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宏发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a
b
支点
作用点
力点
S
N
U磁石
鉄片
磁力线密度越大,磁场强度越强
一.电磁原理(磁路部分)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2.继电器的机械特性
继电器衔铁运动时,所克服的机械反力Ff和衔铁行程(工作气隙)δ之间的关系曲线F=f(δ)称为继电器的机械特性
继电器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吸力F和衔铁行程(工作气隙)δ之间的关系曲线F=f(δ)称为继电器的吸力特性 继电器的吸力特性
4.继电器的吸力与反力特性配合
把继电器的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放在同一坐标系中,就构成了吸力与反力的配合曲线。
特点:足够的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磁率,较低的矫顽力.
特点: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能,耐温等级,工艺性.
特点:耐高温,漆膜机械性能,绝缘强度.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设计技术动向 微型化、片式化 高灵敏度 固态化(微型化、大功率化) 组合化、多功能化 高环境、高可靠性设计 生产方式动向 由手工转半自动与全自动
接触电阻(CR) :一个导体分成二段后形成的电接触、具有比原导体大得多的电阻,此电阻称为接触电阻。继电器的接触电阻指接点间电阻 接触电阻Rk是收缩电阻Re和表面膜电阻Rf的总和 Rk=Re+Rf
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伏安法
实验电流 注:为了测试方便,也可以用毫欧表,不过精度稍有降低
一 继电器定义
按动作原理分类
二 继电器分类
电气继电器 机电式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 静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加速度继电器
继电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按线圈电 源频率高低一般分50Hz、400HZ二种。 磁保持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
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件, 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电后仍能保持 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按外形尺寸分类
名
称
代 号
定
义
微型继电 器
W
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
Ra=R0[1+(Ta-20)]
式中:Ta为环境温度(℃)
为电阻温度系数(铜导线的温度系数是0.004/℃)
接触电阻的测量
测量动断触点接触电阻时继电器处 于不激励状态;测量动合触点接触电阻 时继电器处于额定激励状态。接触电阻 的测量一般采用电压-电流法(四端法)。 测量时,加到触点上的负载应符合产品 标准的规定。
时间参数的测量
时间参数的测量电路如图示所示, 也可以用其他合适的电子仪器、仪表代 替,但触点负载应为阻性,测动作、释 放及回跳时间用10mA × 6v(阻性负载), 测稳定时间负载为50μA × 50mV(阻 性负载)。仪器的分辩率为1μS。
(四)电磁继电器生产工艺简介
生产工艺流程 装配生产线 工装夹具 检验测试仪器
接触时差(不同时)
对于具有多组转换的继电器,最慢触点 的动作时间与最快触点的动作时间的差值。
动合触点(常开触点) 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时闭合,处于释
放状态时断开的一种触点。 动断触点(常闭触点)
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时断开,处于释 放状态时闭合的一种触点。 动触点
固定在动簧片上的触点,随衔铁运动 而移动。 静触点
动作(吸合)时间
处于释放状态(初始状态)的继电器,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施加输入激励量规 定值的瞬间起到继电器切换的瞬间止的 时间间隔(不含吸合回跳时间)。
宏发继电器使用指南2

j qv8ka Vc p;8kat\<8:\,G=8R y I3>81b V L v?8k|V x@8d I V xA8d Oo8c p c}P s78p t p]r U;8d-8S w^m c r U<8R y^~=8<:^~>8S A^~V@k K m?8I,p]@8?z/1d8*^f T13;8E Z V q E<8L v;Q<=8v d;T_>8:\A8k|V xV:k;8k|V x<8:k08F Y6V F Y y E;8F Y6<8F Y y E1i=8y3T F Y G O v y E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y q V 4}[p ?z^A *^f 7I H *G ?A m a U G d l I;8kat \kat \3J d ;9<=;@XS7?