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氯化法泄密指控攀钢
钛白粉技术大全

(M Tonnes) 1,600
氯化法
1,400
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1,200
106.5
1,000
1,280
800
62.4
1,065 107
67.0
155
600
49
145
55
400
380
517
200
515 345 170 241
0 DuPont Tronox Millennium Kronos Huntsman Others (50)
PH值
在油墨中使用时,较低的pH值会使得油墨,特别是水性体 系的着色强度变低,体系变得粘稠(印墨成分间的作用 会被改变,各组分开始分离或分裂而产生泥泞的现象, 排除吸油量因素); 较高或较低的pH值会使得涂料的体系发生性质的改变,涂 层易皲裂,流平性差,干燥慢; 塑料行业和化纤行业对pH值的要求各不相同。塑料行业需 要较高些的pH; 造纸工业中,pH值通过对涂料的影响,可以改变涂布纸的 印刷光泽度和对印刷油墨的吸收性,一般稍高一点较好。
钛白粉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白度: 基于目视感知而判断反射物体所能 “显白的程度”,术语上称之为白度。钛 白粉对可见光种不同波长的光波被吸收程度不同而形成。大都采用和标 样进行比较,或采用 L、a、b表示。几乎所有的应用行业都要求良好的 白度。钛白粉的杂质和粒子对白度有着显著影响。 白度的表示方法: 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s de l‘Eclairage)是国际照明协会的简称, 制定测量颜色的国际标准,对色值进行测定。 CIE制定了L*,a*和b*值 来测量色值,这种测量方法称为 CIELAB。L*代表着明度,从明亮 (此时 L*=100)到黑暗(此时L*=0)之间变化。A*值表示颜色从绿色 (-a*)到红色 (+a*)之间变化,而 b*值表示颜色从黄色 (+b*)到蓝色(-b*)之间变化。
全球十大商业间谍案

全球十大最经典商业间谍案中侦网讯:尽管信息仍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台湾陶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惊爆的前经理涉嫌“商业间谍”案仅仅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个注脚。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情报已然成为获取核心机密和知己知彼战术的延伸,惊人的利益诱惑让员工和雇主们屡屡铤而走险。
而这其间表现的,已不仅仅是情报,还有战略和策略的思考——商业间谍战和反商业间谍战亦包含了企业战略战术的需要。
上海侨报排行榜团队,希望透过十大商业间谍案的回顾,和读者一起谨记这些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
1 FBI参与的日美商业间谍案商业间谍方: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反商业间谍方:IBM公司案例看点:IBM一战成名1982年6月23日早7时,6名日本人被FBI警员押解。
被逮捕的是日本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两家著名电气公司的6名雇员,另有12名雇员被美方发出了逮捕令,理由是“非法获取有关世界头号计算机生产商IBM的基本软件(OS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最新技术情报,并偷运至美国境外”。
1983年2月,日立三菱公司在承认雇员有罪的前提下与原告方达成和解。
经此一役,IBM的OS操作系统的著作权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得到了全面的承认。
2 杜邦公司诉克里斯托夫商业秘密侵权案商业间谍方:克氏兄弟反商业间谍方:杜邦公司案例看点:商业机密至上杜邦公司在德克萨斯的比尔蒙特开设了一家工厂,计划生产甲醇。
由于工厂还在建设之中,厂房尚未加顶。
1969年3月19日,受身份不明的第三人的雇佣,比尔蒙特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夫兄弟驾驶飞机,在空中对杜邦公司的新建厂房进行了拍摄。
冲洗后交给了身份不明的第三人。
杜邦公司就对克氏兄弟进行起诉其商业机密。
法院最终判决该公司正在建设的厂房属于商业秘密,克氏兄弟以不正当手段窃取信息,属于侵犯杜邦公司的商业秘密,同时要按照杜邦的要求披露其雇佣者。
3 宝洁联合利华商业间谍案商业间谍商业间谍方:宝洁(P&G)公司反商业间谍方:联合利华(Unilever)案例看点:垃圾窃密2001年初,宝洁(P&&G)公司和联合利华(Unilever)公司之间爆发了情报纠纷事件。
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跻身世界双氧水生产强国之列

产金红石型钛 白粉将受 到较 大冲击 。 目前国内正常运转 的钛 白企业 共 6 余 家 , o 除攀钢集 团 锦州钛 业有限公 司一家氯化法钛 白企业外 , 其余全部 为硫酸 法生产企业。国内氯化法钛 白产 品质量近几年虽稳 中有 升 ,
但要达到国外同类 产品水平还 需时 日。商用钛 白粉分 锐钛 山东省首 条 T I D 生产线在莱 阳市 烟台 巨力异氰 酸酯有
率正在按开车计划迅速提高 , D 产品正被加工并供给中国 M I
