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PPT

合集下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适应证:各种原困导致的心搏、呼吸骤停#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证,下列情况可不进行心肺复苏处理1、具有已签名并生效的不进行心肺复苏医嘱2、患者已出现明显的不可逆死亡征象# 操作前准备1、以保证环境安全为前提包括施救者、心搏骤停者和旁观者的安全。

2、安置患者体位,即将患者仰卧于硬、平的表面以利于操作。

3、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取易于进行呼吸复苏和心脏按压的位置;如有可能,应戴好手套# 操作步骤1、早期评估——确定是否无反应轻轻拍击或摇动患者肩膀,大声问“你怎么了”,判断反应的同时,应快速查看患者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用时5-10s)。

2、早期获取帮助打”120“或局部区域的急救电话,并设法获得除颤器。

3、早期开始CPR的CA-B步骤(1)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将2-3个手指放于喉结并轻轻向同侧移动直至到达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纵沟内,用时5-10s检查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对非医护人员不主张进行脉搏检查,一旦无有效呼吸,即视为无有效循环。

整个评估过程不超过10s。

如果有脉搏无有效呼吸,应进行呼吸复苏,每分钟10-12次呼吸,即每5-6秒1次呼吸。

如果无颈动脉搏动则开始胸外按压,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即胸骨正中两乳头之间,双肘伸直,借助身体向下的重力垂直按压,有节律地数次数,下压胸骨至少达5cm,按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度按压。

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回弹至正常的位置。

(2)开放气道用头后仰托下颁法开放气道:轻轻地用一只手将患者下领抬高,同时另一只手将患者前额向后压使头后仰。

对于疑有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性下颏前冲法开放气道。

如此法无法有效地开放气道,可改用头后仰托下颌法。

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和分泌物。

通过口对口或屏障装置给予两次呼吸复苏(每次用时1s)。

将患者鼻子捏住,施救者常规吸气后严密封住患者口脣进行吹气,观察胸廊是否抬起。

如胸廓未抬起可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后再次尝试如仍未成功,则进行胸外按压。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共30页PPT资料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共30页PPT资料
7、放电结束,继续观察监护仪5-10 秒钟,移开电极板,关机。
BLS-D 除颤
8、擦干胸壁皮肤。 口述(假设)“继续按压、人
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 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3、启动BLS 4、摆放体位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并报“口腔无异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 1.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1分) 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
颤,须紧急电除颤”(1分);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
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 (1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2.安放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4、确定周围无人员与患者接触 15、放电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擦干患
者胸壁皮肤;口头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 分钟后再次复检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1.准备:戴手套 (0.5) 2.评估环境: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0.5) 3.判断意识: 拍患者双肩(1);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 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训练与考核要点)
无锡市急救中心 张振新
BLS-A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以及戴手套) (主要针对院前人员)2、判断意识:拍双肩、呼唤者,确认 意识丧失。(开始计时)
(非院前人员从“判断意识”开始)
BLS-A
3、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 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 地上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 双膝与肩同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课件

开放气道时要尽量减 少对患者颈部的扭曲 和按压。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总结词: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正确 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 要。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开放患者气道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托住下巴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01
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完 全覆盖患者的嘴,吹气两次

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02
在抢救过程中,应优先处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紧急情况,如
心跳骤停、气道梗阻等。
持续评估与调整
03
在抢救过程中,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抢救措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内容和操作 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 总结词:心肺复苏术是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必要手段, 需要正确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拨打急救电话 开始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01
操作流程
02
检查患者伤势和伤口情况
03
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对伤口进行包扎和固定,控制出血和 缓解疼痛
对于严重创伤或骨折等情况,需要采 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固定、搬运等 。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三基三严培训(1)

