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档.

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我市情况汇报昨(22)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姜四清一行继续在攀调研,并与我市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制定等情况进行座谈,并听取我市情况汇报。

市委常委、副市长赵辉作相关情况汇报,副市长李章忠出席座谈会,我市有关县(区)、部门和大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介绍,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主战场,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不仅是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能源基地。

同时,钒制品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80%和20%,钛精矿年生产规模达60万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和世界第二大钒产品基地。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开创钒钛产业发展新局面。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工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在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及沉陷区治理等方面压力较大,面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座谈中,姜四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攀枝花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性的举措,不仅传统产业得以壮大,同时新兴产业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全国尤其是西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姜四清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加紧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攀枝花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为规划的制定起到积极作用。

他表示,将与攀枝花积极合作,共同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有关负责人指出,编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深入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由老工业基地具有的特殊地位、存在的特殊困难、担负的特殊使命和新形势新要求决定的。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老工业基地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特别是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依托。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果、问题与对策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果、问题与对策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果、问题与对策作者:李争启来源:《新学术论丛》2013年第02期摘要: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在自主创新中掌握了一批世界独创,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获得了一大批专利。

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项目立项困难;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一定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较为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即国家高度重视,给予企业政策方面的支持;企业加a大投入,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针对需要进行自主开发;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国家和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支持制定行业、国家标准。

关键词: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果;问题;对策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们必须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攀钢)位于我国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中国唯一的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及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

攀钢以其世界领先的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技术,在我国钢铁工业中享有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本文以攀钢为例,探讨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果、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在攀钢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尤其是从2001年以来,科技创新工作为三期工程建设关键项目的投产和服务于公司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批能反映公司综合实力的技术经济指标连续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核心技术或专有技术成功地实现产业化应用;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了攀钢结构调整的步伐。

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倾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倾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第3 3卷
第 3 期
攀枝 花科 技与信 息
( 总第 9 期 ) 4
业直 接产 生 的产 值 已达 1 7亿 元左 右 , 占 0 约
工 业 总产 值 的 2 , 成 为 国 内最 大 的 钒 钛 1 已
构 有十余 家 , 中: 其 攀钢 ( 团) 司技术 中心 集 公
为 国 家 级 的 技 术 中心 ; 枝 花 钢 铁 研 究 院 , 攀 在
和 国家 经 济 安 全 具 有 特别 重 要 的意 义 。 1 3 打 造 “ 国 钒 钛 之 都 ” 基 本 支 撑 条 件 . 中 的
具 备
钴 、 等 多 种 稀 有 金 属 , 中 , 资 源 , 国 内 镍 其 钛 占 9 , 界 的 3 , 居 世 界 第 一 ; 资 源 占 O 世 5 位 钒
钒 钛 材 料 是 稀 缺 的 军 工 材 料 , 材 在 飞 钛
到 20 0 7年 底 , 市 钒 钛 产 业 产 值 5 . 全 11 亿元 , 钒 钛 钢铁 的产值 约 5 含 6亿 元 , 钛 产 钒
船、 飞机 和舰 艇 制 造 中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20 0 8年
原料基地 、 世界第二大 的钒产 品生产基 地 、 中
国最 大 的 钒 钛 钢 生 产 基 地 , 在 成 为 全 国最 正
钒钛资源综 合利用和钢铁新 材料开发领 域处 于国 内领先水 平 ; 攀枝 花 学 院建 成 了省级 钒
钛新 材 料 工 程 技 术 电心 、 级 钛 材 料 重 点 实 省 验室, 在钒 钛 磁 铁 矿 直 接 还 原 综 合 回 收 钒 钛 铁 新 工 艺 、 盐 电解 Ti 等 方 面研 究 国 内领 熔 O。 先 。近 年 来 , 枝 花 市 在 钒 钛 领 域 取 得 的 主 攀 要科 技 成 果 有 : 克 了微 细 粒 级 钛 精 矿 回收 攻

西部资源开发型城市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探讨——以攀枝花市为例

西部资源开发型城市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探讨——以攀枝花市为例


关 词 资 开 科 创 运 机 .. . ,.. .校、 研 所 开 技 攻关 随 国 分 体系 度 业 技 键 :源 发 謦 新 行 制.. . . 科 院 联合 展 术 。 着 际 工 高 专 化,










