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鸡爪槭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及其与日灼伤害的关系

合集下载

血红鸡爪槭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

血红鸡爪槭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

血红鸡爪槭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
高东菊;张凤娥;仲肇森;闫颖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41)005
【摘要】对血红鸡爪槭红色叶提取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具有与花青苷相似的UV特征吸收光谱;血红鸡爪槭红色素溶于水及醇酸水溶液中,在pH值为1~3的酸性环境下较为稳定;自然光照射对色素有破坏性,紫外光照射具有增色作用;常见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不明显,如:Na+、K+、Ca2+、Zn2+、Mg2+等金属离子不与其发生反应,但是Fe3+、Cu2+会引起色素颜色发生变化;蔗糖、柠檬酸可能与色素发生辅色效应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其稳定性.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高东菊;张凤娥;仲肇森;闫颖
【作者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S792.36
【相关文献】
1.血红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着色力 [J], 沈莲清;钟立人
2.超声波辅助提取三角梅中红色素及其稳定性 [J], 杭瑜瑜;吴环;陈多谋
3.超声波辅助提取三角梅中红色素及其稳定性 [J], 杭瑜瑜;吴环;陈多谋
4.山里红果皮红色素的提取、稳定性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J], 相玉秀;杨铁金;相玉琳
5.血红鸡爪槭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张琰;安龙杰;史宝胜;卓丽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爪槭叶片PSⅡ活性比较研究

鸡爪槭叶片PSⅡ活性比较研究
还会 产 生 日灼 危 害 , 在一 定 程 度 上影 响 了这 一名 这
鸡 爪槭 Aep lau 是 械 树 科 槭 属 著 名 的秋 c am tm r 色叶树 种 , 叶 片于秋 季脱 落前 变为 红色 , 其 是广泛 应 用 于 园林 绿 化 的 高档 树 种 。普 通 鸡爪 槭 在 1 前 1月 后 叶色 转为橙 红 , 生长 季 内叶片呈 绿 色 , 管理不 善 若
鸡 爪 械 叶 片 P Ⅱ活 性 比 较 研 究 S
李淑顺 ,李倩 中, 唐 玲, 刘晓宏 ,荣立苹
201) 10 4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要: 利用 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 了‘ 金陵黄枫 ’ 等黄 叶鸡爪槭 品种 P Ⅱ光 化学活性、 s 能量分 配及 日灼抗性 的差异。结果表
‘ Het a fL nHu gF n h to a n a e g’a dteoiia ain :Foa dFm f‘ nHu n n h rgn l ra t v n o HeLa a gFe g’a d ‘i igHu n e g’weelwe inf n n JnLn a gF n r o rsg i・ i
21 0 0年 2 3卷 6期
Vo 3 L2 Nn 6
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75 8
S u h s Chn o ma fAgiutrlS in e o twet iaJa lo rc l a ce cs u
文章 编 号 :0 1 8 9 2 L )6—17 0 10 —42 ( OO O 8 5— 4
en yta eo gn ai t nl i idct a teAe am tm ehvr h hhdhg N,o /dadlwET ol u e a f nt r a vr .A a s ia dt t h cr l au u i i a i q l Ye Rw udsf r l h h i l i n a ysn e h p aw c h w /n o

城市绿化树木的日灼伤害研究

城市绿化树木的日灼伤害研究

城市绿化树木的日灼伤害研究作者:张德顺章丽耀胡立辉刘鸣李科科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8年第04期摘要:树木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对日灼伤害的能力直接影响城市各类绿地的景观效果。

通过文献综述,着重从树木日灼伤害的范畴、类型与症状、影响因子指标、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鉴于树木应对日灼伤害研究不足的状况,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专业的重视。

关键词:树木,日灼伤害,影响因子,指标体系过高的太阳辐射会对树木造成非生物胁迫,产生日灼伤害。

本文综合学者的观点,将日灼伤害定义为由于强烈太阳辐射直接产生或引起的其他环境条件导致的植物组织温度升高、失水、灼伤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

按照日灼产生部位的不同,伤害可以分为枝干日灼伤害和叶片日灼伤害两类。

枝干日灼伤害主要表现为枝干组织的失水、灼伤和死亡,在冬夏季节均有发生。

叶片日灼伤害则主要表现为叶片边缘、叶柄部分或中间部分组织死亡,在形态上表现为灼伤部位枯黄、卷曲,叶片日灼主要发生在树冠的外围[1],并且只发生在夏季。

随着太阳辐射的不断加剧以及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温[2].日灼伤害在夏冬两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景观效果、影响后期养护管理的树木伤害之一。

