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带植
(2)规则式植物景观
规则式栽植方式在西方园林中经常采用,在现代城 市绿化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相对于自然式而言,规则式 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 ,对植物材料也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花卉布置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境为主。规 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曲线式则是指把植物排成弧线形,如半圆形、圆形 、曲线形等多种形式,且多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并借 以划定范围,组成较为自由流畅的空间。
(4)自由式植物景观
与前述几种种植设计方式均不相同的是巴西著各设 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早期所提出的抽象图案式 种植方法。 一些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们也重视艺术思潮对园林 设计的渗透,例如,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和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 )的 设计作品中就分别带有极少主义抽象艺术和通俗的波普 艺术的色彩。这些设计师更注重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视觉 效果,设计往往简洁、偏重构图,将植物作为一种绿色 的雕塑材料组织到整体构图之中,有时还单纯从构图角 度出发,用植物材料创造一种临时性的景观。甚至有的 设计还用风格迥异、自相矛盾的种植形式来烘托和诠释 现代主义设计。
(1)自然式植物景观
① 自然式植物景观特点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 物种类,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 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植物配置以 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进 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 苍老,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同栽植形式
植物等距沿圆环或者曲线 环植 栽植植物,可有单环、半 环或多环等形式 大量植物等距沿直线或者 曲线呈带状栽植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1:1。

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

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即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以及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景观层次: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不同的层次感。

在公园或者庭院的边界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竹子,形成天然的屏障,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而在空旷的场地中,则可以使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来填补空间,形成丰富的地面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和过渡,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起到框景的作用:植物造景能够很好地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色彩等特点,将景观框选起来,突显出美景。

通过植物的形态,可以将景观的重点突出,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庭院的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有观赏价值的乔木或者矮灌木,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廊,不仅能够引人注目,还能够控制人们的视线,增加神秘感。

3. 营造自然氛围:植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氛围,例如花海、草原、山林等。

这些自然氛围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艺术手法是指设计师根据景观的特点、需求和主题,通过设计搭配和布局的方式,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产生协调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包括:1. 对比与衬托: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等,使其相互对比和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庭院中可以选择植物的冷暖色调相间,绿色与红色的植物相互衬托,使庭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2. 重复与节奏:通过重复使用具有相似形态、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形成一种节奏感和连续性。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

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下面将介绍园林造景的十种方法。

一、植物布局。

园林造景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花期等因素,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二、水景设置。

水是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设置池塘、喷泉、小溪等水景来增加园林的美感。

水景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增加园林的湿度,改善空气质量。

三、石景运用。

石头是园林造景中常用的材料之一,通过合理的石景运用,可以增加园林的自然感。

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石头,将其巧妙地安置在园林中,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四、灯光照明。

灯光是园林造景中常用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灯光照明,可以增加园林的夜间观赏价值。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亮度的灯光,将其巧妙地照射在植物、水景、建筑物等景观元素上,形成独特的夜景效果。

五、建筑布局。

建筑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功能的建筑物,将其巧妙地安置在园林中,与植物、水景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六、雕塑设置。

雕塑是园林造景中常用的元素之一,通过设置雕塑,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氛围。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风格的雕塑,将其巧妙地摆放在园林中,与植物、水景等元素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七、草坪铺设。

草坪是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草坪铺设,可以增加园林的绿色度和舒适感。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品种的草坪,将其铺设在园林中的合适位置,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八、景墙设置。

景墙是园林造景中常用的元素之一,通过设置景墙,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颜色的景墙,将其巧妙地安置在园林中,与植物、水景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九、亭台楼阁。

亭台楼阁是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设置亭台楼阁,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和休憩功能。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是为了阐述植物造景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及预期效果,为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指导和依据。

以下是一个植物造景设计说明的示例:一、设计概述本次植物造景设计的目标是营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植物景观,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态环境的追求。

设计理念以“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生态平衡、景观协调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设计原则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适当引入成熟的外来树种,保证植物能良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环境,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

2.生态性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以“乔、灌、地被、草”的多层复合绿化打造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打造层次丰富、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

