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拆卸和装配资料

合集下载

机械设备拆卸装

机械设备拆卸装
它的不足之处是如果击卸方法不对,零件容易损 伤或破坏。
击卸适用的场合广泛,一般零件几乎都可以用击 卸方法拆卸。
(2)击卸分类击卸大致分为三类:
1)用锤子击卸:在机修中,由于拆卸件 是各种各样的,一般都是就地拆卸为多, 故使用锤子击卸十分普遍。
2)利用零件自重冲击拆卸:在某种场合 适合利用零件自重冲击的能量来拆卸零 件,例如一些锻压设备拆卸锤头与锤杆 往往采用这种办法。
2. 拉卸
拉卸是使用专用拉具把零件拆卸下来的一种静力 拆卸方法。
(1) 拉卸的优缺点 拉卸的优点是拆卸件不受冲 击力,拉卸比较安全,不易破坏零件;其缺点是 需要制作专用拉具。
拉卸是拆卸工作中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精 度较高,不许敲击的零件和无法敲击的零件。
(2) 拉卸分类
1) 轴端零件的拉卸:利用各种拉出器拉卸装 于轴端的带轮、齿轮以及轴承等零件的情形,见 图6—10。拉卸时,拉出器拉钩应保持平行,钩 子与零件接触要平整,不然容易打滑。
2)设备的拆卸程序与装配程序相反。在切断电源 后,先拆外部附件,再将整机拆成部件,最后拆 成零件,并按部件归并放置,不准就地乱扔乱放, 特别是还可以继续使用的零件更应保管好,精密 零件要单独存放,丝杠与长度大的轴类零件应悬 挂起来,以免变形。螺钉、垫圈等标准件可集中 放在专用箱内。
3)选择合适的拆卸方法,正确使用拆卸 工具。
2) 要对击卸件采取保护措施,通常用铜 棒、胶木棒、木棒及木板等保护被击的 轴端、套端及轮缘等。如图6-9所示,
图6-9a所示为保护主轴的垫铁;图6-9b所示是为 了保护轴端顶尖孔而制作的平整垫铁;图6—9c 所示是为了保护轴端螺纹不受直接敲击,用螺母 加垫套锁住轴的肩台,以减轻螺纹受力;图6-9d 所示是利用废

机械零件的装配

机械零件的装配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装配第一节机械零件的拆装机器设备安装或修理前,先将各零件拆卸,清洗后检查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其它状况。

若有缺陷即可确定是修理或更换,若需修理便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法。

一、拆卸的基本知识(一)拆卸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构造→阅读图纸资料→分析结构特点、配合关系→明确用途和作用→确定方法→制定拆卸顺序→选择工具和设施。

拆卸地点应无风沙、无尘土。

排出机器设备中的润滑油。

(二)拆卸的一般原则①根据机械的构造确定拆卸程序。

②能不拆就不拆、该拆的必须拆。

③严格遵守正确的拆卸方法。

工具、方法、顺序、习惯等。

④拆卸要为装配作好准备。

核对记号、标记,分类。

二、固定连接的拆装固定连接通常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过盈连接等,这几种固定连接都具有连接简单、工作可靠、调整方便、更换迅速等特点。

(一)螺纹连接件1.螺纹连接件的拆卸要选用合适的固定扳手或螺丝刀,尽量不用活扳手;不要盲目乱拧或用过长的加力杆;拆卸双头螺栓,要用专用扳手。

(1)断头螺栓的拆卸✧在螺栓上钻孔,打入多角钢杆,再把螺栓拧出;✧如螺栓断在机件表面以下时,可在断头端中心钻孔,在孔内攻反旋向螺纹,用相应反旋向螺钉或丝锥拧出;✧如螺栓断在机件表面以上,可在断头上加焊螺母拧出,或在凸出断头上用钢锯锯出一沟槽,然后用螺丝刀拧出;✧或用钻头把整个螺栓钻掉,重新攻比原来大点直径的螺纹并选配相应的螺栓。

(2)锈死螺栓或螺母的拆卸✧用手锤敲打螺栓、螺母四周,以震碎锈层,然后拧出;✧可先向拧紧方向稍拧动一些,再向反方向拧,如此反复,逐步拧出;✧在螺母、螺栓四周浇些煤油,或放上蘸有煤油的棉丝,浸透20min左右,利用煤油很强的渗透力,渗入锈层,使锈层变松,然后拧出;✧用快速加热螺母或螺栓四周,使零件或螺母膨胀,然后快速拧出。

