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前列腺腺癌中升高明显。PSA的水平变化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预后相关,可用 于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CA19-9(糖链抗原19-9)
胰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9-9是胰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胰腺腺癌 中升高明显。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的患者, CA19-9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
CA15-3(糖链抗原15-3)
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5-3是乳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尤其在乳腺癌中升高明显。对于有乳 腺癌家族史或乳腺肿块的患者, CA15-3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 腺癌。
04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 的注意事项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 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早
通过连续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评估 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与报告
医生需要具备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能力,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检测结果的解读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解读。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规范、清晰,便于临床医生和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同时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ppt课件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展望
0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 成、释放或诱导正常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 生理情况下含量很少,但在肿瘤发生时,其含量会显著升高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四.不应在正常组织, 良性疾病中测出;
五.方法简易,适用于常规实验室。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是特异性高、敏感 性强、可信度高、稳定性强。然而迄今为 止尚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都能同时满足以 上要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具有预测或监视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作用。 例如结、直肠
癌术前高水平血清CEA,术后恢复正常水平,疗后动态 观察,定期复查CEA,当血清 CEA 又复升高, 尽管临 床无何症状,则提示癌有复发或转移。
一般认为,血清PSA小于4.0 ng/ml为正 常,PSA 大于10ng/ml 则患前腺癌的危 险性增加。当前列腺发生癌时就破坏了 血—上皮之间的屏障,而癌分泌的PSA亦 多了,致使PSA直接进入血内,癌的恶性 程度越高,对于正常前列腺组 织破坏越大, 血清中PSA越高。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瘤状态的金标准是PSA为零.血清中的 PSA几乎全部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切除全部前列腺组织,血清中PSA会在1个月内下降为零. 前 列腺癌术后血清中 PSA 的半衰期为 33h. 据此计算, 如果 1例患者术前PSA为20ng/ml, 术后 12 天就应该检测不到 PSA; 术前若为10ng/ml,则需要10天; 术前若为4ng/ml, 则需要8天。
有助于一些肿瘤的诊断, 为某种癌的诊断提供依据。例 如甲胎蛋白(AFP)对肝癌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前列 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特定的价 值; 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 hCG )诊断恶性滋养叶肿瘤 有决定性意义等。
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效果。例如中晚期恶性淋巴瘤一般都伴 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其水平与肿瘤负荷呈 正相关,经有效的治疗,则LDH血清含量亦随之下降。
根据AFP肝癌的诊断标准是: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 甲胎蛋白(AFP)AFP 是初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旳指标, 合用于大规模普查, 假如成人血 AFP 值升高, 则表达有患肝癌旳也许。
AFP 含量明显升高一般提醒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患者旳 AFP 升高, 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 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旳大小, 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旳关系, 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旳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醒预后不佳, 其含量上升则提醒病情恶化。
一般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如下, 若降旳不多或降而复升, 提醒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旳也许。
在转移性肝癌中, 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旳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醒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减少(结合孕妇年龄)提醒未出生旳婴儿有 Down’s 综合征旳危险性。
正常参照值: 0~15 ng/ml2.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旳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
CEA 是一种重要旳肿瘤有关抗原, 70-90%旳结肠腺癌患者 CEA 高度阳性, 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旳阳性率次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旳阳性检测率更高, 由于这些肿瘤“浸泡液”中旳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当发生肝转移时, CEA 旳升高尤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培训课件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1
测定方法和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 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等,每种测定方法有自己的精密 度和重复性. ▪手工操作的方法重复性较差,误差比较大,操作时要特别认 真.
