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车间提高碱度稳定率的质量管理成果

合集下载

烧结厂工作总结及计划

烧结厂工作总结及计划

1. 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烧结产量达到了预定目标,累计生产烧结矿XX万吨。

- 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达到XX%,较去年提升了XX个百分点。

2. 设备运行情况- 烧结生产线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降低至XX%,较去年同期下降XX%。

- 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了生产线的持续稳定运行。

3. 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原料配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烧结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了XX%。

- 加强成本核算,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4. 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5. 环境保护- 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排放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厂区内绿化覆盖率提高至XX%。

二、存在问题1. 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生产环节存在瓶颈,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 技术创新不足- 烧结工艺及设备技术更新缓慢,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3. 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

1.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

- 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2.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 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烧结工艺水平。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5. 强化环境保护-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污染物排放。

-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保标准。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烧结厂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汉钢提升烧结矿质量实践

汉钢提升烧结矿质量实践

汉钢提升烧结矿质量实践田肇运【摘要】汉钢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把关,优化原燃料结构,合理控制烧结矿成分,实施系列工艺改进措施,加强日常操作,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提升至91.15%,烧结矿转鼓指数达到79.25%,烧结矿粒级及冶金性能得到改善.【期刊名称】《山西冶金》【年(卷),期】2019(042)002【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原燃料;转鼓指数;冶金性能【作者】田肇运【作者单位】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中62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046.41 概述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全文简称汉钢)通过实施热风烧结、厚料层烧结等工艺改进措施,加强烧结机日常生产操作,烧结矿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烧结矿成分稳定性得到改善,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从74.13%提升至91.15%;烧结矿物理性能得到保障,转鼓指数达到79%以上,筛分指数控制在5%以内,平均粒径从18.13 mm提升至21.23 mm;烧结矿冶金性能得到提升,还原性达到75%,低温还原粉化率(+3.15 mm)达到72%。

2 提升烧结矿质量采取的措施2.1 原燃料结构及质量把关烧结矿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原燃料条件,这一方面要求烧结原燃料结构要合理,主要包括配矿结构、熔剂结构、燃料结构,以及其之间的匹配性;另一方面要求原燃料质量达到工艺要求,且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汉钢配矿结构主要为三大种:巴西赤铁矿、澳大利亚褐铁矿、周边磁铁矿。

配矿中严格控制褐铁矿比例不超过60%,降低烧结过程料层的收缩,同时配加10%~20%周边磁铁精矿粉,保证烧结过程宏观氧化气氛;熔剂结构调整根据含铁原料原始粒度组成进行调整,原始粒度差时,相应增加生石灰粉用量,提升混合料造球效果;固体燃料结构使用主要使用焦末,兰炭、无烟煤有经济性时,配加70%焦末+30%无烟煤/兰炭,保证混合燃料挥发分小于5%。

原燃料质量重点关注混匀矿质量的稳定性,中和混匀料场确保堆料层数大于400层,同时实施“变起点、变终点”堆料,减少两端质量波动;熔剂重点把控粒度控制,要求<3 mm的大于90%,同时将质量不同的自产生石灰粉和外购生石灰粉分类入仓使用,固体燃料重点把控粒度、水分控制,确保焦末破碎的效果。

炼铁厂三烧车间提高碱度稳定率实践

炼铁厂三烧车间提高碱度稳定率实践

炼铁厂三烧车间提高碱度稳定率实践胡建雄肖眉飞唐黎军(涟钢炼铁厂)摘要本文针对涟钢炼铁厂三烧车间碱度稳定率在行业同类型烧结机偏低,而高炉大型化后对烧结矿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的状况,通过对烧结铁矿中和粉端部料、烧结配料室各原料下料稳定性、连续性、烧结炉前布料以及烧结矿取制样等的研究,实现了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稳步提高,并在2019年进入行业同类型前列。

关键词碱度稳定率;下料稳定性;下料连续性;端部料涟钢炼铁厂三烧车间现有两台烧结机,分别为130m2烧结机和180m2烧结机,其中130m2烧结机建于1999年,180m2烧结机于2003年投产,都具有较长机龄。

