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专题公开课
专题(汉字公开课)

中国汉字之怪现状(一)
“字如其人”传统观念被抛弃 学生写字如画符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如其人”,这些传统的观念正在被学生 们抛弃。小学老师李泳君说,广州学生写字水平 正逐渐下降,很多学生的作业本都是一堆难以辨 认的画符。一位多年批改考卷的吕老师说,去年 批改初考作文,字写得好看的学生不到5%。 “握着鼠标就丢了笔杆”,不少学生根本没有笔 顺概念。与10年前相比,现在能写一手好字的学 生可谓凤毛麟角。
1、石字出头,不是右字。 岩
2、甜咸苦辣各味皆备。 口
字 谜
3、一杯一杯不落空。 林 4、文武合一。 斌
5、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也
6、一只大耳朵,遮掉半边脸。 险
7、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金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北京奥运会会徽
品人名
你们的名字都灌注了长辈 们的许多心血,说一说你 名字的意义。
写一写
说一说
• 作为炎黄子孙,面对悠久丰富的汉 语文化遗产,我们难道不应该迅速 行动起来吗?请就“如何维护和弘 扬汉字文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商:甲骨文
商周:金文(大篆)
秦:小篆
颜真卿
魏晋:楷书
晋:行书
张旭(草圣) 张芝(今草) 怀素(狂草)
唐:草书
宋体(印刷体)
汉字的“六书”
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用字法:转注、假借。
顺口溜
• • • • • • • 下面是一则顺口溜,看谁读得最快 最准确,看谁读得最溜? 嘴说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 腿说嘴爱卖嘴 光动嘴不动腿 光动腿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到底是嘴说腿还是腿说嘴
中国汉字之怪现状(二)
• • • • • • 这是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捕捉到的生活 中的错别字,大家是否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充 2、家具店门口:家“俱” 具 3、饭店门口:“合”饭 盒 事 4、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5、安装公司门口:“按”装安 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停
2024版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公开课《专题汉字》教案优秀教

汉字方面的趣味活动
03
组织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会、汉字书法比赛等趣味活动,激发
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12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2/3
13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规律
通过展示典型汉字,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汉字的音、 形、义等方面的规律。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并验证
文化内涵
优先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 涵的汉字,如体现传统美 德、历史故事、民俗风情 等的汉字。
难易程度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 习能力,选取难易程度适 中的汉字进行教学。
10
教材资源整合利用
教材内资源
充分挖掘教材内的汉字知识、练 习题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服
务于教学目标。
2024/2/3
教材外资源
积极引入课外汉字书籍、网络资源 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22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2024/2/3
23
课堂表现评Leabharlann 指标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 极程度,是否主动发言、
参与讨论。
2024/2/3
注意力集中程度
评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 的专注度,是否容易分
心。
思维能力
考察学生对课堂问题的 反应速度和思维深度, 是否能迅速理解并回答
问题。
24
笔记记录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记录 课堂笔记,笔记内容是
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 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024/2/3
14
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分组合作,共同探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 的探究任务,通过合作、交流、讨论 等方式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024版汉字专题公开课

3
汉字与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中常常以汉字为题材或构图元素,通过 汉字的线条和形态来表现画面的韵律和美感。
2024/1/27
10
03
汉字学习方法与技巧
Chapter
2024/1/27
11
笔画书写规范及练习方法
01
02
笔画基本形态
掌握横、竖、撇、捺、 点等基本笔画的正确 书写形态。
笔画书写顺序
遵循由上至下、由左 至右的书写顺序,确 保笔画流畅自然。
22
06
现代汉语中汉字运用规范
Chapter
2024/1/27
23
现代汉语中简化字使用规定
01
02
03
推行简化字
自1956年起,中国政府开 始推行汉字简化,以简化 笔画、提高书写效率。
2024/1/27
规范字形
简化字需遵循一定的字形 规范,确保字形清晰、易 认、易写。
适用范围
简化字在大陆地区广泛使 用,同时也在海外华人社 区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作品一
临摹《兰亭序》,笔画流畅,但气韵 不足,需加强整体布局和章法练习。
作品二
创作一幅行书作品,笔墨饱满,但部 分字形不够准确,需加强对字形的掌 握。
2024/1/27
作品三
临摹《祭侄文稿》,情感表达真挚, 但笔画略显生硬,需加强用笔的灵活 性和自然性。
作品四
创作一幅草书作品,气势磅礴,但部 分笔画过于潦草难以辨认,需加强草 书的规范性和辨识度。
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通过 分析其偏旁部首来推测字义。
01 02 03 04
2024/1/27
偏旁部首与字义关系