▪有研究报道,使用12种不同的CEA试剂盒检测某一混合血清 中CEA的浓度,结果其差异超过100%。导致分析间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测定的标准化,包括缺乏统一的抗原、抗原成分、 校正品和参考方法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27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 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 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 展密切相关,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 物也属TM之列。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 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 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
就已升高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1%的健康妇女、3%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
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9
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参考值:<25U/ml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 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 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 性病变。
侵犯和转移,预后较差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13个月,CEA
就有可能开始升高,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吸烟者、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肿瘤标志物是指在体液、组织或细胞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
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供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肿瘤标志物的早期筛查意义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肿瘤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因此使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乳腺癌标志物CA15-3和CA27-29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另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也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二、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意义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可用于确诊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癌胚抗原(CEA)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标志物,它的升高可以提示结直肠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和睾丸癌中表达增加,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这些肿瘤的治疗效果。
三、肿瘤标志物的治疗监测意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特定标志物的监测,可以了解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IL-2Ra)是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IL-2Ra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愈加广阔。
目前,基于肿瘤标志物的液体活检已成为肿瘤诊断领域的热点研究。
通过对体液中循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非创伤性评估和监测。
此外,肿瘤标志物还可应用于个体化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在人体内出现的一些特定的物质,其特异性与肿瘤的存在或者进展相关。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疾病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监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正常胚胎组织中表达,在大肠癌、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也可以被检测到。
CEA的检测可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癌组织的判断和手术后复发的监测。
但并非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能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因此CEA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2.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是一种角蛋白,广泛存在于鳞状细胞癌中,如头颈部、食管、宫颈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SCC的检测常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例如,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变化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有重要的价值。
3. 碳酸酐酶9(CA9):CA9是一种在低氧环境中高表达的酶,多在肾细胞癌中发现。
CA9的检测可以用于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预后的评估。
此外,CA9还可以用于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进行检测。
PSA的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有癌症,因为有些非癌性疾病也会导致PSA升高。
因此,PSA检测通常结合其他方法,如前列腺生物检查(如经直肠指诊或前列腺穿刺活检),来诊断前列腺癌。
5. 白细胞介素-6(IL-6):IL-6是一种促炎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密切相关。
IL-6的升高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包括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
IL-6的检测可以作为肿瘤炎症反应与进展的标志,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在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或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的主要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CEA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但不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标志,但也可能出现在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等非恶性病变中。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标志物,也可用于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CA125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卵巢癌,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妇科疾病中。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产物,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可以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5.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性器官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癌或睾丸畸胎瘤,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非恶性病变中。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在骨肿瘤(如骨转移)、肝细胞癌等疾病中常常升高。
AL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评估骨转移的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肿瘤标志物,还有许多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甲功、钙离子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与相应肿瘤类型有关,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CEA血清浓度与多种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相关,CEA >20ng/ml常提示有恶 性肿瘤
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直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 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颈癌30%
动态测定CEA可用于病情监视、疗效判断等
肿瘤标志物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846年~1928年,发现本周蛋白 第二阶段,1929年~1962年,发现一些激素、酶、同工酶和蛋白在
肿瘤发生时异常,如:异位激素、促性腺激素、碱性磷酸酶、乳酸 脱氢酶 第三阶段,1963年~1975年,发现了一些胚胎蛋白性标记物 ,AFP、 CEA 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大量的肿瘤标记 物涌现出来,如CA15-3、CA125 、CA19-9等
影响因素
NSE也存在于红细胞、浆细胞和血小板中,发生溶血或脂血均可导致NSE升高
Sangtec-100蛋白(S100)
S100蛋白是1965年发现的一组钙结合蛋白,属于肌钙蛋白C家 族。
临床意义
星形胶质瘤、室管膜瘤和其他脑胶质瘤S100蛋白阳性率高达 90%,也是预后的标志
