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预防与处理.ppt
合集下载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操作中(感染危险)
❖ 各种注射时 ❖ 输液、采血时 ❖ 传递中受伤 ❖ 拔针时
11
常见的高危操作
(三)操作后(整理用物 感染危险)
❖ 徒手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注射器 ❖ 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刺伤 ❖ 被锐器盒中突出的针头刺伤
12
预防措施
❖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 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 ❖ 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 ❖ 改善操作环境,合理安排人力
?由于很多针刺伤未进行上报实际发生的针刺伤次数可能更多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心理影响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等心理?经济和卫生人力资源浪费原因?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操作行为不规范?用具不符合要求?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常见的高危操作一操作前非感染危险?拔下针头帽时?抽吸药液时?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常见的高危操作二操作中感染危险?各种注射时?输液采血时?传递中受伤?拔针时常见的高危操作三操作后整理用物感染危险?徒手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注射器?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刺伤?被锐器盒中突出的针头刺伤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改善操作环境合理安排人力二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使用过的注射器不要将针帽套回确定需要套针帽时应单手回套针帽绝对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操作中(感染危险)
❖ 各种注射时 ❖ 输液、采血时 ❖ 传递中受伤 ❖ 拔针时
11
常见的高危操作
(三)操作后(整理用物 感染危险)
❖ 徒手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注射器 ❖ 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刺伤 ❖ 被锐器盒中突出的针头刺伤
12
预防措施
❖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 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 ❖ 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 ❖ 改善操作环境,合理安排人力
?由于很多针刺伤未进行上报实际发生的针刺伤次数可能更多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心理影响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等心理?经济和卫生人力资源浪费原因?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操作行为不规范?用具不符合要求?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常见的高危操作一操作前非感染危险?拔下针头帽时?抽吸药液时?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常见的高危操作二操作中感染危险?各种注射时?输液采血时?传递中受伤?拔针时常见的高危操作三操作后整理用物感染危险?徒手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注射器?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刺伤?被锐器盒中突出的针头刺伤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改善操作环境合理安排人力二规范操作行为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使用过的注射器不要将针帽套回确定需要套针帽时应单手回套针帽绝对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精选课件
3
3、安全注射:由WHO提出 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②对医务人员无害 ③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社会及他人无
害。
精选课件
4
4、全面预防:即所有的病人均 被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病人应 使用防护措施。
——美国CDC提出
精选课件
5
5、标准预防:①所有的病人均被视 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中21%
使用后处置 前27%
其他不明8%
丢弃4%
处置中6%
精选课件
35
(三)为操作者提供随手可得的 符合国际标准安全盒。
(四)执行操作程序: 评价——评估——计划——实施。
精选课件
36
(五)执行全面预防措施:
(六)规范操作行为:
禁用双手回套针帽
禁针头进行输液时第二次连接;
禁直接传递锐器物;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 预防与控制
精选课件
1
一、基本概念
1、职业暴露:由职业原因,接 触到某种感染因素而发生某种疾 病等情况。
精选课件
2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 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 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 况。
临床医生 14%
呼吸治疗 师 2%
抽血者 8%
清洁工、 其他 3%
技师、实 验人员 10%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 施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文详细阐述了针具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 等导致的针刺伤事故,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培训、严格管理等手段有效预防。Leabharlann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后的处理与康复
01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needle puncture injuries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使用安全设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 球每年因针刺伤导致的死 亡人数约为100万,其中 约70%的死亡病例与操作
不规范有关。
01
操作不规范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 的数据显示,由于设备老 化导致的针刺伤事故占比 约为30%,这主要是因为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设备故 障,增加操作者受伤的风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医疗操作不当
中国医 疗协会
针刺 伤
医疗操 作不当
数据
30%
世界卫 生组织
医疗设 备老化
占比约 25%
针刺 伤
第二大 原因
操作不规范
设备老化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设备使用不当
设备老化 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过长,易出现故障,增加针刺伤风险。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00万起因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操作不规范 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规程不熟悉或疏忽大意,容易导致针刺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万起因操作不规范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设备维护不到位 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引发针刺伤。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30万起因设备维护不到位 导致的针刺伤事件。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文详细阐述了针具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 等导致的针刺伤事故,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培训、严格管理等手段有效预防。Leabharlann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后的处理与康复
01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needle puncture injuries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使用安全设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 球每年因针刺伤导致的死 亡人数约为100万,其中 约70%的死亡病例与操作