了解偏旁部首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如“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木 材相关。
汉字专题-完美版课件

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汉字的相 关问题,如“你认为汉字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存在?”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汉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数字化趋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应用和发展也呈现出数字化趋势,如电子字典、语音输入 、手写识别等技术不断发展,使汉字的应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化的推广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华人的增多,汉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 国人开始学习和使用汉字。
保护和传承
面对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汉字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内涵,也是未来汉字 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汉字专题-完美版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汉字的分类与构成 • 汉字的读音与拼写 • 汉字的应用与文化 • 总结与回顾
0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
传说与考古
汉字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如“仓颉造字”等。同时,考古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汉字起源的 一些线索,如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分。同一个偏旁通 常出现在多个汉字中,代表一个特定的意义 或声音。
部首是汉字的一种分类方式。同一个部首通 常代表一个特定的意义或类别,如“木”部 、“艹”部等。
02
汉字的分类与构成
汉字的分类
形声字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 表示读音,如“江、河、枝、枫”。
汉字的分类
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的结构可分为单体结构和 复合结构。
单体结构
单个笔画或简单部首的组合,如 “日”字。
复合结构
多个笔画或复杂部首的组合,如“ 树”字由三个单体结构组成。
赞汉字专题知识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晋·王羲之《兰亭序》
返回
第16页
晋·王羲之《圣教序》
返回
第17页
草书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主要字 体同时, 又出现了一个写得简 便、潦草字体, 叫做“草书” 。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结果。 “草”是潦草、快捷意思。主 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 于写得比较快, 因此在书写过 程中有省去了字形一部分, 有 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 以后“狂草”, 则更是难以辨 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 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 “狂草”事实上不再是一个实 用书写字体了, 而只是一个艺 术欣赏形式罢了。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 但据考证 , 仓颉也许是对中文进行整理和 规范第一人。图为传说中仓颉 造字台。
第2页
一、“出鬼入神”书法艺术
1.中文起源和演变:
起源于绘画, 早在六千多年前, 原始社会晚 期, 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 渐 渐演变成为中文
演变过程
甲骨文 隶书
金文 草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第3页
《丧乱帖》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 楷草之间尚有一个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
“行书”。行书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呆立着, 又不象草
书那样一个一个在奔跑, 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断地流
动着, 因此, 叫“行书”。工整清楚,飞洒活泼, 实用性很高。最擅
长写行书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称“书圣”。
第15页
甲骨文
第4页
金文、铭文、钟鼎文、籀zhòu篆文
西 周 毛 公 鼎 铭 文
第5页
小篆代表作品
第6页
第7页
篆 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通过不知难
第8页
隶书
隶书, 是小篆简便写法, 最早 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字 型结构平衡对称,整洁安定。
汉字专题公开课2024新版

形声字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类别,声旁表示字 的读音。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比较大,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助 于扩大识字量。
象形字、指事字等
象形字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来造字的;指事字则是在象形字的 基础上添加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了解这些构字法有助于深入 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04
其特定的书写规则和技巧。
复合笔画
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复合笔画 ,如横折、竖钩、撇点等,书写
时需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
笔画顺序
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有一定的规 律,一般遵循由上至下、由左至 右、由外至内的原则。正确的笔 画顺序有助于提高书写速度和美
观度。
偏旁部首及其意义
常见偏旁部首
如“木”、“水”、“火”、“金”等,这些偏旁部首在汉字中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可 以帮助理解和记忆汉字。