*^f Iw [}WK U c V =U c H *a `t u G F Y 6V x I H Q x 91b 6?a 8u a G ]J as {j o uE G :\,G :8?Fm;F 9@E y T *^f I Q }WK U c V =U c H *a `t u T }Xa *^f G F Y 6V x H Q x G 6;9@E y T 8;9?E y T 8;9<E y T G ]J as {j o uE G :\,G ;Fm;:F 9@t u 0F *^f I y ;9?t u 0F 8<9?t u 0F 8;9<t u 0F 8;t u 0FV 9>?6\Z v>?G K d I d c 1G :\,G ?Fm<?F G }WK U c V =U c H *a `t u G F Y 6V x H P x 9-7g b O >-7g b O ;=8R y I3<=<<8:\,GK ~,Gl6I ~d,G 8a //d ,G 8^s,G8U ,G 81d ,G V W^\,G V G *^f j i *d k ,G T n f O v V :\@|p ]6C G 6*3a O 7K ~,G p ]w <6jL {;`[<Gf ~M U rr ^+z |b G z T ^M 3T ][d Gi *d k ,G T^/a f 3d <9*^f :\b O 3d =9>81b V L v3Q>O 43Q Y O 4R y I3Q d R y ^m T I3Gy 3Tlb^m 6@YIH 8;<YIH 8<AYIH V <BYIH V 96}T ^*^f :-][G 6*^f R y o +^m Q d lb^m G m i Q d -^m 9v Q *^f T 1b 3Fe 6v bT =vG @|I G /1M b D [l I bT +I3F A c @|G Q <V L v P y t u X o k I3w [T -7g b O V L v u O G uY t u T ]z c j 9zJz E y T *^f 3N[H7<::QL46s G 3.;9L v u O :L v u O ;L v u O <L v u O =.;D>k |V x*^f T k |V x y 6I _U x 8b t x 8b t +o xVG U c,J ][d V x -w [G ]7O K ~etk 3i *k |V x T *^f 9][d ~y z F Y V x i d P G Ij >=c *^f ][d V x 6P xV Q x 9E>d I V x7O d I :f 8S j H f 8W g m 85qV Z dT o b 1i O d I 1v y/75V x IA x 8B xV C x Gi *>?w [d ci *G k M I 1u X j 1w [c y o b D [G P y 3d >3z N[H7<::QQ 6s 49F>d Od O p ]p t Z 5d -;S w I ,8d -;S w^m 8@k K m 8S A ^~G z v ?z d V 9r |y^H :\V d:\T <:^~G *^f 1;8i t q x s Gr |y WH :\;d:\T <:^~I G *^f ;8t q x s 9r U d -8S w vj |I ,I ,G 6;:fF 6@Y D ~d ,G EG F Y 6V x 6Q x T *^f r |<b I ,T ,G 6?:nF G ?:fY D ~d ,G EG w f Ty b 66;nj 9.<6r |d -V S w I ,v :\j |I ,T]a ^3V ]a h b.9<==a D ?a X u E5D h T H s <:^~o 0O T <:m 8:\j |I T 51+T ?QRd -o S wI ,:\j |I ,:\<b I ,m <<=>}?z *P B Q at0F.4C |Gm}@z nat0F.4C |Gm78p t p ]r U*^f T i d -c 8d -c 8T 2c 8S w c r U M .=oP T r U 1i.A c 9.r U 1i +I 4\Q r U T p ]n *d S G q fid PK ~M 3l *^f tK A b G ]:-9J.=d P d -8S w I ,r U 1i.9m =2/d -8S w^m c r Uc p c }S g}*^f T r [`G G z N[H7<::QJ 6si b D G 3d ?V d @9<=?R y ^~T r |]3^m 8^/q V ^m q 93^m 8^/q r |I G 1D|`@o 0X ^m d8^/d N ~T 2T Gr UI ,t D|h G z `@R y :f E 1G 2T r |y |d 9R y ^~j r |I T d I :f \;C /G o z r U j ;bm<b N w [i8r U d I J Di j R y G +t q E9r U]c V^1f j /r y :f D v Q 6J T c G f j =O 6IV^6V :\;5^3X^7<?4]O l I X^6d I :f^6^~:f H ]D +Q R T :f H ]M:8::>9j E=8<:^~r |I G +I :\=T ,G t }WK U c I b G 1a j :\r U `U T^m V ^/c G ,G1I :\H <b ^W `]G +G :\i W `jn 89.1e t s |zJ y \I;4138;6,G T:\r U ^mX 8@Y G ^/X 8;::fF D 1^\E9<4138W^\,G T:\r U ^m 1X 8=:fY G ^/1X 8?:nF 9=4r G M1^\r U D o:-E M T:\i 1H M 3RW^\^3l x 9>/S A ^~V @k K m*^f S A ^~r U v Q e M 3U R dGZr *^f 1i84k S A R =Gr U ^m 1}WK U c S CI b D v Q s e J6?::Ya8`8EGr ST +X c w 6Zr c 9j 8R y P as {j o uE T *^f G S A ^~V @k K m p ]r UI 17R y -7gh <G z @m c N i o uE 9@k K m r UI v Qo 3I b r U ^m T ;8;XG +I D h 1^/6;fF GT 2I ,;j G 6[*I 1z I b^m J T 2;fcg 6y 9<8R y ^~?/I ,p ]@/?z -1o 3,m q -1o LF+m 4Nq -1G 2p O i z T i 6*-3M 39J.