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和脲类除草剂全球市场概述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一、介绍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Phenoxybenzoic acids)是一类具有草甘膦(Glyphosate)类似结构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宽叶杂草和谷子草。
该类化合物具有低毒性、高效性和广谱性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化学结构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是由苯环和苯并环通过一个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其中苯环上还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
该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14H11O4。
三、作用机理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与草甘膦相似,都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特定酶系的活性来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
这些酶系包括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酶(EPSPS)和5-磷酸磷酸转移酶(PPT)等。
四、应用范围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主要用于防除宽叶杂草和谷子草,如苜蓿、蒺藜、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等。
该类除草剂对于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五、使用方法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喷洒在作物叶面上,也可以通过土壤喷洒或者种子处理的方式进行施用。
使用前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稀释和混合操作,以确保施用量和浓度达到最佳效果。
六、注意事项1. 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雾气。
3. 施用量和浓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4. 施用后需要及时清洗喷雾器具,并妥善处理残留液体和废弃容器。
七、总结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是一类重要的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遵循科学合理的施用原则,以达到最佳的防除效果。
植物化学保护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植物化学保护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
参考答案:正确2.当某一害虫种群对某一农药抗性指数为15时,该种群对农药()参考答案: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3.芸薹素内酯等可替代肥料促进作物增产。
参考答案:错误4.噻苯隆在高浓度下可用作棉花脱叶剂;在低浓度下也用于葡萄和甜瓜膨大果实,增加产量。
参考答案:正确5.多效唑属于植物生长抑制剂。
参考答案:错误6.下列哪种专性杀螨剂对成螨无效。
噻螨酮7.农药助剂是农药剂型加工或使用中,用于增加药效的辅助物质,又称农药辅助剂。
参考答案:正确8.关于除草剂作用机制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草甘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_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_2,4-滴的作用机制是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9.水稻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丁草胺除草剂,其原因为参考答案:除草剂采用颗粒剂或混土施用,药剂不会黏附在秧苗上,从而使秧苗避免受害_药剂固着在杂草萌动的表土层,能杀死杂草,而插秧后的水稻根系与生长点处在药层下,接触不到药剂,因此比较安全_杂草处于敏感的萌芽期,而此时,稻秧已生长健壮,对药剂有较强的耐药性10.Pesticide指参考答案:农药11.DDT属于()有机合成农药12.植物化学保护学是研究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参考答案:病原菌_杂草_害虫_害螨13.下列哪些属于无机合成农药:参考答案:波尔多液_石硫合剂14.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中,试验设计要求有:参考答案:小区应采取随机排列_设置对照区、隔离区和保护行_设置重复_采取局部控制15.以下杀虫剂,不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是()参考答案:灭多威16.多抗霉素类抗生素可有效的防治卵菌病害。
参考答案:错误17.哒螨灵有很强的触杀性,没有熏蒸、内吸和传导作用参考答案:正确18.有机磷类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于昆虫体内的()参考答案:AChE19.鱼藤酮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参考答案:抑制线粒体呼吸链20.在生物测定实验中必须设置标准药剂对照,标准药剂指的是()参考答案:同类化合物中已对某种病虫害确定是有效的药剂21.茚虫威和氰氟虫腙一样本身具杀虫活性参考答案:错误22.以下农药助剂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参考答案:溶剂23.下列农药分散体系,易发生相分离,导致不稳定性的是()参考答案:多相体系24.农药生物降解种最普遍、最重要降解是()参考答案:微生物降解25.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高毒农药经口服LD50为()参考答案:<50 mg/kg26.醚菊酯是唯一允许在水稻上登记的菊酯类农药,防治稻田飞虱参考答案:正确27.杀鼠灵是()参考答案: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28.在下列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中,可以用于光合作用抑制剂生物测定的方法有参考答案:单细胞藻类法_去胚乳小麦幼苗法_希尔反应法29.甲硫氨酸合成抑制剂,又称蛋氨酸合成抑制剂,主要是()化合物。
棉田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

l棉 田 杂 草 类 型
棉 田苗期杂 草 有 9科 1 5种 。其 中 , 本 科 杂 禾 草 占2 , 7 阔叶杂 草 占6 , 9 莎草 科 杂 草 占4 。相 对多度 达 1 O以上 的 杂 草有 马 唐 、 苋 菜 、 铁 马齿 苋 、
油 。( ) 2 乙草 胺 , 品 名称 禾 耐 斯 ,o 乳 油 。 ( ) 商 9 3 异丙 甲草胺 . 品名 称都 尔 、 商 稻思 乐 ,2 乳油 。 7
2 4取 代 脲 类 .
