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与鼻疖

合集下载

鼻疖

鼻疖

2/13/2011
5
治疗
1 疖未成熟者:局部抗生素 理疗 全身使用抗生素。 2疖已成熟者:可待其破溃,亦可以尖刀挑破脓头后用小镊子钳出脓栓,用 吸引器吸出脓液,切忌挤压。 3疖破溃后:局部消毒,促进引流;破口涂以抗生素软膏,即可以保护伤口不 致结痂,也达消炎、促进愈合之目的. 4.合并海绵窦感染者,必须给予足量抗生素,及时请眼科和神经科医生会 诊,协助治疗。
鼻疖
寿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2/13/2011
பைடு நூலகம்
1
介绍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金黄色葡萄糖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 所致。
2/13/2011
2
临床表现
1.疼痛剧烈。 2.局限性隆起。 3.全身症状:低热 全身不适。 4.颌下或颏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5.约一周内 疖肿成熟后自行破溃排出脓栓而愈。 6如果处理不当,炎症扩散,可引起上唇和面颊蜂窝组织炎。
2/13/2011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1鼻前庭炎 2鼻丹毒(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3鼻前庭皲裂 4鼻前庭脓庖疮
2/13/2011
4
并发症
1 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炎症向深层扩散,波及软骨膜所致。 2 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提示炎症已向上方扩散,易合并海绵窦感染。 3 眼蜂窝织炎。 4 海绵窦栓塞:为鼻疖最严重的颅内合并症,多因挤压疖肿使感染扩散,经内眦静 脉、眼上下静脉而入海绵窦所致。临床表现寒颤、高热、头剧疼 、患侧眼睑及 结膜水肿 、眼球突出 、固定、甚至失明,以及眼底静脉扩张和视盘水肿等。
2/13/2011
6

什么是鼻疖?

什么是鼻疖?

什么是鼻疖?
鼻疖是指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多为单侧性。

有时也可发生于鼻尖和鼻翼处。

常可因挤压,感染发生扩散,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多数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金黄色葡萄球菌乘机而入,以致发生化脓性感染,慢性鼻前庭炎易继发鼻疖,糖尿病病人及一般抵抗力低下者也易患此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2%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五官科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牛黄解毒丸消炎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温馨提示要少食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都含有防腐剂和添加剂。

耳鼻咽喉科三基考试名词解释完整版

耳鼻咽喉科三基考试名词解释完整版

●Corti器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组成的位于耳蜗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Onodi气房具有视神经结节的最后筛房称为存在该气房时,鼻内窥镜手术中应注意勿损伤视神经。

●Reinke间隙是声带边缘上皮和声韧带之间的潜在间隙,过度发声或喉炎时易在该处造成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

●Schwartze征耳硬化症患者有时可在鼓膜后上象限见到一透红区域,为鼓岬活动病灶区黏膜充血的反映,此现象称Schwartze征。

●半面痉挛指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反复性不自主的抽搐,又称半面阵挛。

大多在中年以后起病。

●半月裂孔筛泡与钩突之间的半月形裂隙。

中鼻道正是通过这条二维的、矢状位走向的裂隙与筛漏斗相联系。

●贝佐尔德脓肿中耳炎时,乳突的积脓穿破乳突尖部流入胸锁乳突肌深面,在颈侧形成脓肿,称为贝佐尔德脓肿。

是化脓性中耳炎颅外并发症之一。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颅内并发症。

●鼻前庭囊肿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急性或慢性弥漫性炎症。

●鼻丘中鼻甲前端的前方、钩突前上方的鼻腔外侧壁的隆起,含1~3个气房。

●鼻石鼻腔异物滞留引起鼻腔感染(鼻炎、鼻窦炎、骨髓炎等),日久炎性渗出物逐渐蒸发、浓缩,分解出许多无机盐类并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以异物为核心形成的结石。

●鼻阈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交界处的弧形隆起,又称鼻内孔。

前方为鼻前庭,后方为固有鼻腔。

●鼻中隔穿孔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

●鼻中隔脓肿是指鼻中隔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脓,多由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所致。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相应症状者。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血,多为双侧性。

