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种文化

合集下载

科学与文化是何关系

科学与文化是何关系

科学与文化是何关系?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于科学发展有何意义?摘要:科学属于一种智能文化,先进文化与先进科学固然是一对孪生子,必然要相依相存、相辅相成。

而且在今后整个历史进程中他们将永远共存下去。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

这在庄子的思想中尤为突出。

它以消极的“绝圣弃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给今人以警示,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并要避免其成为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

如今又兴起了一批当代新道家,立足自身的科学领域,力图发现中国道家丰富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科学文化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Abstract:Science belongs to an intelligent, advanced culture and advanced science and of course, a pair of twins, will have to keep interdependence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But also in the future, the whole histor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y will never co-exist. The core of Taoism is "Tao",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of tranquility and freedom. This is Zhuangzi's though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t is a negative of "never abandoned St. know" to fa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modern people as a warning to guide us to adjust modern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o as to maintain balance and harmony and to avoid being constrained oppression people's "alien" force. Now, they rise a number of contemporary Neo-Taoism, based on their own field of science, trying to find a wealth of modern Chinese Taoist values.Keywords:Science Culture Taoism Man and Nature Harmony引言:科学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文化为科学奠定基础,科学推动文化前进。

专题二: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的几种形象)

专题二: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的几种形象)


1、科学作为知识体系
1、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 论化 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其次,科学知识较其他知识而言更为精确。 其次 科学知识较其他知识而言更为精确 “科学理论只不过是我们用以描述自己所观察的 数学模型”(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

一、科学的几种形象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3.1古代:科学社会体制化前史 古代 科学社会体制化前史 古代科学活动的主体:自然哲学家。 不具有独立社会地位或身份的科学家 自然哲学家和工匠却是后来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雏形。

例:“水知道答案”为什么是伪科学?
江本胜:水能够根据外界的信息,辨别美丑善恶。 反对的理由2:没有遵循“双盲”科学原则 佛蒙特州立大学自然科学部门的专家称:在接受毛伊 岛新闻网媒体采访时,江本胜特别强调“我不需要对 任何样本进行双盲测试”,他坚信实验者的美学素养 和个性是拍摄水结晶时最重要的元素。
对伪科学的评价
区分不同类型,区别对待 霍耳顿所说:伪科学作为个人的信仰和情趣可能是无 害的,而一旦与权势结合起来,就会对社会造成危 害。 警 警惕与经济、宗教、政治结合起来的伪科学 济、宗教、政 结 起来
警 警惕与经济、宗教、政治结合起来的伪科学 济、宗教、政 结 起来
首先,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争 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 伪科学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相 伪科学给国家和人民生命 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 当多行为已触犯刑法。 伪科学宣传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 性等界限,干扰正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和大、中、小学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LOGO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的几种形象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0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比较
差异与联系
差异
科学文化强调客观性、实证性和逻辑性,关注自然规律和科技应用;人文文化则注重人类情感、价值 观和道德伦理,关注人性、意义和价值。
联系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互 影响,共同构建人类知识体系。
互补与融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伦理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人工智能 的道德决策、基因编辑的伦理问 题等,需要不断探讨和解决。
科技哲学
科技哲学的概念
科技哲学是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念的研究,旨 在深入探讨科技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规律。
科技哲学的研究领域
科技哲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科学方法论、技术哲学、科学史、 技术史等方面,旨在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科学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80%
古代科学
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观察自 然现象,探索天文、数学和物理 学等领域的知识。
100%
近代科学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 ,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逐渐摆脱宗教束缚,进入 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牛顿力 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体系。
80%
现代科学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深 入发展,科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 大,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和复杂 。
现代人文文化
现代人文文化以启蒙运动和文 艺复兴为标志,强调人的理性 和自由意志,推动人类文明的 进步和发展。
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尊严和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和 进步。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它表现为对人类生命、权利、尊严和自由的追求, 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和维护。