不规范有关。
01
操作不规范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 的数据显示,由于设备老 化导致的针刺伤事故占比 约为30%,这主要是因为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设备故 障,增加操作者受伤的风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医疗操作不当
中国医 疗协会
针刺 伤
医疗操 作不当
数据
30%
世界卫 生组织
医疗设 备老化
占比约 25%
针刺 伤
第二大 原因
操作不规范
设备老化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设备使用不当
设备老化 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过长,易出现故障,增加针刺伤风险。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00万起因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操作不规范 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规程不熟悉或疏忽大意,容易导致针刺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万起因操作不规范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设备维护不到位 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引发针刺伤。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30万起因设备维护不到位 导致的针刺伤事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

类型4:手术刀刺伤
手术刀刺伤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手术刀刺伤后,由于手术刀表面的细菌可能污染伤口,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一项研究表明,手术刀刺伤 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 手术刀刺伤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手术刀刺伤不仅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感染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 响。一项调查显示,经历过手术刀刺伤的医护人员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概率比未经历过的医护人员高出 30%和20%。
治疗2:进行抗体治疗或药物治疗
针刺伤类型为空气针刺伤 空气针刺伤的伤口比较难恢复,愈合时间长达7-10天,甚至更长时间。 针刺伤危害为细菌感染 针刺伤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细菌感染,造成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治疗3:手术治疗
针刺伤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针刺伤可能对手术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受伤的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 判断和操作,增加手术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受伤的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手术失败率 比未受伤的医生高30%以上。 针刺伤导致的医疗事故 针刺伤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由于针刺伤可能导致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感染血液 传播疾病,因此在进行手术等医疗活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 生。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首先,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 和培训,了解如何避免针刺伤。其次,应使用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 受伤的风险。此外,应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针刺伤的治疗方法 针刺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紧急处理和后续治疗两个方面。在受伤后,应立即进行紧急处 理,如挤压伤口、消毒等。然后,根据受伤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等药物进行 治疗。如果受伤情况严重,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措施4:及时处理锐器废弃物
及时处理锐器废弃物可以减少医疗工作人员 针刺伤的发病率
针刺伤预防和管理护理课件

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反馈机制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护理人员提出锐 器处理方面的改进建议,持续优化管 理流程。
培训更新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以适应医疗技术 的不断发展和锐器处理标准的更新。
05
针刺伤预防和管理案例分享
成功预防针刺伤的案例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成功预防针刺伤的 发生。
某医院通过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 士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下,该医院成 功地避免了多起针刺伤事件的发生。不规范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 遵循标准流程,如未正确 使用防护用具、操作不熟 练等。
疏忽大意
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 不集中,未及时发现锐器, 导致意外发生。
患者不配合
患者突然移动或反抗,导 致医务人员无法及时躲避 锐器。
危害后果
感染疾病
针刺伤可能导致血液感染,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
某医院通过改进护理管理方式,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 针刺伤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医院的针刺伤发生率明 显降低,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刺伤预防和管理护理课件
目录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的护理管理 • 针刺伤预防和管理案例分享
01
针刺伤的危害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 医务人员意外被针头、刀具等锐 器刺破皮肤而引起的伤害。
类型
根据锐器的种类,针刺伤可分为 空心针刺伤、实心针刺伤、刀具 划伤等。
详细记录
记录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处理措施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PPT课件

追踪与随访管理
追踪监测
对针刺伤者进行追踪监测,包括定期检查相关指标、观察病情变化等。
随访管理
对针刺伤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其恢复 健康。同时,对针刺伤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 发生。
04 培训与教育
新员工培训内容
01
针刺伤的定义、危害及预防措施
伤。
采血过程
在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时,如操作不慎 或患者不配合,也可能发生针刺伤。
缝合过程
在外科手术缝合伤口时,由于缝合针 尖锐且操作空间有限,也易发生针刺
伤。
废弃物处理
在处理废弃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锐 器时,如未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也可
能导致针刺伤。
02 防护措施
增强防护意识
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
明确针刺伤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如乙肝、丙 肝、艾滋病等。
针刺伤主要由于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废弃物处理不当或设备设计缺陷等原因造成。
针刺伤危害程度
感染风险
针刺伤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如细菌、病毒等,增加 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心理影响
针刺伤事件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慌,影 响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易发生针刺伤环节
注射过程
在注射药物或疫苗时,如未正确使用 针头或患者突然移动,可能导致针刺
在职员工定期培训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化安全操作规范
针对在职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 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并遵守相关规定。