市场 , 给亨斯迈聚氨酯上海公司下游 的分离和预聚装置。 供 ” 虽然装 置开车 比原 先预 定的开车 日期 略微推迟 了一 点 ,
影响重 大, 国内金红石 型钛 白要 占领 中档 、 高档 尤其 是高端
用户领域 , 困难重重 。中国二氧化 钛颜 料 国家 标准 中 , 将 金 红石型优等品的标准样 品是 日本 石原 公 司 R一9 0 但 国内 3, 至今还未 出现稳定高产 的优等金红 石型产 品。 中国钛 白产 品质量若近期仍未有新 突破 , 今后 面对 国外高端 产 品 , 将难
安微 将 建 5万 ta二 氯苯 项 目 /
该项 目建设周期为 20 2 1 , 资总额为 750万 0 7— 0 0年 投 0 元, 目前报批 立项 。项 目主要设备有合成釜 、 精馏 塔 、 氢脱 加 氯塔 、 真空干燥器 、 压滤机 、 真空泵 。
化 工 进 展 。06。 1 ) 14 20 (o :22
4 7
巨力公 司 T 产 品 产 销 两旺 DI
安 徽拟 建 对 ( ) 基 氯化苯 工 程 邻 硝
7万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 ) / 邻 硝基氯化苯建设周期为 20 2 0 , 06— 07年
年产5万吨四氯化钛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年产5万吨四氯化钛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I目录1.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 (1)2. 项目提出的依据 (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1)4. 市场预测 (3)4.1 四氯化钛产能及市场概况 (3)4.2 钛白产能及市场概况 (4)4.3 海绵钛产能及市场概况 (6)5.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9)5.1 建设规模 (9)5.2 产品方案 (9)6. 建设地点及外部条件 (10)6.1 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原料供应 (10)7. 主要技术工艺的选择 (11)7.4 主要物料平衡 (13)7.5 主要工艺设备 (14)8. 环境保护、安全与工业卫生及消防 (14)8.1 环境保护 (14)8.2 安全与工业卫生 (15)8.3 消防 (15)9. 项目实施计划 (15)9.1 项目实施方式 (15)9.2 工期计划 (15)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5)11. 经济效益评价 (16)12. 结论 (18)II1.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四氯化钛工程项目单位:四川×××电冶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2. 项目提出的依据根据《》进行编写。
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钛具有一系列优异特性,它被誉为现代金属。
其制备的钛白粉钛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纺织、造纸、油墨、化妆品等领域,其制备的海绵钛、钛合金和钛材也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力、海水淡化、舰艇和日常生活器具等工业生产中。
因此,国家钛工程中心的组建,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以下重要的作用和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共有已探明的钛资源24.84亿吨(TiO2计,下同),其中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储量13.82亿吨,占总资源量的55%。
运用战略联盟推动钛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家和四川省的大力支持, 应抓住机遇, 发挥 自身优势, 通过战略联盟联合国内钛行业 ,特别是与锦州钛白粉厂 开展联合攻关, 尽快攻克氯化法技术难关, 打破国外的技 术封锁。
三、 以有效解决“ 战略缺口” 为主导 。 以市场和 效益为导向实施战略联盟
力现状 , 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必须走战略联盟、 联合重组的 构: 攀钢作为我国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骨干力量, 有
产1 t 万 造纸钛 白的生产能力 , 建成年产 4万 t 微细粒级 钛精矿生产线; 万 t 4 硫酸法金红石钛白项 目 前期工作正 在加紧进行; 成功开发出食品钛白、 电子钛白等钛精细化 工产品 . 攀钢钛资源优势和钛产业快速发展在国内外同 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实施战略联盟的坚实
维普资讯
金 经 济 与 管 理
文章编号 :0 2—17 (0 2 0 —02 0 10 7 9 20 ) 1 0 5— 3
摘要 : 分析了攀钢运用战略联 盟推动钛产业跨 越式 发展的可行性 、 面临 的机遇 提出 厂 台运 用战略 综
