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介绍模板法艺术之美之令狐文艳创作
手抄报的设计要求之令狐文艳创作

手抄报的设计要求令狐文艳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
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
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
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
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
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
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
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
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
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恰妮原创】小说大纲模板之令狐文艳创作

【原创】写小说的模板
⏹
令狐文艳
⏹小说类型:
⏹基调:
⏹全文字数:
一、内容梗概
1.起因:
2.发展:
3.转折:
4.高潮:
5.结局:
二、主线情节设定:1,主线:
2,辅线:
3,事件线:
4,感情线(高潮、起伏、低谷):
三、出场人物
①.主角:
主角①:
性格:
特征:
习惯:
人物背景:
年龄:
主角②:
性格:
特征:
习惯:
人物背景:
年龄:
②.配角:
性格:
特征:
习惯:
人物背景:
年龄:
人物关系:
男一号-房地产公司总裁-女主男朋友-小明仇人女一号-当红女星-男主女朋友-小明的姐姐(只是个例子啦)
四、主要情节(情节细化)
1.男一号女一号相遇
2.男一号不相信女一号
3.男一号发现了小明是女一号的弟弟
4.女一号决定断绝关系
5.男一号挽留女一号
6.剩下的剧情自己编
7.然后详细的结局
五、文案(简介)
(把写完的小说写一个简介,大概300字左右,必须要生动,然后吸引读者,然后就可以开始连载自己原创小说,可以赚钱钱了。
)。
小学生好介绍模板推荐及理由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令狐文艳《大林和小林》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五(4)班的 XX同学,今天由我给大家做好书推荐。
《大林和小林》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一对孪生兄弟却因各自不同的经历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一个成了肥胖愚蠢的寄生虫,一个成了真正的劳动者。
作品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的社会内容。
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漫画化的讽刺喜剧手法、层出不穷的闹剧场面以及滑稽、幽默、儿童化的语言,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与智慧,令作品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每一个孩子放进书架珍藏一生!并且低段孩子还能从此书中真切感受到劳动最可贵!《草房子》《草房子》讲述了少年桑桑跟随父母来到父亲出任校长的油麻地小学读书。
他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所有这些怪念头和行为,使桑桑性格中的聪明好奇,敢想、敢做,爱自我表现等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
推荐理由:《草房子》的文字如诗,作者虽不是诗人,却凭着他对儿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爱创造了小说的诗的世界。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美丽的童话。
《三字经》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它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推荐理由: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孩子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师用介绍模板)之令狐文艳创作

本教材使用说明令狐文艳教师按语伴随每个教学单元的按语应该被视为建议。
如果愿意,教师可以偏离所规定的教学计划,或是省略他认为不符合他教学目标的练习。
然而,写上按语的目的是帮助教师组织训练所介绍的句型。
在可能的情况下,每课书的练习均按难易程度分级。
这就意味着,如果时间不够,最后的练习可以删去,而不至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
每个教学单元包含两小时的内容。
如果教师仅有45 分钟用于每个单元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那么他就要根据他所能使用的时间来重新编排这些练习。
每个教师上课时都会使用的那些指令和评语——如“请听”、“坐下”、“再说一遍”、“一起来”等等——应该用英语来说。
在初级阶段,这些短语的含义可用手势和模仿动作来表述。
这些短语必须被看成与课文无关,除非它们正式在课文中出现。
按照本教材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学会使用某个句型他才算是熟悉了这一句型。
这就是为什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指令并没有列入教师用书课文之前的句型和词汇表内。
按语分列在不同的标题之下。
现在我们来介绍其中的每一项。
