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总结详解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总结详解

空气洁净技术绪论一、空气洁净技术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对某一特定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提出技术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和维持这一空间的空气环境,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和人体舒适要求。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调节。

在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由于环境场合不同,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的要求侧重点则不同。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任务的侧重点是对空气温度、湿度以及空气速度的调节,对空气洁净度没有过高的特殊要求。

而对于有些工业生产车间,如半导体、微电子工业、食品、制药、卫生等领域,不仅仅对其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空气洁净度(即生产环境空气中含尘浓度的高低)有严格和特殊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洁净技术(俗称洁净技术或净化技术)。

所以,空气洁净技术的任务,是在满足室内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受控环境空气介质中的含尘悬浮微粒除掉,并且使其达到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净化。

对于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中悬浮微粒浓度、含菌浓度受控而达到某种要求的房间(或限定的空间),称为洁净室。

二、空气洁净技术的由来空气洁净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门科学。

从18世纪开始人们对洁净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着国际战争的爆发,不断刺激着军事工业的发展,于是对产品的微型化、高精度、高纯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等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洁净度的生产环境。

而且生产技术越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高。

因此空气洁净技术以及所需的设备和过滤材料随即产生并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首先在航空业的陀螺仪制造过程中提出了生产环境的净化要求,为消除空气中尘埃对航空仪表齿轮、轴承的污染,他们在制造车间和实验室建立了“控制装配区”,把轴承的装配工序及其他的生产、操作区隔开,同时供给一定量的经过过滤处理的空气。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

电子工业洁净室
电子工业中,产品对尘埃和微粒非常敏感,空气中的微粒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空气洁净技术可以去除电子工业洁净室内的尘埃和微粒,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电子工业洁净室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 的竞争力。
食品加工车间空气洁净
01
02
03
食品加工车间要求空气 洁净度较高,因为空气 中的微生物和微粒可能
静电除尘器
总结词
利用静电场吸附颗粒物,常见于工业和大型环境净化设备。
详细描述
静电除尘器利用静电场对颗粒物进行吸引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其优点是去除效率高,适用于大流量、大面积的空气净化场合。但设备体积较 大,维护成本较高。
活性炭过滤器
总结词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详细描述
对食品造成污染。
空气洁净技术可以有效 去除食品加工车间内的 微生物、微粒和异味, 保证食品的卫生和质量

食品加工车间空气洁净 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 食品的卫生和质量,保
障消费者的健康。
家居空气净化
家居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 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空气洁净技术可以去除家居环境中的尘埃、微 粒、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 量。
04
空气洁净技术应用案例
医院手术室空气洁净
1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要求高,因为手术室内空气中 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对手术伤口造成感染。
2
空气洁净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手术室内的细菌、病 毒和微粒,为手术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降低感 染风险。
3
医院手术室空气洁净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 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空气洁净技术(王海桥第2版) 第九章 空气洁净系统运行管理PPT课件

空气洁净技术(王海桥第2版) 第九章 空气洁净系统运行管理PPT课件
• 对洁净室内应进行定期清扫。 • 于生物洁净室,吸尘器中的集尘袋和过滤器,在
取出之前要用气体灭菌,取出后装入聚乙烯袋中 封好,然后烧掉。清扫用水一般要过滤再使用。 • 各个洁净室应使用本室专用的清扫工具。
9
洁净室清扫及灭菌
• 洁净室的清扫
– 2. 医院洁净室和手术室的清扫
• 医院洁净室的清扫工作应在每天下班前完成,手 术室的清扫工作应在手术前后进行,手术后的清 扫为主。手术完成后,在洁净空调系统运行的状 态下,打开排浊风机约15分钟,排除室内污浊空 气,然后进行清理及清洁工作。
• 保证人净的措施
– 水洗; – 换衣和换鞋;空气吹淋。
2
洁净室日常管理及日常检查
• 洁净室日常管理
– 2.洁净室日常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 进入洁净室物料的净化措施 • 保证进入洁净室内的空气含尘量低于洁净度规定
的含尘量值 • 保证洁净空调系统的送风量 • 按要求保证洁净室内的正静压值 • 尽量减少洁净室的产尘量
– 对各级过滤器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周期进行检 查、更换和记录。
– 过滤器的检修维护内容包括:
• 检查压差计动作是否失灵,检查压差计计数是否 超出过滤器终阻力。检查滤材污染程度,检查滤 材有无变形或漏风。检查过滤器框架、连接管道 等有无明显漏风情况。检查过滤器箱体污染程度 ,检查箱体有无腐蚀。在实际运行中,应对过滤 器的两端的压差进行监测。
14
洁净室设备管理
• 过滤器的管理
– 应更换高效过滤器 的任意情况
• 气流速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效、中效 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
•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 ~2倍; • 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

