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优美的汉字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导言:汉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从笔画的构造到词义的内涵,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设了《优美的汉字》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掌握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2. 能够感受并欣赏汉字的艺术魅力,从中领略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传承汉字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课件展示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来领略汉字的艺术魅力。
3. 实践操作教师在讲解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手写,落实操作性教学,加深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教师通过PPT和图片的展示,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
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并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分配学生到黑板前来模拟汉字的书写,检查学生对笔画和书写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字形美观。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要求学生欣赏和体会汉字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以汉字为主题,设计和制作一些图文作品,以此来表现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效果:1. 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重点是汉字的构成。
)2、让学生认识汉字的“优美”,增强学生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3、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学好汉字、传播汉字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准备】1、结合课本、网络、工具书等资源,梳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演变规律,汉字的构成方法等知识。
2、学生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搜集自己名字中各个字的本义,探究其构成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相关图片。
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优美的汉字》,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汉字的起源1、了解仓颉造字说。
展示仓颉以及仓颉庙图片,解释“倉”的含义(人下一君,君上一人),引导学生理解造字是集体的功劳,而非一人的贡献。
2、由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过渡到汉字的演变。
三、汉字的演变1、幻灯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图、表,让学生形成对汉字演变的总体印象。
2、逐一展示每一种汉字形体的图片,并播放视频。
提问: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现,你能总结一下汉字演变的规律吗?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四、汉字的构成1、幻灯展示4种主要构字方式2、逐一分析每种构字方式,配图说明。
五、汉字游戏1、汉字字义的探讨。
2、汉字听写。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说说自己名字的本义以及尝试分析其造字方式。
七、课堂小结汉字优美的形态,端庄沉稳的结构,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意蕴,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力。
翻开书本,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日”的形状像太阳,“月”的形状像月牙,“山”像高高隆起的连绵山峰,“川”像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鸣”似鸟儿在引吭高歌。
三人为“众”,日月为“明”,“步水(三点水)”为“涉”,双“木”成“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汉字的世界里自由畅想,在汉字艺术的画廊里得到形象真实的美感。
优美的汉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 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 画,你要好好学习。”
—— 余光中
日本人用汉字开发智力
幼稚园的小朋友, 5岁开始接受汉字教育的智商达115; 4岁开始接受汉字教育的智商达125; 3岁开始接受汉字教育智商可达130以上。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 美”:
王羲之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颜体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所创,和柳公 权合称为“颜柳”, 有“颜筋柳骨”的说 法。
“颜体”是针对颜 真卿的楷书而言的, 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 笔画横轻竖重,笔力 雄强圆厚,气势庄严 雄浑。
欧体
欧阳询,书作笔力劲 健,点画虽然瘦硬,但 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 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 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 大方,法式严谨,看似 平正,实则险劲。字形 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 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 宽松而清晰。
柳体
唐代书法家 柳公权。特点点画 爽利挺秀,骨力遒 劲,结体严紧。
汉字的起源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由记事符 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 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图画和符号,它就 是汉字的前身。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 汉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商代)刻于兽 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已使用单 字四千六百多个,形声字已占一定比例, 已是发展成熟的文字了。
钱 沣 楷 书 雄 浑 稳 健
王 铎 草 书 纵 而 能 敛
本图 第之个中 。为 一在有国
《 行这名浙 兰 书里的江 亭 ”写地的 集 的下方“ 序 《被,兰 》 兰誉当亭 的 亭为年碑 唐 集“,亭 人 序天王” 摹 》下羲是
。
毛 泽 东 书 法 欣 赏
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小学语文《优美的汉字》教案

小学语文《优美的汉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2.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2.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运用,以及书写的规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基本笔画和结构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书写汉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掌握书写汉字的方法。
3. 示例讲解:教师示范书写常用的汉字,讲解其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跟着书写。
4. 练习书写: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书写常用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常用的汉字,加强巩固。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
3.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书法比赛,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PPT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发展。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书写汉字,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3. 采用激励评价法,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回家向家长介绍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书写汉字的方法。
