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轴承盖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轴承盖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摘要介绍了轴承盖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轴承盖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冲压基本工序为:落料、拉深、冲孔,然后根据对工序的初步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冲压次数,拉深次数,对工序顺序的安排,一般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质量要求来确定,由于本工件为带孔的落料、拉深件,因此先落料,再拉深,最后冲孔,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和模具制造条件)确定工序组合,因为生产批量大,所以将各个工序组合在一起,并用复合模冲压,这样就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轴承盖;冲压;工序;生产批量;生产效率ABSTRACTIntroduced to carry the bearing cover cold hurtle to press to take shape the process, pass by to the batch quantity production, spare parts quantity, the spare parts structure and usage request of carry the bearing cover of analysis, study, according to not lower to use the function as premise, is certain in order to hurtle to press the piece, it uses to hurtle to press the method to complete the spare parts to process, hurtling to press basic work preface is: Fall to anticipate, pull deep, hurtle the bore, then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preface, make sure the work ordinal number eyes, if hurtle to press the number of times, pulling the deep number of times, to the in proper order arrangement of the work preface, general trans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each work preface, the quantity request to certain, because of in order to take the bore to fall to anticipate, pull the deep piece, this work piece so fall to anticipate first, then pull deeply, blunt bore of end, according to produce the batch quantity and condition( hurtle to press to process the condition and molding tools to make the condition)s to make sure the work that the preface combine, because of produce the batch quantity big, so combine each work preface together, counteract compound the mold hurtles to press, raising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 thus. Pass to make use of the modern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o carry on the structure improv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machine spare parts well, excellent turn the design, the excell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skill method ability the significant exaltation produces the efficiency, this kind of method to similar the product has to certain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function.Key words: bearing cover; stamping; process; Production batch; Production efficiency目录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5)1.1 冲裁工艺性 (5)1.2 拉深工艺性 (5)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7)2.1 计算毛坯尺寸 (7)2.2 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7)2.3 计算拉深次数 (8)2.4 确定工艺方案 (9)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0)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10)3.2 计算工艺力、初选压力机 (11)3.2.1 计算工艺力 (11)3.2.2 初选压力机 (14)3.3 计算压力中心 (14)3.4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5)4 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 (17)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17)4.2 模具总体设计 (17)4.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8)4.3.1 落料凹模 (18)4.3.2 冲孔凸模 (19)4.3.3 拉深凸模 (19)4.3.4 凸凹模 (19)5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21)5.1 模架 (21)5.2 模座 (21)5.3 模柄 (21)5.4 定位零件 (22)5.4.1 挡料销 (22)5.4.2 导料销 (22)5.4.3 导料板 (22)5.5 卸料装置 (23)5.5.1 固定卸料板 (23)5.5.2 橡胶 (24)5.6 其他支撑与固定零件 (24)5.6.1 凸模固定板 (24)5.6.2 导向零件 (25)5.6.3 垫板 (25)5.7 紧固件 (25)6 确定冲压设备 (27)7 模具的装配 (28)7.1 复合模的装配 (28)7.2 凸、凹模间隙的调整 (28)8 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编制 (29)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1.1 冲裁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要求。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背景与重要性冲压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的加工过程中。

冲压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成型操作,如拉深、压扣、冲孔等。

而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工艺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落料拉深复合模则是冲压模具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它采用多步冲压工艺,在冲压过程中先进行拉深操作,然后对拉深成型后的零件进行进一步的冲压加工,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相比于传统的单步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能够实现更复杂的成型操作,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成形性能。

因此,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确的模具设计和合理的工艺参数选择,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了解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背景和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冲压模具设计是指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设计出能够完成冲裁、拉深等工艺过程的模具。

冲压模具设计的目标是使模具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工件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冲压模具设计的原理是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上模板、上模座)、下模(下模板、下模座)、顶针、导向柱等部分。