联 盟 、 目建设 、 项 资本 运 营 等 手 段 . 决 略 缺 口” 实现 钛 产 业跨 越直 发展 的 建 泌 解 战 关 键 词 : F 战 略 联 盟 ; 产 业 ; 展 ; 策 W O; 钛 发 对
须考虑运用战略联盟的策略,积极选择 目标企-构建战 略联盟, 与联盟企业实现优势互补 、 风险共担 . 利益共享
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 甚至寻求
联盟企业的技术转让 . 尽快解决 战略缺口” . 问题 增强竞
争实力. 为实现钛产业扩张奠定技术支撑 2 运用战略联盟可以较好地规避市场风险、 投资风
03PVC原料

PVC一PVC1 PVC简介PVC,聚氯乙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聚合方法主要有三种:悬浮法、本体法与溶液法。
PVC树脂一般采用悬浮法、本体法生产,两种方法生产的树脂没有大的区别,一般来说,本体法生产的PVC树脂纯度更高,杂质少。
从工艺路线来分,可分为电石法和石油法(乙烯法)。
国外主要使用石油法(乙烯法),由于我国煤资源丰富,以前主要采用电石法。
中国大陆的主要PVC树脂生产厂家如下:天津大沽化工厂、天津渤海化工厂、天津乐金化工厂、山东齐鲁石油化工氯碱分厂、辽宁盘锦氯碱化工、上海氯碱化工、江苏北方氯碱化工、南通树脂厂、杭州电化集团、湖北葛店化工厂、湖北宜昌化工厂、四川金路集团、宜宾天亿化工、北京二化集团、山西榆社化工厂、河北沧州化工集团、河北宝硕股份氯碱分厂、河北金牛化工厂、青岛海晶化工集团、宁夏金昱元集团、包头明天科技集团、内蒙古海吉化工厂、济源黄河化工厂、新疆天业集团、陕西金泰化工集团、西安化工厂、湖南株洲化工集团、南宁化工厂、遵义碱厂、福建东南电化集团、江西九江化工厂等。
除内蒙古海吉化工厂、宜宾天亿化工是本体法,其他厂家均是悬浮法。
通常,PVC分SG-1、2、3、4、5、6、7、8八个级别。
也有厂家用聚合度P-1000,800等表示。
通常,SG-5、7应用最多,SG-3在某些时候也有应用。
SG-1、SG-2在电缆料中应用较多,现在应用较少;SG-5可生产管材、板材、棒材、焊条、型材、电缆料、薄膜等;SG-7大多生产片材、管件等;SG-8专用于生产PVC 注塑管件,主要利用其加工性好的特点。
2 PVC树脂的主要特性:PVC为无定型聚合物,约5﹪结晶。
无明显的熔点,可制成透明性很好的制品,折光指数约为1.49。
PVC中氯原子占质量分数的56﹪。
由于卤素为阻燃剂,故此PVC是良好的阻然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材料。
PVC为热敏性树脂,对热较为敏感,加热时不稳定,一般要添加热稳定剂。
PVC为低温脆性聚合物,故此在低温下冲击性能较差,但可以通过改性的方法改善其脆性。
2021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4.26•【分类】其他正文2021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案例1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钒璟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渝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基本案情】原告: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公司)、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公司)被告:被告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汇公司)、重庆钒璟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钒璟公司)、江苏渝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鑫公司)攀钢公司、攀钢钒钛公司系专利号ZL 01139886.8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案涉专利)的专利权人,该专利名称为“氮化钒的生产方法”。
攀钢公司、攀钢钒钛公司发现,渝鑫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以落入案涉专利保护范围的方法制造氮化钒(以下简称被诉侵权产品),后将被诉侵权产品销售给钒璟公司,钒璟公司又将被诉侵权产品销售给锦汇公司。
攀钢公司、攀钢钒钛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渝鑫公司、钒璟公司、锦汇公司停止制造、销售被诉侵权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9000余万元。
【裁判内容】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渝鑫公司使用落入案涉专利保护范围的方法制造、销售被诉侵权产品,钒璟公司销售被诉侵权产品,其行为侵害了攀钢公司、攀钢钒钛公司案涉发明专利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锦汇公司销售的被诉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停止侵权并承担部分合理开支费用。
