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检验标准1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铸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进行铸件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一、铸件质量检验的重要性铸件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一方面,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另一方面,对于承受重载或高温等极端工况的铸件来说,其机械性能的好坏关系到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二、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身标准。
国家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是衡量铸件质量的重要依据。
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作为行业内铸件质量的参考指南。
企业自身标准是企业根据生产情况和需求制定的,用于规范和管理内部质量控制。
在铸件质量检验中,常用的国家标准有《铸造铁件技术条件》、《铸铝合金件技术条件》等,而行业标准包括《汽车铝合金压铸铸件技术规范》、《船用铸铁件技术条件》等。
企业自身标准则根据企业具体的生产工艺和要求制定,例如《XX公司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三、铸件质量检验的方法铸件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性能测试。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铸件的外观,检查是否有裂纹、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
外观检查可以用目视检查或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2. 尺寸检测尺寸检测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常见的方法。
主要是测量铸件的外形尺寸、孔径尺寸和壁厚尺寸等。
常用的尺寸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内径卡尺、外径卡尺、深度尺等。
尺寸检测可以帮助判断铸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关键的方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
力学性能测试主要是测试铸件的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铸件的材料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金相组织分析可以观察铸件的金相组织结构,评估其机械性能。
铸件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铸件外观检验规一、围
本规适用于本厂产品的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
本规规定了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要求和具体验收准则铸件外观缺陷名称及分类
三、检验要求
铸件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四、具体验收准则
(一)手轮
(二)定位轮
(三)调整块
(四)尾环架
1 气孔
2 多肉
浇不
料口
毛刺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质量检验标准⼀、⽬的:为了确保外协⽑坯铸件、采购⽑坯铸件、标准铸件、成品铸件质量符合⼯艺、技术要求,为了满⾜产品特性,结合相关⽂件特制定本标准。
⼆、适⽤范围:本标准适⽤于我公司产品外协、采购、⽣产、装配过程中,全部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三、检验标准:3.1 铸件结构要符合设计要求或加⼯⼯艺要求。
⽆特殊要求时按铸件通⽤标准执⾏。
通⽤标准等级分为: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标准;铸件质量分等通则(合格品、⼀等品、优等品)材质、检验⽅法;⼯艺和材料规格等⼀般性规则。
3.2 铸件成品检验。
铸件成品检验包括:铸件的内部质量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
铸件内部质量检验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质量、粗糙度、铸件尺⼨、重量等。
3.2.1 铸件内部质量检验①化学成分:表1牌号标准化学成分C Si Mn Cr P S Ni Cu MoWCAASTMA2160.25 0.60 0.70 0.50 0.04 0.045 0.50 0.30 0.20WCBASTMA2160.30 0.60 1.00 0.50 0.04 0.045 0.50 0.30 0.20WCCASTMA2160.25 0.60 1.20 0.50 0.04 0.045 0.50 0.30 0.20LCBASTMA3520.30 0.6 1.00 0.5 0.04 0.045 0.05 0.3 0.20LC1ASTMA3520.25 0.6 0.5~0.8 — 0.04 0.045 — — 0.45~0.65 LC2ASTMA3520.25 0.6 0.5~0.8 — 0.04 0.045 2~3 — —LC3ASTMA3520.15 0.6 0.5~0.8 — 0.04 0.045 3~4 — —WC6ASTMA217M0.05~0.201.50.04 0.045 0.5 0.5 0.45~0.65WC9ASTMA217M0.05~0.180.600.4~0.72.0~2.750.04 0.045 0.5 0.5 0.90~1.20C5ASTMA217M0.20 0.750.4~0.74.0~6.50.04 0.045 0.5 0.5 0.45~0.65CF3ASTMA3510.03 2.0 1.5 17~21 0.04 0.04 8~12 0.5CF8ASTMA3510.08 2.0 1.5 18~21 0.04 0.04 8~11 0.5CF3MASTMA3510.03 1.5 1.5 17~21 0.04 0.04 9~13 2~3CF8MASTMA3510.08 1.5 1.5 18~21 0.04 0.04 9~12 2~3CG3MASTMA3510.03 1.0 2.0 18~20 0.035 0.03 11~15 3~4CG8MASTMA3510.08 1.0 2.0 18~20 0.035 0.03 11~15 3~4②机械性能表2牌号标准⼒学性能σb(MPa) σs(MPa) δ(%) ψ(%)WCA ASTM A216 415~585 205 24 35WCB ASTM A216 485~655 250 22 35WCC ASTM A216 485~655 275 22 35 LCB ASTM A352 450~620 240 24 35 LC1 ASTM A352 450~620 240 24 35LC2 ASTM A352 485~655 275 24 35LC3 ASTM A352 485~655 275 24 35WC6 ASTM A217M 485~655 275 20 35CF3M ASTM A351 485 205 30CF8M ASTM A351 485 205 30CG3M ASTM A351 480 177 40CG8M ASTM A351 520 205 403.2.2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①表⾯质量检验。