通过上模和下模的配合运动,完成对工件的冲裁、拉深等加工过程。

分析工件:对要加工的工件进行形状、尺寸和材料等方面的分析,确定加工要求。

确定模具结构: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下模、顶针等部分。

绘制模具图纸:根据模具结构设计,进行模具构造的绘制,绘制各零部件的图纸和总装图纸。

制作模具:根据图纸制作模具的各零部件,并进行装配、调试。

试模与调试:进行模具的试模、调整和修正,保证模具能够正常运行。

批量生产:模具调试通过后,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工件。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冲压件工艺分析
2
2.1冲压件技术要求
2
2.2冲压件材料性能分析
2
2.3冲压件结构分析
2
2.4初拟方案
3
2.5方案确定
3
第三章 冲压工艺设计
5
3.1毛坯直径 D计算
5
3.2拉深次数的确定
5
3.3排样设计
6
3.3.1搭边值的确定
7
3.3.2宽度的确定
7
3.3.3材料利用率
8
3.4计算冲压力
2
冲压件成型难点在于拉深成型的控制。
根据任务书得知该冲压件公差按 IT14等级,因此尺寸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
此模具方面的尺寸精度比较好掌握,模具加工较方便。由于该冲压件为大批量生
产,因此该冲压件模具的寿命是需要严格考虑的,如何合理设计模具结构以延长
模具寿命也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4初拟方案
从该冲压件的二维图得知该冲压件成型需要两种种工序,现初步拟定以下三
13
4.6弯曲凸凹模间隙
13
第五章 模具结构工艺性设计
13
5.1模具类型选择
14
5.2模具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14
5.2.1凸模、凹模固定形式
14
5.2.2凹模刃口形式
14
5.3送料方式的选择
15
5.4定位方式的选择
15
5.5卸料及出件方式设计
15
5.6模具导向方式的选择
15
5.7模架的选择
16
第六章 冲压成型设备的校核
式中:L为冲裁周边总长度(mm),取 200.85mm; t为材料厚度(mm),取 1mm; 为材料抗拉强度(MPa),取 400MPa;

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1 绪论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 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 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 互换性好, 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日期:目录一、工艺性分析 (2)二、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2)三、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四、零件尺寸设计选取 (9)五、压力机的校核 (13)六、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 (15)一、 工艺性分析材料为Ly12M ,料厚为0.8mm ,大批量生产。

该零件为中等高度锥形件,其相对高度0.6hd= ,锥度37α=︒ ,板料相对厚度100 6.154 1.5tD⨯=≥ 则可以采用一次拉深成形。

拉深系数/5/130.3846m d D === 。

根据公式(1)tk m D≥- 判断其在拉深过程中是否起皱。

70.06154(1)(10.3846)0.0538580t k m D =≥-=⨯-=则该工件在拉深过程不会起皱。

根据制件的材料,料厚形状及尺寸在进行冲压工艺过程中设计和模具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该工件为锥形拉深冲孔件,设计时应保证工件内尺寸的准确。

2、 冲裁间隙拉深凸凹模间隙的确定应符合制件的要求。

各工序凸凹模动作的行程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的稳妥连贯。

二、 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一)、工艺方案的分析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拉深,冲孔。

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到以下几种方案:1、 落料——拉深——冲孔2、 落料——冲孔——拉深3、 落料拉深——冲孔4、 落料拉深冲孔方案1、2属于单工序冲压,由于改件生产批量大且尺寸小,因此生产效率低。

方案3、4均属于复合工序,减少了工序数量。

方案4改成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更减少了工序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故拟采用方案4.(二)、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1.毛坯尺寸计算根据等面积原则计算该零件的毛坯尺寸。

首先将该零件分成圆、圆锥台两个简单几何体。

它们的面积分别如下:222211 3.14519.62544d A mm mm π⨯=== 212tan 37523tan 379.52d d h mm ︒︒=+=+⨯⨯≈ 2122359.52() 3.14()85.632cos372d d A l mm π︒++==⨯⨯≈毛坯展开尺寸11.6D mm ==≈ 查得拉深的修边余量1h mm ∆= 。

拉深侧冲孔圆桶复合模设计

拉深侧冲孔圆桶复合模设计

拉深侧冲孔圆桶复合模设计I. 引言A. 研究背景B. 研究意义C. 研究目的D. 研究内容II. 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A. 拉深工艺的理论和特点B. 侧冲孔圆桶的应用范围C. 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思路D. 相关模具加工技术介绍III. 设计过程与结果分析A. 模型设计1. 物理模型与几何模型2. 支撑结构设计B. 模具制造与调试1. 材料选用与加工2. 装配工艺与调试参数C. 模具效果检验1. 试模过程与结果分析2. 优化方案与调整IV. 优化设计方案A. 模具性能评价1. 负载试验2. 对比模具评估B. 优化设计方案1. 参考模具方案2. 改进方案分析3. 可行性验证V. 结论与展望A. 结果总结1. 研究成果与特点2. 优缺点分析B. 研究展望1. 未来研究方向2. 发展前景展望注:拉深侧冲孔圆桶指的是在圆筒体的侧壁上开设一排直径相等、间距相等的圆形孔洞。

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产品的生产也日益复杂。

此时,模具设计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产品中的零部件来说。

拉深侧冲孔圆桶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效率和较好性能的产品,逐渐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对其模具的设计与制作也显得尤其重要,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拉深侧冲孔圆桶的复合模设计,为模具设计者提供科学化、合理化的解决方案、模具制作过程中所需技术的掌握方法以及优化方案的设计过程,以便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拉深工艺、侧冲孔圆桶的应用范围、复合模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相关的模具加工技术。

2.1 拉深工艺的理论和特点拉深是一种一般的成形加工方法,一般用于金属材料的深度加工,通过将圆形金属片拉成深度更大的圆柱体或圆锥体来实现。

拉深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作和拉深机的操作。

拉深机的应用使得拉深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2 侧冲孔圆桶的应用范围侧冲孔圆桶主要应用于各类工业设备的制作,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器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零一五年六月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材控班级:2011级1班学号:11011023174学生:指导教师:接受任务时间 2015.3.9教研室主任(签名)院长(签名)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产品工件图见附图;生产批量:大批量要求:要求有摘要(中、英文)、目录、设计任务书、产品图及设计说明书。

