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空间介绍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拙政园分析

拙政园分析

中二



拙政园巾部第二组庭园的空间结由南向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2 (实)——面状空间 3 (虚)——块状空问4 (实)——面状空间5 (虚)——块状空间6 (实) 面状空间1、 2相互连通,形成了 U型的“虚”空间,使得园林的虚实空间变化更加 丰富 四个点状空间——绣绮轩、梧竹幽居、待霜亭、绿漪亭,其中,梧竹幽居和绿漪

拙政园中部、西部共有景点三十处,每处景点因其所要表达的 意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类型,使得园林内部 景色丰富、空间类型多变。每个景点在园林整体的空间结构 中,则都以“点”的形式被统一在园林的空间格局中。
拙政园以景点形成的点状空间构成了 “庭园”的空间结构,同时 ,看似散点式的点状空间又统一在有序的轴线关系中。
西一
第一组庭园的空间结构由南到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2——面状空间3——块状空间4 块状空间2、 3形成了 L型的块状组,与面状空间呈咬合状态,使得虚实空间的变化更加丰富
六个点状空间包含于块状空间中,为西园空间结构中的控制性节点,其中卅六鸳鸯馆为西园的主体建筑,处于核心地位,宜两 亭、倒影楼、浮翠阁由于建筑高度及所处的地势高,为西园的制高点,对竖向空间具有控制性的作用。
植物配置形成园中
主要景观。
三、空间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空间分析

景点的高低错落

分隔空间

障景作用
拙政园的山体空间分析

在拙政园的空间格局中,山体作为园林内部竖向空 间的主要造景元素,对地形的起伏变化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在垂直空间上,山体通过结合植物、建筑 等园林要素,形成了景色优美、变化丰富的景观界 面,如远香堂景区南北部景观层次变化很大,尤其是 北部的观景线,依次是水面——山体——建筑—— 植物——天际线,山体不仅使得竖向变化丰富,还引 导了园主人的观景视线。

会所案例分析

会所案例分析

■室内空间的竹林畅想
左上:茶室 右上:会客厅 左下:会议室
竹林取之当地材料,在室内 贯穿了空间,并且带来了一种 宁静致远的氛围。
■水面与格栅光影的舞蹈
白色金属板以及对自然光线的把握令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实体 平面与空旷的空间互为支撑,光线从天窗与垂直遮阳帘透射进来,影子 打在墙面上,光与影的交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种功能空间的协调组织
网球场,健身房,游泳池 ,演奏厅,建筑将这些功能的空间集于一身。
会说话的建筑是好的建筑
一种地域性的直接表达
■三间院 ■篱苑书屋 高淳诗人住宅
■三间院 建筑面积 1900㎡ 完成时间 2009 09 使用现状 住宿 餐饮
■三间院由水院、石院、竹院3个独立的院落组成,呈现出熟悉的本土造型。怀抱、 围合和隐藏这样的方式一直是中国传统庭院的突出特征。这个项目结合了公共功 能、私密形式、整体性大体量以及小庭院的亲切感,从形式到使用充满了有趣的 矛盾。远观是乡野微缩村庄,近看是纹理丰富、凹凸交错的像素画砖墙表皮。 ■三间院的建构来自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蒙古草原连续坡顶的小客栈,二是江南的 民居的轮廓和院落,地方材料和建造技能永远都是财富。三间院的答案直接明了, 面对项目有趣的混杂性,河泥红砖被用来完成最后结构性的编织,刻上时间的痕迹。
总建筑面积270㎡,主体结构采用 100㎝×100㎝及100㎝×200㎝的方 刚,每2m一根柱子,以焊接方式连 接。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立 面上以90㎝为模数,每90㎝焊一圈 钢框,中间插柴火棍,室内采用合 成杉木板装修。
THE END
THANKS
■高淳诗人住宅
诗人住宅的外表是设计的重点, 砖表皮将建筑严实的包裹起来, 强化其材料的地域性,每一处墙 面都是空洞、凹半砖和凸半砖的 混合,3种密度的砖肌理和无规律 的窗洞共同进行着蒙德里安式的 抽象编织,揭示了看似无序的窗 洞隐藏在表皮形式背后立体主义 的秩序。