因此,克服和解决树木的日灼伤害成为当前迫切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和探讨日灼伤害方面的报道多集中在夏季果树的果实日灼方面[3-7].有关树木日灼伤害的研究少见。

目前国内已报道过的受枝干日灼伤害的树种有:苦楝(Melia azedfraclz)、垂柳(Salix babylo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紫玉兰(M.lilifora)、白玉兰(M.denud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1],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8]、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9]、加杨(Populus×canadensis)[1O]等;已报道过的受叶片日灼伤害的树种有:鸡爪槭(Acer palmat,um)[11],红枫(A.palmatum' Atro-purpureum’)、五角枫(A.mon,o),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1]、银杏(Cinkgo b/-loba) [12]等。

日本红枫病虫害防治技术

日本红枫病虫害防治技术

日本红枫病虫害防治技术日本红枫是产自日本的红色系鸡爪槭的通称,它的主要品种有红叶鸡爪槭、紫叶鸡爪槭和血红鸡爪槭。

中国引进栽培的主要品种是血红鸡爪槭。

日本红枫树姿优美,春夏季新叶吐红,叶色鲜艳美丽,老叶则有返青表现,是优秀的观叶园林植物新品种,无论是孤植、群植还是作为行道树种植,能以“红袖善舞翠云间”的火热魅力,让人们陶醉其中,怡然自得,是优秀的观叶园林植物新品种。

若以常绿树或白色墙体为背景,景观尤为美丽。

日本红枫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哪些?现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日本红枫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枯梢病该病一般在当年新梢长度达5cm左右时开始出现,刚开始时新梢顶端幼叶上可见霉状病斑,随后蔓延到生长点,约经20d,病部颜色变为褐色,直至坏死干枯。

干枯的幼叶不掉落。

生长点坏死后,再经20~30d,坏死梢下部腋芽萌发成侧枝或主梢。

抽发的新梢长至5cm左右时,顶部幼叶再次被侵染发病。

少数病株能第三次抽发新梢,但同样再遭侵染。

反复染病后,病株上部枝梢呈扫帚状丛生,生长被抑制。

防治方法:秋冬季剪去病变梢枝,集中烧毁。

初春萌芽至抽梢前(3月中旬以前)是第一次用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以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

注意施药均匀,避开高温和阴雨天用药,须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一星期。

2、白粉病(1)选择地势较高,利于排水的田块种植,施足底肥,忌偏施氮肥,生长期适当喷2-3次奥普尔或基因活化剂等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大棚栽培的早春少浇水,多中耕,提高棚温,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45%超微粒硫磺胶悬液150-300倍液、73%特速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乐无病可湿性粉剂1200-1600倍液交替喷洒。

技术要点是:早预防,白粉病一旦发生,流行很快,因此要注意发现中心病株并及时用药;喷药要周到,喷药时要叶面叶背一起喷,才能把病菌杀死;大水量喷,该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续用药,白粉病的药剂防治要持续进行,充分杀死残留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一般第一次喷药后每隔4-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ti pprT ersl hw dta teclrp y otn f cr am tm u dr ul a i t e i icnyhge hntoeud r hs ae. h ut so e th ho hlcnet e lau n e l dyl h r s nf at i rta hs ne e s h o l oA p f g we g i l h saig w i eateynndc ae i ei raeo aig, o prdwt ldyl thr 舶s icn ydfrn ; lie hdn , hl t nh ai er sdwt t ce fh dn cm ae iIul a g eeW i f at ie t r av eh e hh n s s If i t h n gi l e e t
AbtatT knAe p lau sel ga s dm tr l,teeet o efld yl h adcniuu hdn o dtn ( n ae s c:ae c am tm edi st t ae a h fcsf t l a gt n o t ossaigcn io o elyr r r n ee i s h u i n i
遮 荫 对 鸡 爪 槭 生 理 特 性 和 叶 绿 素 荧 光 参 数 的 影 响
荣立苹 , 李倩 中, 李淑顺 , 唐 玲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观光农业研究中心 , 江苏 南京 2 0 1 ) 10 4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以鸡爪械幼苗为试材 , 究了不 同遮荫处理( 研 一层遮 荫、 二层遮荫) 对鸡爪槭生理特 性和 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 明, 全
Ch o o h l F u r s e c a a ee s o e a ma u lr p y l l o e c n e P r m tr f Ac r l t m p