更新防护知识与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员工的防护 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应对针刺伤的能力。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医学课件

2
锐器伤处理流程
1
目的
2
范围
3
安全使用制度
4
锐器损伤处理流程
3
目的
防止医护人员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经 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4Leabharlann 范围因锐器损伤的医护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5
安全使用制度
1、安全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
2、操作尖锐器械或者手部有伤口时,要特 别小心锐器刺伤,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 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决不 可放在针头前进方向。
18
标准预防的措施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重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 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 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 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 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 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 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脉或动脉的针头, 其次为肌内注射针头, 而进入患者静脉输
液管道的针头其传播疾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 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 针头带入的血液越多, 会增加传
染疾病的危险。
3 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头所携带的
血量是口径4号针头的30倍。
4 针头的类型即空心针和实心针。空心针如抽血、注射
针比实心针如缝针所携带的血量多, 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大。
19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 中 严 格 要 求 自 己,实施 防 护,确 保 安 全 工 作,谢 谢 !
20
10
风险评估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进行损伤暴露风险评估 一级暴露:
锐器伤处理流程
1
目的
2
范围
3
安全使用制度
4
锐器损伤处理流程
3
目的
防止医护人员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经 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4Leabharlann 范围因锐器损伤的医护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5
安全使用制度
1、安全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
2、操作尖锐器械或者手部有伤口时,要特 别小心锐器刺伤,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 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决不 可放在针头前进方向。
18
标准预防的措施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重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 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 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 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 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 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 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脉或动脉的针头, 其次为肌内注射针头, 而进入患者静脉输
液管道的针头其传播疾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 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 针头带入的血液越多, 会增加传
染疾病的危险。
3 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头所携带的
血量是口径4号针头的30倍。
4 针头的类型即空心针和实心针。空心针如抽血、注射
针比实心针如缝针所携带的血量多, 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大。
19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 中 严 格 要 求 自 己,实施 防 护,确 保 安 全 工 作,谢 谢 !
20
10
风险评估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进行损伤暴露风险评估 一级暴露: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研究发现,接受过安全 培训的员工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比未接受培训的员工 低40%。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从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措施三]: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安全防 护设施
[Measure 3]: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safety protection facilities
Measures to prevent needle stab injuries
[措施一]: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和设备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每年有超过20%的针刺伤事 故是由于使用未经过适当消毒的工具和设备造成的。这些工具和设 备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如果直接用于人体,可能导 致严重的感染。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可以有效防止针刺伤事故的发生。 一项对英国医疗机构进行的研究发现,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的 机构,其针刺伤事故的发生率比未进行此类活动的机构低30%。这 表明,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 隐患,从而有效防止针刺伤事故的发生。
01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原因一]:使用不当的工具或设备
操作不当,导致针头断裂
针刺伤 操作不当 磨损严重
针头
设备老化,增加针刺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 医疗设备 老化率 针刺伤风险
缺乏培训,操作不熟练 医护人员 不自信 针头操作 培训
Logo/Company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研究发现,接受过安全 培训的员工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比未接受培训的员工 低40%。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从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措施三]: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安全防 护设施
[Measure 3]: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safety protection facilities
Measures to prevent needle stab injuries
[措施一]: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和设备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每年有超过20%的针刺伤事 故是由于使用未经过适当消毒的工具和设备造成的。这些工具和设 备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如果直接用于人体,可能导 致严重的感染。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可以有效防止针刺伤事故的发生。 一项对英国医疗机构进行的研究发现,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的 机构,其针刺伤事故的发生率比未进行此类活动的机构低30%。这 表明,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 隐患,从而有效防止针刺伤事故的发生。
01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原因一]:使用不当的工具或设备