>d PI ,p ]b ~P |.9.CQI d -I ,RI S w I ,TI u f I ,OI j |I ,RSI *J I ,?I :\i W @I :\^W;:;;::;75:R y ^/:\^/L <s *^f;:;;::;75:R y ^/:\^/A T 2*^f<=@.D;8E Z V q E;8;*^f T E Z V M3M1l1qJq w G M3t>T S v X G2L*^f i B9Y G58X l5q G N k]O l Xm G14n;o G-r|-W3]n O M39;8<S v S T*^f1q E8d I:f6S j H f i I8B:2G o5_g l@i.V d q~J d g y T x o9;8=*^f T q E I,Q d7v3\s T c E w[G v Q s e J G]z Iq E<m=P]A cv C-rD z7{/a6 e N/a EG W3w[.]v s M3G O v Qi1}M?P G P y]p S KNG9[;<=<<R3^z=f56Y q E a v}a*r d L=I b9<8L v;Q<<8;L va<L v8/j^3R T*^f G6*Z5+B G G D7*^f T-R g81\;/j^3R F z6v y T+ B u O G o o36L v R8L v8aT*^f G o o31+V A_-EG z@I l T5q Z d-3J m;*^f G J L v nT*^f L v6*M3I bT/a G j B Y B b GL v M1l1T2L v n\8]G`@*^f X R a b 1v T-39*^f L v1D|`@I l A x V l+@-B G z vA Y1V+Y1j*^f d O T2T G_t IM3A]] o4+Y9.1*^f`,utS Q v b Qn G`@b/Ay3L/*^f i O]y d-9 L v I i S k|P d-R g G5_g P d G1k3R P:P i r-7R7kG6*377z=T8i GP d=g G .1-u-R6@f Q I Gi x3vh+-R G z v^c g wS AzL/W+1g o g w l_09b/k9B9 <8<Q<C Q6*M zJ{5A c I:f BQ<I,;:B z N J2/-u@D]G1r o Q<X Rd A G T2dr=@?~9I A T2*^f v Q`j G K-*8;o D I A T2*^f<C r U`]e1j*^f]t q R y+v I b u d;I X T:5^m G M*^f;8i*J x s EG z*J x s6c L I b y<^3G v eI@Y`UI w D:x s m7;OW9=8v d;T_=8;R y t q16R y G+lb^m G m i Q d-^m G z v^@^m h d8:E V,f-e T a b2T*^f T]y:-9 =8<R y T+I D h^mQ d+R*^f R y=T^m+I c G m i Q D h y j G+T^m c9,6R y T+I D h^m X Q8R y: E V R yc S R S A sm~T K+:f D v M}7K+:f G R y l p D N k h3G A g>c EG e X Q S A T+ a b8k b T2T9=8=u d]|M3P6R y as{j o uE T*^f G C_|-*^f T R y u d G v M R y^m<s7M l m c N i o u E G DmQ h*^f F Y9=8>v d^3I^3@|I G6*`@I*^f i:-I61^//3_4i S<=A=8?L R y A T 2*^f T v d^32.@G P 6Z3`U I G ^/6^1H 4^G r 3W v 4^^/6R y <^G M *^f d -G P x _Z3`U I G ^1H =T9O ~M 7uE Xi V R y Hhce w^G M *^f *J 9I M3.^3I G t I K ~M 3l |-^3p ]9=8@>8f x M 3k 5*^f R y f x M 3G i^a ,R y s{^m 1D w ^/|I E T l V WTw^G Dm M s{^m WT *^f S w I ,p zG ,B 6*y e a j G 2.A 9k 5*^f T R y >x M 3T G 585y v +i O T ^k 5*^f *I :-G ,B i /1k 5*^f >x M 39.E=8A R y as {j G GR y i^a ,G R y {g l w D]X 8t q ^m Ts{^m G q j^z R 36u IT 4O G_g +z{j 9{j uq Y k G ~yo w R y {gs f x o uE G O f x o uE]7l p z *^f S w I ,G 2T *^f T M 3W F 9d A Q i *{j G G Y L j \s e 9.FZ3`UM d -yKRIM d -M *JZ3`UR y ^/MPMP^4i /1T>8f xy<_4]|T x<<=B>8:\>8;:\T T _^3:\T _^3j \y E 3d B 9I SIi SI v QY s<=C>8<:\>8f x:\f x]z w 1^3<~T ][d G O *I 8W }yiT ][d G ,B G :\f x R 38v C M 2/T ,C ^3G W 2-W E 8^z-`8W P 8^^3J :\>x ^3O w 1^3i W T ][d G O *I 8W^3<~T ][d G ,B G :\>x R 38H,T _^39w 1][d G Ij k ]o 37{5D o z =E *l a *^f T {*:\>f x M 3i w 1d ][d G 2.B oP 9M 3l D|`@M 3Il V^3,G t>8?d I :fd I :f E 1G :\,T^^w^l +R G *^f T ,G V W F 7II 0?9,B M 3l Gi O }M w [c y V b D [o I bT :-d I :f t u 9>8@K [^3K ~13l G :\x<1`@o 9K [^3D w :\u f I ,;:\}^h i I ,T K [EG 6]O p D ^^h i j <~}.v 3,G ~3G u e Q Y R j 3G l L /jYh 3G M :\v C d >k 9J.C d P K [^3T y m y<b O 9d ][f VkE;73;7V4gd l Vk 6>f x ]T ][f G V 6L 5*^f T ][f 96}T ^*^f :\>f x M 3I T ][f G s |zJ {\I;4i D h 7{5:\f x e i xn f v 5I 8L 5:\lb ,G D ^/EJ <4i D h 7{5:\>x e i xn f v 518L 5:\n f O v D ^m E9>8=:\8l M 3*^fn f lb^m i 38l G n f W 8lb^/,G ,~d -I G d W F C ]]zp z98lt 51I <m P y *^f l V^/lb c z =Rlb c T ?:2mA:2t 5N ,8l ]p Z KNG9[<?