3.功能性原则:满足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根据绿地性质及景观氛围选择合适的树种,实现观赏、遮荫、环保等多重功能。

4.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名贵树种及经济树种,节约建设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艺术性原则:遵循统一与协调的原则,通过整体的基调树种、统一的配置手法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

同时,注重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四季景观色彩的变化、林冠线与林缘线变化的合理与艺术性。

6.文化传承原则: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使用,打造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社会风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观,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三、设计方法1.植物选择:根据立地条件、生态要求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同时考虑季相变化、生长速度、观赏特点等因素。

2.空间布局:根据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合理安排植物的空间布局。

注重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营造丰富的空间感。

3.配置手法: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手法,形成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植物景观。

同时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关系,实现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

4.色彩搭配:利用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和天然色素,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

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 PPT课件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 PPT课件

五、 设计阶段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整体景观设计中的细部设计 之一,当初步方案决定之后,根据设计构思将各种细节 具体化,列出详细的园林植物选择清单,说明有利或不 利的各个方面。通过设计图纸的表达构思,过程如下:
(一)研究初步方案
(二)植物选择
(三)植物配置
(四)平面图及有关说明
六、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内容
二、园林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二)调查设计场地现有条件及资源
2.相关原始资料的收集
除了以上几项外,还要收集一些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包括 所处地区如气温、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大环境的气候资料、湖 泊、河流、水渠分布状况等水文资料、地形标高、走向、地下水 位等地质土壤资料、如交通、人居情况、人口密度等基地内环境 资料、现存植物种类、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等相关资料。
作业
1)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实例调研,测绘三个景观节点的(手绘、计 算机均可,内容包括平面、立面、透视,表现出植物与广场或构筑 物的关系以及树木的种类、距离、层次),图纸A2 一张。 2)制作PPT进行交流汇报,选10组,每班2组。进行PPT交流的可不 用交测绘图纸作业。 3)以新区(桐泾)公园为例,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种植设计 总平面,四个节点的平面、立面、透视,表现出植物与空间的关系 以及树木的种类、距离、层次等。A1图纸一张。
二、园林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二)调查设计场地现有条件及资源
3.综合分析 在完成现场勘察和资料汇集后,结合项目要求进行细致地分
析,主要包括: (1)园林植物功能分析 (2)园林植物设计区域环境分析 (3)园林植物生长的分析 (4)引入园林植物种类的分析 (5)对水资源的分析 (6)现存园林植物分析
三、任务分析
(一)标题栏: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址、设计师、页码 (二)植物设计说明(必要的技术措施,植物的质量、土壤质 量、施肥、浇水、与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等。) (三)合适的地形图、必要的详图、比例尺、指北针 (四)植物名录表包括项目代码、植物名称、植物数量、位置、 规格、植物条件、灌木和地被占用的面积以及植物类别和备注 (五)价格估算 (六)草皮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踏勘方法—图纸与实地对照,建立对应关系,以实地调 查的情况为准,补上遗漏的固着物,文字记载与符号标示相结 合,标示符号应简明、清晰,必要时应照相。