铸件检验标准

件
作业说明:1.本标准作为本公司铸件毛坯判定标准,凡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铸件为合格品.2.不合格品分为回用、让步接收、特采品、废品四级进行判定,判定标准另行规定。
3.凡经检验人员判定的为不合格的产品,依公司不合格品作业规范进行处置,“不合格品通知单”作为质量异常信息之传达媒介,接受人接到不合格通知应在4小时内做出回应,必要时需要由当班提出让步申请,否则质管部判定为废品的产品,不同意意见方需以特采申请方式取得主管副总的批准,质量问题特别重大时需要取得总经理批准,质管部确认后做好特采标识并记录备案,该产品方可作为特采品投入使用。
4.特采使用产品记录于整机检测记录,作为日后售后跟踪。
检验铝铸件质量9大标准及处理方案-

检验铝铸件质量9大标准及处理方案-
1. 外观质量:检查铝铸件表面是否有气孔、夹渣、表面粗糙等缺陷,应采取去毛刺、打磨等方式处理。
2. 尺寸精度:检查铝铸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存在尺寸偏差,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或重新调整模具来处理。
3. 材质成分: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检查铝铸件的材质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有偏差,可以重新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机械性能:通过拉伸、硬度等机械性能测试检查铝铸件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如不符合,可以进行热处理或调整合金配方。
5. 内部缺陷:采用X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等方法检查铝铸件的内部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可采取疏松处理、补焊等方式。
6. 表面处理:对铝铸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漆、阳极氧化、电镀等,以提高铝铸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7. 焊接质量:如果铝铸件需要进行焊接,需要检查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如焊接缺陷,可进行补焊或重新焊接。
8. 寿命、耐久性:通过模拟使用条件或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试验,检查铝铸件的寿命和耐久性,如不符合要求,可采取增加材料厚度、改进结构等方式进行改进。
9. 环境适应性:根据铝铸件的应用环境,检查其对温度、湿度、腐蚀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如不适应,可进行材质改进或表面处理等方式来提高适应性。
铸件表面质量验收标准

铸铁件验收项目及标准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清理质量等;1、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1.1表面缺陷检验的一般要求1.1.1 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必须清理得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加工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应符合技术要求,若无要求,则按表8执行;1.1.2 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等机械加工不能去除的缺陷;1.1.3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缝、型砂、砂芯等应清理干净;1.1.4 铸件一般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重要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2/3的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除;加工后的表面允许存在直径*长度*深度小于等于2*2*2的非连片孔洞的铸造缺陷;1.1.5 作为加工基准面(孔)和测量基准的铸件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2.0毫米、粗糙度Ra50以内;1.1.6 铸件表面气孔、砂眼、夹渣面积不大,但比较分散或者有连片麻点的表面不予接收;1.1.7 除技术要求特别注明的铸件外,对于表面有气孔、缩孔、砂眼等缺陷的铸钢件允许补焊,但铸铁件未经允许不得焊补(铸铁件实行一案一判的原则)但补焊面积不允许超过铸件面积的10%,焊接质量应符合JB/T 5000.7-2007标准要求,补焊后必须退火、机械性能达到图纸要求,且不得有渗漏及影响外观的缺陷;1.2铸件外观质量等级表1 铸件外观质量等级2、铸件尺寸的检验2.1铸件毛坯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应按毛坯图或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执行,当技术文件未规定尺寸公差时,则应以GB6414-1999为依据,并按照表2选定公差值(粗线框内为推荐使用公差等级);(单位:mm)表2铸件尺寸公差2.2铸件分型面处最大错型值应不得超过表2所示公差值,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量时,应从表3中选取;表3 错型值(GB6414-1999)2.3铸件加工余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应在技术要求中单独标注加工余量;表4 加工余量(单位:mm)3、表面粗糙度检测表面粗糙度总体检测原则依据图纸要求,当图纸无要求是执行国标GB/T15056-1994;3.1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要求 Ra50,铸件难以清理的部位,局部允许Ra100,待加工表面允许降低1级;3.2.