<=f 58l yN =-G K ~n f,G 5WR @Y6;::fF o nF x I 1B n G 1M S W^\o l V^/T {5V [=c [<f I c pW *l +z s D 9>8>n f Z6:\n f I^/,G G Z6T O +l M :\^^w^w D T +|;64}I ,=[G Q h :\:f E 1G :f E 1^^w^A v j +R G :\W F II n h 96T ^*^f ][u fV W F C ]G *^f :\T n f Z6e 6I b G Z6]p Z d C 9.H.GH2_g+KfEb~3];8k|V xk|V x y l d3J d;:9<8:k:k]z;S Y v8J a F Y T*^f G Dm w1w[9+V T][d G U3*^f T:k I S C c yl e6I b G u]z M3a T t u A c:k G v Q*^f:kU I2J d9:k>N I;4:k1Y j w[T{P V n t F Y G O Gi t-6:kU I C k G o:k]T w[M C][J<4G+R P1v j z[@^c-3G O O S I k y k I{P V27i:z v8G O:k1v i P M l L/.g G sm8W w[T][d J=4;6:k u N O O k I{P211+V27i G o z17O i`f V w[D h{P6i|b R PT:k I,9<>:;8F Y6*^f][d T d c~y3F Y6V x i d P G+I F Y6cC W C S G Ij K N*^f][d+1HR A x 3Q49P yF Y6V x y l3d;<9<8F Y y E1iF Y y E1i3J d;=9<>;x8y3T F Y G O v y EF Y y EG O3J d;>9<><。
宏发继电器工作原理

宏发继电器工作原理1.引言1.1 概述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来控制电流的开关装置。
宏发继电器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继电器品牌,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其内部结构和电磁原理的分析,将详细解释宏发继电器是如何实现信号的转换和电流的控制的。
同时,还将探讨宏发继电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继电器的核心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宏发继电器。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宏发继电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接下来,本文将先介绍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功能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将详细解释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最后,将对宏发继电器的优势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宏发继电器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而又详细的了解,从而对该品牌的继电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工作原理的解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宏发继电器。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该品牌的继电器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宏发继电器工作原理”为主题,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继电器的概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继电器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
然后,会给出本文的文章结构,即依次介绍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和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展望宏发继电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首先将介绍继电器的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继电器的定义、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使读者对继电器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然后,重点讨论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具体来说,将解释宏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电路结构以及与其他类型继电器的区别。
继电器知识培训 继电器基础知识学习资料PPT资料

过载能力较差的电动机,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联的动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的线圈断电,从而断开主电路,使电动机停转,起到过载保护的目的,同时热元件因为断电而逐渐降温
其延时动合触点迅速闭合,延时动断触点迅 线圈串接在电路中,线圈匝数少,导线粗 速断开。当线圈失电时,其延时动合触点要 电流继电器有欠电流继电器和过电流继电器两类。
过载能力较差的电动机,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0.
