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全书-公共基础知识-第3章 传统文化常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5年湖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3)

2015年湖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3)

2015年湖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3)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教材用书、真题试题,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和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概述(1)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中的直观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

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_A : 长期性B : 示范性C : 主体性D : 创造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等方面。

2、多选题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_____A : 个性已基本形成B : 性格已基本定型C : 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 : 学习动机较为单纯E : 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参考答案: CDE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DE。

参考解析: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且不稳定,学习动机较为单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但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和发育中,所以个性和性格还没有定型。

3、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是_____。

A : 爱国主义B : 民主主义C : 集体主义D : 国际主义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小学德育大纲的核心。

4、单选题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A)。

A : 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B : 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C : 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D : 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参考答案: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BCD 项分别是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

5、多选题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_____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 : 探究模式B : 游戏模式C : 目标模式D : 过程模式参考答案: CD本题解释:【答案】CD。

解析: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6、填空题 ____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参考答案: 人本主义本题解释:【答案】人本主义7、简答题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参考答案:(1) 主要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5)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6)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8、判断题动物界存在教育现象,因此教育并非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品质的体现?_____A : 广阔性B : 独立性C : 灵活性D : 逻辑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说人的思维变通快,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故选 C。

2、填空题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可塑性可能性本题解释:【答案】可塑性、可能性3、单选题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_____级管理。

A : 三B : 四C : 一D : 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单选题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_____。

A : 心理异常B : 不适应表现C : 不良表现D : 问题行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D[解析]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5、单选题青少年身心发展的_____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 顺序性B : 阶段性C : 差异性D : 不均衡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所受教育等的不同,青少年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正是要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来进行。

因此,正确答案选 C。

6、单选题青青听妈妈说:"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_____。

A : 思维的片面性B : 思维的拟人性C : 思维的纯洁性D : 思维的表面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教育综合知识是教师考编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些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的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1.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流派以及相关概念要点等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学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学习理论、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实际应用。

3.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领域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评定的过程。

了解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儿童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发展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

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智力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认知过程对于教学设计和学生辅导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社会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环境营造中具有指导意义。

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各项规定和制度。

例如教育法、教师法、学校管理条例等。

了解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师合法权益的维护、学校管理、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教育行政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学校管理、师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了解教育行政法律法规对于教育管理者和学校行政人员来说是必备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一、教育学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章节名称查找第一章:教育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工作第九章:学生第十章:教师二、心理学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序号查找1.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一节:注意)2.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二节:感知觉)3.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三节:记忆)4.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四节:思维及创造性思维)5.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五节:想象)6.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六节:问题解决)7.第二章: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第二节:意志)8.第三章:中学生个性发展(第一节:需要与兴趣,第二节:能力)(第三节:气质,第四节:性格)9.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学习动动机)(第四节:学习迁移,第五节:知识的学习,第六节:技能的形成)10.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三、其他相关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序号查找11.新课程理论12.教师职业道德13.教育法律法规四、资源渠道:大明村长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一节:注意特征:1.指向性(选择性,逐鹿者不见山)2.集中性(保持和深入,排除干扰)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分类:无意注意:无目的、不努力、自主产生(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性、与背景的差异)有意注意:有目的、要努力、主动产生(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

)有意后注意:从有意注意转化和延伸出来,是高级状态的注意,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发挥意志努力与困难干扰作斗争、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4.保持稳定的情绪、5.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6.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1.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会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工作无法进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产生积极的效果。

2、多选题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 : 需要B : 兴趣C : 理想D : 信念E : 诱因参考答案: AE本题解释:【答案】AE。

3、单选题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归因属于_____。

A :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 : 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 : 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 : 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

故答案为 B。

4、单选题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_____。

A : 常规性思维B : 创造性思维C : 动作思维D : 逻辑思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故选 B。

5、单选题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学生有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的权利,其中主要适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保障制度是_____。

A : 助学金制度B : 奖学金制度C : 贷学金制度D : 国家奖学金制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6、单选题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_____两种。

A : 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B : 个别实验和群体实验C : 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D : 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两种。

7、单选题 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全书-公共基础知识-第2章 科学常识【圣才出品】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全书-公共基础知识-第2章 科学常识【圣才出品】

公共基础知识第2章 科学常识一、中外著名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我国著名科学家(1)鲁班(公元前507~公元前444年)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据说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以及划线用的墨斗,都是鲁班发明的。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2)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著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3)扁鹊(公元前407~公元前310年)扁鹊,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传。

(4)石申(生卒年不详)石申是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

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命名,为了纪念石申的功绩人们将其中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环形山”。

(5)甘德(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甘德是战国时楚国人。

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木星第六颗已知卫星,第四大卫星)的最早发现者。

2023年度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摸底试卷及答案

2023年度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摸底试卷及答案

2023年度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摸底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

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3.生物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身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特征,并让他们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最好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此次教学。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启发法4.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称之为(),其确定应当参照课程标准要求。

A.教育目的B.预期目的C.传授目标D.教学目标5.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斯多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6.学校心理健康要遵循保密性原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绝不应当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B.教育者可以随便将记录档案带离咨询与辅导机构C.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进行正当泄密D.教育者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7.学习了毛笔书法,有助于写好粉笔字。

这是( )。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8.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为了体现这个基本理念,教师不可采取的是()。

A.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B.调整教学方法C.删减教学内容D.布置高难度的课后练习9.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

这种情绪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10.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个性特长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1.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t”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
第3章 传统文化常识
一、节日与民俗
1.基本概念
(1)民族
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

(2)民俗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种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我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指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
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或上元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

(3)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4)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端午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5)七夕节[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节日活动的内容是以乞巧为主。

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

(6)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一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7)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8)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

(9)除夕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

它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

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作“岁除”,那天晚上称作“除夕”。

除夕当日,人们往往通宵不眠,这称作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在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举行,节日一般持续3~7天。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和健康。

(2)沐浴节
沐浴节是藏族独有的节日,又称沐浴周。

据说,藏历每年七月上旬,西藏高原上空会出现弃山星。

被该星照过的水,具有抗病健体的功效。

藏族同胞为增强体质,就在这一时间内,纷纷下河沐浴,这便是沐浴节。

(3)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其中,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有代表性。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7、8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大会的三项运动是摔跤、赛马和射箭。

(4)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4.西方节日
(1)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

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

西方国家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2)狂欢节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

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

一般在2、3月份举行。

(3)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

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

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是同一天。

(4)复活节
复活节是最古老的基督教节日之一,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

复活节象征着重生和希望,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每年都要庆祝。

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

复活节的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

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5.传统文化常识
(1)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

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2)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

(3)冠礼
冠礼是指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通常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4)六礼
六礼是指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九拜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

”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6)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①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②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③佛道徒之死称:涅粲、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④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7)长寿雅称
①喜寿:指七十七岁。

因为汉字草书的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以指七十七岁。

②米寿:指八十八岁。

因为米拆开来,就成为八十八三个字,故借此指八十八岁。

③白寿:指九十九岁。

因为“百”字去掉上部的一横,就是“白”字,而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此指九十九岁。

④茶寿:指一百零八岁。

因为茶字的草字头,看似二十,其余部分为八十八,两者相加为一百零八,故借此指一百零八岁。

⑤上寿:指九十岁以上;中寿:指八十岁以上;下寿:指六十岁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