方块字
汉字是独特的方块字结构,每 个字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具 有独特的视觉美感。
音韵性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也有 一定的表音成分,尤其是形声 字占很大比例。
02
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与古代社会制度
80%
汉字与古代政治制度
汉字中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 度信息,如“王”、“侯”、“ 卿”等字体现了古代的等级制度 和统治结构。
汉字专题公开课
目
CONTENCT
录
• 汉字起源与演变 • 汉字文化内涵 • 汉字学习方法与技巧 • 常见错别字辨析及纠正 • 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汉字起源与演变
汉字起源
结绳记事说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记录事 件或传递信息。
仓颉造字说
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用以记录历史 和传承文化。
大班汉字公开课教案(通用14篇)

大班汉字公开课教案大班汉字公开课教案(通用14篇)大班汉字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设计:汉字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达的今天随处可见。
从这一虽属抽象但又具体(就其形象而言)的对象开始,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祖国,并引发早期阅读的兴趣是大班幼儿应该并且可以涉及的一个领域。
根据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及个别幼儿对汉字的掌握程度,像陈晓婷小朋友可以自如地阅读书刊报纸,刘淳勐可以看图认读很多字等等,我在本班开展了《有趣的汉字》这一活动。
我把活动目标定位:1、学会根据画面的实物,初步认读汉字“床、树、桌、椅、林、森”等。
2、探索并认识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汉字与“木”有关。
3、积极参与用身体变汉字的活动,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出示木头)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木”字应该怎么写呢?(出示字卡)这就是木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我们知道“扌”旁和手的动作有关,“口”字旁和口有关。
那么“木”字旁和什么有关系呢?(引导幼儿迁移以往学习的经验,为学习有关木字旁的字打下基础。
)二、认识汉字“树”、“林”、“森”。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认识“树”、“林”、“森”,并和幼儿一起认一认,读一读。
找一找,这三个字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有木字)教师进行小结:树字里面有一个“木”字,林字里面有两个“木”字,森字里面有三个“木”字,原来“木”还会藏在别的字里面。
并让幼儿了解一棵树是木,两棵树是林,许多树在一起就是森林了。
并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文字,一人为木,两人为林。
三人为为森,森人以上为森林,通过形象的比喻,及身体动作的合作表演,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这三个不同而有相同性形象的文字。
三、拓展生活经验,联想文字。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木头做成的呢?(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找找、说说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木头制成的,在幼儿讲出物品时,我及时将文字写在黑板上让幼儿来然是其他有关木的文字,此时幼儿的兴趣极高,纷纷发言,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字专题完整版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笔画顺序
汉字的笔画顺序通常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外后内,先 主后次。
汉字的结构原则和形式
结构原则
汉字的结构原则包括平衡、对称、均齐和重心等。
结构形式
汉字的结构形式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
笔画和结构的关系及在书写中的运用
笔画与结构的关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础,结构则是笔画安排的体现。
在书写中的运用
每个部首都有一个独特的名称,如“三点水”、“言字旁”等。
部首的位置
在字典中,部首通常会放在汉字的上方或左方,方便查找。
字典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字典的组成
字典通常由封面、目录、正文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字典的使用方法
可以通过目录查找目标汉字所在的页码,然后翻到该页码就可以找到目标汉字。 同时,字典的正文中还会提供该汉字的读音、笔画、部首、结构等信息。
汉字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同 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元素。汉 字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和 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了贡 献。
文化传承的载体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
汉字在国际推广中的困难和挑战
要点一
学习难度较高
汉字的形态美
汉字形态多变,富有美感,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汉字的意象美
汉字的书写不仅有形态美,还蕴含 着意象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
汉字的文化美
汉字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极高的 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汉字的和谐美
汉字的书写讲究平衡、协调、和谐 ,给人以美的享受。
汉字专题完整版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字游戏
1、两点水,猜一字 答案是: 冰 2、一百减一 ,猜一个字 答案是: 白 3、一大二小,猜一个字 答案是: 奈 4、两点一直,一直两点,猜一字 答案是: 慎 5、依山傍水,猜一个字 答案是: 汕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 上书:“北比臼舅”四字, 旁人皆不解其意。你知道么?