、。,源自内重 要 的 海 绵 钛 生 产基 地 。 按 照 攀 枝 花市 中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的 要 求 ,制定 高层 次人 才 引进 办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目前 , 又批准设立“ 中国攀西 法 , 完善高层 次人才特 聘专家、 柔性 引才” “ 和智 力引进促进办 法 , 对 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开展建设“ , 中国攀西战 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 才给予政策支持 ,完善高层 次人 才津贴 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前期工作 , 并启动编制钒钛 资源利用产业基 制度 , 索建立 “ 探 人才优 先发展试验 区” 实施科技创新、 。 知识产权鼓 地规划。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 , 要创新攀西资源开发模式 , 推动企业 励保护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 技术等作 为资本参股的措施。 完善支持 兼并重组和矿区整合开发, 集约配置资源, 集合创新要素, 加快推进产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对外开 展技 术服务、 创办科技 型企业 的 业技术升级 , 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 整 ; 优 围绕攀西地区战略资源的综 激励保障办法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探 索产权激励制度 , 合开发利用, 建立 国家、 市( ) 省、 州 联动协调机制 , 通过加强科技攻关、 制定知识、 术、 技 管理 、 技能等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 分配 的办法。 健全 政策扶持 、 重大产业项 目推进 、 基础设 施建设等重大 问题的组织和协 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 推行年金制、 股权 、 期权等 中长期激励办法 , 调 , 同推进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共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 已建和 重点 向创新人才倾斜。探索高层次人才、 高技能人 才年薪制 、 议工 协 在 建 的公 共基 础 设 施和 科 技 基础 设 施 的功 能 和 作 用 , 力D l 着 ol国家 省 资 制和 项 目工 资 制 等 多 种 分 配 形 式 。完 善政 府 资 助 开 发 的 科研 成 果

最新对攀钢的区位分析

最新对攀钢的区位分析

摘要攀钢基地位于康淇地轴中段两侧边缘一个古裂谷带中。

裂谷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形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其中钒、钦地质储量名列全国第一,钦矿资源居世界之首,钒矿占世界第三位,铁矿仅次于鞍本地区,名列全国第二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做出建设攀钢的重大战略决策。

攀钢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是对攀钢发展历程、攀钢状况和产品结构的介绍。

发展历程概述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过三期工程建设的过程,以及对第三期工程的钢铁项目、钒钛项目、环保节能项目进行了简述。

三期工程建成后,攀钢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内或世界领先。

第二章是对攀钢的区位分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攀钢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区域市场优势。

攀钢是我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攀钢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达10亿吨,除含钒、钛、铁外,还伴生有钴、镓、镍、铬等10多种矿产资源,钒、钛储量居世界首位。

矿区煤炭的储量、品种、质量等方面,足以保证攀钢基地近期与远期钢铁工业所需的洗精煤、动力用煤和无烟煤。

攀钢在西南区域市场内与竞争对手相比,尤其在中高端钢铁产品领域,无论是企业规模,矿产资源,还是装备和技术,乃至于营销和管理都具有显著优势,从而在区域市场形成相当市场竞争力。

第二部分分析了攀钢的地理位置偏僻、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困难、资源紧张等区劣势。

攀钢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钢铁集团相比相对闭塞,交通运输条件差,信息不灵捷,销售成本高;资源紧张,矿石储量大但品位低,生产成本高;社会发展水平低这些都成为影响攀钢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关键字:攀钢、区位因素、钒钦磁铁矿、区域市场、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前言攀钢基地位于攀西裂谷带中。

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划。
有 4 0余 家 , 0 多数 为 民营 企业 。其钛 原 料 主 业协会 , 陕西省 还建 立 了钛及 稀 有金 属材 料
要作用 。
通过此次考 察 , 虽然 这 三个地 区钒钛 产 要来 自河南 、 云南 等省 。宝鸡 市成 立 了钛 产 业 的发展历史和背景不 同 , 发展也 各有特 色 ,
蒸馏联合炉技术” “ .m无筛板沸腾 氯化 、 24
承德市钒钛产业特点 : 一是 历史较 长 , 是
共 同性 : 是这 两个 地 区 的钛 产 业在 我 炉” 国际先进水平 。 一 居
外行业 内影 响大 , 场份额 和产 业规 模 均较 我 国钒钛磁 铁矿 冶炼 技术 的发祥 地 ; 市 二是 含 大 , 术实 力雄厚 , 品品种 多 ; 是钛 产业 钒钛钢铁 产 品生产 规模 、 技 产 二 钒渣 等 钒产 品生 产 居 于全 流程钛 产业链 的下 游 , 以金 属钛 和钛 规模均超过我 市 , 别是 钒 电池 技术 和发展 特
排, 攀枝花市相 关部 门组 成考察 团 , 专程 考察 合金加工 为 主 , 在钛 及钛合 金熔 炼 、 造 、 铸 加 了我 国部 分 钒钛 产业 基 地—— 承德 、 义 和 工 、 遵 应用和科 研 以及 熔铸 设 备研 发 等方 面处
宝鸡地 区。
于国内一流水平。如宝钛集 团引进 钛及 钛合
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进行 三线 建设布点 时发展 企业 , 其钛 原料 主要来 自云南 、 广西 , 产海 年 起来 的 , 至今 已有 4 O多年 的历史 , 两个 地 绵钛 18 这 . 万吨 , 自行 研发 “ u型 1 倒 2吨还原
区在钛产业发展上有共 同性 , 但也有差别 。 国钛产业 中都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国内 在