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是一种文化
括科学基础上形成的技术 .构成了一种软硬实 力兼
想上难免不纠结到一个根本 的问题 : 什么是文化? 答 案应当是 明确的 , 但人们似乎又一时难 以回答清楚 。 在不同版本 的现代汉语词典 、 辞海中, 都对“ 文化” 作 出了这样 的注解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
软实 力和硬实 力 , 更深入 、 广泛地普 及科 学知识 , 发 扬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敢于怀疑批判 的创新
野 中的科学 》 一书 中的有关论述 :人类在其漫长的 “ 进程和进化的过程 中 。 不仅 以‘ 物质T具 ’ 为中介与 世 界发生关 系。 宗教 、 艺术 、 伦理 、 科学和哲学等精神 文化形态 ……就是人 们把握 世界 的基本方式 。” 当

有的文化 , 在不断地融人社会的各领域之 中。 已成为 支撑经济发展 、保障政治强大和文化创新 发展 的主 要 因素。
我曾提出 .中国现实社会文化主要受到 四个 方 而 的影响并构成其重要 的内涵 :一是 马克思主 义理
直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并深刻地影 响着世界文化
的变革 , 已成为国内外 的共识和现实 。 这
荣 , 给人们生活带来 了从未享 受过 的福祉 , 也 同时也 出现 了资源危机 、 环境恶化等问题 , 向我们提 出一 这
种警示 :无 限的科学探索所形成 的科学知识 以及技 术 ,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结合并 不是可 以无所不为
的。 国人尼 尔曼有一本名 叫《 美 娱乐至死》 的著作 , 我 传播 的内容 .很多是让人们在娱 乐中失去独立思考 的能 力和丧失实践锻炼的过程 .尤其对儿童 的成 长 中对此早有告诫 , “ 如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玩物丧 志” 等。 等 我们正处 在一个数字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表

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性

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性

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性科学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

科学是关注事实、实验和数据的学科,它寻求用理智的方法探索自然现象和解决问题。

文化则是更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方面,并涉及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行为等领域。

尽管这两个领域可以有所重叠,但它们并不相同。

下面将分别探讨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性。

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探究自然现象的学科,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医学、通信、能源、农业和计算机科学等。

另外,科学也为技术和工程领域提供了基础,从而推动了各种发明和创新的诞生。

科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帮助我们加深了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我们通过科学探索地球和宇宙,发掘了生命的奥秘,并深入了解了自然规律。

这些发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帮助我们寻求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等挑战的答案。

此外,科学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科学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学会观察和进行实验,从而学会分析和逻辑推理。

这些能力不仅对科学研究有价值,还对许多其他领域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有帮助。

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领域。

这其中包括艺术、音乐、艺术、文学、哲学等等。

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化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并欣赏不同的价值观、信仰、语言和习俗。

它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跨越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文化交流可以提高文化多样性和协调性,帮助不同的文化融合和发展。

文化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艺术和文学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灵感,文化遗产也可以传达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信息。

这些作品和信息对我们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

结论科学和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互相交织,互相促进。

科学为我们提供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应用,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则帮助我们欣赏不同的文化,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文化的论述及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文化的论述及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文化的论述及影响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文化本质上是指人类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类的诸多亚文化之一.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的理解,存在着两种路向:其一,从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科学本身的文化蕴涵或文化精神;其二,把科学放到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揭示它同整个文化及其诸形态结成的相互关系。

本文采用以上两种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

人类的生活方式,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与社会生产力分不开,因而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分不开。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对历史上那种排除物质生产实践的文化史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从人类的生活方式出发,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提出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等观点,揭示了科学文化的社会性本质;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出发,把科学作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和全部社会的基础,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文化意蕴。

恩格斯的科学文化观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18 世纪》、《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着作中。

恩格斯早年以英国为例,论述了科学是生产力及其巨大社会功能的思想,揭示了科学与经济、科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会导致科学的权力异化等问题,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的基础;晚年又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讨论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因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等。

下面将主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上着作中的观点择要阐述之。

一、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文化过程关于科学是一种文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大西岛》。

培根在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文化岛的美好愿景。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科学文化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根据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探索事物真实本质,并借助科学手段实现实际效果的文化。