对于经济损失数额的确定,因在案证据不能证明其侵权损失或侵权人的侵权获利的准确数额,故适用裁量性赔偿,以渝鑫公司2013年至2020年申报税务所确定的营业收入作为参考基数,并考量案涉专利对制造被诉侵权产品的贡献率以及销售被诉侵权产品的利润率等因素,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6月20日安全紧急会会议纪要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6月20日安全紧急会会议纪要2018年6月20日,忠武同志在文体楼8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安全紧急会议。
会议通报了西昌钢钒6月12日重大生产安全险肇事故、攀长特6月14日轻伤事故情况及近期同行业相关事故情况,针对贯彻落实6月6日鞍钢集团安全紧急会议精神、加强安全生产月工作、吸取事故教训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要求。
会议在成都、江油、西昌钢钒、新钢业、矿业、工程和物贸公司设立视频分会场。
天旺出席会议。
现纪要如下:一、6月12日—14日,集团公司接连发生两起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基层安全管理失控、危险作业组织管理无序、危险源辨识不到位、违章作业屡禁不止和日常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应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坚持“安全不容妥协”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层层落实,解决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层层衰减的问题,迅速扭转当前安全管理的不良态势。
二、认真落实“三加强一剖析”,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各单位对6月份两起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要认真剖析,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反思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制定对策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狠抓落实,强化当前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危险源辨识和危险作业的组织管理,对辖区内涉及危险介质和危险区域设备检修等危险性较大作业进行清理,对不同作业条件、气候条件下对作业带来的风险认真开展辨识,针对性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级别危险作业的许可审批制度、监管责任人,确保危险作业管理受控;二是要结合安全规程“学、练、用”活动进一步加强职工遵章守纪意识,对违章要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级管理者要深入现场监督指导职工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规程刚性执行,尤其要切实发挥基层班组对违章的监管职责,确保公司各项制度能在班组、现场执行落地;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岗位安全应知应会、自救互救知识有针对性开展班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确保职工知道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掌握安全防范措施,具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钢交恶杜邦:钛白粉引美国商业间谍案2012年02月23日 06:22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邓全伦字号:T|T5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攀钢集团最近有点烦,它被卷入了美国的一桩商业间谍案。
2月8日,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在旧金山提出起诉,指控攀钢集团窃取杜邦公司有关钛白粉技术的商业秘密。
和攀钢集团同时成为被告的,还有其下属三家子公司攀钢钒钛(000629.SZ)、攀钢钛业有限公司、攀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一家美国技术咨询公司—波富门斯科技公司(USAPerformanceTechnologyInc)。
同案被起诉的还有5名个人,包括一对美籍华裔商人夫妇,两名杜邦公司员工,一名攀钢钛业的管理人员。
根据迄今公开的法庭文件,美国联邦检方提供了许多证据、证词来证明以上被告有罪,这些个人和公司面临包括商业间谍、窃取、占有、转让商业机密等14项重罪指控。
据称,每项控罪的刑期在十年到二十年之间,罚款从25万美元到50万美元不等,被控公司也可能遭受一千万美元的处罚。
美国联邦法庭已在当地时间2月9日下午开庭审理该案。
攀钢集团至今尚保持缄默,拒绝就此案向外界作出正式回应。
祸起华裔商人事实上,攀钢系企业被卷入了美国商业间谍案,祸起华裔商人刘元轩(音译,WalterLiew)夫妇。