主要产 品 : 1 敌 草 隆 , 品 名 称 地 草净 , 5 () 商 2 可湿性 粉剂 。( ) 麦隆 , 品名称 绿 麦隆 ,5 可 2绿 商 2 湿性粉 剂 。 2 5三氦苯 类 . 主要产 品 : 扑草 净 , 品名 称割 草 佳 ,O 可湿 商 5%
棉 田除草是棉花生 产上一项 重要 的工作 。随着 除草剂 的推 广应 用 , 量 的劳 力从 繁 重 的除 草工 作 大 中解放 出来 , 高 了生 产 率 。 进 了现 代 农 业 的发 提 促 展 。但 目前棉 花 田问化学 除草 技术还不 完善 。本文 对棉花 田间杂草 、 除草剂 和使用技术进行 了总结 。
21 . 0其 它
主要 产 品 : 1 有 啄 草 酮 , 品 名 称 农 思 它 , () 商 2 %乳 油 。 ( ) 庚 草 醚 , 品 名 称 艾 割 、 庚 草 5 2环 商 恶
主要产 品 : 1 精吡氟 禾草 灵 , 品名称 精 稳杀 () 商 得 ,5 乳油 。( ) 1 2 右旋 吡氟 乙草灵 , 品名 称 高效 商 盖草能 ,0 8 乳 油 。( ) 喹禾灵 , 品 名称 精 禾 1 . 3精 商
中 国棉 花 ・ 田除 草 剂 种 类 及 其 使用 技 术 ・ 2 1 , 72 4 棉 0 0 3 (): ~6
五类恶草酮类除草剂的区别特点与应用

防水稻田多种杂草,对旱田难治恶性杂 草田旋花、打碗花、猪秧秧有突出防效。
登 记 情 况 :国内已在安徽省、河北 省、江苏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有 24 家 企业登记原药,54 家企业登记单剂,65 家企业登记与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 的复配剂。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 粉剂。少数企业登记与丙草胺复配的展 薄油剂,用于水稻田甩施。该药剂由原 安万特公司开发,早在 1969 年,曾在德 国、美国获得专利,现早已过期。
独 到 突 出 优 点 :该药剂喷施后如土 壤墒情差时,虽不能及时发挥除草作 用,但滞留在土壤表层的有效成分可保 留较长时间不被分解,待遇到降雨或灌 溉条件时仍能发挥防除杂草作用,甚至 对 4 ̄5 叶 龄 敏 感 杂 草 也 能 杀 伤 和 抑 制,又称二次杀草作用,这一点是目前 其它除草剂都不具备的。
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克 / 升氯 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25%呋虫 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剂 60 克处 理 平 均 保 苗 效 果 分 别 为 92.4% 、 85.0%、79.9%和 75.9%。200 克 / 升氯 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处理极显著 优 于 25%呋 虫 胺 可 湿 性 粉 剂 24 克 、 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和 90%杀虫 单可溶粉剂 60 克。从活虫防效看,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40%毒 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 剂 60 克 处 理 平 均 活 虫 防 效 分 别 为 96.6%、91.2%、84.9%和 80.3%。经显 著性分析,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 浮剂 12 毫升、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处理显著优于 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剂 60 克处 理,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和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 处 理 间 、40% 毒 死 蜱 乳 油 75 毫 升 和
不同结构除草剂类别及特点

使用注意事项
该类除草剂的药效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气 温低、土壤墒情差时施药,除草效果不好;
这类除草剂和干扰激素平衡的除草剂(如2,4-滴)有 拮抗作用。
4、环己烯酮类
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在70年代 发现,并合成了此类的第一个除草剂品种稀禾定。80年代 初稀禾定商品化后,又开发出多个品种(苯草酮、噻草酮、
磺酰脲类除草剂特点
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 些作物田的当家除草剂品种。 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在 每一组分上取代基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极大 变化。
常见品种:绿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豆磺隆)、胺苯磺
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醚磺隆、吡嘧磺 隆、甲嘧磺隆。
5、酰胺类
1952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发现了氯乙酰胺类化合
物具有除草活性,1956年正式生产了烯草胺。在
60至70年代期间,酰胺类除草剂发展迅速,大多
数品种是在这期间商品化的。
酰胺类除草剂和其中的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基
本化学结构式为酰胺、氯乙酰胺。Fra bibliotek 酰胺类除草剂特点