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

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

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何炎红;郭连生;田有亮【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06(42)2【摘要】在半干旱地带的呼和浩特地区使用LI-COR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8~11年生油松、新疆杨、侧柏、白榆、沙棘、美国红梣、白杆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结果表明: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随光强度的变化规律可拟合为y=a+b[1-EXP(-cx)](式中:x为光强,y为qP或NPQ);qP与NPQ呈直线性负相关.NPQ光响应曲线转折点可作为光抑制初始点,该点对应的光强度可作为评价不同树木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和对强光适应能力的指标;NPQ转折点光强度愈大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愈大,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愈强.测试树种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小到大的排序为:白杆、沙棘、美国红梣、侧柏、油松、新疆杨、白榆.【总页数】5页(P27-31)【作者】何炎红;郭连生;田有亮【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相关文献】1.不同光照强度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J], 吴根良;何勇;王永传;孙瑶;朱祝军2.不同光环境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幼苗的叶形态和光合生理特征[J], 胡启鹏;郭志华;李春燕;马履一3.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光照强度及温湿度日变化特征研究 [J], 祁德富;马琪4.不同光照度下紫菜栽培区定生绿藻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 [J], 陶菊红; 张涛; 朱建一; 姜红霞; 陆勤勤5.几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J], 何炎红;田有亮;郭连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季节3个鸡爪槭品种的光合与生理特性

不同季节3个鸡爪槭品种的光合与生理特性

( 2一 。荷兰黄枫和金陵 黄枫叶绿素 ab值在 7月下旬 图 D) / 明显升高 , 但到 1 月下旬 , 1 叶绿素 ab值下降 , . / 且荷兰黄枫 叶 绿素 a b值 下降程 度明显高于金陵黄枫 ( 2一 。金 陵黄 / 图 E)
枫各 阶段类胡萝 卜 含量变化不 大 , 1 素 在 1月下旬 , 小鸡爪槭 和荷兰黄枫类胡萝 卜 明显升高 , 素 且远远高于金 陵黄枫 的类 胡萝 卜 素含量( 2一 ) 图 F。
值均低于荷兰黄枫和小鸡爪槭 ( 2一B 。金陵黄枫 叶片花 图 )
比叶重是衡量叶片光合作用性 能的一个参数 , 陵黄枫 金
的比叶重始终高于小鸡爪槭和 荷兰黄枫 , 日光合量 却是小 而 鸡爪槭最高, 净光合速 率和 比叶重差 异不相一致 。荷 兰黄枫 在 5月下旬 比叶重低 , 可能是较低 的光合速率合成 的光合产 物较少 , 也可能是呼吸速率较高 , 造成 了光合积 累较少 , 比叶 重低 。植物叶片的光合 能力对植物生长 十分重要 , 田间观察
[ ] 贵杰 , 5丁 吴协保 , 王鹏程 .马尾 松纸浆材林经营模 型系统及优化 栽培模式研究[ ] J .林业科学 ,0 2 3 ( ) 7—1 . 2 0 ,8 5 : 3
大径级木呈上升趋势 ; 二代林 随林龄增加 , 中径级木所 占比例
略呈下降趋势 , 而小、 大径级木则呈上升趋势 。
[] 8 范少辉 , 盛炜彤 , 庆 , 多代连栽对不同发 育阶段杉木人工 马祥 等.
林生产力 的影响 [] J .林业科学研究 ,0 3 1 ( ) 50— 6 . 2 0 ,6 5 :6 5 7