3. 进行书写练习,学生独立书写常用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优美的汉字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颉造字传说仓颉仰观天象,俯 察万物,首创了“鸟迹 书”,震惊尘寰,堪称 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 绩过人,乃赐以“仓” (倉)姓,意为君上一 人,人下一君。
鲁迅先生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 作过精辟旳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 而是群众智慧旳结晶。
形成时代 殷商 商周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代 东汉晚期 汉魏
中文所承载旳文化内涵
中文,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旳 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 传承至今旳文字。
中文承载着丰富而深广旳文化内涵,因 此有学者将中文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书法欣赏
行书欣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旳《兰亭集序》,前人以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 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 古人评之为 “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旳《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 行书” 。
象形
简化了事物旳图形, 是最早造出来旳中文 符号。 如:“日”写 成 , “月”写 成 , 水写 成。
指事
即象形字加上符号构 成新字。 如:“明”字写成 , 意为“日”和 “月” 带来光明。 “旦” 字写成 ,意 为太阳出地平线升起。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 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 一起且把它们旳意义 结合成一种新旳意义 旳字。
中文演变过程
代表性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籀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真书)
主要载体 龟甲、兽骨 青铜器、石器 石器
石器 竹简,帛 帛、纸 帛、纸 纸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旳文字,具有象形 程度高,字体方向不稳固旳特点。
甲骨文,最早由清光绪年间王懿荣在中 药龙骨上发觉。龙骨出土旳地方——河南安阳 小屯村。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旳甲骨, 是以将它们命名为 “甲骨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9bd8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1.png)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此课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一梳理探究部分之中,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把握汉字的结构,也有助于汉字意义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
学情分析:此学段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过与汉字有关的知识,以及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成、汉字的文化都没有太深的接触,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祖国的文字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构字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以及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梳理汉字的起源、构成、发展等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的构成方法,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方法:1、梳理法:通过罗列、比较的方法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
2、探究法:通过搜集、研究的方法探究文字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他在这里所盛赞的这个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那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怎样的魅力竟然让一个外国人如此赞赏。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它、领略它的精妙,感受它的优美。
(板书:优美的汉字)二、汉字的“三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美吗?对,音美、形美、意美。
音美以感耳,悦耳动听;形美以感目,赏心悦目;意美以感心,心旷神怡。
首先,我们听两个音频,来感受一下汉字的音美(播放音频MP3)。
优美的汉字优秀教案

优美的汉字【篇一:优美的汉字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准备1.教课目的1.认识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经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认识汉字的发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质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2. 教课要点 /难点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质问题3.教课器具多媒体4.标签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奥运会徽、开幕式中国文字形义的特质导入课文。
(展现幻灯片)。
二、展现研究成就:(由四个小组展现,每组不超出 5 分钟)(一)汉字的发源:一般以为出此刻公元前13- 前 11 世纪商朝的“甲骨文”(单字 4500 个,此中认识的约占1/3 )考先人员在距今4500 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后期旧址出土文物上发现了“象形字”在距今 6000 年前的半坡人创建了拥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图画)---- “象形字”---- 系统文字(据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占 27.24% )(二)汉字的形体:1.汉字形体演变过程(1)古汉字阶段:甲骨文 ---- 金文 ---- 大篆(籀)、六国古文 ---- 小篆(形声占 87.39% )形体使用器物使用朝代形体特色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商朝后期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金文铸在青铜器上商朝后期和西周期间线条化、平直化趋向大篆刻在石鼓西周后期小篆能够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春秋战国后期、秦国使用字体规整均匀,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2)隶书楷书阶段:隶书 ---- 草书 ---- 行书 ---- 楷书(正楷、真书)(宋朝形声超出 90% )形体使用朝代形体特色隶书产生于战国后期,汉代通用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草书形成于汉代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识行书出此刻东汉后期比草书简单辨识,介于草楷之间楷书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到现在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划平和圆转(三)汉字的构成:(1)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2)合体字:“会心字”“形声字”应用:依据意符推究文字的意思,减少错别字。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1 汉字的起源讲解汉字的起源,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
通过展示古代文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
1.2 汉字的结构与特点分析汉字的结构,包括笔画、部首、偏旁等,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基本构成要素。
讲解汉字的特点,如方块形状、单一意义、音形义结合等,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章:汉字的书写与审美2.1 汉字的书写规范讲解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如笔顺、笔画、字形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2 汉字的审美特点分析汉字的审美特点,如平衡、对称、变化等,让学生理解汉字的美感。
通过欣赏优美的汉字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第三章:汉字的文化内涵3.1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讲解汉字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3.2 汉字的文化内涵分析汉字的文化内涵,包括字义、词义、成语、典故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