内容和基本目标——总体评论这两个标题下的内容简要地归纳了课文所教的句型和语项。
归纳完全是为教师准备的。
听力理解详尽的指令在课程之初便作了交代,但随着教师慢慢适应这一程序,指令便逐渐简化。
我们推荐介绍课文的9 个步骤,用以训练学生听懂英语口语的能力。
这9 个步骤如下:1 介绍故事2 了解情景3 听力训练目标4 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5 回答问题6 精读7 再次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8 重复9 大声朗读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简洁。
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9 个步骤:1 介绍故事教师用几句话介绍课文,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所发生的事情,而不需要去猜测。
开始可以用少量的中文,但教师必须尽早开始用英语。
例如:Today we'll listen to a storyabout a handbag.(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关手提包的故事。
)2 了解情景要求学生看插图,以便检查学生是否了解课文中所发生的事情。
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介绍模板之令狐文艳创作

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令狐文艳小王子小说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接着,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
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
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
他转述了小王子对六个星球的历险,他遇见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
飞行员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段极为珍贵的友谊。
当小王子无法回到他的玫瑰身边,他选择了死亡。
飞行员非常悲伤。
他一直非常怀念他们共度的时光。
他为纪念小王子写了这部小说。
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智慧故事》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智慧故事》,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智慧是无形的,只要你学会灵活地运用它,就会在你遇到困难时,它可以帮助你解决困难;在你感到尴尬的时候,它可以帮助你解脱尴尬;还可以帮助你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恰当地在生活中运用智慧呢?下面我就来讲几个书中的小故事吧!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皇帝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醒来后,觉得很奇怪,便立刻召见了一个解梦者,告诉了他自己的梦境。
“唉,陛下,很不幸地告诉您,每掉一颗牙,都代表您的一个亲人的死亡。
”解梦者说道。
“你竟敢对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来人啊,给他50大板。
”皇帝愤怒地说。
不久,另一个解梦者被召来了,他听完皇帝的话后,微笑着说道:“您真是洪福齐天!您将比所有的亲人都活得长久!”皇帝听后,立即眉开眼笑。
临走前赏了他50个金币。
在一旁的侍从,悄悄问他:“就我听来,你的解释同第一个解梦人不都是同一个意思吗?”那个聪明的解梦者答道:“你说得没错,不是我的解梦术高明,而是我说话比别人高明!”另一个故事是:有个小男孩儿在一家面包店买一块4便士的面包。
读介绍模板笔记之点评与感悟之令狐文艳创作

读书笔记之点评与感悟令狐文艳【摘抄】夜空皇后从东方带来的馥郁的微风好像她清新的气息率先来到林中。
孤独的星辰冉冉升起:她时而宁静地继续她蔚蓝的驰骋,时而好像皑皑白雪笼罩山巅的云彩上憩息。
云彩揭开或戴上它们的面纱,蔓延开去成为洁白的烟雾,散落成一团团轻盈的泡沫,或者在空中形成絮状耀眼的长滩,看过去是那么轻盈,那么柔软和富于弹性,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美洲之夜》夏多布里昂【点评】本段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也走进了那一片夜空。
诗一般的语言,灵动的文字,把这一切写得是那么美。
将夜空比喻成“从东方来的皇后”,将清新的微风想象成是这位妖娆多情的皇后的气息,使读者不禁为之沉迷。
然后将星空的一切拟人化,星辰是孤独的,夜空似在驰骋似的憩息,使画面充满了动态美。
最后作者集中笔墨于描绘云彩,它们先是“烟雾”,后是“泡沫”,或者“长滩”,作者的想象奇特瑰丽,却一点也不失真,反而是更贴切更形象地展现了云彩的轻盈等特性。
作者调动了嗅觉、视觉、触觉,是画面立体生动!更是将作者对这美洲之夜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摘抄】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安塞腰鼓》刘成章【点评】鼓点急促,流苏飞扬,脚步蹦跳,瞳仁闪射……这,便是火烈的安塞腰鼓,一系列的排比,短促的语气,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字里行间也仿佛随着鼓声跳跃起来。
骨牌玩法介绍模板之令狐文艳创作