丹克雷案例分析——米勒花园

丹克雷案例分析——米勒花园

米勒花园空间布局特点
米勒庄园中的轴线布置参照了建筑空间划分的特点,将室外整体空 间划分为功能各异的空间系统,虽然轴线关系也是从房屋引出通向 景观环境,但是房屋的风车形轴线的错位关系,从本质上就增加了 场地的活泼性。一系列的不对称布局被重叠累加。而且轴线不再去 刻意强调主次 关系,而是更趋于临机应变,和自然环境更易融合。 风车形轴线有的径直深入门前的院落,有的穿过树列到达其它空间 ,有的在树列的框景中消失于大草坪。这种轴线间的相互穿插呼应 使空间过渡生动而合理。
• 设计要从个人知觉出发,从个人的体验和经验中去寻 找解决基地问题的办法,解决功能要求,单纯追求美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美是结果,但美不是目的,只 有使设计的结果既符合功能要求,又具有美的形式, 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个好的设计师,是用生动 的想象力来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使问题简化,这 是解决问题的最经济的方式,也是所有艺术的基本原 则。
在世界各地 完成很多作 品,奠定了 他作为现代 景观设计大 师的地位。
米勒花园概况
• 谈到丹·凯利的作品,就不能不谈米勒庄 园,1955 年在印第安那州哥伦布市的米 勒花园, 是他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作品, 是 丹·凯利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设计作品,也 是现代景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 米勒庄园中,凯利首次实现了现代与传 统的完美对话,他把在勒·诺特那里学到 的古典主义元素———方格网、几何构 图、比例关系等与现代主义的开放、无 止境、动态、简洁等很好的结合在了一 起
• 最经典作品—米勒花园 • 2004年2月21日,丹.凯
利因病去世,终年91岁
丹·凯利大师生平
1931
1936
50-60年代
60-80年代
进入当时很 有名的瓦伦. 曼宁德设计 事务所,接 触到了欧洲 的古典园林 艺术

深圳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内部——强调“院”的作用
• 庭院house:前庭后院中天井,“六合院” “四 合院 叠院house:“立体小院”,院落+露台
合院阳房:围和形成大院
庭院house
庭院house
叠院house
立体小院
合院阳房
• 4户合院,打破传统别墅的孤立,让四户家庭成为一大家 人,每户独立而又能够相互照应。他们一起共享一个100 平方米大小的庭院。
空间层次
• 街坊——街巷——大院——小院——内院 空 间过渡自然
细部——提炼“墙”的形象
墙的特
二皮脸的手法
框景
夹景的作用庭院house庭院house叠院house立体小院合院阳房?4户合院打破传统别墅的孤立让四户家庭成为一大家人每户独立而又能够相互照应
国际青年旅舍建筑设计 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第五园”
深圳万
院落空间分析
区域规划——表达“村”的形态
中央景观带分割出两个轮 廓清晰的村落。
庭院house 每个村落 叠院house 合院阳房 街巷 各村内部 步行小路 大小不同的院落

建筑环境案例分析及场地环境基本认知

建筑环境案例分析及场地环境基本认知

自然之景的引借
这个窗带与以往不同的是 他开在空间的下方,人可 以很轻松地透过不大的窗 洞看到山谷的风景。
同时,博塔注意了窗洞的 开口方向,使得自然光线 可以从脚下折射出来,契 合了建筑所营造的氛围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建筑周边
三组院落周边是面积不小的树林和植被,这使得项目能 拥有85%的绿化率
矗立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工业区 三间院更像是建立在公园或者苗圃区中的临时建筑
周边环境与建筑设计
表现在两大方面:
建筑形体和材料选择 院落形制和民居的原形再现
建筑形体和材料选择
与周围田野地景相配合,扬州三间院延续了高淳诗人住宅使用 的材料——粘土砖,一种农村常用且廉价的砌筑材料。
建筑环境案例 分析
14级城规2班 郗凯玥
张雷——扬州三间院
建筑类型:一个对 外开放的餐饮建筑, 一个消费水平不低 的娱乐场所
地理区位 城乡接合地带,占地855亩
坐落在扬州京杭大运河畔基地的西侧紧临广陵新城刚 刚建成的呼叫中心产业区,东边村庄农舍仍然时不时 升起炊烟。三间院居其中并服务于邻里
博塔的小教堂却不光只是想着怎么和山体融合,他看到了更远的天空 和浮云,他大胆而出位,在建筑中强调了出挑和悬空的概念。他设计了 一条通过巨大的弧拱与地面脱离的狭窄的石砌小径,拉近了建筑与天的 距离。