通过讲解有趣的汉字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
第四章:汉字的应用与创新4.1 汉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讲解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应用,如广告、设计、传媒等,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汉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汉字应用的能力。
4.2 汉字的创新与发展讲解汉字的创新与发展,如简体字、繁体字、信息化字体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趋势。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汉字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章:汉字的传承与保护5.1 汉字的传承意义讲解汉字的传承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通过讲解汉字传承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2 汉字的保护与传承讲解汉字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汉字就是保护中华文化。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保护汉字,让学生参与到汉字传承的行动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 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 国家是中 国 。
—印度前总理 尼赫鲁
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汉 字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 字 继英语之后,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外语选 修课程—— 中 文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定义 汉字产生的原因
汉字字形演变表
(1)象形程度逐步减弱 (2)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三、汉字的构成
汉字构成有“六书”之说。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形 声 字
由形旁(义符)和声旁(音符)两部 分组成 。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 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如:用“木”作形旁,可以组成“梨、 枝、梅、株、棵”等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
雾 盒 跑 领 闻 阔
四、汉字的文化
字 谜
一人一口,打一字 —— ( 合 ) 十八子,打一字 —— ( 李 ) 自大一点,打一字 —— ( 臭 )
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 晶 )
书 法
书 法
篆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 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 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 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 “印章” 等。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 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 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 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 寸之间,气象万千”。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字形方正严整,有 撇、捺和硬钩,笔画减少,波势减少,笔 画趋于平易圆转,便于书写。
讨论:观察《汉字演化表》说说 你发现了汉字字形演变的什么规 律?
• (2014四川卷) 19.为展示“走进 汉字历史,探究字 形变化”的研究性 学习成果,请给下 面的《汉字字形演 变表》配写一段说 明性文字,介绍汉 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 两个特点;②语言 准确、简明、连贯。 不超过40字。
媒体在行动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 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 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 道(CCTV-1)和中央电视台 科教频道(CCTV-10)播出。 目前已举办两届,观众收看盛 况空前。 “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 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 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 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 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 科教频道总监 金越
我们
该有所行动了?
篆刻
汉字书写和书法面临的尴尬现状
传统汉字正在遭遇现代化的侵 袭?提笔忘字已成新一代中国 人的困扰?一场文化危机甚至 开始悄然萌生?
汉字书写和书法面的尴尬现状
你会写汉字吗?你能把汉字写好吗? 这个问题不是故弄玄虚。随着使用电脑的 机会增多,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会写字了, 错别字频现,字迹潦草成了“通病”。据 记者了解,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很多人 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了。有专家认为, 过于依赖电脑打字、手机短信的便利,将 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汉字书 法面临尴尬处境 。——《青岛新闻网》
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
小篆: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 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讲 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字形进 一步简化,象形程度大为降低。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 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行书: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运用连笔, 书写快捷,比草书容易辨认,具有艺术审美 价值。
整理形声字的六种构成方式,填写下表:
结构位置
1上形下声 2下形上声 3左形右声 4右形左声
例
宇 想 肝 救 床 廊
字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整理形声字的六种构成方式,填写下表:
结构位置
1上形下声 2下形上声 3左形右声 4右形左声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宇 想 肝 救 床 廊
例 字 篱 梨 妈 攻 闷 座
汉字书写和书法面临的尴尬现状
•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 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 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 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 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该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青年报》今年4 月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 的83%承认写字有困难。
国家在行动
国家教育部2013年印发《中小学 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汉字和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要求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 用。 ”,
国家在行动
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等70余所院校开 设书法专业课,30余所院校设研究生培养 点。 在网络时代,书法正从实用走向纯艺术, 书法佳作、珍品已开始走进百姓家的收藏 室。与此同时,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 开设书法课程,书法市场在日益扩大,可 见书法人才的发展空间广阔。
汉字的祖先?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具有象形程度
高,字体方向不稳固的特点。
金文: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象形程度仍比较高,但已有了线条化的趋势。
大篆:大篆的代表 是“石鼓文”, 因其刻石外形似 鼓而得名。 石 鼓文具有遒劲凝 重的风格。字体 结构整齐,笔画 匀圆,并有横竖 行笔,形体趋于 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