2空气洁净技术第2章PPT课件

2空气洁净技术第2章PPT课件
• 3)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的产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 有些生产设备不符合洁净室的要求,电机裸露、 皮带传动、其发尘量较大,可采用不锈钢板包覆 装饰,减少其产尘量。生产过程的产尘量与生产 工艺有密切的关系,可采用局部排尘、密闭隔离 等方法控制,使其产尘不流入或少流入洁净室内。
15
• 4)大气中的污染物对室内的污染,可 采用密闭及正压的控制措施,防止其 直接污染洁净室;对新风采用粗效、 中效及亚高效三级过滤措施防止大气 中的污染物间接污染洁净室。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 2.1.2 大气尘的计数浓度 • 大气尘是固态微粒和液态微粒的多分散气
溶胶,是专指大气中的悬浮微粒,粒径小 于10μm,也即空气洁净技术中广义的大气 尘。 • 大气尘的计数浓度变化很大,不同地域其 浓度亦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大气尘 的计数浓度差别也很大。所以,只能研究典 型地区的大气尘计数浓度,表2.1-1为国外几 种典型地区大气尘计数浓度
12
表2.1-6 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个·m-3
13
• 2.2 内部污染物 • 洁净室内的污染物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
人员散发尘、菌;(2)室内表面的产尘;(3) 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尘;(4)大气中的污 染物对室内的污染。 • 2.2.1 发尘量 • 1)操作人员的发尘量,与洁净工作服的款式、面 料及动作有关。棉质面料的发尘量最大,的确良 面料次之,去静电纯涤纶、尼龙面料发尘量最小。 大挂型款式发尘量最大,上下分装型款式次之, 全罩型款式发尘量最小。操作人员活动时的发尘 量是静止时发尘量的3~7倍。服装的发尘量还与 洗涤方式有关。用溶剂洗涤的发尘量为采用一般 水清洗的五分之一。

空气洁净技术讲稿(PPT 64页)

空气洁净技术讲稿(PPT 64页)
公式 1 1112 1n 能用,仍用表4-6算例中的
粒径分布,0.3μm占46%,0.4μm占20%,≥0.5μm占 34%,η0.3=0.4,η0.4=0.47, η≥0.5=0.54,可算得第一、二 级η一=0.46 ,η二=0.458。但对于计重效率,总串联效 率公式不适用,以两级为例,第二级效率会下降很大, 因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的总重占到99%,而≥5μm的 占80%,若用串联公式η2需用新粒微分布情况下的效 率值。
尘量g/m2,为一个额定值。过滤器阻力随积尘量变化的情况近
似直线关系。
4.6 过滤器的设计效率
实际为粒径计数效率之间的换算。过去沿用美国联邦标准
习惯,用≥0.5μm的微粒的多少衡量洁净室级别,相应效率也 用对≥0.5μm的标定计算时就方便,而高效过滤器的效率主要是 DOP法或油雾法测定,是以0.3μm的单分散相微粒来测量的,用 于计算洁净室时要换算成设计条件下的效率。许钟麟先生由测 试结果回归出一个反映高效过滤器粒径与穿透率关系的公式
(Pa)
△P与v、H、 α、及df有关,与Cˊ有关,而Cˊ本身 可能与纤维排列方式, α、纤维表面形状及Re有关,
需用实验方法确定具体值。经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具
体表达式
120vH m2
P
d 2f 0.58
Pa (4-15)
为纤维断面形状系数,
纤维断面积 纤维断面外接圆面积
m2为实验指数,与纤维材料有关。 实际上每种纤维滤料的阻力值都是实测的,理论计算 影响因素太多,与实测有出入。
亚高效过滤器
90-99.9
高效过滤器
≥99.91
阻力(Pa)
≤30 ≤100 ≤150 ≤250
两种分类各有优点,国外的测试用粒子统一,便于 比较,而我国的则可以分类看出不同过滤器的作用:

《空气洁净技术》PPT课件

《空气洁净技术》PPT课件

完整版ppt
21
3.2 单向流洁净室
三、单向流洁净室的三项特性指标
3、下限风速 (4)控制逆向污染 l 垂直单向流洁净室
垂直单向流洁净室的主要逆向污染是从热源上升的气 流,因此,其必要的送风速度应根据热源参数确定。 l水平单向流洁净室
水平单向流洁净室的主要逆向污染是人行走引起的二 次气流,因此,其必要的送风速度应根据二次气流的流 速确定。
完整版ppt
16
3.2 单向流洁净室
三、单向流洁净室的三项特性指标
2、非单向流度 (1)脉动速度
u—瞬时流速;
u —时均速;
u —脉动速度。
uuu
完整版ppt
17
u
3.2 单向流洁净室
三、单向流洁净室的三项特性指标
2、非单向流度 (2)非单向流度
(ui u )2
u
n u
u —非单向流度;
ui—各测点的速度;
一、单向流洁净室的分类
1、垂直单向流洁净室
(1)顶棚满布高效过滤器送风,全地板格栅回风 这是典型的垂直单向流洁净室,见图。 优点是:可获得均匀向下的单向气流,因而自净能力强, 能够达到最高的洁净度级别。 缺点是:顶棚结构较复杂,造价和维护费用高,高效过 滤器堵漏较困难。
完整版ppt
9
完整版ppt
10
3.2 单向流洁净室
一、单向流洁净室的分类
1、垂直单向流洁净室
(2)侧布高效过滤器顶棚阻尼层送风,全地板格栅回风 (3)顶棚和侧面双布高效过滤器送风,全地板格栅回风 (4)全顶棚送风,两侧下回风
完整版ppt
11
3.2 单向流洁净室
一、单向流洁净室的分类
2、水平单向流洁净室 (1)送风墙满布高效过滤器水平送风,全墙面回风 (2)“隧道”式单向流送风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
原理
空气洁净技术主要基于过滤、吸附、 离子化、紫外线消毒等原理,通过各 种手段去除或杀灭空气中的污染物, 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空气洁净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主要是为 了保护精密仪器和设备免受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洁 净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涉及到电子、制药、生物 医学等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
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空气洁净技术用于实验室和医疗设施的空气净化 ,以减少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存在,保障实验结果和医疗安全。
其他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空气洁净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环境保护、航 天等领域。
02 空气洁净技术分类
机械过滤器
总结词
通过物理方式拦截和吸附颗粒物,实现空气净化。
详细描述
制药工业洁净室
总结词
制药工业洁净室是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 求严格控制室内环境以减少污染风险。
详细描述
制药工业洁净室不仅需要控制尘埃和微生物的含量,还 要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这 种洁净室通常需要达到ISO 5级或更高级别的洁净度标准 。
食品工业洁净室
总结词
食品工业洁净室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安全的食品, 如饮料、乳制品和烘焙食品等。
《空气洁净技术》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空气洁净技术概述 • 空气洁净技术分类 • 空气洁净技术原理与设备 • 空气洁净技术应用案例 • 空气洁净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空气洁净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空气洁净技术是一种通过消除或控制 空气中的微粒、有害气体和微生物, 使空气达到一定洁净度的技术。
机械过滤器主要利用纤维、无纺布等材料制成的滤网拦截和吸附空气中的颗粒 物,如灰尘、花粉、细菌等。其原理简单,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 域。