四川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四川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展,已成为当今新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能源资源丰富,其中以水
能、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矿藏资源丰富,且矿产种类 齐全,在中国矿产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 川省科技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大,以区域内丰富的 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基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中心为内容的科技支撑体 系为四川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 件。近年来,四川省对新材料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非 常重视,加 强 了 对 新 材 料 技 术 领 域 的 研 究 与 开 发。 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钒钛新材料、硅材 料、化学新材料、稀土材料、超硬材料和生物医学新 材料等六大领域,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高技术新 材料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三) 化学新材料。自贡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老 工业城市,在特色新材料产业领域具有四川省乃至 全国其 它 城 市 所 不 具 备 的 比 较 优 势。2007 年 12 月,国家科技部批复认定自贡市为国家新材料产业 化基地,国家商务部、科技部联合批复认定自贡市为 国家科技兴贸( 新材料) 创新基地。晨光工业园区 系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核心部分组成,园区化 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了有机氟、有机硅、
花钢铁( 钒钛)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 全国首批产业示范基地。攀枝花将深入推进钒钛资 源集约开 发,打 造 钢 铁 钒 钛“千 亿 产 业 ”,形 成 核 心 竞争力强的钢铁钒钛产业集群。
( 二) 硅材料产业。1964 年,乐山建成了我国第 一家半导体材料科研机构———峨眉半导体材料研究 所,成为 我 国 多 晶 硅 研 究 开 发 和 产 业 化 的 发 祥 地。 2008 年,乐山电子及硅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 69. 6 亿元,同比增长 40% ,其中,多晶硅产量 1,180 吨。2009 年 4 月下旬,科技部下发关于同意在乐山建 立“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的文 件。这是科技部在国内多晶硅生产城市中批准的惟 一的一家国家级基地。2009 年 6 月底,全市已形成年 产多晶硅 4,500 吨的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

漫议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攀枝花精神

漫议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攀枝花精神

漫议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攀枝花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对全体学生实施的美育教育,也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手段。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结合本土文化,建设集艺术性和本土文化为一体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达到在对学生实施艺术及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载体,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的目的,也才能使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地处攀西地区的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本土文化教育时,大三线建设中的攀枝花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邓小平同志曾经对攀枝花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描述:“这里得天独厚!”攀枝花有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周边地区有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矿产资源,形成了西南原材料工业的主要开发区;境内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独特的封闭式的“岛状气候”,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生长着不少的古植物,繁衍着众多珍稀野生动物,构成了一个奇异的生物大观园。

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是毛泽东同志认真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从战略高度考虑,为了尽快改善我国工业布局,尽快在我国西南地区建设新的钢铁基地而做出的决策;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精神;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多个部门、多省市团结协作的成果。

正是这种“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攀鋼精神,铸就了“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的攀枝花精神。

一、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中央决定开发建设攀枝花,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下大决心搞的大事之一,其依据是攀枝花资源丰富,国家建设的需要。

从新中国诞生起,就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包围封锁以及军事威胁,针对我国的武装冲突和侵略战争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

上世纪60年代前后,这种危险进一步增加。

面对严峻的形式,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备战,巩固国防,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年)(征求意见稿)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二O一O年三月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年)2010年2月2日,我市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标志着我市围绕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以自主创新、综合利用和国家战略金属开发为主线的钢铁钒钛产业的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这是对我市钢铁钒钛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的高度重视,是落实省委“7+3”产业发展、打造攀西资源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关键措施。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钢铁钒钛产业向低消耗、高效益、循环型、生态型目标发展,把我市真正建成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国内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一)钢铁(钒钛)产业发展规模更加壮大到2012年,全市形成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集群、钛白粉精细化工深加工产业集群和钛材生产及深加工产业集群、钒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及以钒钛低(微)合金钢、耐磨耐蚀钢为主的特色钢铁产业集群。