操作不当,导致针头断裂
针刺伤 操作不当 磨损严重
针头
设备老化,增加针刺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 医疗设备 老化率 针刺伤风险
缺乏培训,操作不熟练 医护人员 不自信 针头操作 培训
Logo/Company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伤处理
3、伤者48小时之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 72小时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药物,建立 追踪档案,行相应处理。
注:在最初6-12周内不要献血、捐赠器官 及母乳喂养。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关爱病人,关爱自己,增强 自我防护意识,从工作的点 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注意
1 针头的污染源最具有传播疾病能力的是直 接进入静脉或动脉的针头, 其次为肌内注射 针头, 而进入患者静脉输液管道的针头其传 播疾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 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 针头带入的血液 越多, 会增加传染疾病的危险。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一、针刺伤的危害 二、针刺伤的原因和预防 三、针刺伤后处理
一、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过针刺伤接种传 播,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HIV)
心理影响:会使针刺伤者产生焦虑、紧张、 悲观、恐惧等心理
一、针刺伤的危害
接触血量愈大,接触时间愈长,机体获得 病原体的数量也越多,感染的机率也越高
4、锐器不宜直接用手传递,尽量减少搬运。 5、使用或者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
安全使用制度
6、使用之后的注射器,不 宜将针头外套回套,应将 针尖向下直接放入利器盒 ,送医疗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 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足保障 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你有被针刺伤 过吗?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一位护士在给一位慢性乙肝患者采集完血 液以后,将用过的针头用护针冒盖上,回 去收拾用物的时候,护针帽不慎脱落,随 后刺入她右手食指。
思考:如果不慎被针刺伤以后,你将如何 处理?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据调查: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调 查者年人均被刺伤3.5次,被污染针头刺伤, 刺伤率为74.5%
二、针刺伤的原因
1、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 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浅薄,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极易发生锐 器损伤。
针刺伤的原因
2、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 违反操作规程:如重新套上护针帽,掰安
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将经常使用的刀片、 剪刀随处丢放,增加被刺伤的风险。
针刺伤的原因
3.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 4.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 5.护士针刺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 是由针刺伤所致。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 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什么是针刺伤? 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
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 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 肤损伤。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前拔下针头帽时、抽吸药液时、抽完 药物重新盖上护针帽时损伤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中损伤: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 传递中受伤、拔针时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被治疗车或治疗盘 中的针头刺伤,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或者注 射器
安全使用制度
标准预防
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 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 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 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 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 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 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但是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针刺伤预防
针刺伤处理
三、针刺伤后处理 原则:尽早处理、早报告 1、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 用健侧的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 伤部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受伤部 位的伤口冲洗,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 行消毒包扎。
针刺伤处理
2、如患者为乙肝、丙肝患者,应在刺伤后24小 时之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的 血进行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被 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 该在24小时之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 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 监测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液做对比,预防 性使用药物。
注意
3 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 头所携带的血量是口径4号针头的30倍。 4 针头的类型即空心针和实心针。空心针 如抽血、注射针比实心针如缝针所携带的 血量多, 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大。由于护理人 员多被空心针刺伤, 而医生的针刺伤多由缝 针造成, 且是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 此, 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远高于医生。
二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 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 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 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 ,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风险评估
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 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
1、安全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 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
2、操作尖锐器械或者手部有伤口时,要 特别小心锐器刺伤,注射或穿刺时,先 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 手决不可放在针头前进方向。
安全使用制度
3、注射完毕后取出针头时,应用无菌棉签压 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者体液渗出,避 免沾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注意
5 针刺伤时戴1层手套会减少50%以上的接 触血量, 戴2副手套则会减低70%以上的血 量, 尤其在使用实心针时戴手套的防护效果 会更好。
风险评估
一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 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 且暴露时间较短。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