(3)成组螺纹连接件的拆卸成组螺纹连接件的拆卸,除按照单个螺栓的方法拆卸外,还应注意:①按规定顺序,先四周后中间,或按对角线拆卸。

先拧松1~2圈,逐一拆卸。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

(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即:
m
n
A△= Ai - Ai
i 1
i 1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大极 限尺寸,即:
A = - △max
m
Ai m ax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ax—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mm; Aimax —各增环最大极限尺寸,mm;
(3)增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 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4)减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 组成环称为减环。
3.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由尺寸链简图可以看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
Aimin —各减环最小极限尺寸,mm。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而减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小
极限尺寸,即:
A = - △min
m
Ai min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in —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mm;
Ai max
—各增环最小极限尺寸,mm;
第四章 装配基础知识
§4-1 装配工艺概述 §4-2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4-3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4-4 设备拆卸
§4-1 装配工艺概述
一、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一般由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零件是构成机器(或产品)的最小单 元。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成机器的一部分称为部件。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 轴线的振动,而且还会产生使旋转轴线倾斜 的振动,这种不平衡称为动不平衡。

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

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

零件的识别与分类
识别
根据零件的名称、规格和用途进行识 别。
分类
将零件按照功能、材质、大小等进行 分类。
机械装配技巧
03
装配前的准备
检查零件
确保所有零件齐全、无损坏,并核对零件的规格 和编号,确保正确无误。
清理和准备
对需要装配的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锈迹和 其他杂质,确保装配面干净。
预装配
对于复杂机械,可以进行预装配,检查各部分是 否配合良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
02
03
04
减少磨损
润滑油可以在机械运动部件表 面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和 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冷却作用
润滑油可以将机械运转时产生 的热量带走,起到冷却作用,
防止机械过热。
密封作用
在某些机械中,润滑油还起到 密封作用,防止气体或液体泄
漏。
减震缓冲
润滑油可以吸收机械运动产生 的冲击和振动,起到减震缓冲
的作用。
05
安全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装备
安全帽
保护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防护眼镜
防止飞溅物、碎屑等伤害眼睛。
手套
保护手部免受摩擦和高温伤害。
耳塞
保护听力免受噪音伤害。
安全操作规范
01
遵守操作规程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拆装和 装配。
注意周围环境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避免其他人员 或物体干扰。
03
02
使用合适的工具
机械拆装技巧
02
工具与设备
工具
螺丝刀、扳手、锤子、钳子、压力器等。
设备
工作台、起重机、压缩空气等。
拆卸步骤与注意事项
步骤
了解设备结构,确定拆卸顺序,选择合适的工具,逐步拆卸 。

机械装配拆卸实训报告

机械装配拆卸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机械装配拆卸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的拆卸和装配方法,熟悉相关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际工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维修、安装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训设备:减速器、齿轮箱、发动机等机械设备。

2. 实训项目:(1)减速器拆卸:包括轴承、齿轮、轴、箱体等部件的拆卸;(2)齿轮箱拆卸:包括齿轮、轴承、轴、箱体等部件的拆卸;(3)发动机拆卸:包括曲轴、连杆、活塞、缸盖、缸体等部件的拆卸;(4)装配:按照拆卸的逆顺序,完成减速器、齿轮箱、发动机的装配。

三、实训步骤1. 实训前准备:(1)熟悉实训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拆卸、装配的注意事项;(2)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锤子、钳子等;(3)了解拆卸、装配的步骤和技巧。

2. 减速器拆卸:(1)用扳手旋下轴承盖螺钉,取下轴承盖;(2)用锤子轻轻敲击轴承,使其与轴承座分离;(3)拆卸齿轮、轴等部件;(4)将拆卸下的部件进行清理、检查。

3. 齿轮箱拆卸:(1)用扳手旋下齿轮箱的螺栓,取下箱盖;(2)拆卸齿轮、轴承、轴等部件;(3)将拆卸下的部件进行清理、检查。

4. 发动机拆卸:(1)拆卸发动机外部零件,如风扇、空气滤清器、油底壳等;(2)拆卸发动机内部零件,如曲轴、连杆、活塞、缸盖、缸体等;(3)将拆卸下的部件进行清理、检查。