美国联邦检方在法庭材料中指称,今年54岁的刘元轩和妻子乔红(音译,QiaoHong)从两名杜邦公司前雇员手中获得杜邦公司的商业机密—氯化法二氧化钛(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然后出售给攀钢集团,从中获利超过2000万美元。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其氯化钛白技术至今不为其他公司所掌握,可使用60%低品位钛矿为原料生产高品质钛白粉。
这不仅是杜邦的核心商业机密,亦是美国化工业的核心机密。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早在2010年8月,杜邦公司就接到了举报刘元轩夫妻盗用其商业机密的匿名信。
杜邦“商业机密案”随后爆出。
此次被起诉的波富门斯科技公司是刘氏夫妇拥有的一家氯化法钛白技术咨询公司。
2011年4月,杜邦起诉该公司,称“这家公司向杜邦的中国竞争对手出售有关钛白粉的商业机密”。
当时,杜邦旨在“归还所有被挪用的机密或商业秘密信息,并禁止使用或公布杜邦的专有信息”。
刘元轩夫妇随即被捕,并在2011年8月23日遭北加州大陪审团起诉各三项罪名,包括干预证人、伪证和阴谋干预证人及证物等。
两人均否认控罪,乔红后获保外候审,刘元轩的保释申请则遭到法官驳回。
“这名商人(指刘元轩)被控盗取商业机密罪,当局希望在案件开审前继续关押被告。
”今年2月2日,美国检察官在一份公开的法院文件中称,“他取得了杜邦有价值的技术,其后有中国背景。
”美国联邦检方称,刘元轩夫妇窃取杜邦氯化钛白技术的“秘籍”,是和前杜邦公司雇员合作。
其中,RobertMaegerle从1956到1991年在杜邦工作。
1993年底,杜邦在台湾建成亚洲最具规模的氯化钛白厂—桃源县观音乡钛白厂,Maegerle早在1985年10月31日就因公接触到了当年已完成的该钛白厂项目的设计方案,此文件注明为杜邦公司的商业机密。
美国检方查明,1998年3月,Maegerle将该机密资料传真给刘元轩。
1934年出生于中国、1967年移民美国的赵志(音译,TzeChao),则从1966年到2002年为杜邦工作,美国检方指控其2004年3月受聘攀钢集团,出任后者的氯化钛白厂项目顾问。
攀钢获自荐技术刘元轩和他的波富门斯科技公司与攀钢集团的交集,始于2003年。
而此前一年的2002年9月,攀钢集团控股锦州钛业有限公司,占股58.63%。
锦州钛业前身是锦州铁合金股份公司,它可谓我国引入氯化钛白技术的先锋。
作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氯化法与硫酸法相比,技术先进、流程短、工序少、劳动生产率高、三废污染少;且产品质量好、能耗低、经济效益更佳。
杜邦公司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鼻祖,1959年率先实现工业化。
迄今为止,全球成熟掌握氯化钛白工艺技术的不外乎杜邦、沙特科斯特、美国特诺、亨斯曼和德国康诺斯几家,但这些国际著名的氯化法钛白粉工艺技术仅限于自己生产使用,对外不予转让。
20世纪70年代,国家曾下决心进行氯化法技术的攻关,但一直未能突破。
1986年,国家计委批准锦州铁合金公司立项建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
但国外氯化钛白生产企业都拒绝转让技术。
经过反复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锦州铁合金决定通过技术咨询和联合设计方式引进技术。
最后通过美国巴伦国际咨询公司(BIC)引进了相关技术和十余家美国公司的500多台套设备,好歹搭起一条生产线。
然而,由于引进技术不完整,工艺未完全掌握,一直不能实现连续生产。
到1995年底,试车费用累计近3亿元,加上项目启动资金,光贷款利息就相当于每天砸进一辆桑塔纳,可仍面临着氯化炉、氧化炉、工艺生产周期短等多项技术难题,达产和达效遥遥无期。
攀钢集团2002年进入后,加大破解工艺难关力度,锦州钛业逐渐实现装置联动连续运行,2004年首次实现达产和达效。
此后,锦钛信心大增,决定扩产建造年产能3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
闻讯后,刘元轩2004年10月写信给攀钢集团领导自荐,称经过多年跟踪研究和实践,波富门斯公司拥有整套杜邦路线的氯化钛白技术,可直接向锦州钛业转让。
美国检方的司法材料指称,2005年,刘元轩与锦州钛业签订了价值618万美元的氯化钛白厂项目合约。
从2006年7月31日到2011年7月5日,波富门斯公司银行账户共收到来自锦州钛业超过1213万美元款项。
因为地处四川攀西地区,钒钛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拥有全国90%、世界35%的钛资源,攀钢集团决定凭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钛产业。
2007年4月29日,攀钢钛业公司成立,并随即计划在重庆再兴建年产能10万吨的氯化钛白厂。
刘元轩的波富门斯公司自然是技术转让者。
美国检方提供证据称,2009年,攀钢集团、攀钢集团国际经贸公司与波富门斯公司签署了重庆钛白厂设计合约,合约受益人为攀钢钛业,合约价值1780万美元。
当年8月,波富门斯公司向攀钢钛业提供了基本设计资料,顾问赵志应攀钢钛业的要求审核后提出了改进意见。
“从2009年7月6日到2011年7月6日,波富门斯公司银行账户收到来自攀钢国际经贸公司的款项超过1257万美元。
”检方还称,波富门斯公司向攀钢钛业提供杜邦技术过程中,攀钢钛业管理人员侯盛东向刘元轩等人索取杜邦设计图和将为项目工作的杜邦前雇员名单。
侯因此被控共谋经济间谍,串谋盗窃商业秘密和经济间谍未遂。
美方称,他的逮捕令已经发出。