代表品种:甲草胺(拉索)、乙草胺(禾耐斯)、异丙甲草胺(都尔)、 丙草胺(扫弗特)、丁草胺、敌稗、萘丙酰草胺(敌草胺、大惠利); 作用机制: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还不太清楚,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 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 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II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也 影响细胞膜;敌草胺抑制细胞分裂和DNA的合成。 吸收传导: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由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吸收是次要的; 敌稗作为茎叶处理剂,易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在体内有限传导;另外敌草 胺也能被植物的根、叶吸收,但因只作土壤处理剂,从根部吸收的药剂能 传导到茎叶。
全球除草剂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Ⅰ)

全球除草剂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Ⅰ)顾林玲;王欣欣【摘要】The global market of herbicides was valued at $26440 million in 2014, a rise of 1.8% in comparison with 2013. It is expected to reach $30137 million in 2019. The mode of action, histor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all herbicide classe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market and growth trend of the key products were analyzed.%介绍了2014年除草剂市场概况,全球除草剂市场销售额达2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19年世界除草剂市场将达到301.37亿美元.分类介绍了各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史及近年市场发展情况,概述了重点品种的市场及发展趋势.【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6(015)002【总页数】6页(P8-12,38)【关键词】除草剂;全球市场;发展概况;作用机理;趋势【作者】顾林玲;王欣欣【作者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24;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南京 21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72014年,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为632.12亿美元,其中除草剂市场为264.40亿美元,占农药市场总额的41.8%,较2013年增长1.8%。
2014年,草甘膦抗性杂草发生情况加剧,选择性除草剂销售增加,使得除草剂总市场略有增长。
2014年,氨基酸类除草剂仍是最大的除草剂类别。
增长最快的除草剂为PPO-其他类,其他依次为环己二酮类、ALS-其他类、其他类以及脲类。
2023年R-2-(4-羟基苯氧基)丙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R-2-(4-羟基苯氧基)丙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又称为4-HO-IBA,是一种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根生促进剂等使用。
其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农业、园林、林业等领域。
本文将就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在以上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农业市场在农业领域,R-2-(4-羟基苯氧基)丙酸被广泛地应用于种子处理、果树及蔬菜的喷雾处理、土壤处理等环节,起到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效益的提升,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量也有所提高,因此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园林市场在园林领域,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主要被用于草坪、花卉以及林地的管理,有助于增加植物的开花、掉落、果实的数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壮大,形成更美观的景观效果。
由于现代人们注重园林设计的舒适感和美观度,因此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三、林业市场在林业领域,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可以用于林木的移植、修剪以及抚育,能够增加林木的萌芽、分枝、生长速度等,从而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时,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也可以用于林木的传家宝繁育,促进林木的成长和繁殖。
四、市场竞争概述由于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竞争对手。
国内的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生产商目前较多,有天津俊达生物科技、江苏华贝生科技、南京德基生物科技等企业,其中天津俊达生物科技是国际上较早研究并推出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比较大。
在国际市场上,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主要被美国。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将不断扩大。