10一 5
江苏农业科学
21 02年第 4 O卷第 6期 兰黄枫 >小鸡爪槭 > 陵黄枫 。日光合量 随季节的变化先升 金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不同光强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姜英;何琴飞;唐庆兰【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3(042)004【摘要】测定分布在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盆栽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过程,以探讨红锥幼苗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显示,4种生境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高光强下(全光照和80%光强)的对应值,且三者均表现为中午较低,傍晚最高的趋势;相对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表现为随生境光强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低光强下显著低于高光强下的对应值,且两者均表现为傍晚最低.研究表明,红锥盆栽幼苗对低光强的适应性很强,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红锥苗的光合能力.【总页数】4页(P351-354)【作者】姜英;何琴飞;唐庆兰【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5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1【相关文献】1.不同光照强度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变化 [J], 姜英;黄志玲;郝海坤2.不同光照对油桐幼苗生长、光合日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石凯;李泽;张伟建;何潇;曾艳玲;谭晓风3.不同温度下秋茄树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光强的响应 [J], 李红;郑春芳;陈继浓;于冯;康华靖4.不同温度下秋茄树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光强的响应 [J], 李红;郑春芳;陈继浓;于冯;康华靖5.不同光强下对马耳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J], 敖金成;苏文华;张光飞;杨慧;姜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15—17A ct a A鲥cul t urae J i angxi红色鸡爪槭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及其与日灼伤害的关系李淑顺,唐玲+,李倩中,刘晓宏,荣立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摘要:通过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了荷兰红枫、日本红枫等红叶鸡爪槭品种PSI I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及日灼抗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日灼抗性较强的鸡爪槭原变种其F o、F m、凡∥而、Fv/Fm、qp、ET R、Y/e/d等荧光参数显著高于日灼抗性较弱的荷兰红枫,而原变种的上述参数值多与日本红枫之间无显著差异,分析明确了各荧光参数与日灼伤害程度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红色鸡爪槭;荷兰红枫;日本红枫;叶绿素荧光;日灼抗性中图分类号:$6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11—0015—03C U or ophyl l Fl uor es c ence Param et er s a nd f11l e i r R e l a t i ons hi P w i t h R e si st a nc et o S unbur n I nj ur y of A cer pal m at um C ul t i var s w i t h R ed—col orL I Shu—s hun,T A N G Li I lg‘,LI Q i a n—z hong,LI U X i ao—ho ng,R O N G L i—pi ng(Ins t it ute of H or t i cul t ur e,Ji angsu A ca dem y of A gr i cu l t ur al Sci ences,N anj i ng210014,Chi na)A bs t r act:E xp er i m e nt w a s done t o st udy t he pho t oche m i cal a ct ivi ty of PSI I,ener gy di st r ibut i o n a nd t he di f f er ence i n r esi s t an ce t o su nb ur n of A cer pl妇啪cuhivars w it h r e d—col o r t hr oug h t he char acter i st i cs of chl or ophyl l f l uor es cence pa r a m et er s.T he r es ult show e d t hat t he chl or ophyl l f l uor es cence par am e t er s Fo,Fm,F v/Fo,F v/Fm,qP,ET R a nd Y i el d of A.pa/m at u m ori ginal var i ant w i th s t r o ng r esi s t an ce t o su nb ur n i nj ur y w er e s i g ni f i cant l y hi gher t han t hos e of“H el anhon gf eng”wi t h w eak r esi s t an ce t o su nb ur n i nj ury.H o w eve r,t her e W a s no s i gm f i cant di ff er en ce i n m o st of t he ab ove chl or ophyl l f l uor es cence par am et er s be t w een A.p以脚f um ori ginal vari ant an d“Ri ben hong f en g”.A na l ysi s def i ne d t he cor r espondi ng r elat i ons h i p be t w een t he f l uor es cence par am et er s a nd su nb ur n i nj ury t o A.pd,M t啪cul fi var s w i th r ed—col or.K e yw ords:A.paz,础£吼cul t i vars w i出r ed—col or;C hl or ophy l l f l uo r escen ce;Sun bur n—r esi st a nce鸡爪槭(A cer p口概以“m)是槭树科槭属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其叶片于秋季脱落前变为红色,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的高档树种。

普通鸡爪槭在11月前后叶色转为橙红,生长季内叶片呈绿色,且Et灼危害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名贵树种的观赏价值。

荷兰红枫、日本红枫等鸡爪槭彩叶品种在生长季可呈现红色,观赏价值高,但品种间在抵抗日灼伤害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彩叶植物的光合能力通常较绿色植物低…,但是也有一些彩叶植物的光合能力并没有降低,反而比普通绿叶植物升高,如美国红栌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普通黄栌口。

一般认为叶色突变减少了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因而影响到光系统Ⅱ供体侧的稳定性,使突变体对光强和高温的耐受性比野生型低"],但汤泽生等"1研究认为:叶色突变体的饱和光强高于普通绿叶植物,在强光下有较强的热耗散能力。

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比较荷兰红枫等槭树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和能量传递的差异,明确各品种抵抗日灼伤害方面的生理基础,为苗木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l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鸡爪槭品种为荷兰红枫、日本红枫及鸡爪槭原变种(以下简称鸡爪槭),试验材料均为健壮的4年生植株,经往年观察3个品种在夏季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日灼伤害。

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0年7月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槭树资源圃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借助L I一6400荧光叶室进行,叶片暗适应20m i n后在D ef aul t f l uorom e—t er模式下测定并计算暗适应下鸡爪槭树冠顶端枝条的中上部功能叶片的荧光参数。