阿波的院落式多层住宅案例分析

阿波的院落式多层住宅案例分析

青 衣
6 在水系与建筑连接 处,用菖蒲、水葱等 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 的交接关系,丰富了 水系的倒影,增添的 空间层次
劣势
整体规划方面:第五园 为了突出小院却忽略了 大院,目前来看整个小 区公共绿化面积很小, 大型公共休闲中心也没 有。 白墙带来的问题:由于 整个小区内白墙太多, 夏天日晒反射是个问题, 而且外立面比较容易脏
小区主入 口


青 衣
保留原生树木——保留树木与房子的依 存关系与生命系统,保留阳光队地块斑 驳的照耀方式让树叶随季节继续散落在 原来的地方
建筑风格:项目的建筑采用了赖特建筑风 格。保持材料本色,将本身的木材和石材 充分展露,砖面的纹理设计更能体现原生 态的自然美。 立面材质及特征:立面以深红色的墙面缔 造,整体质感较高,符合其生态的高品质 定位。
采光和通风性能普遍比 较差:第五园户型的采 光和通风性能普遍比较 差,虽然有一些天井, 但是依然没有很好的解 决这个问题。
私密性不强:第五园户 型的对视性很强,私密 性不强。特别是在卫生 间,有很多卫生间设计 为“三面开放式”。
青 衣
细节
青 衣
万科第五园
B.昆明万科白沙润园
车行 出入 口 白沙润园的整体建筑布局,取自于丽江古城的树叶状 肌理和脉络,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布局错落有致,既有山城风貌,又富有水乡韵味。白 沙润园具有呼吸性的构造和布局,呼应着丽江古城的 性格和形态,赋予一种只属于昆明土生土长却又融于 自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此外,白沙润园采用丽江古 城随城市发展而自由变化的格局,融合了丽江当地人 青 文风情,在地貌上形成了天然的斜向中轴线,将白沙 衣 润园合理分成几大区域,各个区域都因土地中央位置;楼栋底层设计了架空层,有效解决原始地形高差,结合地形规 划了两个园林庭院,北为陶然水阁,南为阳光草地。 设计风格 第五园是“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新中式”景 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 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 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 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 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 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 现代景观空间。

院落整理ppt课件

院落整理ppt课件
合理安排小品的位置和朝向,使其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并滑、易清洁的材料 ,如石材、瓷砖等。
地面图案
通过不同的铺装图案,增加地面 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排水设计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防止积水问 题,保持院落干爽。
03
院落整理案例分析
传统四合院的整理案例
图片展示
展示公共空间院落整理前后的照片,对比效果。
详细描述
公共空间的院落整理需考虑人流、安全和景观效果。通过 合理的功能分区、绿化带设置和休息设施布局,满足人们 的不同需求,如散步、休息和娱乐。
适用场景
适用于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
04
院落整理的未来发展
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入
绿色建筑材料
采用环保、可再生材料,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新型结构体系
采用新型结构体系,如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等,提高施工效率和工 程质量。
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发展趋势
院落整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现代的居住环境改善方式。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院 落整理将更加注重生态、文化和人性 化设计,同时将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 提升整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园林设计到现代的居住区规 划,院落整理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更新 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 践体系。
植物搭配
根据植物的形态、色彩、 质感等特点,进行合理搭 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
植物养护
定期修剪、施肥、浇水等 ,保持植物健康生长,提 高观赏价值。
景观小品的选择与布置
小品风格
选择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小品, 体现院落的风格和主题。
小品功能
考虑小品的功能性,如休息设施、 照明设施等,满足使用需求。