烧结矿碱度稳定性是影响高炉稳定顺行的关键质量指标,经验数据表明,烧结矿碱度波动由±0.1缩小到±0.075,高炉可增产1.5%,焦比可降低0.8%;波动值进一步降低至±0.05时,又可增产1%,焦比降低0.5%。

2017年三烧车间碱度稳定率(±0.1)在93%左右,在同类型烧结机中排名靠后,同年全国最好水平是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0 m2烧结机碱度稳定率100%。

我车间两台烧结机的配料混合系统为共用系统,工艺流程复杂且局部落后,按照物料流向为:各烧结原料在配料室配料后,先到新一次圆筒混合机进行初步加水和混匀,再到老一次圆筒混合机进一步混匀造球、制粒,然后混合料在分料室进行分料,将混合料分流到两台烧结机的二次圆筒进一步雾化制粒,最后进行布料烧结。

本文针对影响三烧车间碱度稳定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原料条件进行工艺改造和改进,实现碱度稳定率的提高。

1 影响车间碱度稳定的主要因素影响碱度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既与各种物料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又与各种物料的粒度组成、亲水性等物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化学样制样粒度、重量变化有较强的关系。

随着涟钢采购环境的改善,目前使用的铁矿石、燃料、熔剂的化学成分稳定性大幅改善,同时公司建立了进厂原料三级检测机制,为使用各种原料提供了预知、预控的先决条件。

提高2×360 m^2烧结机碱度一级品率生产实践

提高2×360 m^2烧结机碱度一级品率生产实践
于 90.0% 。
表 1 2016年 7— 12月 混 匀 矿 SiO2稳 定 率 %
时 间 7月 8月 9月 1O月 11月 12月
稳定率
80.18 78.32 79.54 83.25 73.95 82.61
1.2 生 石灰 的影 响 生石 灰 在烧 结过 程 中的作 用如 下 : 1)生 石灰 加水 消化 放 热 ,可 以提高料 温 ,降低 过
6.38%
1 影 响烧 结矿碱 度一 级 品率的主 要 因素 分析
在 烧结 生产 过程 中 ,影 响烧 结 矿碱度 一 级 品率
收 稿 日期 :2016—11—29 作者简介 :张 曦 (1979一 ),男 ,安徽铜陵人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 事烧 结工艺生产工作 。
江 西 冶 金
新 钢 烧 结 所 用 含 铁 原 料 多 达 30种 ,受 料 场 场 地 和设 备 条 件 所 限 ,混 匀 矿 的 质 量 和 产 量 都 受 到 了影 响 。2016年 7— 12月 混 匀 矿 的 SiO 稳 定 率 (±0.5% )见 表 1,品 位 稳 定 率 (± 1.0% )为 75% ,而 烧 结 厂 要 求 混 匀 料 的 双 稳 定 率 不 低
Abstract: The factors for restricting ratio of first—grade abasicity are found for 2 X 360 m sin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va. rious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sintering production. The m easurements like to strengthen the or iginal fuel management,im prove e- quipments and process conditions are taken.And the ratio of first—grade abasicity are increased by 4.12% and solid fuel consumption reduces 0.32 kg/t.

汉钢提升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实践

汉钢提升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实践

汉钢提升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实践成继勋;王建鹏【摘要】汉钢2014年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仅74%,通过实施系列措施,逐步将烧结矿碱度稳定率(±0.10)提升至了92%,为铁前炉料结构、工艺的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期刊名称】《山西冶金》【年(卷),期】2018(041)001【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碱度稳定率;配料;调控【作者】成继勋;王建鹏【作者单位】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陕西勉县 724200;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陕西勉县72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24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全文简称汉钢)2×265 m2烧结机,年产烧结矿约560万t,配料系统包括:混匀配料系统、一次配料系统、二次配料系统,配料系统均采用了自动质量配料,每个配料系统各种原料均自行组成闭环定量调节,再通过总定系统与逻辑控制系统,组成自动质量配料系统。