钒钛磁铁矿原矿开采量达到4500万吨;铁精矿产能达到1500万吨;钛精矿产能达到150万吨,富钛料产能达到120万吨(含直接还原工艺所产生的富钛料)。

传统钢铁冶炼流程铁产能保持600万吨、含钒钛低(微)合金钢产能保持600万吨规模,加快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传统钢铁冶炼工艺,实现节能减排,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系列,从而创造600万吨钢的规模、800万吨钢的效益;尽最大努力,加快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产业化步伐,突破运用直接还原全面处理钒钛磁铁矿,为铁、钒、钛回收和资源全面回收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形成直接还原铁200万吨规模,并利用直接还原铁生产锻铸件50万吨以上。

钛白粉产能达到45万吨,海绵钛3.5万吨,钛锭1.5万吨,各类钛合金材料1万吨.钒渣产能达到45万吨,钒制品产能(折合V2O5)达到4万吨。

2012年全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二)钒钛磁铁矿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到2012年,由钒钛磁铁矿原矿计,铁回收率提高到74%以上,钒回收率提高到50%以上,钛回收率提高到30%以上,其中运用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使钒的收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55%以上、钛的收率由目前的15%提高到70%以上;铬、钴、钪、镓等稀贵金属实现产业化回收利用,其中:铬、镍回收达到万吨级水平,钴、铜 3回收达到千吨级水平,钪、镓回收达到吨级水平。

(三)钢铁(钒钛)循环型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到2012年,传统钢铁工艺流程改造成装备大型化、节能环保型、主要技术指标行业领先、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型钢铁产业;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产业化生产,并达到百万吨级规模;钒电池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利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硫酸法钛白粉及氧化钒生产实现清洁生产,冶金尾气等二次能源及硫酸亚铁等废弃物得到全面利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总体的目标是要实现钢铁钒钛产业规模最大,资源利用率水平最高,产业体系和链条最完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显著下降,CO2和SO2排放显著下降,创建低碳、绿色、环保同时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创建示范基地的指导原则以钒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主线,注重绿色开发和低碳开发,以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纽带,以加快推进资源开发模式、体制机制、重大技术、产品结构的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要素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推动产业壮大升级为核心,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相协调,坚持壮大产业集群与不断延伸产业链并重,把我市建设成产业层次和规模世界一流、科技和工艺业内领先、社会经济效益高、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创建示范基地的产业路线及产业链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结合全市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大力推动钒钛磁铁矿采选、特色钢铁(传统流程和新流程)、钒深加工、钛深加工、废弃物利用(固废和尾气)五大产业链建设和相关项目群实施,从而确保攀枝花钢铁(钒钛)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到2012年,五大产业链10个项目群共计投资446亿元,预计新增产值609亿元、利税147亿元。

各产业链投资如下表:(一)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链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链包括钒钛磁铁矿高效采选及规模化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表外矿、极贫矿、尾矿等生产铁精矿、钛精矿。

通过运用高效选矿设备和技术、改造现有采选企业选矿生产线、组建大型矿业公司等措施,采用磁浮联合选矿、微细粒级钛 6精矿选别技术等降低矿石入选品位,大规模利用表外矿、风化矿、排土围岩等低品位矿、极低品位矿,提高铁精矿、钛精矿的选出率,降低尾矿中铁、钛含量。

该工程可在保证全市钒钛产业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前提下降低矿山开采强度,提高资源的收率,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发展目标是:做大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规模,为后续的钢铁、钒、钛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重点突破低品位矿再选技术和选铁尾矿高效选钛技术,提高资源收率,高度重视矿山治理和环境恢复重建,打造绿色矿业。

表一: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项目群(二)特色钢铁产业链从两个方向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一是对钢铁传统流程实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吨钢综合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发高附加值特色钢铁产品,提升经济效益;二是突破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工艺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直接回收铁、钒、钛及其他稀贵金属,开发钒钛微(低)合金化新钢材品种及特色铸锻件等高附加值产品。

1、钢铁传统流程运用先进技术、装备等对攀钢传统钢铁流程、主要对烧结、焦化、冶炼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以大代小、加装烟气脱硫装置、回收余热余能等措施,实现减排SO2、污水、氨氮等废弃物,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水耗,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实施精品战略,通过对攀钢连铸、板坯精炼、100米钢轨、轧钢系统等技术改造,开发特色钢材产品,提高生产能力,实现钢铁品种优化升级,增加钢铁产品附加值。

表二:特色钢铁产业项目群之一——钢铁传统流程2、钢铁新流程采用直接还原新工艺综合开发利用钒钛磁铁矿,不断改进完善我市龙蟒、攀阳、攀钢等企业建成的直接还原装置,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

