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培养优秀素质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这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英语教学;课堂;有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参与课堂学习。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如何娴熟高效地组织课堂,采用多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而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二、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的成因分析(一)教学目标空洞模糊,教学环节设计不当由于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到位,架空了教学目标,忽略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要求,忽视结果性目标的审视,在课堂流程上出现难易顺序颠倒,过多铺垫,过难或过易等情况。
(二)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无效、低效性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小组讨论,不管什么课型都进行分组讨论。
还有的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合作学习,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话语权。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活动的同时,自己却只在旁边观看,不做任何指导或帮助。
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合作学习无疑是低效的。
(三)滥用课件、忽略实效有的教师滥用多媒体课件,把大量时间和精力全投放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而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学的设计和反思。
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只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
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内容摘要: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重新解读新课程‘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和(人教版)新教材编排特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单元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从单元课型、课时目标设置的角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的实效性,初步构建综合性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揭示“信息加工的构建主义”理念在新课程综合性课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课型模式;‘五维’目标;权重;有效设计;过程评价一、新教材编排特点的认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
教科书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练习设计以及提倡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思路,遵循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编写安排了“输入”(Warming up、 Pre-reading、Listening、Reading)、“信息加工”(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输出”(Speaking 、Writing)三大板块,揭示了“大量输入、适量输出”的教学思想。
二、课型模式研究的意义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广大老师依据新教材编写意图、编排特点、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对教学材料进行删减、补充、调整等多方位的重组,设计出相应的多种课型教学如:阅读课、听说课、语言学习课、写作课、听力课等。
各种课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听、说、读、写活动。
然而,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比重是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研究与构建相应的课型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每种课型必须包含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但是不同课型对不同技能应该有所侧重。
高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一英语组 2015.5.19
阅读教学
• • • • • 扩大语言知识 训练阅读策略 提高阅读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课
• 文本阅读 • 语言处理
文本阅读: 读前 读中 读后 语言处理: 感知 探究 整理 运用
热身:激活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问卷调查 看图讨论 情景听说 思考问题
Task 2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mber Room
yellow-brown
Prussia in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 amber, gold, jewels 10 years for a team of the country’s best artists.
in St Petersburg and served as a small
reception hall.
1770
1941
Moved to a palace outside St Petersburg by Catherine Ⅱ and was decorated with more details. Germany and Russia were at war. The Russians removed some furniture and small art objects, but the Nazis stole the Amber Room. A new Amber Room was built at the Summer Palace, and it was used to celebrate the 300th birthday of St Petersburg.
英语综合运用教案模板高中

英语综合运用教案模板高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关键句型,了解并应用相关的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及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核心词汇:挑选与主题相关的高频词汇,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忆和应用。
2. 关键句型:结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常用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并创造自己的句子。
3. 语法焦点:针对本单元的语法点进行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
4. 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结构和主旨大意,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和深度理解能力。
5. 听力训练:利用音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强化对细节的捕捉和理解。
6. 口语交流:设计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7. 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明确写作目的,提升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贴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的实际应用。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交互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小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新知:系统地呈现新词汇、句型和语法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操练巩固: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如填空、翻译、对话等。
4. 应用拓展: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强化记忆效果。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态度、语言运用情况等。
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设计

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设计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课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针对这门课的探索与设计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情和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技能。
一、探索与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策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探索与设计内容1. 融入词汇学习通过词汇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且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单词游戏、词汇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和应用技巧。
2. 强化听力训练通过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如录音、视频等,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音听辨能力。
可以设计各种听力活动,如听后回答问题、听后复述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对话、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设计各种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加强阅读训练通过教授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可以设计各种阅读活动,如速读、精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5. 强化写作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如作文、写信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探索与设计方法1. 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讲评课中的实践

现代 教育 心理 学 认 为 ,学 生 的学 习过 程不 仅 是 一 个 接 受 知 识 的 过 程 , 且 是 一 个 发 现 问 题 、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过 而 分 解 程 。 学 是 教 与 学 的 交往 、 动 , 教 互 师生 双 方 应 该 相互 交 流 、 相互 沟 通 、 互 启 发 、 互 补 充 …。这 是 新 课 程 所 提倡 的教 学 观 , 相 相 也 正 是 我们 应 该 努 力 的方 向 。 如果 没有 科 学 的教 育 教 学 观 念 和 适 用 的 教 学方 法指 导 ,想 真 正 上好 试 卷讲 评 课 ,并 非 一 件 易 事 。 文 尝 试 构 建 综合 式 讲 评 课 教 学 模 式 , 本 以增 强 讲 评课 教 学
.