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 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 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 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 样子; 舅字是二人结婚生下一 男的样子。”众人听罢,拍手叫 绝。
(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对转注的多种解释: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 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
(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假借现象产生的原因: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2.由于要记录 的词意思抽象,不好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字来代替。
2.俗体使用广泛。
4. 注重字形美化。
(四)小篆
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 字体;是根据战国时期的秦 国文字稍作整改而来。 小篆的特点: 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 部首的位置和写法。 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 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 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 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 三要素)
秦代的统一文字: 小篆,使汉字的 笔画和结构得到 定型,奠定了汉 字"方块形"的基 础。图为秦丞相 李斯书写的《峄
也。”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 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 用。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复杂的 情况。
(四)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 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日本民间进行汉 字选美,夺魁的 是“梦”,入选
的佳丽还有 “雪”“柔”等。
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 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 成体系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1.象形、会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 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 3.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三)战国文字(六国文字)
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金文、
器物上的文字。
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
金文的特点:
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 少。
字、陶文、简帛文字 战国文字的特点: 1.形体歧异多。
3.形声字增加。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乐
丧乱帖
毅
论
王羲之作品
局 部
Hale Waihona Puke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 等人在兰亭聚会“修契”(类似祈服、祭祀), 饮酒作诗。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在诗集的 前面作了这篇序。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 好的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山刻石》。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
(五)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 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 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 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
隶书的特点:
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 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法, 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 例: “日” 写
成 , “月” 写 成 , 水
写成
,牛写成
等 等。 这 些 象 形 字 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 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 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
有 的 笔 画 减 少 了, 有 的
笔 画 增 添 了, 由 不 规 则
变 成 了 有 规 则 的 字 体。
会意法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象 形 字 比 较 容 易 看 出 造 字 的 道 理, 但 它 们 不 能 表 达 抽 象 的 意 思。 古 人 便 创 造 了 另 一 种 造 字 法 —— 会 意 法。 就 是 用 不 同 的 符 号 或 借 用 “象 形 字” 加 上 一 些 符 号 来 表 达 一 个 抽 象 的 意 思。 例: “明” 字 写 成 , 意 为 “日” 和 “月” 带 来 光 明。 “旦” 字 写 成 , (意 为太 阳 出 地 平 线 而 升 起。
• (六)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 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 至今。 楷书的特点: 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 一。 2.点画形态丰富
牛牛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甲骨文
金文
休休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象形法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
• 形声法
• 象 形 字 和 会 意 字 都 能 从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义, 但 却 不 能 读 出 声 音。 因 此 又 创 造 了 形 声 法 来 造 字。 把 表 示 声 音 的 声 旁 和 表 示 意 义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来, 组 成 很 多 新 字。 例: “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表 形 的 “父” 字 的 结 合; “ 芭 ” 字 是 由 “巴” 和“++” 搭 配 而 成。 这 样 文 字 越 造 越 多, 据 统 计, 形 声 字 占 汉 字 的 90 % 左 右。 汉 字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成 为 人 们 交 流 思 想 的 重 要 工 具, 适 应 了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需 要。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
找出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暗然失色 报歉
决对服从 按步就班
璀灿夺目 急燥
再接再励 天崖海角
重山峻岭 眼花撩乱 顽强毅志 记忆尤新
锐不可挡 滥芋充数 提心掉胆 风糜一时
翻两翻 以身作责 通货膨涨 义无返顾
浮想联翩 指高气昂 真知卓见 不醒人事
粼次栉比 鬼斧神功 谎诞不经 分道扬镖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