文牌令狐文艳1、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一对天牌凑一块就叫“天牌对”;2、两个一点:称为地牌;3、两个四点:称为人牌;4、一点和三点:称为和牌,或者鹅牌,;5、两个五点:称为梅花,或者梅牌;6、两个三点:称为长牌,或者长三;7、两个二点:称为板凳;8、六点和五点:称为虎头,或者斧头;9、六点和四点:就叫四六啦,又叫红头十,因为牌面上总共十点,而骨牌上的四点和骰子上一样是红色的,骨牌里有很多牌都是这样命名的;10、六点和一点:幺六,又名高脚七(牌面七点,六点形如两条长脚);11、五点和一点:幺五,又名大头六;武牌1、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这两张牌凑一起叫杂九对;2、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取牌面上二点和六点都是“平”的之意),合称杂八对;3、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合称杂七对;4、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合称杂五对;5、最后两张名堂可就多了,二点和四点称为二四,又称大杂六,一点和二点称为幺鸡、丁三、丁鸡等等,又称小杂,两者合称大小杂。
[2]一.本游戏需要骨牌一副,玩家四名。
二.骨牌总共32块牌分为:宫.点.么三种牌名。
宫:天.地.人.和.梅.长.板.(每块两张同牌)。
点:九点(红九.黑九).八点(弯八.平八).七点(红七.黑七).红六点.五点(红五.黑五).红三点。
么:斧头.四六.么七.么五.(每块两张同牌)。
响:红六点加红三点称为响,是骨牌中最大的牌,分开使用就是最小的牌。
三.骨牌等级:响大于宫.宫大于点.点大于么(响-宫-点-么)。
四.摇骰规则:第一局开始由任何一方摇骰,被骰子摇到的一方坐庄开始摸牌,以后每局由输方摇骰胜方坐庄摸牌。
五.摸牌规则:输方摇骰胜方摸牌时,胜方需要按照输方指定的方法摸牌,比如:从前面摸牌.从后面摸牌.从中间摸牌...等(先定摸牌方法,再摇骰,输方可以指定任何摸牌方法)。
六.游戏规则:把32张骨牌四块一墩,墩八墩,每人按摸牌规则摸八块牌,由庄家开始出牌,玩家每人轮流出牌,上手出一块牌下手就必须跟一块牌,上手出一对牌下手就必须跟一对牌,如果上手出的牌下手要不起,下手必须消牌(要不起上手的牌,下手用手上最小或没用的牌跟上手的牌),消的牌必须字向下,不能让对手知道消的什么牌,一轮结束后由桌上牌面最大的玩家把桌上的牌全部收到自己面前算得的分。
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令狐文艳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现代诗歌鉴赏(一)现代诗歌的特点1、分行排列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莫要跑到外面去,去到外面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辛笛的《寄心》:经过一夜的不平静,决定把这颗心,贴上八分邮票,寄出去就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书法艺术之美
令狐文艳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它也有自己艺术美的多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线条美墨色美形体美气韵美意境美
文字本是用来代表语言传达思想的工具,有其特有的实用价值。
中国的方块汉字具有多样变化,除了实用价值之外还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表现华夏儿女审美人格心灵世界,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厚重发展史的沉淀。
自殷商以来纷呈,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
书法在晋唐之间称为书势,日本人称中国书法为书道。
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它独特的艺术美,无愧为中国美学之灵魂。
中国的书法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的线条美
中国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线条就是“点画”,两者是一致的。
而在竹木简、纸帛上留下点画墨痕的工具,是毛笔。
由动物毛制作,它柔软而富有弹性,有吸墨多和吐墨自由的特色,东汉的蔡邕在《九势》中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正因为毛笔是软的,才能写出抑扬顿挫、变化莫测的线条来。
中国书体分为五类,决定书体不同的关键不在造型,而在线条
特点。
由于线条自身艺术质的不同,故造成书体美感就有差异。
篆书线条因无明显“提”、“按”,都是均粗直曲线条构型,故线条单调,书法美感因素相对较弱。
隶书线条因提按分明,波、磔夸张,线条意态生动,故书体美感因素较强。
草、楷、行线条因特别追求提、按、顿、挫、转、折,而且讲究墨色变化,所以线条骨丰肉润。
意态丰富,入妙通灵,故书体美感趣味无穷。
由此可见线条的变化,推动了书体的变化,线条的美感强弱,决定了书体美感的强弱。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
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
可以说,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
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质感。
《书谱》中所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
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
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用笔原则。
中锋线条有坚实圆润的美感,偏锋线条有浮燥薄削感,藏锋的线条有含蓄感,露锋的线条有生辣感,如竖画,当悬针而写成垂露则无力,当垂露而写成悬针则无韵。
”“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力感中的“力”,是欣赏书法时的一种感受,是观念中的“力”,属于心理学范畴。