因此,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生产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寻求市场差异化竞争,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概况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概况张一宾(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三嗪类除草剂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推出的传统除草剂之一。
它通过光合系统Ⅱ(PS Ⅱ)以D 1蛋白为作用靶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发挥作用。
这类除草剂曾在农业上发挥很大作用,但由于其用量较大、残留较长,并由于磺酰脲类等新除草剂的迅速发展,这类除草剂的市场日趋下落。
尽管如此,它仍在各大类除草剂中排位第五,仅次于氨基酸类(草甘膦等)、磺酰脲类、酰胺类、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之后。
1. 三嗪类除草剂的市场2003年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为亿美元,占整个农药市场的%、占除草剂市场的%。
表1列出了这类除草剂与1998年、2002年与2003年的销售额及占除草剂市场的份额。
图1为1998~2003年此类除草剂的市场走势。
表1 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及占除草剂的市场份额1998年2002年2003年销售额(亿美元) 占除草剂市场份额(%)500100015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百万美元图1 1998~2003年三嗪类除草剂的市场走势由表1及图1可见,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市场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此类除草剂在各大类除草剂中鳌居首位,经过20年的发展,则已“日薄西山”。
仅就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中,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下跌了%。
其年平均下降率达%,其下降率占各类除草剂的第三位(另两类为脲类及咪唑啉酮类)。
从走势图亦可见,从1998年至2003年一路下滑。
估计到2008年的五年后,销售额约为亿美元,较2003年又下跌%,较10年前的1998年下跌%。
2. 三嗪类除草剂的品种最早的三嗪类除草剂西玛津诞生于1955年,而到1957年即有莠去津等多个品种上市,从而成为系列除草剂品种。
目前三嗪类除草剂共有36个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和脲类除草剂全球市场概述(连载)《世界除草剂市场概述》系列连载
连载目录
除草剂市场概览
1 氨基酸类除草剂
2 磺酰脲类除草剂
3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4 其他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
5 三嗪类除草剂
6 酰胺类除草剂
7 二硝基苯类除草剂
8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
9 脲类除草剂
10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11 联吡啶类除草剂
12 吡啶类除草剂
13 苯氧乙酸类除草剂
14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二苯醚类除草剂
15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其他除草剂
16 环己烯酮类除草剂
17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18 唑啉草酯等其他除草剂
8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
2006年-2011年市场销售情况,见下图。
排名前几位的品种见下图。
销售额位于前列的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
道化学公司在研究2,4-滴类似物时,用吡啶基替换2,4-滴结构中苯基得到了吡啶氧乙酸类化合物,优化后开发出Dowco 233。
同时赫斯特公司将2,4-滴结构中苯基用二苯醚替换后进一步研究开发了化合物禾草灵(diclofop-methyl),对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阔叶杂草无效。
并于1972年首先申请了专利,1975年将其商品化。
禾草灵是APP类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引发了APP类除草剂的迅猛发展。
世界许多农药公司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当苯氧基被吡啶氧基替代时,得到的一系列活性更高、选择性更好的除草剂。
1976年石原公司推出第一个含吡啶环的APP类除草剂,设计并合成了化合物SL-501,该化合物对禾本科杂草的活性比禾草灵高10倍以上,后对结构进行改造优化开发出吡氟禾草灵(fluazifop- butyl)。
由于吡啶氧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的比较复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易于合成的稠杂环APP上来。
赫斯特公司又第一个申请了含稠合杂环的APP专利,并开发出了精噁唑禾草灵(fenoxaprop-ethyl)和噻唑禾草克(fentriaprop-ethyl)。
这极大鼓舞了各大公司的研究兴趣,进入20世纪80年代,除了含苯并噻唑杂环的APP以外,先后报道了含喹啉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啶并噻唑基、吡啶并吡啶基的APP等一系列新型化合物。