●鼻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性和交替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香格里拉协和医院二0一九年十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鼻科学 (1)第一节鼻骨骨折 (1)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第三节鼻前庭炎 (2)第四节鼻疖 (3)第五节急性鼻炎 (3)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第十节鼻硬结病 (7)第十一节鼻结核 (8)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第十四节鼻息肉 (10)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第十七节鼻出血 (12)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第二章咽科学 (1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第六节鼻咽癌 (24)第七节喉咽肿瘤 (25)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第三章喉科学 (29)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第二节急性喉炎 (30)第三节慢性喉炎 (30)第四节声带小结 (31)第五节声带息肉 (32)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第七节喉癌 (34)第八节喉阻塞 (39)第九节喉狭窄 (41)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第二节食管异物 (44)第五章耳科学 (47)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第三节耳廓外伤 (49)第四节鼓膜外伤 (50)第五节颞骨骨折 (51)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第二十节迷路炎 (69)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第六章颈部科学 (89)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第七节甲状腺癌 (95)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骨骨折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颈内、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附着处发生方位改变,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5,利特尔动脉丛: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吻合成动脉丛,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规律的变化,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内孔,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一般的鼻腔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是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

11,变应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临床特征是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

12,鼻息肉: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临床特征是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

1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临床特征是鼻塞、鼻出血、头痛。

1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通气功能。

鼻前庭炎治疗方法

鼻前庭炎治疗方法

鼻前庭炎治疗方法
鼻前庭炎是指鼻前庭区域的炎症,通常表现为鼻前庭疼痛、肿胀、瘙痒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 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 抗生素:如果鼻前庭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3. 抗过敏药物:如果鼻前庭炎由过敏引起,抗组胺药物或其他过敏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
1. 冷敷: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贴片敷在鼻前庭区域。

2. 热敷:热敷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热
毛巾敷在鼻前庭区域。

3. 按摩: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在炎症严重时应避免按摩。

生活习惯调整
1. 避免刺激:避免接触可能引起鼻前庭炎的刺激物质,如化学
物质、尘埃、花粉等。

2. 保持鼻腔卫生:定期清洁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减少细菌和过敏原的积累。

3.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过度用力擤鼻或挖鼻,以免损伤鼻前庭
区域。

4.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鼻腔喷雾器,以保持鼻腔
湿润,减少炎症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
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鼻科学

鼻科学
鼻腔的血管丛 黎氏区 吴氏静脉丛
第二节 鼻的生理学
外鼻 鼻腔 鼻窦
鼻腔:
呼吸功能:生理性鼻甲周期; 嗅觉功能:可增进食欲,认识环境,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保护功能:对空气清洁过滤、加温、加湿; 反射功能:鼻肺反射,鼻心反射,反射性喷嚏; 共鸣功能:使声音洪亮悦耳; 排泪功能:
鼻窦:
增加粘膜面积,语音共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轻颅骨重量,维持头部平衡。
舒缩功能,能迅速调节鼻腔黏膜的血流量。
嗅区黏膜:中鼻甲游离缘以上部分,黏膜深部 有嗅觉细胞,其分泌的浆液能溶解到达该区的 物质微粒,产生嗅觉。
鼻窦黏膜
五、鼻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外鼻静脉血流的特点
外鼻的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动, 内眦V → 眼上、下V → 颅内海绵窦。
鼻腔的供血 颈内动脉的眼动脉 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蝶腭动 脉)
三、防治原则:去除病因,治疗鼻腔疾病,改掉挖鼻 习惯 ,保持局部清洁 。 局部糜烂或皲裂可用30%硝酸银烧灼后涂抹抗生 素软膏
鼻疖
指发生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偶可发生在鼻尖或鼻翼。
一、病因 :挖鼻、拔鼻毛等损伤皮肤、继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疼痛,疖成熟时见顶部有黄色脓点。 可伴有全身不适或低热 。
三、鼻窦
共四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各窦有口与鼻腔相通, 粘膜连续。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筛窦(ethmoid) 额窦(frontal) 蝶窦(sphenoid)
上颌窦:最大,上-眼眶,下-口腔,内-鼻腔,前面颊,后外-翼腭窝,窦口在窦腔的内上方,不易 引流。
筛窦:蜂房样,外-眼眶,上-前颅窝 依窦口所在分前、后两组。前→中道,后→
第四章 外鼻和鼻腔的普通炎性疾病