延时一段时间再断开,延时动断触点要延时 过载能力较差的电动机,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0.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工作电流通过热元件产生热量不足以使热继电器不动作;
结构
定子(笼型空心绕组) 转子 由一块永久磁铁制成,与电动机同轴相联 触点系统
当转子(磁铁)旋转时, 笼型绕组切割转子磁场产 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此电流与磁铁磁场相作用, 产生电磁转矩,圆环在此 力矩的作用下带动定子柄, 克服弹簧力而顺转子转动 的方向摆动,使触点动作。 当转速低于一定值时,定 子柄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触点复位。
一段时间再闭合。
3.热继电器
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而使触点动作的保护电器。
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电流不平衡的 保护。
结构 使用:
发热元件 动断触点 传动机构 复位按钮
调整电流装置
发热元件 动断触点
串联 串联
主电路 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工作电 流通过热元件产生热量不足以使热 继电器不动作;
选择时主要根据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联结方式来确定热继电器的型 号,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中,在电源对称性较好或 Y 联结的电动机 时可选用两相或三相结构的热继电器。但对于定子绕组为△联结的电 动机必须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继电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应用领域按外形尺寸分类定义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 的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 ,但不大于25mm 的继电器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 ,但不大于50mm 的继电器按触点负载分类定义微功率继电器小于0.2A 的继电器。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26.07.2021
11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第一节 继电器的组成 一、电磁机构
长轭铁 盖板
前支架 复原簧片
衔铁
衔铁轴
线圈
铁心
推动杆
工作气隙
后支架
26.07.2021
12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1 电磁机构的组成 电磁机构是由线圈和闭合磁路(包括铁心、轭铁、衔铁和气隙 )等构成的实现电磁转换的组件。 1) 线圈 继电器的“心脏”,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产生磁场。它由漆 包线绕制而成。 2) 铁心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插在线圈中心孔内,与轭铁 铆装。作用是集中线圈产生的磁通,提高磁导和磁场强度。 3) 轭铁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作用是形成一条磁阻最小的 闭合磁路,同时支撑铁心、线圈、衔铁等其它零件。 4) 衔铁
26.07.2021
15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2 电磁系统的技术参数 1) 保持力 瞬时拉开吸合衔铁所需要的力矩。对单稳态磁路,线 圈驱动一边通常加正常动作电压。
保持力异常情况:
① 双气隙两边力矩相差大:轴孔间隙大;
② 保持力小:气隙面镀层偏厚;极靴未贴平有缝隙
;漏磁严重;磁性零件磁性能差;线圈匝数少;铁心 和轭铁铆装处磁阻大。
26.07.2021
9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JZC—078M/027Y-11-Ⅰ
26.07.2021
环境等级代号 引出端型式代号 安装方式代号 可靠性等级代号 规格序号 防护特征 产品序号 外型符号 基本型号
10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第五节 继电器的使用 1、家用电器 必须经过安全认证,耐高压,使用寿命5~10年,工作寿命20 万次。 2、汽车 工作电压12V,防沙尘、水、盐和油,耐电报,工作寿命5~50 万次。 3、电报、电话系统 切换速率快100次/秒,灵敏度≤140mW工作寿命100万次,接 触电阻小而稳定。 4、军用系统等
宏发继电器参数

宏发继电器参数
宏发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各不相同,其参数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JQC-
3FF/012-1ZS型号宏发继电器的一些参数:
外形尺寸为××(L×W×H)。
重量为10g。
触点参数包括:触点形式为1C(SPDT),触点负载为10A/277VDC或10A/120VAC,额定电流为10A,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均≥105和≥107。
线圈参数包括:阻值为400Ω(±10%),线圈功耗为360mW,额定电压为DC 12V,吸合电压为DC 9V,释放电压为DC 。