汉钢混匀料场在烧结机投产后其配料工艺:进厂矿粉及厂内回收钢渣粉、除尘灰在混匀配料系统进行配料,经堆、取料机平铺选取后,由管带机送至烧结一次配料系统,与高返、白云石粉、石灰石粉按工艺比例配料,再经胶带机输送至烧结二次配料,与生石灰粉、轻烧白云石粉、焦末、内返按工艺比例配料;烧结区域除尘灰经气力输送至粉尘配加室,通过螺旋秤、粉尘加湿机卸至一混前配料皮带。

2014年初,汉钢烧结机烧结矿碱度稳定率(±0.10)仅74%,通过从原料把控、工艺及设备的改进、稳定生产上实施系列措施,至2017年初汉钢烧结机碱度稳定率提升至了92%。

1 提升碱度稳定率采取的措施1.1 提升混匀矿质量烧结使用的原料约80%为混匀矿,因此混匀矿质量的稳定至关重要。

汉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提升混匀矿质量:1)减少配比变更频次,通过稳定原料采购,保证一个配比执行两个垛位。

2)混匀矿造大垛,通过延长堆料机电缆,将混匀矿造堆数量从5.5万t提升至6.5万t,延长了混匀垛使用时间。

提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

提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

提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许伟【摘要】分析了影响天铁冶金集团炼铁厂烧结矿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 包括改善和优化入烧原料结构、适度提高烧结矿的碱度、采用自动配料技术、低温点火、强力造球以及改善设备性能等.实施后, 烧结矿合格率达到95.23%, 烧结矿质量明显提高.%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nter quality of Iron Making Plant of Tianjin Tiantie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are analyzed.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inter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raw material structure of sinter, increasing the basicity of sinter moderately, adopting automatic proportioning technology, igniting at low temperature, making ball with strength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etc.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qualified rate of sinter reaches95.23%and the quality of sinter is improved obviously.【期刊名称】《天津冶金》【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3页(P28-29,32)【关键词】烧结矿;配料;碱度;空气炮;筛分【作者】许伟【作者单位】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炼铁厂, 河北涉县 05640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烧结矿作为高炉炉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于高炉生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烧结矿二元碱度稳定率的生产实践

提高烧结矿二元碱度稳定率的生产实践


引 言
烧 结过 程是 一 个 复 杂 的物 理化 学 过 程 , 烧 结 矿 二元 碱 度 为 烧 结 矿 中 C a O与 S i O:的 比值 , 由于 一 系列 不稳 定 因素 , 造成 烧 结 矿 中各成 分 波 动 范 围较 大, 影D  ̄ j - 元碱 度 稳定率 。
1 . 1 配 比变 化 频 繁
关键 词 : 烧结 ; 二元碱度稳定率 ; 过程控制 ; 生 产 实 践
中图分类号 : T F 0 4 6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5 0 0 8 ( 2 0 1 4 ) 0 7— 0 0 4 3一o 3
d o i : 1 0 . 1 3 6 3 0 / j . c n k i . 1 3—1 1 7 2 . 2 01 4 . 0 71 0
பைடு நூலகம்
加 的准 确性 , 造 成烧 结矿 二元碱 度 稳定率 下 降 。
PRACTI CE TO I MP ROVE S TABI LI ZATI ON
COEF 】 CⅢ NT OF BI NARY BAS I CI TY OF S I NTER
Zh a ng Chu n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C o mp a n y ,H e b e i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G r o u p ,S h O i a z h u a n g ,H e b e i , 0 5 0 0 3 1 )
总第 2 2 3期 2 0 1 4年 第 7期
河 北 冶全
H EBEI M ETA LLU R GY
To t a l NO . 2 2 3 2 0 1 4, Nu mb e r 7

烧结车间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烧结车间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烧结车间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上半年,我烧结车间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目标,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本报告将围绕上半年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总结。

二、生产完成情况1. 生产总量上半年,烧结车间生产总量达到预期目标,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原材料处理量达到XX万吨,烧结矿产量达到XX万吨。