鼻前庭炎详解课件

鼻前庭炎详解课件

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
对于鼻前庭炎引起的脓肿,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排出脓液,控制感染。
病灶清理术
对于鼻前庭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行病灶清理术,去除 病灶组织,减少复发。
鼻前庭炎的预防与日常护 理
预防措施与建议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避免鼻内分泌物积聚, 可用棉签轻轻擦拭鼻孔。
缓解炎症。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 冷敷或热敷的方法缓解
疼痛和肿胀。
避免用力挤压患处,以 免加重炎症。
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 发作,应及时就医复查。
患者自我管理与心理调适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调理
鼻部湿疹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主 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与鼻前庭炎的疼痛和肿胀症状不同。
与鼻部丹毒鉴别
鼻部丹毒是鼻部皮肤及其表浅软组织 的弥漫性、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伴 有全身症状,如高热、畏寒等,而鼻 前庭炎则无这些症状。
常见误诊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误诊为普通鼻炎
由于鼻前庭炎常伴随鼻腔 炎症,易被误诊为普通鼻 炎,应注意区分两者的不 同症状和体征。
鼻前庭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鼻腔内分 泌物的刺激、鼻腔内细菌或真菌感染 有关。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鼻腔内有害物质、鼻腔 内接触有害物质、鼻腔内感染等。
临床表现与症状
临床表现
鼻前庭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鼻前庭疼痛、瘙痒、干燥、灼热感等,严重时可 出现鼻出血和局部皮肤溃烂。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鼻腔干燥、疼痛、瘙痒、灼热感等,有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急性期 全身可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用生理盐水清洗 后擦抗生素软膏,可用红外线理疗辅助治疗。
3. 慢性期 可用3%双氧水清除痂皮,外用抗生素软膏治 疗。长期不愈或多次发病者需注意有无全身疾病,如 糖尿病等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的存在。
鼻疖 (furuncle of nose)
概念:是鼻前庭及外鼻皮肤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 急性化脓性炎症。挖鼻、拔鼻毛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金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病因:1、分泌物的刺激2、不良的生活习惯3、机体抵抗床表现:局部可表现为红肿、灼热、触痛等症状。
初起局部皮肤丘状隆起,周围皮肤质硬、充血,因
局部皮肤与软骨膜直接相连,急性炎症时,疼痛剧
烈,约一周内疖肿成熟后破溃排出脓液症状随之减
轻。
鼻部疖肿合并周围组 织蜂窝织炎
第一节 鼻前庭炎与鼻疖
并发症:如炎症未能控制,可合并上唇及面颊部蜂 窝织炎。严重者可通过内眦静脉和面静脉引起海 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可诊断,但应警惕颅内 并发症。
第一节 鼻前庭炎与鼻疖
治疗:
1. 疖肿未成熟者,可局部理疗,10%鱼石脂软膏外用及 全身抗生素治疗。
2. 疖肿已成熟者,在“无挤压”前提下予以引流或促进 破溃。破溃后,局部清洁消毒,充分引流,防止结痂, 促进其彻底愈合。
3. 怀疑或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者,必须收入院,在 眼科及神经科医师的共同诊治下,使用足量、有效的
预防: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 改变挖鼻及拔鼻毛的不良习惯,积极治疗鼻腔及鼻窦疾
病。若鼻部已发生疖肿,切忌挤压。
谢谢
鼻前庭炎与鼻疖
第一节 鼻前庭炎与鼻疖
临床表现:急性表现为局部疼痛明显,查体可见鼻 前庭皮肤局部充血、肿胀,可伴有浅表糜烂。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可诊断,但需与鼻前庭 湿疹相鉴别。
鼻 前 庭 炎
第一节 鼻前庭炎与鼻疖
治疗:
1.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部原发性疾病如鼻炎、鼻窦炎 疾病等,避免有害粉尘刺激、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