5. 装配:(1)按照拆卸的逆顺序,完成减速器、齿轮箱、发动机的装配;(2)装配过程中,注意零件的清洁、润滑和紧固;(3)检查装配后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四、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机械设备的拆卸和装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拆卸和装配机械设备,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拆卸和装配过程中,我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设备的故障。

4. 实训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才能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机械拆装基础

机械拆装基础

机械拆装基础简单的机械产品是由几个零件构成,复杂的产品由几十个甚至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所构成。

按产品的设计要求,把离散的零部件有机地装配在一起,使该产品具有了明确的功能与性能;当需要修理机械产品时,务必进行拆卸才能对失效的零、部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假如在装配与拆卸过程中出现考虑不周全、方法不恰当、工具不合理等问题,则可能造成零部件的损坏,甚至使整机的精度降低,工作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1.1 机械拆卸的基本知识在机器或者机构的使用与保护过程中,常常对设备或者部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清洗与修复,因此机械拆卸是机械工应具备的重要操作技能之一。

1.1.1 机械拆卸的顺序及注意事项遵循“恢复原机"的原则,在开始拆卸时就要考虑再装配时要与原机相同,即保证原机的完整性、准确度与密封性等。

在拆卸设备时,应按照与装配相反的顺序进行,通常是由外向内,从上向下,先拆成部件或者组件,再拆成零件。

1.机械拆卸工艺过程(1)拆卸时需做好编零件号牌或者作标记并做好记录编零件号牌或者作标记是指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应马上命名与编号,作出标记,并作相应记录。

(2)必要时在零件上打号,然后分区分组放置打号方法常用于相似零部件较多,零部件装配位置要求十分严格,或者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3)做好全面具体记录对每一拆卸步骤应逐条记录并整理出今后装配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装配的相对位置,必要时作出标记。

对复杂组件,最好在拆卸前作照相记录。

2.拆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对不易拆卸或者拆卸后会降低联接质量与易损坏的联接件,应尽量不拆卸,过盈配合的衬套、销钉,壳体上的螺柱、螺套与丝套,与一些通过调整、拆开后不易调整复位的零件(如刻度盘、游标尺等),通常不进行拆卸。

(2)拆卸时用力应适当,特别注意对要紧部件的拆卸,不能使其发生任何程度的损坏。

关于彼此互相配合的联接件,在务必损坏其中一个的情况下,应保留价值较高、制造困难或者质量较好的零件。

(3)用锤击法冲击零件时,务必加较软的衬垫,或者用较软材料的锤子(如铜锤)或者冲棒,以防损坏零件表面。

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

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

模块三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第一节机电设备的拆卸与清洗一、机电设备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任何机电设备都是由许多零部件组合成的。

需要修理的机电设备,必须经过拆卸才能对失效零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如果拆卸不当,往往会造成零部件损坏,设备精度降低,有时甚至无法修复。

机电设备拆卸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检查和修理零部件,拆卸工作量约占整个修理工作量的20%。

因此,为保证修理质量,在动手解体机电设备前,必须周密计划,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所估计,做到有步骤地进行拆卸,一般应遵循下列规则和要求。

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1)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拆卸前应选择好工作场地,不要选有风沙、尘土的地方。

工作场地应是避免闲杂人员频繁出入的地方,以防止造成意外的混乱。

不要使泥土、油污等弄脏工作场地的地面。

机电设备进入拆卸场地之前应进行外部清洗,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拆卸不影响其精度。

(2)保护措施在清洗机电设备外部之前,应预先拆下或保护好电气设备,以免其受潮损坏。

对于易氧化、锈蚀等的零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保养措施。

(3)拆卸前的放油尽可能在拆卸前将机电设备中的润滑油趁热放出,以利于拆卸工作的顺利进行。

(4)了解机电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为避免拆卸工作的盲目性,确保修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拆卸前,应详细了解机电设备各方面的状况,熟悉机电设备各个部分的结构特点、传动系统,以及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明确其用途和相互间的作用,以便合理安排拆卸步骤和选用适宜的拆卸工具或设施。

2.拆卸的一般原则(1)根据机电设备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机电设备的拆卸顺序,一般是由整体拆成总成,由总成拆成部件,由部件拆成零件;或由附件到主机,由外部到内部。

在拆卸比较复杂的部件时,必须熟读装配图,并详细分析部件的结构以及零件在部件中所起的作用,特别应注意那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

