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合集下载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增加胎儿自闭风险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增加胎儿自闭风险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增加胎儿自闭
风险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在妊娠中期和后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增加胎儿自闭症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女性在妊娠中期和后期服用抗抑郁药物,那么胎儿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了87%。

研究发现,在母亲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即SSRI 时,胎儿自闭症的患病风险上升得更高。

SSRI类药物包括酞(Lexapro)、氟西汀(百忧解)和舍曲林(左洛复)。

然而,专家指出,该研究结论并不能说明抗抑郁药和自闭症的明确的因果联系。

专家们表示,在没有咨询精神科医生的时候,孕妇不应该擅自停止服用抗抑郁药处方药物。

“我们需要谨慎地对目前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孕妇提出建议,让她们不要产生恐慌,不要突然中止服药,”AlanManevitz 博士表示,他是纽约市勒诺克斯山医院的一名临床精神病学家。

“孕妇们断药带来的影响可能强于继续服用药物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突然停止用药可能会使她们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因此,在她们决定某些事情的时候,应该咨询产科医生和精神病医生,”Manevitz表示,他并没有参与该项研究。

该发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近年来自闭症患病率上升的现象,该研究的高级作者AnickBerard表示,她是蒙特利尔大学药学院的一名教授。

决定是否让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物是一件困难的事情,Manevitz表示。

因为,“抑郁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对准妈妈和未出生婴儿来说影响十分严重。

”他表示。

精神科常用药物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安全性分级

精神科常用药物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安全性分级
C
L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舍曲林(左洛复)
C
L2
帕罗西汀(赛乐特)
D
L2
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文拉法辛(怡诺思)
C
L3
NE和特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
米氮平(瑞美隆)
C
L3
5-HT2A受体拮抗剂(SARIs)
曲唑酮(美抒玉)
C
L2
抗精神病药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C
L3
注:妊娠分级(B-比较安全,C-可能有害,D-孕妇慎用,X-孕妇禁用);哺乳分级(L2-较安全,L3-中等安全,L4-可能危险);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如有侵权请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C
L2
氯氮平
B
L3
苯乙咗衍生物
利培酮(维思通)
C
L3
吩噻嗪类
氯丙嗪
C
L3
奋乃静
C
L3
氯氮平衍生物
奥氮平
C
L2
苯甲酰胺类
舒必利
C
L2
氨磺必利(帕可)
C
L3
二苯并噻氯类衍生物
喹硫平(启维)
C
L2
喹啉酮衍生物
阿立哌唑
C
L3
情绪稳定剂
锂盐
碳酸锂
D
L3
丙戊酸盐
丙戊酸钠
D
L4
卡马西平(得理多)
D
L2
拉莫三嗪(利必通)
附录1精神科常用药物妊娠期及哺乳期安全性分级
分 类
名 称
妊娠分级(FDA)
哺乳分级
苯二氮卓类及非苯二氮卓类

富马酸喹硫平怀孕案例

富马酸喹硫平怀孕案例

富马酸喹硫平怀孕案例
富马酸喹硫平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在妊娠期间的使用一直备受争议。

有研究表明,富马酸喹硫平可能会增加妊娠期间出现先天畸形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然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停止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加重,对母婴健康同样带来风险。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权衡利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临床中,我们遇到了一位怀孕患者,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长期使用富马酸喹硫平来控制症状。

在怀孕后,她面临着是否继续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的困扰。

我们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利弊权衡,最终决定在怀孕期间继续给予她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但同时加强监测和管理,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了患者和胎儿的情况,并及时调整了药物剂量。

结果显示,患者在怀孕期间稳定控制了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同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处于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先天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

最终,患者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对于怀孕患者来说,继续使用富马酸喹硫平可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然而,这需要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利弊权衡,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此外,密切监测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总之,富马酸喹硫平怀孕案例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怀孕患者来说,继续使用富马酸喹硫平可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加强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可以为临床医生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精神分裂症孕妇妊娠期用药安全分析

精神分裂症孕妇妊娠期用药安全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是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类精神病。

据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呈现出发病率高、年龄低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25~35周岁。

而这一段时间,恰恰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生育年龄[1]。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临床上每年约有50万妊娠期孕妇患有精神分裂症,且有大约1/3的精神分裂症孕妇在妊娠期服用了抗精神药物。