使用面积法作为验收依据面积法常用的比较样块评定铸件表面粗糙度;方法如下:3.2.1 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符合GB6060.1-1997标准;3.2.2 按照国标BWZ001-88评定铸件表面粗糙度的等级;3.2.3 铸件的浇道、冒口、修补的残余表面及铸造表面缺陷(如粘砂、结疤等)不列为被检表面;3.2.4 以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为对照标准,对被检铸件的铸造表面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对比;3.2.5 用样块对比时,应选用适于铸造合金材料和工艺方法的样块进行对比;3.2.6 被检的铸造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样块表面和被检表面均不得有锈蚀处;3.2.7 用样块对比时,砂型铸造表面被检点数应符合表7的规定;特种铸造表面被检点数应按表8的规定加倍;被检点应平均分布,每点的被检面积不得小于与之对比面的面积;表7 被检铸造表面最低检测数3.2.8 当被检铸造表面的粗糙度介于比较样块两级参数值之间者,所确定的被检铸造表面的粗糙度等级为粗的一级;3.2.9 对被检铸造表面,以其80%的表面所达到的最粗表面粗糙度等级,为该铸造表面粗糙度等级;3.3铸件表面清理检测3.3.1 铸件几何形状必须完整,非加工面上的清理损伤不应大于该处的尺寸偏差,加工面上的损伤不应大于该处加工余量的1/2;3.3.2允许铸件表面有少量的局部低凹或打磨痕迹,在直径不大于 8mm,并能保证铸件规定的最小的壁厚;3.3.3为去除铸造缺陷而打磨后的铸件表面粗糙度应与一般铸件表面粗糙度基本一致;3.3.4除特殊情况外,铸件表面允许残留的浇冒口、毛刺,多肉残余量应按表8的要求进行;表8 浇冒口、毛刺、多肉等允许残留量值3.3.5铸件表面须经过防锈处理,保证在铸件进入面加工时不得有任何的锈蚀;3.3.6铸件表面如有油漆要求的,必须按有关涂装规定执行;4、铸件重量检测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铸件,重量偏差可以不作为验收依据;如果技术条件有要求,供需双方协商后,铸件的重量偏差也应作为验收依据,一般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铸件重量偏差。
铸件锻件检验流程及标准

铸件锻件检验流程及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铸件锻件检验是确保制造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铸件检验标准[1]
![铸件检验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9335f22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3.png)
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条件(试行)1 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根据GB/T 1173-1995及GB/T 9438-1999的相关内容,规定了铝合金铸件的分类和铸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以及铸件修补等内容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采用金属型铸造所生产的制动器上、下泵体等铸件(不含压力铸造)。
根据工作条件、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损坏,所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铸件分类如下:2 技术要求2.1 化学成分2.1.1合金的化学成分根据GB/T 1173-1995的规定,应符合表2-1及表2-2的规定。
2.1.2当使用杂质总和来表示杂质含量时,如无特殊规定,其中每一种未列出的元素含量不大于0.02%。
2.2 状态2.2.1铸件按表2-3的规定,呈铸态或热处理状态供应。
注:在保证合金机械性能前提下,可以不加铍(Be)。
2.3 机械性能2.3.1 每批铸件应按其类别检验机械性能。
2.3.2 合金及其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3的规定。
2.4外观质量2.4.1铸件在进行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外观质量检验之前,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平整,但不可在非加工表面上留有明显的凿痕,且宽度不得超过2mm。
2.4.2铸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以上。
2.4.3非加工表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与铸件表面齐平;待加工表面的浇冒口残留量应不大于3mm。
2.4.4清除飞翅、夹砂等多肉类缺陷,铸件的内外表面由于型芯及顶杆的磨损所产生的飞边、毛刺应清除干净。
2.4.5根据顾客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铸件表面可进行喷砂处理。
2.4.6铸件上作为基准用的部位应平整,不允许存在任何凸起痕迹,装饰面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图样上注明)。
2.4.7非加工表面上,由于模具组合镶并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的铸件表面高低不平差值不得超过0.3mm。
2.4. 8非加工表面上,不允许有超过表2-4(Ⅰ)级规定的花纹、麻面和有色斑点。
2.4.9铸件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一、铸件和钢料材质化学成分表
材质
FC205 HT300
MoCr QT600
CH-1 M-190 S45C SK3 SKD11 (GM241) (FCD550)
化学成分