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绝缘电阻≥100MΩ,线圈与触点间耐压为1000VAC/1分钟,触点与触点间耐压也为1000VAC/1分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宏发继电器参数,建议访问宏发官网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 的继电器。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 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 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四、继电器的用途
五、电磁继电器基本知识介绍
(一)工作原理、结构及分类 (二)主要技术参数、术语 (三)性能参数检测方法 (四)生产工艺简介
(一)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结构及分类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 压或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铁心、轭 铁、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 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 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 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到初始状 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混合式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同轴继电器 真空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热式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
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 线路组成,起放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器。
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kHz的交流线路的继电器。 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 频、射频线路用的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利用控制电路内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 器。 利用光电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
机械参数
触点间隙 当触点电路断开时,动触点与静触 点之间的间隙。 触点压力 处于闭合位置的两个触点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 衔铁超行程 继电器吸合时,衔铁向铁心极面运 动过程中,当动合触点接触瞬间,衔铁 与铁心极面的间隙。
二次吸合(两响) 当线圈电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有一时刻 继电器停留在常闭触点已断开,而常开还未 闭合,或者常开虽然闭合而衔铁与铁心极面 还未贴合的状态上,随着线圈电压进行一步 上升,衔铁才与铁心极面贴合,形成“两 响”。 接触时差(不同时) 对于具有多组转换的继电器,最慢触点 的动作时间与最快触点的动作时间的差值。
Y Ymax
Ymin 0 Xb Xa Xmax X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三、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工作原理、 外形尺寸、触点负载、防护特征、触点形式、产 品用途等分类。 其中,按工作原理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分 类 号 1 2
名
称
定
义
电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由控制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吸力驱动磁路中的可动部分而实现 触点开、闭或转换功能的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能够象电磁继电器那样执行开、闭线路的功能,且 其输入和输出的绝缘程度与电磁继电器相当的全固态器件。
小于0.2A的继电器 0.2~2A的继电器 2~10A的继电器
大功率继电器
Q
10A以上继电器
按防护特征分类
名 称 代 号 M 定 义
密封继电器
塑封继电器
F
防尘罩继电 器
F
采用焊接或其它方法,将触点和线 圈等密封在金属罩内,其泄漏率较 低的继电器 采用封胶的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 密封在塑料罩内,其泄漏率较高的 继电器 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封闭加以防 护的继电器
Ra=R0[1+(Ta-20)]
式中:Ta为环境温度(℃)
为电阻温度系数(铜导线的温度系数是0.004/℃)
接触电阻的测量 测量动断触点接触电阻时继电器处 于不激励状态;测量动合触点接触电阻 时继电器处于额定激励状态。接触电阻 的测量一般采用电压-电流法(四端法)。 测量时,加到触点上的负载应符合产品 标准的规定。 测试部位在引出端离其根部4mm之 内。负载应在触点达稳定闭合之后施加, 触点断开之前切除。
吸合值、释放值的测量 继电器的吸合值、不吸动值、保持值、 释放值测试按下图所示的测试程序图进行。 该测试程序为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 遵守的统一方法,其最大优点是测试的参 数重复性好,它并不表示实际使用中继电 器要先磁化,后工作。
磁化
保持值 释放值
吸合值 不吸合值
.