四合院--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案例

四合院--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案例

4)中外文期刊:OCLC(命中122)
4)中外文期刊:ASP(命中0)
4)中外文期刊:SDOS(命中10)
4)中外文期刊:Egineering Village(命中18)
4)中外文期刊::ARL(命中54)
6 获取原文
(1)维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CNKI(跨库搜索)
(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
四合院--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 的继承与创新--案例
1.课题分析
• 以前美术课的时候虽然接触过四合院,但也只是 欣赏了一下它的造型等比较皮毛的东西,并没有 其他的了解,我们小组也算是首次稍正式的接触 这方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由于校园网实在不给力,美国专利局与欧 洲专利局的网页均无法显示,擎;Google 学术搜索(中文)(命中132)
3)搜索引擎;Google 学术搜索(英文)(命中3870)
(4)中外文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命中6)
3 2007年后趋于稳定,表明可能对四合院的 继承与创新有了更理性、更科学的认识。
4 英文文献的数量远远少于中文文献的数, 这表明对四合院的研究主体还是中国。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传统四合院面临衰退等一系列问题。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空间形态与变化了 的生活居住方式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及 生活方式的变迁使传统空间形态在一定程 度上失去了现实意义,而现状四合院在突 破了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的同时却仍局限于 传统四合院的空间形态,这样 ,只有改 变现实的空间结构才能适应新的居住生活 的需求。
• 2重视构成原有城市特色的 “肌理”尽可 能地维护适应原有的“胡同系统”根据“ 有机更新”的原则在保护旧有的完整的街 坊的格局下逐步建设新的邻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调节功能

利用冬夏太阳入射角的差别和朝夕日照阴 影的变化,庭院天井与廊檐的结合,可以 取得良好的遮阳、纳阳、采光效果。顶界 面露天通透,与敞厅等组成效能很高的通 风系统。因此,庭院充分发挥了建筑组群 内部的小气候调节器作用。
场所调适功能

被围合的庭院空间是 组群内部的公共空间 和室外空间,起着 “露天起居室的作 用”。在尺度上既可 以缩小到不足1平方 米的天井,也可放大 到超过3万平方米的 巨大庭院。
院落空间介绍及案例分析
王喆、马之野、方頔
庭院式布局

以木架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建筑体系,单栋 建筑体量不宜过于高大,一般建筑组群都 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属于多栋离散式 布局。凡是在群体组合中形成庭院的,都 属于庭院式布局。
空间聚合功能

庭院式布局以庭院作 为单体建筑的联结纽 带,庭院空间起到了 栋与栋之间的联系作 用,使得同一庭院内 的各栋单体建筑在交 通联系上、使用功能 上联结成一体。
多层的复合空间,在构成方式上主要体 现在空间围合面的调节。其内化程度主要 取决于以下三点: 围合界面的作用力:空间大小和尺度比 围合立面的内向性:建筑的内立面 围合空间的渗透度:庭院空间与室内空间 的贯通
室外空间的内化景象
小结
一、营造庭院空间的意义: 1、露天起居室——组织建筑群内部活动空间 2、交通纽带和微气候调节器 3、与自然景观交织 二、庭院空间设计要素: 1、不同尺度和围合感的院落 2、室外空间的内化


景观要素以自然环境为主 使用取景器的概念呼应大环境 拓扑屋顶的设计是将现代建筑句法与中国 传统建筑群屋面形式结合的实验 石材贴面试图建立起建筑的地域性



重重庭院的串联形成组群空间的纵深延展 序列。 建筑空间的起、承、转、合序列。 建筑形态的内向品格。 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交融和自然景观的渗透。
院落的空间美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建筑中,真正有用的是建筑空间,但建 筑空间必须通过建筑实体的构筑才能取得。 建筑美包括空间美和实体美,而中国建筑 突出地强调空间美。
柿子林会所
建筑师:张永和
地点:北京西北郊昌平十三 陵万娘坟村的果园内 关键词:柿子树 、取景器、 拓扑屋顶
拓扑景框——九个取景器
主入口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立面
剖面
屋顶轴测
混凝土承重墙和300mm厚的花岗岩表皮贴面以及人工勾缝处理
通透· 光影——空间美
古典空间属性的现代主义阐释
小结
场所调适功能

庭院还是组群内部渗透自然、引入自然的 场所,具有调适自然生态和点缀自然景观 的潜能。
庭院式布局的分类


廊院式:以回廊围合 成院,沿纵轴线在院 子中间偏后的位置或 北廊设主体殿堂,是 早期大型庭院的主要 布局形式。 合院式:由若干栋单 体建筑和墙、廊围合 成的庭院。
审美怡乐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