l
综 合 式 教 学 法 在 高 中英 语 讲 评 课 中 的 实 践
邱 辉
( 州市 第 五 中学 , 苏 常 州 2 3 0 ) 常 江 100
摘 要 :本 文 以讨 论 式教 学 法和 尝 试教 学 法 为理 论 依 据 , 综合 运 用 讨 论 、 尝 试 释疑 等教 学 方 法 激 活 高 三 英语 试 卷讲 评 课 堂 . 以提 出 问题 、 并 分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 思 路 来 构 思 课 堂 , 解 总 结 出 了讲 评课 的 综 合授 课 模 式 :让 学 生 通 过 讨 论 清 楚 解 析 考试 中所 暴 露 的 问题 , 尝试 释 疑 归 纳要 点 , 由教 师 点 拨 或 并 再 进 一 步补 充知 识 点 .从 而 帮 助 学 生 顺 利 完 成 举 一 反 三 的 拓 展 练 习 . 正从 课 堂 活动 中获 益 。 真 关键词 : 综合 式教 学 法 高 中英 语 讲 评 课 实践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及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及教学案例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指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过程。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突出有效教学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
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与时俱进,全方位地用好媒体资源。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而将有效教学理念引入课堂,已成了时下众多高中英语教师必用的方法。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使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中进行的,由此确立了学生在实施整个学习行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现了教学者在实施整个教学行为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本人对高中英语有效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课堂六环节”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它以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精彩展示——巩固练习——自我测评——评价反思”这一符合认知规律且突显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主动完成学习目标,合作解决学习困难。
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
高一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一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课堂改革进程,真正打造高效实效课堂,我们高一英语备课小组全体成员在认真研读了教务处制定的高效课堂的要求,针对过去的二十多天实际教学,查缺补漏,吸收原来课堂教学的精华,不断创新,努力尝试新教法,群策群力,制定了具有我校实际情况的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草案。
具体内容如下:一、课堂流程:1、目标重难点的展示(1—2分钟)以课件形式处理本环节,习题课上不做要求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导学案中的旧问题,发现新问题。
3、课堂展示(30分钟)展示内容分为:预设指定性展示和随机自由性展示。
具体操作就是将板书和中等难度的问题定为预设指定性展示。
即事先某小组完成板书设计,并在课堂上利用板书展示,详解相关内容,学生质疑答疑,生生对抗。
针对简单的如词汇处理、课文预热部分这样的问题将设定成随机自由性展示。
4、达标检测(5分钟)将教材练习题与导学案中的达标检测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由于普通班和重点班学生能力不同,故检测内容由任课教师针对自己学生的现状因材而定。
5、课堂小结可采取学生小结教师补充的形式,或教师简结。
6、点火预热交待下节课学习的目标及学科自习的相关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二、导学案的处理:1、将导学案和教材相融合,有删减有添加。
如背景材料或问答式讨论不做处理,而语法部分由于导学案不够系统,所以我们将重新组织材料,更好地完成此项要求。
2、两次批改导学案的批改侧重于首次批改,二次只是核查学生是否纠错。
3、导学测评卷挑选精华,突出重点。
绝不做重复作业,习题要精简,有重点,有突出。
三、学科特点的处理1、英语生词及课文的正音工作,主要以课件、光盘、磁带的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导入部分、晨读、听力课三种不同途径达到殊途同归,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2、课文讲解通过单设一个专业自习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充分预习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剖析文章、并对相对导学案中的知识加以处理的效果,将课文讲解与导学案处理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内容摘要: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重新解读新课程‘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和(人教版)新教材编排特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单元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从单元课型、课时目标设置的角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的实效性,初步构建综合性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揭示“信息加工的构建主义”理念在新课程综合性课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课型模式;‘五维’目标;权重;有效设计;过程评价一、新教材编排特点的认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
教科书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练习设计以及提倡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思路,遵循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编写安排了“输入”(Warming up、Pre-reading、Listening、Reading)、“信息加工”(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输出”(Speaking 、Writing)三大板块,揭示了“大量输入、适量输出”的教学思想。
二、课型模式研究的意义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广大老师依据新教材编写意图、编排特点、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对教学材料进行删减、补充、调整等多方位的重组,设计出相应的多种课型教学如:阅读课、听说课、语言学习课、写作课、听力课等。
各种课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听、说、读、写活动。
然而,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比重是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研究与构建相应的课型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每种课型必须包含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但是不同课型对不同技能应该有所侧重。
如:阅读课型教学必须侧重学生的阅读活动,听力教学要注重学生听力训练等等。
也就是,侧听、侧读、侧说和侧写等。
相对而言,单纯的阅读(精读教学)、听力、写作等教学的课型,教师把握起来会容易些。
而综合性课型如:语言学习课(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语言运用课(Using Language)教师就不易把握。
往往会上成“拼盘课”,文章读一下,语法讲一点,听力也搞一点,有说的活动也让学生说一下,语言运用课如果包含写的活动,最后还要搞一个写的活动。
满堂开花,热闹非凡。
从表面上看,学生都能配合起来,教学任务也基本上完成了。
如何评判一堂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目前是众说纷纭。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就视为有效;后来,教师认为学生学到或学会了预先设定的学习内容就是好课;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认识到一堂成功与否要看通过这节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会做什么。
新课程提出了“五维教学目标”,尤其是对学生语言技能方面要求的提高,教师又开始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确定教学重心。
目标繁多,只好走马观花。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三、综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置依据有三:课程、教材、学生。
首先,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为指导思想,以《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为理论依据,针对“五维目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具体描述对应分解;其次结合新教材的编者意图、编写特点、教材内容以及课型情况进行分析、筛选;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具体实际,把握课程、教材、学生之间的内在关系,综合分析高中英语教材阶段性教学目标链的关系,最终确立单元乃至课时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具有具体性、操作性和定向性等特征。