2. 产品质量烧结矿质量保持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改进,产品性能得到提升。

在烧结矿强度、密度、成分合格率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三、安全生产情况1. 安全工作烧结车间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 环保工作车间加强环保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废气、废水、噪音等方面的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四、技术创新与改进1. 技术研发上半年,车间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2. 设备升级与改造为提高生产效率,车间对部分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

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团队建设与员工培训1. 团队建设烧结车间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加强团队凝聚力、执行力等方面的培养,打造一支高效、团结、奋进的团队。

2. 员工培训为提高员工技能水平,车间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组织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原料供应不稳定上半年,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下一步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验证人
验证时间
二氧化硅(%)
4
3.5
4.5
4
4.5
3.5
4
张勇
2.4
结论:非主要原因
5.交接班波动
确认标准:交接班波动次数≤5次/月
确认方法:2011年2月4日张勇对下半年报表中操进行了统计,发现交接班波动次数远远多于当班。
项目
1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验证人
实施三、针对交接班波动大通过小组成员努力做好了以下工作:
1.采用各班操作人员提前半小时交接班,提前了解上个班的操作情况。
2.交接班时间所配的化验样:夜班00:00样和白班12:00样由两个班共同负责。
3.对交接班样异常的,作业区要翻倍考核。
4.作业区加大对交接班的检查力度,对一些由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要追究本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
96.2
97.5
96.4
97
96.6
95.3
96.5
对策实施二:调整凌乱通过小组成员努力做好了以下工作:
1、规范四班操作。每周一次总结,对操作好的班在四班及时推广,差的及时给以指导。每半月一次质量研讨会。针对各自的操作经验进行四班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坚持厂生产操作方针,稳定车间生产操作和配比调整,及时做好生产上的协调联系工作,杜绝信息滞后现象。。
张远在
2011年12月31日
调整凌乱
稳定各项指标
1、稳定各项指标。
2、加强工作协调。
1、严格执行厂生产操作要求
2、稳定操作,坚持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
3、提高生产组织和协调作业能力
4、优化和统一各班操作,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纳入考核
张勇
2011年12月31日
交接班波动大
减少交接班波动
1、交班后配比合理准确.
确认方法:小组成员对上半年操作工职工技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本小组有1名本科生,4名高级工,利用每周三学习烧结知识和技能培训。
项目
受教育时间
验证人
验证时间
理论技能培训
46学时/年.人
张勇
2.5
结论:非主要原因
2、电子秤称量不准
确认标准:电子秤准确率≥92%。
确认方法:2011年2月3日,张勇对上半年电子秤报表进行了检查,其准确率只有87%。且上半年因电子称不准造成配比波动而影响生产达40次之多,严重影响烧结矿的产量。
3、利用定修对电子称的“零点”进行校对,对“零点”不准或称量误差不符标准规定的电子称,通知厂设备科进行专业鉴定。
实施效果检查:
活动前后各月电子称准确率统计表4
项目
1/7月
2/8月
3/9月
4/10月
5/11月
6/12月
平均
活动前准确率(%)
87.4
85.2
87.7
88.7
85.1
87.9
87
活动期准确率(%)
项目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验证人
验证时间
影响次数(次)
6
4
2
5
6
7
张勇
2.3
准确率(%)
87.4
87.2
87.7
86.7
85.1
87.9
87%
结论:主要原因
3、调整凌乱
确认标准:调整次数<4次/班
确认方法:调整频繁会造成配比调整混乱,使判断上带来失误,从2011年2月3日,小组成员对下半年报表进行了检查,发现调整频繁现象很多,每班调整超过4次的平均有8次/月,影响了生产。
张勇
2011年12月31日
七、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加强电子秤维护
1、对传感器和称架的清理由原来只有白班清理变为每班清理;配料室不准用水清扫卫生,以防止电子称传输线路受潮。且工段派专人检查,发现违反者考核50元/次。