初始荧光(凡)、最大荧光(Fm)、稳态荧光(几)、光下最大荧光(F’m)、光下最小荧光(F’0)等参数可由仪器直接测出,由此可计算其它各相关指标归”1:可变荧光(Fv)=Fm—Fo、PSn潜在活性(Fv/Fo)、PsⅡ潜在量子效率(刚砌)=(Fm—Fo)/砌,光化学猝灭系数qP=(F’m一风)/(F’m—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i V=(Fm—F’m)/(Fm—l eo),并计算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 iel d)=(F’m—Fs)/F’m、电子传递速率(ER R)=(F’m—Fs)/F’m×PA R×0.5×0.84。

荧光参数测定时间选在晴天光强稳定的中午前后进行,每处理(每品种为一个处理)测5片叶作为重复,取平均值分析。

鸡爪槭日灼伤害程度分级记录在荧光测定同日进收稿日期:2010~08一19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46S)。

作者简介:李淑顺(1977一),男,山东章丘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及生理生态研究。

通讯作者:唐玲。

16江西农业学报22卷行,日灼伤害程度分为5级,0级:植株叶片尖端无枯焦症状;l级:树冠外围少于20%的叶片数目表现枯焦症状;2级:树冠外围20%~40%的叶片数目表现枯焦症状;3级:树冠外围40%~60%的叶片数目表现枯焦症状;4级:树冠外围60%以上的叶片数目表现枯焦症状,每个品种调查30株,日灼伤害指数=(乏伤害级数×相应株数)/(最高伤害级数X总株数)。

2结果与分析2.1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暗适应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2.1.1鸡爪械不同品种叶片初始荧光与最大荧光的差异初始荧光(凡)是f,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时的荧光产量,其增加可能是植物叶片PSⅡ反应中心出现可逆或不可逆的失活,也可能是植物类囊体膜受到损伤,而且凡增加量越多,类囊体膜受损程度就越严重¨”1。

试验涉及的3个鸡爪槭品种中,鸡爪槭叶片初始荧光乃高达885,显著高于日本红枫与荷兰红枫,品种日本红枫、荷兰红枫初始荧光n分别为660与585,两者差异不显著(表1);最大荧光声’m是Ps贩应中心处于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反映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

各品种的最大荧光砌的相对大小与初始荧光如相似,鸡爪槭叶片的最大荧光‰显著高于荷兰红枫,而与日本红枫间无显著差异,日本红枫叶片最大荧光Fm显著高于荷兰红枫。

表1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初始荧光与最大荧光的比较赫4k公篡荷兰红枫鸡爪槭日本红枫。

jF]i^Fo584.94±33.86b885.1】±74.85a660.08±21.06b Fm1984.35±267.39b3171.98士418.67a300153±57.91a 2.1.2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PsⅡ的潜在活性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差异鸡爪槭各品种PsⅡ的潜在活性(Fv/Fo)由大到小依次为日本红枫、鸡爪槭、荷兰红枫,三者PsⅡ的潜在活性皆存在显著差异(表2)。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n/Fm)反映PSⅡ反应中心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3个鸡爪槭品种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集中在0.8左右,且彼此问数值差异较小。

分析表明,鸡爪槭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水平最高,达0.83,显著高于荷兰红枫;H本红枫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水平居中,且与鸡爪槭及荷兰红枫两品种无显著差异。

表2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PsⅡ的潜在活性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比较2.2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光化学猝灭系与非光化学猝灭系的差异由表3可以看出,叶片呈绿色的鸡爪槭其矿较大,达0.71,显著高于荷兰红枫,日本红枫gP 略低于鸡爪槭,但与鸡爪槭无显著差异;同时日本红枫妒取值略高于荷兰红枫,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鸡爪槭PsⅡ电子传递活性较强,而叶片呈红色的品种则具有相对较低的电子传递活性。

比较不同品种间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叫发现,荷兰红枫叶片州高达为0.93,显著高于日本红枫与鸡爪槭;鸡爪槭、日本红枫gⅣ分别为0.84、0.7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也就是射向荷兰红枫等品种的光能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而以热的形式耗散掉。

表3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比较2.3鸡爪槭不同品种叶片PSI I实际光化学效率Y i el d与叶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 TR的差异鸡爪槭的P 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 i el d达0.35(表4),日本红枫Y iel d仅次于鸡爪槭,居第二位,达0.33,两者差异不显著;荷兰红枫Y i el d取值最低,只有0.17,该品种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 i el d显著低于鸡爪槭与日本红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