三基三严培训(1)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 操作步骤: ❖ 1、发现病人 ❖ 2、评估环境 ❖ 3、判断意识 ❖ 4、启动BLS ❖ 5、摆放体位 ❖ 6、首次胸外心脏按压 ❖ 7、开放气道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 操作步骤: ❖ 8、首次人工通气 ❖ 9、电除颤 ❖ 10、开始五组循环 ❖ 11、复检 ❖ 12、整理
4000ml。 ❖ 3.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
稍变换体位。
四、腹膜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4.术后嘱患者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可防止腹 水渗漏。若大量腹水,腹腔压力太高,术后有腹水 漏出,可用消毒火棉胶粘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 拉紧,再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 变化。
❖ 6.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 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
四、腹膜腔穿刺术
❖ (四)禁忌证 ❖ 1.肝性脑病先兆 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 ❖ 2.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 ❖ 3.非腹水患者,包括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
性囊性包块。
五、腰椎穿刺术
❖ (一)适应证 ❖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
保持胸膜腔负压。
三、胸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
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 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 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 并进行急救术。
三、胸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
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 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治疗性抽 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 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2.胸外按压:有效胸外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基础。 (1)体位:将患者摆放平卧位,臵硬板床或地上,撤 出头及身下的一切物品。 (2)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 (3)按压方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处,另一手掌重 叠于手背,两手交叉互扣,指尖抬起,避免接触胸 壁,双臂伸直,身体前倾,使肩肘腕关节连线与地 面垂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 肌力量向下用力均匀按压。 (4)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5)按压深度:按压深度不少于5cm。
3.骨髓途径:由于骨髓腔有不会塌陷的血管丛, 是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给药途径,其效果相当 于中心静脉通道。如果无法建立静脉通道的话, 可建立经骨髓给药通道。
附2:给药时机 1.复苏抢救程序是:在1次电击和(或)CPR后, 如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F/VT)持 续存在,给血管加压药物,但不能因给药而中 断CPR。应在CPR过程中和检查心律后尽快给药, 其流程为:CPR-检查心律一给药一电除颤。 2.仍持续存在的VF/VT:反复电除颤、CPR和应 用血管加压药后,VF/VT仍持续存在,用抗心 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300mg;对有长QT间期 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镁剂。

附3:药物的选择 1.血管加压药物:迄今已很难获得安慰剂对照临床试 验结果,血管加压药物对VF/VT、PEA或VA神经功能 恢复有益,并可提高出院存活率。有证据表明应用 血管加压药物有助于初始阶段自主循环恢复。 (1)肾上腺素(epinephrine):在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 激动α受体,肾上腺素能提高复苏过程中心-脑的灌 注压。成人首选肾上腺素Img,每隔3-5分钟可重复 用。 (2)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是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 收缩剂,能同时导致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收缩,联合 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推荐 选用血管加压素(401U/次)代替首次或第二次肾上腺 素治疗,仅限使用一次。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
的经历。
39
F除颤篇
40
方式选择
• 同步:电复律时用 • 非同步:室颤/无脉室速
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室颤,除颤器应随时处于备 用状态。
41
电极板安放位置
• 右侧电极板放在病人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 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 当胸部有植入性装置时,电极应该放在正常距该装置 2.5cm的地方 ,切忌将AED电极板直接放在经皮植入 的治疗性补片的上方
胸外心脏按压
15
按压体位
• 为使按压效果最佳,受害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 面(如平板或地面),而救助者跪在其胸旁。
16
按压部位
• 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用一只 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 平行叠放在手背上,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 向一致。
17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42
胸壁阻抗
• 成年人阻抗平均约为70-80欧姆 ,为了降低胸壁阻抗, 除颤仪操作者应使用导电材料 ,并且彻记导电材料不 应涂在电极板之间的胸壁上
43
心肺复苏实施
昏迷程度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肢体出现无意识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 触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特别是 溺入冰水中
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 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 台上,享年74岁。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 凌晨因心脏病突发,猝 死在家中,年仅46岁。
。。。。。。
5
心肺复苏概况
原则
关键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流程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流程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流程——参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人工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发现者应立即开始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复苏)。

CPR开始越早,病人复苏的希望越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越少。

在基本生命支持阶段,最基本的抢救措施ABC分别为:呼吸道管理(Airway)和人工通气( Breathing),胸外心脏按压(Chest Compression) 。

措施D为心脏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介于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之间,基本生命支持的急救流程如图。

一、检查病人反应或者意识、启动EMS系统无论是判断过程,还是相继采取的急救,时间要求非常短暂、迅速。

二、开放气道下图图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常用三种方法(Three maneuvers): 头后仰(Head Tilt)、抬举下颌(Chin lift)和前托下颌(Jaw thrust)。

当怀疑有颈椎损伤时应当保持头中立位,可置入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道。

三、人工通气(1)呼出气人工呼吸(Expired air respiration ,EAR ) 口对口或者口对鼻人工呼吸或者口对气管造漏口, 院前或非医务人员急救时多采用此方法。

(2)面罩简易呼吸囊通气(Bag-valve-mask ventilation )通气吹气时间为1秒,通气量以观察到患者胸廓明显起伏为标准,过低的通气量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过高的通气量使胃涨气,增加返流的危险,潮气量600-700ml较为合适。