测试程序图
时间
线圈电阻的测量 线圈电阻的测量可用电压 - 电流法和电桥 法。用电压-电流法测量时,应尽量避免或减 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试过程要 尽量短,以避免线圈温升。 测试数值 Ra 应换算成基准温度(一般为 20℃)下的值,换算公式为:
衔铁 铁心
底座
HFV6继电器三维模形
动簧片
(返回机构)
线圈 触点 静簧片
引出脚
HFKW继电器三维模形
电磁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 可以按工作原理、外形尺寸、 触点负载、防护特征、触点 形式、产品用途等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直流电磁继电器 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按触点负 载大小分为微功率、弱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 四种。 交流电磁继电器 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按线圈电 源频率高低一般分50Hz、400HZ二种。 磁保持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 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件, 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电后仍能保持 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绝缘电阻 继电器的绝缘电阻是指各不相连导 电部分间的绝缘部分在外加一定直流电 压时所呈现的电阻值。(一般情况下, 常开触点间、触点组间、触点线圈间绝 缘电阻值为同一值)
动作(吸合)时间 处于释放状态(初始状态)的继电器,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施加输入激励量规 定值的瞬间起到继电器切换的瞬间止的 时间间隔(不含吸合回跳时间)。
D
B
Z
C
(三)电磁继电器参数检测方法
依据的标准 GB/T10232-94 IEC255-7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 器测试程序》 产品企业标准
试验的标准条件 温 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当继电器处于超出标准条件下测试时, 继电器的技术指标将可能会发生偏差。
JZC-32F / 012 – H
继电器型号 线圈电压
S
L
Q
触点形式
封装形式 线圈功耗 触点容量
继电器型号 J Z C – 32 F
J---继电器 Z---中功率 C---超小型 32--- 序号 F---封闭型
(二)主要技术参数、术语
电气参数
动作(吸合)电压、释放电压 继电器的所有触点从释放状态到达工作 状态时所需线圈电压的最小值。 通用继电器一般规定为75%~80%额定 电压。 继电器的所有触点从吸合状态恢复至 释放状态时线圈电压的最大值。 通用继电器一般规定为5%~10%额定电 压。
时间参数的测量 时间参数的测量电路如图示所示, 也可以用其他合适的电子仪器、仪表代 替,但触点负载应为阻性,测动作、释 放及回跳时间用10mA × 6v(阻性负载), 测稳定时间负载为50μ A × 50mV(阻 性负载)。仪器的分辩率为1μ S。
(四)电磁继电器生产工艺简介
生产工艺流程 装配生产线 工装夹具 检验测试仪器
零件生产:
衔铁、轭铁、动静簧片等金属零件的冲压-热处理--电镀。线圈架、底座、外壳、推动卡等塑料零件的 注塑成形。
释放时间 处于动作状态(终止状态)的继电器,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断开输入激励量规 定值的瞬间起到继电器切换的瞬间止的 时间间隔(不含释放回跳时间)。
回跳时间 对于正在闭合其电路的触点,从触 点电路第一次闭合的瞬间起至触点电路 最终闭合的瞬间止的时间间隔。
●公司一般把动作电压、释放电压、接触 电阻、介质耐压和绝缘电阻合称五大电 气参数。
敞开继电器
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点和线圈等的 继电器
按触点形式分类
名 称 代号 定 义
常开继电器
H
只有常开触点形式的继电器
常闭继电器
D
只有常闭触点形式的继电器
转换继电器
Z
具有转换触点形式的继电器
按用途分类
名 称 特 点 通讯继电器 (包括高频继 电器) 在通讯设备中使用的继电器,该类继电 器触点负载范围从低电平到中等电流, 可靠性要求极高。
实物造型
电磁继电回机 构等几个部分组成。
HFV7继电器爆炸图
返回机构 磁路系统
接触系统
磁路系统由铁心、轭铁、衔
铁、线圈等零件组成。
接触系统由静簧片、动簧片、
触点底座等零件组成。
返回机构由复原簧片或拉簧
组成。
HFV6继电器三维模形
轭铁
不论继电器的动作原理、结构形式如何千差 万别,它们都是由感应机构(接受输入信号)、 比较机构(提供比较量)和执行机构(输出电路) 三部分组成。
X 感应机构 比较机构
继电器结构原理框图
执行机构
Y
从电路的角度来看,继电器分控制部分,即 输入回路;被控部分,即输出回路。当继电器的 控制部分的输入量(X)达到一定值时,其输出 回路的电参量(Y)就发生阶跃式的变化。
按外形尺寸分类
名 称 代 号 定 义
微型继电 器
W
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
超小型继 电器
小型继电 器
C X
最长边尺寸大于 10mm ,但不大于 25mm 的继电器
最长边尺寸大于 25mm ,但不大于 50mm 的继电器
按触点负载分类
名 称 代 号
W R Z
定
义
微功率继电器 弱功率继电器 中功率继电器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的测试一般都使用兆欧表, 被测继电器应置于优质绝缘板上,测试电 压应符合各产品技术要求规定,一般加电 压2s之后的最小值即为被测值。 介质耐压 介质耐压的测试一般都使用专用介质 耐压表,测试时可在最高电压( 110% 试 验电压)下保持1s,有争议时应以试验电 压保持1min为准。漏电流一般为1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