室内空气品质空气净化技术培训课件

室内空气品质空气净化技术培训课件
35
空气中杀菌消毒所需时间
紫外照射、纳米光催化、等离子体放电催 化和臭氧杀菌所需时间一般都为数分钟。
36
2.8 利用植物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除了能够美化室内环境外,还能改善室内空气 品质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威廉发现绿色植物对居室和办公室的 污染空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24小时照明条件下,芦荟吸收了1m3空气中90%的醛;
静电效应:由于气体摩擦和其它原因,可能使纤维带 电。
8
过滤器总效率和某种作用的效果和粒径的关系曲线
9
初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
高效袋式过滤器
几种常见过滤器的示意图
10
过滤器主要性能指标
过滤效率
单级过滤器的效率为:
n1 n2 (1 p)100%
n1 其中n1、n2分别为过滤器前后的粒子浓度, p=n2/n1称为穿透率。
浸渍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和活性炭对一些空气污染物吸附效果比较表
吸附量 (%)
浸渍高锰 酸钾的氧
化铝
活性炭
NO2 1.56 9.15
NO 2.85 0.71
SO2 8.07 5.35
甲醛 4.12 1.55
HS 11.1 2.59
甲苯 1.27 20.96
18
2.3 紫外灯杀菌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UVGI)
与粒状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容量大,吸附 或脱附速度快,再生容易,不易粉化,不会造成粉 尘二次污染。
对无机气体如SO2、H2S、NOx等和有机气体如 (VOCs)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特别适用于吸附去除 10-9到10-6g/m3量级的有机气体,在室内空气净化 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规定,不宜合为一个系统的情况为:
L
G
V = N,即换气次数,V= g 为空间单位体积的产尘量。