若在人工通气过程中发现胸廓起伏差时,应高度怀疑呼吸道异物,必须及时清理。

四、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利用人体胸腔及心血管系统的特点来起作用的。

当做胸外心脏按压时,由于是用外界的压力将心脏压在胸骨与脊柱之间,心脏内的血液自然向动脉流去,放松时,心脏恢复原状,静脉血被吸回心脏。

当确认患者无呼吸并吹气3-5次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脉搏搏动。

基础生命支持(成人、儿童、婴儿)2015版

基础生命支持(成人、儿童、婴儿)2015版
1
概念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脏骤停后拯救生命的基础。 我们应当学习适用于所有年龄段患者的高质量心肺复苏技能并练习 使用这些技能,促使我们能够识别心脏骤停,及早启动应急反应系 统,并充满信心涤快速反应。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认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掌握生存链的所有步骤 应用生存链的BLS概念 识别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人的体征 实施高质量的成人心肺复苏 描述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的重要性 展示AED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使用防护装置提供有效的通气 实施高质量的儿童心肺复苏 实施高质量的婴儿心肺复苏 描述在多名施救者心肺复苏中团队的重要性 在多名施救者心肺复苏期间,作为一名高效的小组成员发挥作用 描述解除成人或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技术 描述解除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技术
拿AED﹗” 院外————————“请您帮打120,拿AED,尽快回来帮忙﹗”
注意:呼叫时一定要指定某人, 并确定该人已去呼救
10
二、启动EMSS(呼救)
注意事项: 单人:先120、AED,再CPR 多人:一人CPR,其他120、AED 心脏原因:先120、AED,再CPR 淹溺、窒息:先5周期CPR,再120 注:AED(体外自动除颤)
无颈椎外伤者 ——仰头提颏法
疑有脊柱损伤者——推举下颌法
17
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通气
➢ 要确保气道通畅 ➢ 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 ➢ 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 ➢ 每次吹气应1秒钟 ➢ 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 吹气后松开捏鼻手
缓慢均匀吹气,“避免给气过力”的人工呼吸
18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单人法
22
儿童生存链
儿童的心脏骤停通常继发于呼吸衰竭和休克 1. 预防心脏停博 2. 早期高质量的旁观者CPR 3. 迅速启动急救系统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判断循环
• 触摸颈动脉5~10秒
5.摆放体位
• 让病人仰卧,背靠硬地板或硬板, 解开患者颈扣、领带、外套、女性 的胸罩,双臂在身体两侧,四肢伸 直,头低脚高。
6.胸外心脏按压30次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方法: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 的胸部中央,另一手从背部交 叉握紧,伸直双臂,与双肩垂 直,用上半身的重力匀速向下 按压。 用力压:胸壁下陷至少5cm 快速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免中断:换人不超过10秒
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出现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瞳孔由散大变小,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未恢复,则只
需给予人工呼吸,通气频率为成人10~ 12次/分钟。
救人是在一念之间 救命则须一技在身
心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苏何时终止
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病人是没有任何可逆性征象的死亡(即
明确的死亡、尸斑、断头、僵硬或腐尸。 周围环境可能造成施救者自身伤害。 在复苏开始几分钟后,家属确认病人曾
明确表示不作复苏的愿望。 救护员筋疲力尽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判断复苏有效
进行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面色、口唇由 苍白、青紫变红润。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
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 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 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应启动急救系统 并找到 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7.开放气道
压头提颏法:
8.人工呼吸
• 平稳吹气(每次1秒 至2秒)2次吹气应 在5秒内完成
• 方法:大嘴包小嘴 捏紧鼻孔,贴紧患 者口部,吹气量: 500-600毫升
• 观看患者胸部起伏。 在两口气之间让肺 部排气。
相关要点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30:2 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个循环;
5个循环或2分钟后,用5-10秒钟检查 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未恢复,则 按压5个循环后再检查,如此循环往复。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 肺复苏并使用 AED(如果有的话)。
强调高质量的CPR
• 在识别心脏骤停后10秒内开始按压。 • 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按压速率至少
100次每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 •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10秒)。 • 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1.评估环境
• 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看表,记住开 始抢救的时间
2. 判断意识、呼吸
• 轻拍双肩,分别对双耳大声呼叫 • 观察胸廓有无起伏:数1001、
1002~1005、1006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3.呼救、启动EMSS
• 呼救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 携带急救物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生存链
尽早识别 和呼救
尽早进行 心肺复苏
尽早除 颤
尽早进行高 综合的心脏 级生命支持 骤停治疗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A-B-C
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施救者
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B 而 不是 A-B-C)。通过从 30 次按压而不是 2 次 通气开始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 延误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