时代周报记者从攀钢钛业了解到,侯盛东现为该公司氯化钛白项目筹备处副部长,此前曾任锦州钛业总工程师。
攀钢钛业内部人士表示,侯目前仍在公司正常上班。
中方人员赴美被扣美方起诉书称,传票已发给每个被告的公司,并要求他们2012年3月1日上午9点半出席旧金山法庭。
但面对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和杜邦的指控,攀钢却表现谨慎。
该公司及三个涉案子公司均拒绝就此案发表评论。
攀钢卷入杜邦商业间谍案,其实在去年就初现端倪。
今年70岁、曾任职攀钢钢铁研究院的钒钛著名专家陈厚生,2月20日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去年七八月份,攀钢钛业董事长庄凯一行到美国访问,谈判氯化钛白技术的引进,不料却被美方扣留,直到去年底才放回。
攀钢钛业办公室人士向记者证实,庄凯在被美扣留期间,其董事长职务被免,“但他至今仍在公司上班,无任何职务”。
因为学生王荣凯是攀钢钛业氯化钛白项目筹备处部长,出于对学生的关爱,陈厚生对庄凯在美被扣事件特别在意,曾对此做过详细了解:“美国留置庄凯的目的,是要他作为杜邦起诉波富门斯公司和刘元轩等的证人。
”其实,杜邦最先起诉的对象中并无攀钢系企业。
但陈厚生称,庄凯一行回国后觉得在美被扣特别委屈且气愤,决定起诉美方,要求其赔偿损失。
攀钢钛业指定由氯化钛白项目筹备处部长王荣凯专职负责此事,并聘请了美国律师。
“春节王荣凯请我吃饭,他对官司的胜诉显得特别有信心。
”陈厚生说,攀钢方认为,作为引进技术的一方并不知波富门斯公司的技术是窃取杜邦公司的,他们就不应被追究法律责任,而波富门斯窃取杜邦技术是美国内部事务,因此美方不应扣留他方人员。
知情者透露,刘元轩2004年11月发给攀钢集团领导的自荐信中称,经过几年潜心研究和实践,波富门斯公司掌握了完整的杜邦路线氯化法钛白技术,是属于波富门斯公司专有技术,已经过技术处理和知识产权顾问的处理,可以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由波富门斯公司直接转让,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杜邦方面亦拒绝对案件表态,“这一案件正处于刑事和民事裁决程序之中,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评论”。
杜邦此前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则称,“当我们发现二氧化钛白色颜料生产工艺被窃取,便迅速提起了民事法律诉讼。
我们也将相关的案情报告给了美国的执法机构。
”美国当局在接获杜邦的投诉后,责令联邦调查局从去年3月开始展开刑事调查。
不过美国司法部部长哈格以及联邦调查局负责人都不愿就案件发表评论,但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被告们的商业间谍行为,严重侵害了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使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是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中国商业间谍案”的最新一起指控。
去年7月,摩托罗拉也在美国对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提起诉讼,指责华为窃取商业机密。
杜邦攀钢的角力攀钢“商业间谍门”事件,目前尚无法预料结局。
但此事所引发的钛白粉行业核心技术问题,却再次引发了业内震动。
钛白粉被许多发达国家列为关键化学品,是生产纸张、涂料和塑料等工业产品的重要成分,无毒无害,作为世界上最白的东西,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甚至可作为食品白色素、防晒品成分。
目前全球钛白粉产能超过500万吨,如今中国生产能力已达220万吨,总产量150万吨,均超美国,跃身世界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
据预测,中国未来十年的钛白粉需求量每年将增长15%以上。
然而尴尬的是,我国钛白粉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硫酸法工艺仍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国内近70家钛白粉生产厂家中,除锦州钛业一家采用氯化法,其余全部都在使用落后的硫酸法,氯化法产品的产量2万多吨,占总产量份额不足2%。
氯化钛白技术已被我国政府定为优先发展项目。
氯化钛白产品质量好,主要供应需求不断高涨的高端市场。
而作为世界行业老大,杜邦倚恃氯化钛白的技术利器,早已瞄准了中国庞大而迅速增长的钛白粉市场。
2002年,杜邦就计划在辽宁东营市建一座年产能达20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工厂,2005年11月与东营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2007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通过环评。
但该项目至今未能获得国土资源部和发改委等部门的批准而落地。
事实上,多年来,杜邦与攀钢一直在暗中角力。
攀钢多年致力于攻破氯化法技术难关,但规模化等问题难逾越,因此曾无数次登门拜访杜邦公司,希望引进其技术,但每次都遭遇“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