抗精神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妊娠期孕妇的病情,但另一方面也在很DOI:10.16662/ki.1674-0742.2018.14.104精神分裂症孕妇妊娠期用药安全分析林芳1,胡豪21.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精神科,湖北襄阳441000;2.湖北省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襄阳441000[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孕妇妊娠期用药安全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精神科和幼保健院妇产科共同收治的35例精神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5例正常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给以抗精神药物,对照组孕妇未采取任何治疗,对比整个妊娠期,以及生产、新生儿的具体情况。

结果观察组孕妇经过服用抗精神药物之后,直接影响了腹中的胎儿,导致妊娠期孕妇出现流产、死胎、宫内发育异常的几率分别是14.29%、8.57%和20.0%,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孕妇所诞生的婴儿畸形发生率22.86%,对照组为5.7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剂量服用药物患者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孕妇在妊娠期间,用药会大大降低婴儿的健康,必须要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以有效降低对胎儿健康的危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精神病发作期孕妇孕产期的处理

精神病发作期孕妇孕产期的处理

精 神 疾 病 是 指 在 理 化、生 物、心 理、社 会 因 素 作 用下,导致大脑机能紊乱,产生 认 知、情 感、意 志 行 为 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患有精神病的孕妇作为一 类特殊的人群,虽然服用抗精神病 药 物,但 仍 有 部 分 患者可以受孕。精神患者意外 妊 娠 后,其 妊 娠、终 止 妊娠或分娩,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术 中 或 分 娩 时 均 可诱发或加重病情,采用何种措施 终 止 妊 娠 或 分 娩, 如何在产后对其实施适当的治疗、护 理,减 少 其 产 后 并发症 一 直 是 妇 产 科 医 生 关 注 的 问 题。 我 科 2005 年6 月—2011 年 12 月 共 收 治 精 神 病 发 作 期 合 并 妊 娠 49 例 ,现 将 其 处 理 方 法 分 析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精 神 病 发 作 期 合 并 妊 娠 49 例,其 中诊断精神分裂症25例(精神分裂症 是 以 基 本 的 个 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 神 活 动 与 环 境 不 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它 的 病 程 迁 延,呈 反 复 加 重 或 恶 化 ,是 精 神 病 中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躁 狂 症 5 例(以情绪高涨、言语增多、联想加 快 为 特 征,多 呈 间 隙性发作,复发率高),情感性 精 神 障 碍 19 例。 病 史 0.5~20 年,年 龄 18~37 岁。 其 中 人 工 流 产 24 例, 中期妊娠引产6例,足月分娩 19 例。 孕 妇 术 时 或 分 娩时均处于发作期。 1.2 方 法 人 工 流 产、中 期 妊 娠 引 产 的 患 者,术 前 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调整抗精神病 药 物 量,尽 量 控 制
· 52 ·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Jan.2013,Vol.16,No.1

妊娠剧吐,哪些药物可放心使用呢

妊娠剧吐,哪些药物可放心使用呢

妊娠剧吐,哪些药物可放心使用呢恶心以及呕吐一直都是困扰着怀孕女性的难题,特别是在女性妊娠的早期。

女性在怀孕早期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的现象,通常被人们叫做早孕反应。

但是,有部分的怀孕女性其恶心、呕吐的时间较长,直接影响到孕妇正常的生活以及食物的吸收情况,很有可以使孕妇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酸中毒等现象,若不是及时得到控制,会导致孕妇的体重逐渐下降,最后出现脱水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作妊娠剧吐。

那么,妊娠剧吐,有哪些药物可以放心使用呢?治疗妊娠剧吐的相关药物1.地西泮地西泮是一种人们常用的苯二氮草类抗焦虑药物,具有着抗惊厥、抗焦虑、催眠镇定、抗癫痫等作用。

同时,地西泮还能够间接性的扩张小动脉静脉,进而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使冠状脉血流逐渐增加,让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下降,最终减少氧耗量。