这样,可以避免混乱,使拆卸有序,达到利于清洗、检查和鉴定的目的,为修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测绘拆装实验报告

机械测绘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机械设备的拆装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机械设备的认识和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XXX机械装置为研究对象,进行测绘和拆装。

三、实验步骤1. 测绘阶段(1)观察机械设备的外部结构,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2)使用测量工具(如钢尺、游标卡尺等)对机械设备的主要尺寸进行测量。

(3)绘制机械设备的外部结构图,标注尺寸和关键部件。

(4)分析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传动方式、润滑方式和冷却方式。

2. 拆装阶段(1)根据测绘阶段绘制的结构图,确定拆装顺序。

(2)使用适当的工具对机械设备进行拆卸。

(3)在拆卸过程中,注意观察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记录相关信息。

(4)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清洗和检查,了解其磨损情况。

(5)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对机械设备进行组装。

(6)组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绘结果通过测绘,我们得到了机械设备的外部结构图,并了解了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拆装结果通过拆装实验,我们掌握了机械设备的拆装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动手能力。

(1)在拆卸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a. 部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复杂,拆卸难度较大。

b. 部分零件磨损严重,拆卸时需要特别注意。

(2)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a. 仔细观察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分析拆卸顺序。

b. 使用适当的工具,小心拆卸,避免损坏零件。

c. 对磨损严重的零件进行更换。

3.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机械设备拆装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拆装技能的必要性。

在拆装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机械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

五、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努力,我们克服了困难,完成了实验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击卸法 击卸法是利用锤子或其他重物的冲击能量,把零 件拆卸下来, 此法是拆卸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击卸法的优缺点 优点为使用工具简单,操 作方便,不需 要特殊工具与设备。 它的不足之处是如果击卸方法不对,零件容易损 伤或破坏。 击卸适用的场合广泛,一般零件几乎都可以用击 卸方法拆卸。



一、设备拆卸的一般原则 1)拆卸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设备的结构、性能,掌 握各个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装配关系以及定位 销、弹簧垫圈、锁紧螺母与顶丝的位置及退出方 向,以便正确进行拆卸。 2)设备的拆卸程序与装配程序相反。在切断电源 后,先拆外部附件,再将整机拆成部件,最后拆 成零件,并按部件归并放置,不准就地乱扔乱放, 特别是还可以继续使用的零件更应保管好,精密 零件要单独存放,丝杠与长度大的轴类零件应悬 挂起来,以免变形。螺钉、垫圈等标准件可集中 放在专用箱内。
图6-9a所示为保护主轴的垫铁;图6-9b所示是为 了保护轴端顶尖孔而制作的平整垫铁;图6—9c 所示是为了保护轴端螺纹不受直接敲击,用螺母 加垫套锁住轴的肩台,以减轻螺纹受力;图6-9d 所示是利用废 套作垫套保护套 端的情况。



3)要先对击卸件进行试击,目的是考察 零件的结合牢固程度,试探零件的走向。 如听到坚实的声音,要立即停止击卸,然 后检查,看是否由于走向相反或由于紧固 件漏拆而引起的。发现零件严重锈蚀时, 可加些煤油加以润滑。 4)要注意安全。击卸前应检查锤子柄是 否松动,以防猛击时锤子飞出击人。要观 察锤子所划过的空间是否有人或其他障碍 物。击卸时为保证安全,如垫铁等不宜用 手直接扶持的可用抱钳杂设备,拆卸时 应特别谨慎。在日常维护时一般不许拆 卸,尤其是光学部件、数控部件。 7)要坚持拆卸服务于装配的原则。如被 拆设备的技术资料不全,拆卸中必须对 拆卸过程进行记载,必要时还要画出装 配关系图。装配时,遵照“先拆后装” 的原则装配。


二、设备拆卸方法 设备拆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 将整机按部件解体,其次是将各部件拆 卸成零件。设备拆卸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拆卸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修理质量, 因此掌握几种拆卸方法的特点及注意事 项是非常必要的。 设备拆卸,按其拆卸的方式可分为击 卸、拉卸、压卸、热卸及破坏性拆卸。 在拆卸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 拆卸方法。

