽量让公司里更加多的人知道,这样就可以避免亏损的扩大,从里森的错误可以看到,1994年也就5000万英镑已经是犯了多个错误产生的了,要是这个时候可以坚决上报,尽管他免不了承担巨大的责任,但是比起后来86000万英镑,还不到十分之一,应该可以保护这个200多年历史的巨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