碳(C) 3.1~3.4 2.9~3.3 2.9~3.3 3.3~3.8 0.7~0.75 0.4~0.5 0.17~0.32 1.0~1.1 1.4~1.6 硅(Si) 1.7~2.2 1.6~2.1 1.6~2.4 2.2~2.8 0.9~1.0 0.2~0.5 0.2~0.5 ≤0.35≤0.4锰(Mn) 0.6~0.8 0.6~0.9 0.6~1.0 0.3~0.8 0.9~1.2 0.9~1.2 0.35~0.9 ≤0.5 ≤0.6 磷(P) ≤0.1≤0.1≤0.1≤0.08 ≤0.02 ≤0.02 ≤0.05 ≤0.03
硫(S) ≤0.1≤0.1≤0.1≤0.02 ≤0.02 ≤0.02 ≤0.05 ≤0.03
镁(Mg) ≤0.04
铬(Cr) 0.35~0.6 0.95~1.2 0.8~1.1 0.25~OPT 11.0~13.0 钼(Mo) 0.35~0.6 0.2~0.4 0.35~0.5 0.8~1.2 钒(V) 0.1~0.15 ≤0.15 0.2~0.5 铜(Cu) 0.5~0.7OPT ≤0.25
镍(Ni) 0.1~OPT ≤0.25
表二、铸件和钢料硬度、抗拉强度表
种类型号抗拉强度
硬度(HB) 硬度(HRC) 淬火温度
淬火后硬度(kg/mm2) (HRC)
灰口铸铁FC250 25~28 149~241 6~23
FC300 30~40 169~269 6~28
FCD55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FCD65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球
铸铁FCD70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墨
GM241 30~40 169~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铸
MoCr 30~40 169~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铁
KSCD800I 火焰淬火930℃水冷48~55
KSCD800IS 火焰淬火930℃水冷48~55
结构碳钢钢材SS400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0 S45C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0
钢材SFH 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
空冷钢M-190 ≥50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 铸钢ICD-5 ≥50235~286 22~30 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
SK3 >212 >16 火焰淬火930℃水冷55~60
锻钢钢材SKD11 >225 >20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
Cr12MOV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
Cr12MOV1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 表三、铸件尺寸允收公差表:
铸件尺寸(mm) 公差(mm) 铸件尺寸(mm) 公差(mm) 铸件尺寸(mm) 公差(mm)
0~10 ±0.3>100~160 ±1.8>1500~2000 ±4
>10~16 ±0.5 >160~250 ±2.3>2000~2500 ±4.5
>16~25 ±0.8>250~400 ±2.5>2500~3000 ±5
>25~40 ±1.0>400~630 ±2.8>3000~3500 ±5.5
>40~63 ±1.3>630~1000 ±3.0>3500~4000 ±6
>63~100 ±1.5>1000~1500 ±3.5
铸件探伤
铸件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要保证铸件的质量,必须掌握冶炼、造型、浇注、出模、热处理等一系列工艺环节。
然而,在铸件中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如裂纹、气泡、夹杂、疏松、缩孔等缺陷。
近年来,铸件品种不断增加,质量要求更高了,为此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铸件探测是很必要的。
一.铸件探伤的特点
1.铸件内部一般晶粒较粗,组织不均匀且不致密,与锻件相比,铸件衰减大,穿透性能差。
2.在不均匀的粗大结构的界面上会产生漫反射,在荧光屏上会出现杂乱的晶界反射波。
特别在用高频率探伤时,尤为显著,妨碍对缺陷的判别。
3.一般铸件自然表面的光洁度差,不易获得良好的声耦合。
4.由于上述原因,造成铸件的探测灵敏度降低,只能发现面积较大的缺陷。
5.铸件中的缺陷,多数呈有一定体积,常有多种形状和性质的缺陷混在一起,形状复杂、无明显方向,但出现部位有一定规律。
二.铸件探伤的方法
在铸件中,铸钢(除奥氏体铸钢外)的穿透性较铸铁件好,探测频率可用2~6兆赫。
而铸铁、铸铜等穿透性较差,探测频率可用0.5~2兆赫。
粗糙的铸钢件。
其表面光洁度差,使入射的声能减小,若用普通的机油做耦合剂,几乎不嫩探测,一般需用水浸法或黏度大的耦合剂或敷设塑料薄膜等方法探测。
为提高发现缺陷的能力,铸件一般需经粗加工,使光洁度符合探伤要求。
探伤铸件的方法,通常采用多次脉冲反射法,有时也用一次脉冲反射法来确定缺陷位置。
多次脉冲发射法是利用声波在缺陷界面的反射和缺陷对声波衰减的原理进行探测的。
对于较厚且形状简单的工件,用此方法探测是比较适宜的。
当工件内部无缺陷时,则出现铸件底部的多次反射波,其波幅铸件减小,并呈指数曲线衰减,如下图a所示,当工件内部存在疏松等缺陷时,会造成声波散射,使声能衰减,则底波反射次数减少,如下图b所示,当工件内部存在严重的缺陷,则底波消失或只有杂波,如下图c所示。
由工件底波的衰减状态,即可判断有无缺陷和严重程度。
若用一次脉冲反射法探测时,则由缺陷波的状态来判断铸件质量。
在正常情况下,有底波反射,若工件内部有缺陷时,其波形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只有缺陷波或杂波而无底波,此属严重缩孔和疏松缺陷。
第二种是有缺陷波而底波显著降低,此属一般缩孔或疏松。
第三种是缺陷波与底波同时存在,底波无明显降低,此属单个缺陷。
焊缝探伤标准:
一、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二、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
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三、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四、表面气孔:
①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
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②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③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