其中已经商品化的有喹禾灵(quizalofop- ethyl)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商品化的APP类除草剂应用更加广泛,1991年由诺华开发的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开始推向市场,用于苗后茎叶处理,适用于多种作物,除恶性禾本科杂草。
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于1992年开发出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1996年推向市场,用于稻田苗后除草。
随着对 APP 类除草剂的研究逐渐深入,出现了基于Accase的设计研究。
同时许多新的含杂环芳基的APP也相继有报道。
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的化学家总结了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芳氧苯基环己二酮衍生物(APCHD)。
Markley等将三甲苯草酮分子中的三甲基苯基用氟吡禾灵分子中的吡啶氧基代替,将这2个分子的子结构拼接就得到相应的吡啶氧基苯基环己二酮,它对酶的活性是氟吡禾草灵的两倍,除草活性是苯草酮的两倍,并且杀草谱很宽,有望成为开发高活性品种新的研究领域。
第一个重要的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是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即骠马,1984年由当时的赫司特公司开发,当时主要目标市场是大豆,但由于光学异构体迅速推出及安全剂fenchlorazole(解草唑)的开发,产生了用于麦田的骠马。
赫司特已经有了很好的麦田除草剂,即二苯醚类的禾草灵
(diclofop-methyl),骠马的出现部分地取代了diclofop的市场。
这样一来,精恶唑禾草灵就是一个特例,既可用于单子叶作物,也可用于双子叶作物。
骠马目前已被市场广泛接受,并仍然具有市场的增长潜力,一些新的混剂及包括其他安全剂的制剂正在被开发出来并进入市场。
2011 年销售额为2.6亿美元。
Clodinafop炔草酯(Topik 顶尖)是相对较新的品种,1991年由诺华公司(现先正达)开发上市,上市即以光活性异构体出现,并与安全剂cloquintocet-mexyl 一起作用,其目标是在欧洲小麦市取代异丙隆(isoprofuron),用于防除小麦田中的野燕麦和blackgrass,尽管整个市场价在下降,炔草酯 clodinafop的销售额仍有较大增长,为2.0亿美元。
由于这一类除草剂结构为相似,导致知识产纠纷,限制了这一类产品的市场开发。
道化学的吡氟氯禾灵haloxyfop就不能在美国注册,而该产品在拉丁美洲及欧洲用于多种阔叶作物,并给公司带来了可观利润,该产品的光学异构体1993年上市。
1995年日本Nissan开发了喹禾灵quizalofop,该产品授权多家公司进行开发,1989年日本Nissan和美国杜邦公司联合开发了其光活性异构体,该产品主要市场在美国,由于转基因大豆的崛起,该产品已风光不再。
芳氧苯氧羧酸最早的品种吡氟禾草灵(fluazifop-butyl)由当时的ICI(后来的
捷利康,现在的先正达)1980年开发,用于除日本以外的世界市场。
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巴斯夫1981年推出的稀禾定,一种环已二酮禾草科类除草剂。
1988年fluazifop的光活性异构体折分上市,即精稳杀得原药, fluazifop-p-butyl。
精稳杀得目前用于几乎所有的阔叶作物包括果树与蔬菜。
近几年受转基因大豆的影响及西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销售额连年下滑,2011年销售额为1.50亿美元。
喹禾灵是日本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开发的芽后选择性旱田除草剂。
它除草活性高,可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并在此类杂草的任何生长期间均有防效。
对阔叶作物安全,可广泛用于棉花、油菜、大豆、花生及多种阔叶蔬菜田防除禾本科杂草。
喹禾灵是R,S两种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精喹禾灵是R式单一光学异构体,其活性比喹禾灵高2~3倍,亩用量只有2.5~4 g。
近年来,精喹禾灵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而深受用户欢迎。
quizalofop-p-tefuryl是Uniroyal公司开发的,其主要市场在拉丁美洲,propaquiazfop由先正达卖给了MAI,用于甜菜等,主要市场在欧洲,到目前为止,这两年产品在美国都没有销售,而在其他国家都有很好的市场。
较新的品种是道化学1996年开发的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水田除草剂,目前主要用于一次性除草剂产品,主要在日本销售,市场增长的潜力很大。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崛起,这一类产品总的来说受到很大冲击,整体是下降趋势,但一些品种如炔草酯clodinafop及cyhalofop受到影响较小,市场可望增长。
9 脲类除草剂
2006年-2011年市场销售情况,见下图。
排名前几位的品种见下图。
销售额位于前列的脲类类除草剂
脲类除草剂没有新产品。
销售额最大是diuron,1954年由杜邦公司开发苗前施用,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均有效,市场主要为棉花、葡萄、果树、蔬菜、甘蔗及非耕地。
上世纪80年代初是销售高峰,目前市场比较稳定,2011年销售额为1.2亿美元。
第二个重要品种为异丙隆,曾经被定为禾谷类作物中首选除草剂。
特别是冬小麦和冬大麦中,一是因为它杀草谱广,二是因为该产品适用期长,由于长期应用,产生了抗性杂草,特别是blackgrass,另外,专利过期后,多家公司开发,使其市价值下跌。
地下水污染问题也颇受关注。
导致其替代产品的崛起,主要是先正达的炔草酯clodinafop和杜邦/FMC的氟啶嘧磺隆flupyrsulfuron/唑草酯carfentrazone,尽管其市场销售额还会进一步下滑,但其终端市场份额仍然相当可观。
2011年销售额为0.80亿美元。
第三个重要品种为linuron利谷隆,用于麦田和大豆田,目前用的较为广泛,包
括蔬菜、马铃薯和向日葵。
大豆田受到转基因作物冲击已被淘汰出局,其他市场也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