该工程对比传统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工艺,具有流程短、资源收率高、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等明显优势,在保持铁的利用率不降低的同时,钛的利用率可提高到70%以上、钒的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并为铬、镍、铜、镓等稀贵金属的回收利用创造条件。

表三:特色钢铁产业项目群之二——钢铁新流程3、特色机械产业发展特色铸锻造机械产品。

充分利用我市钢、铁含钒、钛等元素的特殊性,扶持壮大攀钢机制公司、白云铸造、富邦钒钛制动鼓、蓝天特钢等本地企业,引进专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开发生产含钒钛的具有耐磨、抗压等优异性能的特色铸造件、锻造件等机械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

表四:特色钢铁产业项目群之三——特色机械(二)钒深加工产业链钒产业以建成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钒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提高低品位钒原料利用程度,提升冶金工业用钒产品规模和水平,重点发展钒中间合金,开发钒功能材料、钒电池等战略性高端产品。

利用提钒尾渣回收钴、镍、铜、铬等金属,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

表五:钒深加工产业重点项目群(四)钛深加工产业链钛产业以最终建成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清洁硫酸法钛白粉,突破氯化法钛白工艺,深度开发各种高档专用钛白产品,加快发展海绵钛、金属钛、钛材等,完善配套化工产业。

1、富钛料制备推广使用钛渣及富钛料替代直接使用钛精矿制备钛白粉。

该工程将大大减少酸的使用量,并且不产生硫酸亚铁,使得对环境污染最小化,同时还可以提高钛白粉的品质;高品质富钛料还将为下一步发展氯化法钛白、金属钛等高端钛产品提供优质原料。

表六:钛深加工项目群之一——富钛料制备2、钛白粉清洁生产该工程突破了硫酸法钛白粉产业发展的制约,通过对废酸、硫酸亚铁、尾气等综合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升经济效益,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废酸浓缩回收利用、钛白绿矾制取铁系颜料、软磁铁红、超细铁粉、饲料添加剂等产品、钛白粉厂与硫酸厂之间蒸汽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

表七:钛深加工产业项目群之二——钛白粉清洁生产3、钛材及钛合金加工运用先进装备和技术生产海绵钛、钛合金等,降低海绵钛生产能耗,同时积极推动TiO2直接电解还原制备海绵钛技术发展,开辟海绵钛生产新途径。

该工程一方面为我国军工及国民生产提供高品质材料,另一方面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表八:钛深加工产业项目群之三——钛材及钛合金加工(五)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1、固废利用重点对高炉渣、钢渣、硫钴精矿等综合利用价值高、利用产业链条长的固体废弃物开展规模化利用,提高资源收率和经济价值,同时减轻废弃物对土地的占用及对环境的污染。

表九: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项目群2、尾气利用充分回收利用冶金尾气、黄磷尾气、焦炉煤气中的余热余能以及CO,用于发电、燃料、化工原料等,实现节能和减少碳的排放,保护资源和环境。

表十:冶金尾气利用产业项目群四、创建示范基地的主要技术支撑创建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必须依靠不断地科技创创新。

目前我市围绕综合高效利用钒钛磁铁矿,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为基地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1、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技术采用直接还原工艺冶炼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不仅可以实现全钒钛矿冶炼,其熔分的富钛渣中TiO2品位达到了50%,比传统高炉冶炼流程的高炉渣更具备提钛利用价值。

直接还原大规模产业化一旦突破,攀枝花的钛资源利用率将提高一倍以上,为中国钛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同时,属于非高炉冶炼、多金属综合回收的直接还原工艺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的工艺和发展方向。

另外,在攀枝花实现全部使用当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由于不用焦炭,不用普通矿,可以大大节约十分昂贵而又资源稀缺的焦煤,也可以缓解铁路及公路运输,大幅度降低由于使用昂贵的普通矿和焦炭而造成的高成本(攀钢现流程需要使用35%左右的进口或周边普通矿)。

同时由于不用烧结、不用焦化十分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我市已有6条中试线在进行 30直接还原新流程的探索:龙蟒矿冶的7万吨“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中试线已建成投产,经过多次试运行,目前已经实现了2个月以上连续生产;恒鼎实业的10万吨“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中试线去年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工业化连续试生产试验,取得造球技术、直接还原技术、直流电炉熔分技术三项国家专利,计划今年们开展第三轮改造试验;攀钢集团的10万吨“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深还原”中试线已经建成并完成了空负荷试车,即将进行投料试运行;攀阳钒钛的5万吨“隧道窑直接还原—电炉熔分”中试线已经建成了直接还原线,正在进行还原铁的试生产;永钛工贸、黑石堡钛业的直接还原试验线也正在建设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