书法线条的旋律美,如颜真卿书写的线条,被誉为“屋漏
痕”。
他深刻地指出了书写点画的真谛。
雨水渗进壁墙,下淌的泥水顺着土墙往下流,土墙的表面是不平整的,这就使泥水在行进中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而流的水痕,这大自然里积点成线而内具微波震荡的水痕,正契合于或启迪于书法线条的表现,它“弹奏”的是一种凝重雄浑的旋律。
二、书法的墨色美
书法白纸黑字,看来似乎色彩不多,但却妙趣无穷。
严格意义上讲,书法中的黑、白二色代表了世间一切颜色,而书法艺术本身正好是这世间二色的综合体现,更体现了中华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
阴与阳,白天与黑夜,有和无,日与月等等,都在说明一个相辅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辨证关系。
只有黑、白二色的对比鲜明,才能体现书法之神采。
中国画中墨色的浓淡,有墨分五色之说。
书法虽然不同于绘画,但对墨色变化进行探索的书家也大有人在。
绘画为了给作品提神,有时也必选焦墨施之,否则就平淡无神。
画眼睛如果不适当在眼球周边施以浓墨与高光进行对比,使其构成极大反差,则会老态隆钟、混浊无神。
书法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适量的浓淡进行过度,就会灰暗无神,平淡无奇。
在宋以前,书家们的创作实
践一般都是以浓墨为主。
关于浓墨的艺术效果,苏东坡曾形象地比喻为黑溜溜的小儿眼睛,小儿瞳子乌黑而光亮,闪烁而有神采。
用墨的燥润也是墨色美的一个主要方面。
行草要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
这里所说的润,当然不是说用墨太湿,如果太湿,墨就会溢于毫外,产生涨墨的弊病,形成“墨猪”。
燥也不等于枯,因为枯是没有生命的。
三、书法的形体美
如果说,西方绘画精致实在地刻画实物是为了赞美大自然造物的形体美的话,那么,中国书法运用点画组合成的文字结构,则表现的是一种近乎抽象,然而能够造多姿多式的形体美。
古代的象形文字,对物象力求删繁就简,使得象形文字的形体较之物象,既似是而非,又似非实是,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具有耐人琢磨、引人遐思的美。
邓石如指出:“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墨,奇趣乃出。
”不疏,就没有空间美,不密,就没有实体美。
一个字的结构,跟一幢房屋的建筑一样,实体空间,高低欹正的巧妙结合,才算得上形体美。
而一副书法艺术作品,形体美无疑是最直观表现艺术美的。
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中,有一个“实”字,在宝盖头下故意留出一段空间,写成形离气贯。
书法名家无论是大是小,都能获得美好的形体。
书法艺术的结构讲究空间美,变幻美,法无常法,形无定形。
四、书法的气韵美
古人认为:“气”是宇宙自然生成的根本,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气”是代表气力气势,我们常说“气”动山河、生“气”勃勃、“气”韵生动,都是意味着刚性的美感。
它所表现的有:崇高、神圣、正直、奔放等特性。
“韵”,主要是用来进行人物凭照的。
柔性的美感,叫作“韵”。
“韵”是代表“韵”味、“韵”律、风“韵”,雅“韵”,是意味着柔性的美感。
它的表现有:潇洒、雅致、含蓄、空灵等特性。
“气”是发出于意志,“韵”是发出于情感,这两种不同的精神活动在书画上反映出来,形成许多不同的特色。
书画上所有的风格,都是气和韵的流露,绘画有线条,也有形象和色彩,书法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线条,因此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画更为强烈,而风格更为明显,它更能反映人格。
思想活泼、性情豪爽的人不会写出拘谨的字,举止沉着品格刚正的人也不会写出轻浮的字。
艺术表现人生,净化人生。
五、书法的意境美
在艺术创作中,技巧是肉体,意境是灵魂。
没有技巧,意境则无处依附,没有意境,技巧则是一堆“肉”而已!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书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陶冶气质,从而保证技巧的娴熟独创和意境的清新深邃,苏东坡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也有这层意思。
技巧为意境而用,意境由技巧而立。
点画、形体、布局诸多技法的交融匹配,综合运用
和艺术修养等因素对诸技法的自然渗入,就组合成一张书法作品,乃至于一个书家的基调,这基调抒发着作者的意趣、性灵、境界。
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上,当是意境为上的。
正缘于此,历来评论鉴赏家对书法艺术的评判,则重点也放在意境,包括情感、气质、格调上。
作品是心灵的窗口,也是作者一时一事意趣的内心自白,看不到心灵和意趣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
一件作品有一件作品的情感意境,一个时期的作品有一个时期的情感意境,如梁武帝评王羲之的书法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又如前人论王献之的书法“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
书法艺术,注重于表现字外的境界,注重于表现内心的世界。
但是,除了字内功夫,追求技巧外,还要加强艺术修养以及知识积累,对生活的感受,对于塑造意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需要用较长时间去接触它,接触多了,就会渐悟到其美之所在。
另外,做一些书法实践,以及阅读艺术性很高的碑帖,也有利于把握书法艺术的美之所在。
参考文献:张子程《论书法的气韵美》
晓艺《浅谈书法的线条美》
中国画廊网《浅谈书法艺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