2、小组建立电子称的各类标定参数台帐,严禁岗位人员私自对电子称参数进行修改和调整,发现违反者考核50元/次。
表2 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统计表
序列
项 目
频数(次)
频率(%)
累计频
60.00
2
设备缺陷
20
19.05
79.05
3
原料波动大
14
13.33
92.38
4
其它
8
7.62
100
合计
105
100
图2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排列图
由图2可知,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主要质量问题是:
预见性差、设备缺陷。
三、确定目标值和可行性分析
(一)确定目标值
通过小组成员商讨,把目标值定为87.8%,见图3。
图3目标值确定图
(二)可行性分析
从表1看出,2011年上半年5月份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为88.5%,达到了设定目标;另外小组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操作工、工长,又有作业区领导为本课题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有能力实现设定目标值。
5
6
3
3
3
3
张强
2.7
结论:非主要原因
经验证确定主要原因为:
1、电子秤称量不准;2、调整零乱;3、交接班波动大
六、制定对策
表3对策表
要因
对策
目 标
措 施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电子称称量不准
加强电子秤维护
电子称的准确率达到92%。
1、对电子秤维护和使用作新的规定;
2、加强考核。
3、利用检修对电子称进行校对。
张勇
2、生石灰下料稳定。
3配消器畅通。
1、加强交接班制度,对原料变化及时向下一班交待,冷返矿的使用要保持相对稳定。
2、交接班各料量波动必须在要求范围.
3、建立“小报表记录制度”
要求当班所有信息做好记录,为下班生产提供信息依据和参考。
4.交接班生石灰料位没特殊原因不得低于150T,
5. 配消器畅通,没有积料。
3、经常性请车间区工等技术人员和技师,进行现场教学,提高配料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4、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商解决办法。各原料的变化情况随时向调度室汇报,配料工、一、二次水每半小时给烧结机汇报一次自己岗位有关质量变化情况,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有问题共商解决办法,以达稳定操作的目的。
图5活动后目标值完成情况柱状图
2、对烧结矿碱度稳定率逐月对比检查,见表5
表5活动前后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统计表
活 动 前(2011上半年)
项 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
碱度稳定率(%)
90.43
89.7
88.76
87.93
90.56
88.82
86.92
活 动 后(2011下半年)
项 目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活动前后比较
下半年
超活动前
碱度稳定率(%)
89.2
85.71
87.36
95.93
96.23
90.86
90.88
86.92
3.96
5、水分,粒度,堆比重要及时如实汇报,如有异常要跟踪检验,及时将相关信息汇报调度室便于生产调整。
6、为了提高配比的可追述性,在配料室计算机画面上作烧结矿碱度在线计算软件、并添加相应的历史及实时趋势线。配料组长从菜单上输入各种原料成分后,该软件会自动在线计算并显示烧结矿碱度的SiO2、CaO,Ro指标。配料组长根据配比的历史数据和碱度在线计算结果可以下一个相对准确的配比。实践表明,该软件对提高配比的准确性效果非常明显。
验证时间
交接班波动(次数)
7
5
6
8
9
5
6.67
张勇
2.4
结论:主要原因
6.高炉返矿槽少
确认标准:返矿比例30-45%
确认方法:由于一期二期烧结机检修等因素影响返矿比例波动大,导致烧结参数的波动,最终影响生产。由于高炉返矿槽少,建议增加高炉返矿槽,2011年2月7日查产报表统计得出,因厂部协调返矿平衡使用,返矿比例有所好转。
8次
课题注册时间
2011年1月1日
出勤率
98%
小 组 成 员 名 单
序号
姓 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岗位
小组职务
1
张勇

大专
配料组长
组长
2
张强

本科
配料工
组员
3
张远在

本科
工长
组员
4
杨波

大专
配料工
组员
5
张文德

本科
区工
组员
6
7
课题活动计划
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
一、选题理由
二、现状调查
调查(一):
表12011年上半年每月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统计表
四、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排列图中找出的主要质量问题——预见性差、设备缺陷进行了关联分析,见下图4。

图4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关联图
五、要因验证
为了准确地确定造成调整不到位和设备缺陷的主要原因,小组针对关联图找出的7条末端原因,逐一进行验证。
1、技术水平低
确认标准:岗位人员年人均接受培训教育时间≥35学时。
项目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