n
g1 1
r1 3
2
(1pc/3L)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非单向流
n
g
M 1
rN 1 1 1 2 1 3
N1 r1 3
洁净室含尘浓度的影响因素: (1)大气尘M (2)室内单位容积发尘量g (3)换气次数N
一、空调系统送风量
研究方法:
(简化边界条件)
物理模型 转换
数学模求型解
计算结果
改发 进展
结论 总结
分 析
结果认定
(现状) (因素) (优化)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一、空调系统送风量
1、均匀分布计算 非单向流
为了计算非单向流洁净室内的含尘浓度和换气次数,必须确 定尘粒在洁净室内的分布状况。一般分为均匀分布和不均 匀分布两种类型,本文讨论均匀分布况下的计算理论和方 法。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16学时)
5.1 设计依据
一、标准规范 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2.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MP-97) 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98) 4.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5.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二、设计任务书 三、建筑设计平剖面图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单向流
n
bg
M
1
N 1
rN 1 1 1 2 1
r1 2 1 3
3
b––系数,取1/12—1/6。
按气流速度计算的送风量: L = 3600 F v (m3/h), G = Lρ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一、空调系统送风量
2、根据热湿负荷计算和稀释有害气体所需的送风量
二、空调系统新风量
1、正压要求 《1》规定采用缝隙法或换气次数法计算。 2、健康要求:40m3/( per·h); 3、按总风量百分比计算(规范2); 垂直单向流100级,2%; 水平单向流100级,4%; 非单向流1 000级,10%; 非单向流10 000级,20%; 非单向流100 000级,30%; 4、补充送风系统漏风。
均匀分布,就是假定室内灰尘是均匀分布的,如果有灰尘发 生源,则发生的尘粒由于扩散和气流的带动和冲淡,能很 快地在室内达到平衡。为了简化计算,还进一步假定:通 风量是稳定的;发尘量是常数;大气尘浓度是常数;忽略 室内外灰尘的密度和分散度的变化对过滤器效率的影响; 忽略渗入的灰尘量和管道产尘的可能性;忽略灰尘在管道 内和室内的沉降。
G = Q/(In – Io)=W/(dn –do) G = X/(yn – yo)
3、按空气平衡所需的送风量
Go = Gc 4、按换气次数规定的送风量(非单向流洁净室)
7级 10000级
≮25 h-1
8级 100000级
≮15 h-1
大于8级 大于100000级 ≮12 h-1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一、室内外参数的确定
1、室内参数
表5-1 洁净车间应控制的设计参数
应控制的参数
《1》
《2》
空气洁净度级别
要求
要求(含细菌浓度)
换气次数(非单向流)
要求
要求
工作区截面风速(单向流)
要求
要求
静压差
保持静压差 保持正压
温湿度
要求
要求
噪声
空态
动态
新风量
要求
要求
5.2 空调负荷的计算
一、室内外参数的确定
1、室内参数
5.3 空调系统风量的计算
一、空调系统送风量 1、为控制室内空气洁净度所需要的送风量 —— 按均匀分布
或不均匀分布理论计算(非单向流洁净室)或按气流速度 计算的送风量(单向流洁净室); 2、根据热湿负荷计算和稀释有害气体所需的送风量; 3、按空气平衡所需的送风量; 4、按换气次数规定的送风量(非单向流洁净室)。
空调负荷的组成(室内负荷、新风负荷)。
5.2 空调负荷的计算
三、发尘量的计算
g C q 2.5
(pc/m3·min)
F
P
q
1 P (per/ m2)
F F
式中 C––人的发尘量, pc/(per·m3·min); P ––人数; F ––洁净室面积,m2; q‘––当量人员密度,per/ m2; β––房间的当量人员密度,β=8 m2 / per。
5.2 空调负荷的计算
一、室内外参数的确定
2、室外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确定方法与一般空调系统相同。
表5-3 室外新风含尘浓度
地区分类
计数含尘浓度(pc/L)
工业城市内
3X105
工业城市郊区
2X105
非工业区或农村
1X105
取含尘浓度:106 pc/L
5.2 空调负荷的计算
二、空调负荷的计算
复习各基本概念: 得热量, 冷负荷, 除热量, 设备(再热负荷)负荷,
一、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时,以穿着洁净工作 服不产生不舒服感为宜。空气洁净度100级、10000级区 域一般控制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45~60%。 100000级区域一般控制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 50~65%。
二、 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工艺要求 确定。
非单向流
[例]有一净化空调系统带有三级过滤器,其中初效和中效过滤器
只处理新风,高效过滤器处理全部送风量。假定进入洁净空
间和空间内产生的尘粒能及时均匀地在空间内扩散,且净化
系统的风量L及回风率r一定,画出在室外空气含尘浓度为M,
室内产尘量为G,空间体积为V的条件下的系统原理图,推导
出在稳定状态下,室内含尘浓度n与初效过滤器效率1、中效 过滤器2 、高效过滤器3 之间的表达式。
表5-2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1》
房间性质
温度(℃)
湿度(%)
生产工艺有温湿度 要求的洁净室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按生产要求确定
生产工艺无温湿度 要求的洁净室
人员净化及生活用室
20-22 24-26
30-35 50-70
16-20 26-30
5.2 空调负荷的计算
一、室内外参数的确定
1、室内参数
《2》规定
G4 =ε G ε—漏风系数,%;等于或高于6级,2%;低于6级,4%。
5.4 空调系统方案
一、空调系统方案
(一)系统划分
《1》规定,不宜合为一个系统的情况为:

运行班次和使用时间不同的洁净室;

生产工艺中某工序散发的物质或气体对其他工序的产品质量有影
响;

对温、湿度控制要求差别大;

净化空调系统与一般空调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