3.要反复地避开、远离、接近场地的各种边界,以便发现 不同的运动边界。
四、综合分析评估
必要时进行专项分析评估,包括地形(坡向、坡度、高程) 分析、气候分析、土壤分析、植被分析、空间视觉分析、生态 敏感性分析等,构建基地的总体特征印象,明确设计的有利与 限制性因素,为设计提供依据。
五、设计构思---设计大纲
明确设计主题与重点内容,什么都想抓住,什么都想兴建, 什么都想改造,结果什么都建不成,要学会放弃。要善于抓住现 场刺激产生的第一灵感,要对现场信息与感觉及时记载,以口 头或书面形式向甲方陈述设计意图或阐述反对甲方意图的理由。
六、工作原理图----功能分区草图
为设计的第一步或起点,以抽象、简单图示的形式,进行设 计的可行性研究,确定主要的功能空间及其联系、空间的封闭 性、风景透视线、出入口、主要焦点、种植区位置与相对面积 等。
(二)现场踏勘
范围边界、等高线或高程点、现状植物、水体、土壤(种 类、肥力、结构等)、建筑(位置、风格、体量、门窗位置)、 管线(电缆线、通讯线、地下管道、排水沟渠)、市政设施 (消防栓、路灯)、道路系统(包括各级街道、停车场)、污 染(风向、污染物种类、污染源、强度、变化)。
(三)注意事项
1.现场踏勘的地形图由甲方提供,一般比例为,面积2公顷 以下为1:100、1:200、1:250;面积2公顷以上为1:300、1: 500、1:1000。
阔叶树
针叶树
2.分枝型法
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 合表示树枝或枝干的分叉。
3. 枝叶型法
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 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表示或 质感表示。
阔叶树
针叶树
4. 质感型法
在树木平面中用线条的组合 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
(二)灌木与地被的表示方法
1. 修剪规整的灌木-----轮廓型或分枝型。
六、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图
七、文字说明
内容包括总体构思、指导思想、造景原则、种类选择、 主要配置形式(包括平、立面)、植物配置表(种类名 称、规格、数量、要求等)、造价估算及其它说明。
植物配置示意图
八、植物配置详图
用图例准确绘出各种植物的位置、大小、数量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本程序的总体要求 从总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
第二节 植物造景设计意图的表达
一 、植物绘图的表现方法
(一)树木的表示方法
先以树干位置为圆心,树冠的平均半径为半径作出圆,再按植物 种类或习惯进行表现。
1.轮廓型法
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线条 可粗可细,轮廓可光滑,也可 有缺口或尖突。
三、植物造景设计效果表现图
不追求尺寸、位置的精确,重在艺术地表现设计者的意图,包括平面效果图、 透视效果图、鸟瞰效果图等。
四、植物配置垂直剖面图
选择垂直结构复杂的局部,绘制植物配置的垂直剖面图,分层 表示不同高度的植物种类及其组合。
五、植物造景设计详图或施工图
包括施工放线、土球大小、种植穴大小、栽植土种类与深度、 排灌设施、地面铺装或树坛等的尺寸、材料、构造以及支撑固定桩 的做法等。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进入情绪的兴奋状态 激发出初始的设计创作热情与乐趣,对设计成败致关 重要。
二、接受任务
接受甲方或有关方面委托,了解设计意图、地点、范围、 面积、工期、造价档次、解决的关键问题、达到的目标等。
三、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
(一)资料收集
规划地的气象资料(温度、光照、降雨、风向)、水文资料 (湖泊、河流、水渠)、地质土壤(地形、标高、走向、地下水 位、土壤类型)、交通与人口、植被资料(地带性植被类型、主 要种类、乡土植物)、当地绿化情况等。
2. 不规整的灌木及地被-----质感型。
不规整灌木
地被
注意
1.灌木与地被均没有明显主干,因此,不必画出干的圆心位置。 2.图示范围以栽植范围为准。
(三)草坪与草地的表示方法 1. 打点法
点的大小要一致,疏密基本均 匀。
2. 小短线法
将小短线排列成行,若行间距相等,排列整齐者表示草坪,反之表示 草地或管理粗放的草坪。
工作原理图
七 、规划示意图
主要考虑种植区内部的初步布局,即在种植区内,划分为 更小的象征各种植物类型、大小、形态的区域,如高落叶灌木、 矮针叶常绿灌木、大乔木等,不考虑单株植物种类,而将植物 当作群体进行设计,但应重点分析各植物单元间在色彩、体量、 质地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必要时绘制植物单元组合关系图进行 比较分析。
草坪
草地
3. 线段排列法
要求线段排列整齐,行间有断续的重叠或行间有小许空白。
4. 乱线法
5. m型线条排列法
二、植物造景设计总平面图
1. 应标明每种树木的准确位置,可用树木平面圆圆心或过圆心的十字线示; 2.在图面空白处用引线和箭头符号标明种类,也可用数字或代号简略表注,同 一种树木可用细线将其中心连接起来统一表注; 3.灌木和草花应表注位置、外形轮廓、数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