3) 套的拉卸:拉卸套时需用一种特殊的拉具, 可以拉卸一般套,也可拉卸轴两端设有孔径相等 的套。 4) 钩头键的拉卸:钩头键是具有1:100斜度的 键,它能传递转矩,又能作轴向固定零件用。装 配时将键用力打入,其结合牢固程度较大,如图 6-12所示。常用锤子、 錾子将键挤出,这样做, 容易损坏零件,用 图6-13所示的专用拉具, 拆卸较为可靠,不易损 坏零件。
机械设备拆卸与装配
一、设备拆卸的一般原则 二、设备拆卸方法 三、装配工作的一般要求 四、零部件的清理和洗涤



设备拆卸必备专业知识 拆卸是机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拆 卸不当,不但会造成设备零件的损坏,而且 会造成设备的精度丧失,甚至有时因一个零 件拆卸不当使整个拆卸工作停顿,造成很大 损失。 拆卸工作简单地来讲,就是如何正确的解除 零、部件在机器中相互的约束与固定形式, 把零、部件有条不紊地分解出来。




3)选择合适的拆卸方法,正确使用拆卸 工具。 ①如果用锤子敲击零件,应该在零件上 垫好衬垫,或者用铜锤谨慎敲打,决不 允许用锤子直接猛敲狠打,更不允许敲 打零件的工作表面,以免损坏零件。 ②直接拆卸轴孔装配件时,通常要坚持 用多大力装配,就应该基本上用多大力 拆卸的原则。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要 查找原因防止在拆卸中将零件拉伤,甚 至损坏。 ③热装零件要利用加热来拆缷。





2. 拉卸 拉卸是使用专用拉具把零件拆卸下来的一种静力 拆卸方法。 (1) 拉卸的优缺点 拉卸的优点是拆卸件不受冲 击力,拉卸比较安全,不易破坏零件;其缺点是 需要制作专用拉具。 拉卸是拆卸工作中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精 度较高,不许敲击的零件和无法敲击的零件。 (2) 拉卸分类 1) 轴端零件的拉卸:利用各种拉出器拉卸装 于轴端的带轮、齿轮以及轴承等零件的情形,见 图6—10。拉卸时,拉出器拉钩应保持平行,钩 子与零件接触要平整,不然容易打滑。



④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进行破坏性拆卸。 当决定采用破坏性拆卸时,必须在拆卸 过程中应有保证其他零件不受损坏的有 效措施。 4)拆卸大型零件,要坚持慎重、安全的原 则。拆卸中应仔细检查锁紧螺钉及压板 等零件是否拆开。吊挂时,要注意安全。 5)对装配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件,为保证 重新装配后仍能保持原有的装配关系和 配合位置,在不影响零件完整和不损伤 的前提下,在拆前应做好打印记号工作。
为了防止打滑,可用具有防滑装置的拉出器如图 6—10c所示。这种拉出器的螺纹套内孔与丝杆空 套。使用时,将螺纹套退出几转,旋丝杆带动螺 母外移,通过防 滑板使拉钩将轴承 扣紧后,再将螺纹 套旋紧抵住螺母, 转动丝杆便可将轴 承拉出。

2) 轴的拉卸:使用专用拉具,拉卸x62w铣床主 轴的情形见图6—11。 使用时,将拉杆穿过主轴内孔,旋紧螺母2,转 动手把,就可将主轴拉出(注:转动手把前,应 将主轴 上定位零 件松开)。 也常 用拨销器 拉卸有中 心螺孔的 传动轴,使用中应将联接螺栓拧紧。



(3) 注意事项 由于击卸本身的特点是冲 击,以锤击为例简述拆卸时必须注意的 事项。 1) 要根据拆卸件尺寸大小、重量以及 结合的牢固程度,选择大小适当的锤子 和注意用力的轻重。如果击卸件重量大、 配合紧,而选择锤子太轻,零件不易击 动,还容易将零件打毛。 2) 要对击卸件采取保护措施,通常用铜 棒、胶木棒、木棒及木板等保护被击的 轴端、套端及轮缘等。如图6-9所示,



(2)击卸分类击卸大致分为三类: 1)用锤子击卸:在机修中,由于拆卸件 是各种各样的,一般都是就地拆卸为多, 故使用锤子击卸十分普遍。 2)利用零件自重冲击拆卸:在某种场合 适合利用零件自重冲击的能量来拆卸零 件,例如一些锻压设备拆卸锤头与锤杆 往往采用这种办法。 3) 利用其他重物冲击拆卸:在拆卸结 合牢固的大型和中型轴类零件时,往往 采用重型撞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