2、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新课标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似于以往教学大纲上所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提出,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落实“双基”教学目标,就是以落实“双基”为核心,即以依据学习任务—语言技能获得为目标;设定涵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具体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策略,如认知、调控、交际、资源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分析、探究、总结等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激发兴趣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信,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渗透愉快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以“双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核心‘二维目标’)为重点,根据具体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以及相应的课型来确立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三维目标’之间的比重。
当然,在特定的学习课程中,重点目标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落在“三维目标之中”。
不过,我们不可忘记语言学习的本质,因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获得永远是语言教学的核心。
3、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和David Nunan的任务型教学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上,这与目前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倡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在新课程实施的初期阶段,我们老师逐渐改变了“完成教学大纲里面规定的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思想。
他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开始思考‘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学生会做什么’,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尝试。
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又面临了新的困惑: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会做什么’,那么学完后‘什么’是学生应该会做的?尽管课标和教材对教学目标要求有了较为具体的规定,然而教师对单元乃至课时教学目标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始终把握不好。
由于教材提供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些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和教材处理方面感到心里没底。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听课调研中,笔者常常发现‘大拼盘’的课堂教学现象。
一堂课没有主心骨,就象一盘什锦菜,什么内容都搞一点,没有主菜。
课件内容多得像放电影,学生目不暇接,忙得不亦乐乎。
试问这样的教学有效吗?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衡量?我们首先从课堂教学设计这个方面来思考教学预设的有效性:⑴学习目标的有效设定:‘五维’教学目标权重与教材重组、教学活动结合的合理性、具体性、发展性;⑵学习任务的有效选择:任务选择的基础性、连续性、综合性;⑶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活动设计的主体性、层次性、操作性;⑷学习过程的有效预设:过程体验的愉悦性、成就性、自主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寓教与学的评价于学生活动之中,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性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可概括为:分析单元五维教学目标明确单元课型教学之间的关系确立综合课型‘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设计综合性课型学习任务与活动有机结合过程式活动与阶段性评价科学评价有效课堂教学。
四、综合性课型实践与研究2003年我们研制了“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郑秋秋),经过3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发展,我市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应用任务型教学理念。
2007年4月份市新课程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发现选手们都采用了‘话题—任务—活动’的教学设计思路,注重导入与教学环节过渡的自然性、艺术性,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和交际性,注意个体与合作学习的交互性,初步整合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
然而,这次评比课题是人教版《英语》必修 4, Unit 2:Working the land Using language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在最后学生展示真实性任务成果(poster show)时,我们发现学生输出的语言相当于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这显然不符合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初衷。
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Form和Meaning”之间的关系,思考并开始研究语言目标与学习任务的内在关系、活动与目标的关系、评价与过程的关系等问题。
研究过程如下:1、分析单元‘五维’教学目标模块4第二单元是有关于农业的话题,如: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organic farming & green food,介绍农业科学家“水稻之父”袁隆平、有机耕种、绿色农产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五维终点目标:⑴语言技能:复习、巩固课文中罗列的有关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句式,设计并写出有关绿色食品的英文广告。
⑵语言知识:学习课标要求的有关农业词汇(单词29,词组5个),掌握动词-ing形式作主语和宾语的用法。
⑶情感态度:了解农业、袁隆平研究成果以及有机耕种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正确认识与利用科技的辨证思想情感。
⑷学习策略:模仿与比较、合作与总结⑸文化意识:了解健康食品文化、培养绿色环境、绿色食品、绿色生活意识2、明确单元课型教学之间的关系本着大课堂教学意识,在分析本单元五维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了解本单元教学的课型关系。
该单元课型有:精读课(Reading)、语言学习课(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语言运用课( Using Language)等。
后面两种课型属于综合性课型。
阅读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章的输入,把握文章主题、大意,初步了解、理解与文章话题有关的语言、结构。
我们认为语言学习课重在‘输入’。
以前语言学习课基本上是教师对语言现象、结构及其用法的讲解,学生进行机械地模仿、操练,这样学生的学往往处在被动的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的‘输入’定义已经发生变化,它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输入’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有时学生间不同形式的‘输出’也是一种‘输入’。
而语言运用课则重在输出,学生通过前面几个课型的学习及语言运用课的过程中的铺垫式演练,逐步达成单元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会了“做什么”。
3、确立综合课型‘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人教版模块4单元2的综合性课型Using Language包含Reading( Organic Farming), 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需要2课时。
下文结合“五维”教学目标着重分析一节Unit 2 Using language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的综合性课型课堂教学案例:本节课堂教学“五维目标”的具体描述如下:●语言技能目标:①能根据提供绿色食品的情景用英语劝说顾客购买②能根据提供的(语言、食品等)素材写绿色食品广告③能依据提供话题、绿色食品图片制作一份图文广告●语言知识目标:①复现阅读课、语言学习课中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词语例如:Advantages of green food--- clean air, free of pollution, rich in, do good to sb’s health, environment,grown away from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