科学文化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克服困难、改善生活、实现社会发展的文化形式。

科学文化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发现和应用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文化形式。

人文文化是指以人文主义为主导思想,强调人的价值,从人的视角出发,力求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文化形式。

它注重人的发展,追求生活的美好,关注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实现全人类的协作与进步。

两者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科学文化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思维方式,为人们探索自然规律、改善人生条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而人文文化则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能够有深刻的自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就必须建立起统一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化、人文化相结合的社会环境。

这就是要求我们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突出科学文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体现人文文化的理念性和人性化;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深化,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社会环境。

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是重要的文化形式,他们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发挥,更好地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共处。

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以及思考,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深化,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社会环境。

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是一种文化作者:徐善衍来源:《科技视界》 2011年第30期徐善衍●我们要有科学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我们谈论科学文化的意义,其核心在于要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

●科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科学的传播与普及。

把握世界的方式当我们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思想上难免不纠结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什么是文化?答案应当是明确的,但人们似乎又一时难以回答清楚。

在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都对“文化”作出了这样的注解: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这让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文化,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定义,其内涵都包括科学,也就是说,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文化,在近现代一直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变革,这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和现实。

从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其发展的历史出发,我理解,文化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价值追求的过程及其全部结果。

这种结果,当然既包括精神层面的成果,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成果。

我赞同吴海江先生在《文化视野中的科学》一书中的有关论述:“人类在其漫长的进程和进化的过程中,不仅以‘物质工具’为中介与世界发生关系,而且以自己的‘精神文化’为中介与世界发生关系。

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等精神文化形态……就是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新形势下,我们把文化发展的注意力历史性地聚焦到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发展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社会和谐”与“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和回答的时代两大主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永不熄灭的发动机,而且,如何解决目前社会发展面对的许多热点、重点问题以及建设未来的社会文明,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寄希望于科技的不断创新。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也包括科学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构成了一种软硬实力兼有的文化,在不断地融入社会的各领域之中,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保障政治强大和文化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或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体系,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测或解释,而以这种猜测或解释为前提推导的公式、定律等可以得到人类经验的证实。

西方科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获得和记忆;对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测,以解释这些现象;以这些猜测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出有关结论或语言;对猜测或解释进行检验。

关于文化的定义,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的总体。

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即文化是一种源于历史生活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成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

狭义上讲文化是代表一定名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文化包含三个层面: 心理层面、体制层面和器物层面。

心理层面是文化的最内在层面,它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等;体制层面主要指各种社会结构,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等;器物层面是文化的最表层,它包括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各种风俗习惯、各种实物型的人工制品等。

科学源于或脱胎于哲学,而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因此科学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强烈影响。

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哲学和文化基因上成长起来的科学,携带了各自的文化基因,其本质和特点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的科学呈现出明显的文化特色。

这就意味着,科学、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文化基因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

科学、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研究自然界的兴趣。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作为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也有很大差异。

这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而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对科学研究会产生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不同的哲学思想决定人们如何研究自然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当然就是哲学思想,它是文化的核心。

因此,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人们就会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界。

很显然,由于研究自然界的方法不同,人们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科学的发展。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预期的探索结果。

最后,不同
的信仰体系决定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成果形式。

不同的信仰体系是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不同的信仰体系在人们探索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这就是说,在探究自然界时,具有不同信仰体系的人会形成不同的认识结果,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说,科学是一种文化,因为作为探索认识自然界活动的科学研究过程自始至终都受到哲学思想、价值观和信仰信念的直接影响,从而使科学携带了相应的文化基因,呈现出明显的文化特色。

所以说,科学、哲学、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是三位一体的。

今天我们学习和应用的科学(唯独中医学除外)无疑是西方科学,它携带了全套西方文化基因,充满了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因而在西方文化土壤上它能够汲取充足的养料而茁壮成长,在其他文化土壤上它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养料而长得枝枯叶黄。

这意味着,我们要想在西方科学方面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实施大规模的“文化基因工程”,舍此别无其他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