地西泮容易穿过胎盘,在对孕妇静脉注射地西泮五到十分过后,孕妇脐血中的浓度,之后会逐渐接近母体的浓度。

据研究表明,地西泮在胎儿循环中具有积聚的功效,能够使胎儿循环浓度达到母血的一到三倍,在女性妊娠晚期使用地西泮能够使胎动减少,胎心率变异性降低。

2.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属于一种长效巴比妥类,其小剂量起到镇静的作用,中剂量起到催眠的作用,大剂量起到抗惊厥的作用。

苯巴比妥有着防止新生儿患上核黄疸的功效,可以有效增加孕妇的胆汁量,让其肝细胞排泄胆红素随之增长。

苯巴比妥能够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体中,之后遍布在胎儿的各个器官组织内,在胎盘组织中的含量最高。

孕妇在口服此类药物后,其胎血浓度会与母血浓度相近。

女性在妊娠晚期服用此类药物,一般都与胎儿出血性疾病相关,联合维生素k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体重较轻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率。

但是,孕妇若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使胎儿成瘾,使新生儿出现戒断症状。

3.维生素b6维生素b6常用的三种形式有吡哆醇、吡哆醛以及吡哆胺。

维生素b6在豆类以及小麦等谷物总之的外皮中含量最为丰富,像是于肉类、蛋黄类以及肝中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6。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1.妊娠期用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

人类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

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

妊娠时曾接受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者,所产的婴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对早产儿,为避免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在分娩前给母亲使用地塞米松,以诱导早产儿肺表面活化蛋白的形成,由于仅短期应用,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未见有不良影响。

2.哺乳期用药:生理剂量或低药理剂量(每天可的松25mg或强的松5mg,或更少)对婴儿一般无不良影响。

但是,如乳母接受药理性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不应哺乳,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等。

3.小儿用药:小儿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强的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

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儿童或少年患者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发生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性都增加。

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

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骨质疏松。

5.糖皮质激素与感染:一方面,非生理性糖皮质激素对抗感染不利。

生理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

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接受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后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往往已削弱了细胞免疫及(或)体液免疫功能,长疗程超生理剂量皮质类固醇使患者的炎性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减弱,由皮肤、粘膜等部位侵人的病原菌不能得到控制。

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

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药。

孕产妇使用抗精神病药应权衡利弊

孕产妇使用抗精神病药应权衡利弊
药 物 对 胎 儿 会 有 何 影 响 ? 怀 孕 生
既 往 有 精 神 病 史 者 ,在 妊 娠 期 可
能 复 发 ; 精 神 病 史 者 , 可 在 妊 无 亦
氯 丙 嗪 与 高 的 畸 形 风 险 相 关 。 曾 有 报 道 ,母 亲 在 妊 娠 期 服 用 这 类
娠 期 初 发 精 神 疾 病 。 曾 有 统 计 显
翁读者 :
3 例 这 样 的 病 人 中 追 踪 观 察 5 氮 平 、奥 氮 平 、利 培 酮 和 喹 硫 平 l ~ 1 0年 后 , 1例 确 诊 为 精 神 分 裂 症 ,
很 多 精 神 疾 病 , 特 别 是 常 见 的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常需 服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治 疗 ,有 些 患 者 由于 易 复发 , 需长 期服用这类 药物 , 故 以
是 否 还 需 要 服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 其 神 病 药 与 胎 儿 先 天 畸 形 发 生 率 增 利 可 能 大 于 弊 。氯 氮 平 属 于 B级 ,
问 题 的 关 键 是 妇 女 孕 产 期 用 药 是 否 会 对 胎 儿 或 婴 儿带 来 损 害 和 孕
高 之 间 有 任 何 关 系 。有 学 者 进 行
奋 乃 静 和 氟 哌 啶 醇 等 , 其 在 母 体 在 不 良 影 响 ; 或 尚 无 动 物 实 验 或
内可 以通 过 胎 盘 。但 目前 还 没 有 针 对 人 类 的 研 究 ; 或 动 物 实 验 显 证 据 显 示 , 出生 前 母 亲 使 用 抗 精 示 对 胎 儿 有 不 良 影 响 ,但 潜 在 的
妊 娠 对 精 神 疾 病 的 影 响 尚 无 服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的 母 亲 ,其 胎 儿 精 神 病 性 症 状 严 重 , 或 处 于 慢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8月 A 第 7 卷第 22期
Aug. A 2019 V ol. 7 No. 22
·综 述·
妊娠期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李自祥,苏成法
(宿迁市第三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 讨论妊娠期抗精神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循证、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对妊娠期的抗精神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进行讨论。