血清S-100也是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期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有 助于临床病程的跟踪和疗效的观察
CA199于1979年被发现,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肿瘤 相关抗原。
临床意义
CA199主要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胰腺癌、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 CA199对胰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达到70%-93%;对胃癌阳性率为50%;
对结直肠癌阳性率为60%;对肝癌阳性率为65% CA199是反应患者预后及术后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在放化疗期间,动态监测血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 癌症将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76.39%,死亡率占比84.27%
2011年CA期刊全球肿瘤统计数据
新发病例
肺和支气管癌 109.52万 前列腺癌 90.35万
结肠/直肠癌 66.36万 胃癌 64.06万 肝癌 52.24万
食管癌 32.66万
清CA199水平可以判定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或继续生长
影响因素
在慢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肝脏疾病中CA199可见升高 约5%良性疾病可见升高
糖类抗原242(CA242)
CA242于1983年被发现,主要存在于胰腺和结肠恶性肿瘤细胞中, 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含少量
临床意义
胰腺癌、结/直肠癌CA242阳性率高达85% 其它恶性肿瘤中亦可见升高:肺腺癌(76%),直肠腺癌(79%), 食管和乳腺癌(62%),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特异性高,对肿瘤与非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可达100% ✓敏感性高,能在极早期发现肿瘤,不漏诊 ✓在体液中的浓度应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可据
此判断预后 ✓半衰期短,可根据其水平的升降监测治疗效果及肿瘤是否复发
或转移 ✓肿瘤标记物的浓度和肿瘤转移、恶性程度相关,可通过定量
或定性检测而协助肿瘤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最新权威性结论: 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
二、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 )定义
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由机 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 一类物质。
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小细胞肺癌(50%) 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上不易受胆汁淤积症,胆囊炎,肝炎等影响,假阳性率低。 可用于判断预后、检测疗效等
影响因素
CA242在良性胃肠疾患,如胰腺炎、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可见升高
糖类抗原50(CA50)
CA50于1983年被发现,是广谱肿瘤标志物
临床意义
CA50在胰腺癌(87%)、前列腺癌(80%)、胃癌(68.9%)、肝癌(88.2%) 肺癌(66%)、子宫颈癌(88.5%)和结/直肠癌(70%)等恶性肿瘤中升高,可 用作辅助诊断指标。
影响因素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纤维变性、子宫肌瘤及急性输卵管炎中可见升高 1%的健康妇女、孕期起始3个月、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和多种自身免疫疾
病中也可见到升高
糖类抗原153(CA153)
CA153于1984年被发现,并于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为Ⅱ/Ⅲ期乳 腺癌复发的检测指标。
胃蛋白酶原I/II (Pepsinogen I/II)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 ,由胃黏膜组织分泌 并转化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pepsin)
临床意义
PG是胃癌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 PG I≤70ng/ml或PGⅠ/PGⅡ≤3.0作为 胃 镜检查的入选标准,筛查灵敏度为64%-80%,特异性为70%-84%
三、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的临床价值
原发性肿瘤的发现和探测; 肿瘤高危人群的普查; 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监测; 肿瘤的鉴别诊断; 肿瘤治疗的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 肿瘤免疫显像; 肿瘤标志靶向治疗。
预后判断
恶性肿瘤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前升高的TM作定期随 访监测。
随访中如发现明显升高(高于首次值25%),应在1月 内复测一次。连续2次升高,可预示复发或转移。
可合理选择2-3项灵敏性高和特异性相对较好的TM进 行联合检测。
随访周期---第1次检测:治疗后第6周 0-3年:每3月检测1次 3-5年:每6月检测1次 5-7年:每12月检测1次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癌变时,AFP特异性升高
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血清AFP增高,阳性率可达70%-90% 用于诊断肝癌:①AFP> 500ng/ml持续4周以上;②AFP > 200ng/ml持续8周以
CA125于1983年在卵巢癌病人肿瘤组织中发现,是卵巢癌和子宫 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
临床意义
CA125在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可出现升高,阳性率为61.4%A75%的患 者在肿瘤复发前一年左右时间CA125的水平就已升高。
子宫内膜癌、透明细胞癌、输卵管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中CA125含量也升高 其他非妇科肿瘤也可见升高:胰腺癌50%、胃癌47%、宫颈癌43%
期食管癌患者
影响因素
部分银屑病、肝炎、肝硬化、肺炎、乳腺良性疾病、结核病等SCCA也可增高
角蛋白十九片段(CYFRA211)
血清CYFRA211是细胞角蛋19的可溶片段,主要分布在单 层上皮细胞,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
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阳性率为70%,其中鳞癌可达80%、腺癌约为60%,对肺癌患者临 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监视和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升高也可见于宫颈癌、乳腺癌、膀胱癌、胰腺癌等肿瘤
影响因素
33%肾衰患者可见CYFRA211升高,可能是肾小囊壁层为单层上皮之故 CYFRA211升高也可见于少数肺气肿、支气管炎、消化性溃疡、良性肝病等
糖类抗原125(CA125)
影响因素
慢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胆囊炎、肝脓肿等也见CEA升高 某些良性疾病患者中25%的人血清CEA可见暂时性的升高 吸烟者和老年人也有CEA升高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
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获得,作为鳞癌的标志,特异度高
临床意义
SCCA增高见于83%的子宫颈癌患者,几乎接近于液基检测 血清SCCA与宫颈癌分期、肿瘤体积、治疗效果、肿瘤复发和病情进展有关 SCCA增高也见于25%-75%的肺鳞状上皮细胞癌、30%的Ⅰ期食管癌、89%的Ⅲ
上;③AFP由低浓度逐渐 升高不降 AFP动态观察可用于病情监测、治疗预后和疗效评价
影响因素
有10%-50%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药物诱导性肝病患者会出现AFP一过性升高 睾丸、卵巢内胚窦瘤、恶性畸胎瘤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AFP可以升高 产前检测中,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时AFP会出现显著升高
癌胚抗原(CEA)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PAP是前列腺分泌的唯一酶类,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水 平比较低
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血清PAP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癌瘤发展一致 PAP可用作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及转移性骨肿瘤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骨转移者80%PAP升高
影响因素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患者PAP也可升高 前列腺直肠指检可引起血清PAP升高 标本发生溶血也可导致测定结果增高
死亡病例
肺和支气管癌 95.10万 前列腺癌 25.84万
结肠/直肠癌 32.06万 胃癌 46.44万 肝癌 47.83万 食管癌 27.61万
肺癌:病死率最高 2/3患者在中晚期才被检出,没有合适的筛查模式,临床过分
依赖影像结果,影像结果不利于肺癌早期检出
前列腺癌:病死率最低 绝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检出
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识别,有助于胃癌的早期检测,通过胃蛋白酶原检出的 胃癌患者80%处于胃癌早期
影响因素
血清S-100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与NSE联用是国 际公认 的检测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的黄金指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973年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发现,前列腺上皮 细胞合成分泌,只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
临床意义
60%-90%前列腺癌患者T-PSA明显增高 当行外科手术后90%的患者T-PSA明显降低 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转移和复发
肿瘤标志物影响因素
• 肿瘤细胞的总数量、肿瘤的质量、肿瘤的扩散以 及肿瘤分级
• TM的合成速度 • 肿瘤细胞或细胞表面的TM释放速度 • TM的表达 • 肿瘤的血液供应 • 肿瘤组织坏死的程度 • TM的代谢速度
肿瘤标志物器官定位价值
绝大多数TM的器官特异性不强,阳性往往不能对肿瘤进行 绝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