结果 近期发表的研究以更精细的统计分析显示,关于妊娠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必要的,个案决策科学治疗的风险低。

结论 临床环境下,妊娠期的科学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和安全的,同时要予密切医学关注。

【关键词】妊娠;抗精神病治疗;药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2.10.02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患者或家属,讨论女性精神病人在妊娠阶段,是否使用或如何安全、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怎样既能保持病情稳定,又不明显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当然,至目前为止,尚无足够的研究数据支持临床医生为孕妇和婴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和客观的和患者或家属解释这个阶段的矛盾,即生殖安全性。

因此,根据回瞻性循证,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对妊娠期的抗精神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作出科学解释。

首选,明确在妊娠期是否继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妊娠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局限在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管理的精神疾病。

就精神分裂症而言,目前所有学者都一致认为,妊娠期未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孕妇,其本人和新生儿的转归存在更大的风险[1],而且专家共识,精神分裂症的规范治疗基本上要终身维持。

此期间风险因素,包括其一,众所周知,精神病人发病的时候,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在这样的生理环境下,婴儿就象植物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茁壮成长。

其二,这时不得不提及“胎教”的概念,此时孕妇恶劣的精神状态给胎儿输注和传递的都是负面的思维逻辑、情感反应等遗传信息和能量,可以说,没有理由排除此过程就是此类疾病遗传的一个途径。

研究证明,抑郁发作期未治疗的孕妇在重度精神障碍所引起慢性应激影响下,可娩出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1]。

其他严重精神障碍的妊娠期患者,情形类似。

因此说,妊娠期抗精神病治疗的意义至关重要。

其次,如何在妊娠期继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F D A)规定妊娠期安全用药分为ABCDX5类,其中只有氯氮平为B类,氨磺必利分类不详,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被划归C类,即潜在利益仍支持在妊娠期使用。

个案决策的制定,应根据孕前的治疗方案,选择患者能耐受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GAs)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2],如奋乃静、利培酮、阿立哌唑等。

随着临床药物治疗的进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的广泛使用,临床治疗经验相对成熟,应优先考虑。

由于氯氮平的副作用明显,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常常使用小剂量的奥氮平、喹硫平、帕利哌酮等更为安全,一项回顾早期妊娠中,奥氮平的先天畸形相对风险评估值为1.0,喹硫平为1.0,利培酮为1.5,阿立哌唑为1.4。

有研究发现,暴露于抗精神病药物的新生儿的致畸性风险为1.4%,经敏感性和校正潜在的混淆因素后,其真实数值为1%,在正常人分娩畸形率的范围(1%~3%),为非显著的相对风险。

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或证实正常服药的患者的孩子因治疗而造成明显的畸形。

因此,总体说,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相对安全。

同时,应该将药物剂量分割为一天内多次使用,根据血浆水平,使剂量适应妊娠期内药物代谢的改变,将孕前血浆水平作为参考值。

再次,加强对妊娠期继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综合性医学关注。

因研究数据有限,目前临床无法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结构致畸性得出明确的结论,妊娠期的药物治疗仍存在风险,如致畸性,妊娠糖尿病、早产、新生儿体重异常等。

因此,同时考虑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和清除率及酶活性的改变,每月要开展药物谷浓度水平的治疗药物检测(TDM),以便调整妊娠各阶段的药物剂量。

还有与妇产专业联络,定期对胎儿予医学相关检查和随访,随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总之,将研究证据汇总来看,同时临床经验证明,妊娠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十分必要,而且妊娠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各方面转归的风险均较低[1]。

当然,治疗方案需要个案分析决策,对孕妇要密切医学关注和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充分考虑妊娠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获益/风险比的评估,做到既要孕妇的精神病的病情平稳,还有顾及到孕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Alexandra B.Whitworth,妊娠期与哺乳期内精神分裂症的精神
药理学治疗[J].psychistry 中文版,2018,(1)1:48-54.
[2] 徐初琛,张莉,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
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7:1024-1027.
本文编辑:刘欣悦
DOI:10.16282/11-9336/r.2019.2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