1.工件工艺性分析(1)根据工件图,分析其形状、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装配关系等要求。

(2)根据生产批量,决定模具的结构形式、选用材料。

(3)分析工件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2.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应有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比较分析。

(1)根据工艺分析,确定基本的工序性质。

如:落料—拉深(2)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

(3)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材料、设备、工件精度)确定工序组合。

如:复合冲压工序或连续冲压工序3.工艺计算(1)计算毛坯尺寸,合理排样,绘排样图,计算材料利用率。

(2)计算冲压力,如:冲裁力、弯曲力、拉伸力、卸料力、推件力、压边力等以便确定压力机。

(3)计算压力中心,防止模具受偏心负荷,受损。

(4)计算并确定模具主要零件(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等)外形尺寸及弹性元件的自由高度。

(5)确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1)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结构件形式和标准。

(2)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初步计算并确定模具闭合高度,概算模具外形尺寸。

5.选择冲压设备根据工厂现有设备及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和模具的闭合高度、轮廓尺寸等因素,选用压力机的型号、规格。

6.模具图样设计(1)绘制模具总图.主视图:常取模具的工作位置(闭模状态),采用剖面画法。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冲压模具设计中的落料拉深复合模是一种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类型。

它结合了两个冲压操作,即落料和拉深,以在金属材料上形成所需的形状。

在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材料选择:根据所要冲压的金属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要求,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

模具通常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用于落料,下模用于拉深。

确保模具结构强度足够,以承受冲压过程中的应力和压力。

落料设计:根据产品的轮廓要求,在上模上设计合适的落料形状。

落料是将金属材料从板材上切割或剪断下来的过程。

拉深设计:在下模上设计合适的拉深结构。

拉深是将落料后的金属材料通过施加力或压力,使其形成所需的凹陷或凸起形状。

模具导向和定位:确保上模和下模的正确对位和导向,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冲床选择:选择适合该复合模具的冲床设备,考虑到冲压力度和速度的要求。

模具寿命和维护:进行适当的模具冷却设计,以延长模具寿命。

定期进行模具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修复。

以上是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具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具体的设计过程和参数设置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材料特性和冲压设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

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

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

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

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谅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的。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

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1)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

(2)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面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

(3)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

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

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

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2 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该零件为电器开关网芯,如图2-1所示,该零件生产属于中、大批量生产,零件结构紧凑,材料是H62普通黄铜,厚度为,H62抗拉强度为410-630 MPa, 伸长率:(δ10/%)≥10,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

工件成型需图2-1 零件图要冲孔、落料和拉伸,则有:(1)先拉深、落料再冲孔两道工序;(2)先冲孔、落料再拉深两道工序;(3)冲孔、落料、拉深级进模设计。

比较确定方案:方案一:此方案可以采用复合模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件尺寸的精度要求,模具制造不是很困难,成本可大大降低。

方案二:此方案是先冲孔、落料再进行拉伸这样工件可能会不好定位被拉伸变形,工件精度要求不容易达到。

方案三: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综上所述该工件成型采用第一种方案。

拉伸、落料复合模+冲孔模两幅模具进行成型。

3 拉伸、落料复合模设计零件的工艺分析工件如图3-1所示,材料为H62,板厚,制件精度为IT10级.,形状简单,尺寸不大,大批量生产,属普通冲压件。

图3-1 零件图工件工艺性分析根据制件的材料、厚度、形状及尺寸,在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该制件为落料拉深件,在设计时,毛坯尺寸要计算准确;(2)冲裁间隙、拉深凸凹模间隙应符合制件的要求;(3)各工序凸凹模动作行程的确定应保证各工序工作稳妥、连贯。

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3.3.1工艺方案分析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拉深两种。

拉深件的毛坯尺寸及拉深次数确定(1)毛坯直径D的计算拉深相对高度h/d=16/> h<20.由《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表4-1可得修边余量:δ=.毛坯直径D按下式计算:D=(4A/π)1/2=(4Σa/π)1/2 (3-1)式中A——拉伸件的表面积,mm2;a——分解成简单几何形状的表面积,mm2.(2)确定是否用压边圈毛坯相对厚度t/D×102=查表得出可不用压边圈。

(3)拉深次数n的计算n=1+lg(d n/m1D)/lgm n (3-2) 式中n——拉伸次数;d n——工件直径,mm;D——毛坯直径,mm;m1——第一次拉伸系数;m n——以后各次的平均拉伸次数.采用查表法,当t/D=,H/D==由《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表4-8查得n=1。

采用一次拉伸(4)确定拉伸直径由《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表4-5查得拉伸极限系数为m1=, 拉伸直径:d=×63=.(5)底部的圆角半径R=.(6)拉伸高度拉伸比k=D/dH=(DK-d)+d(d+ (3-3)将数据代入的H=.3.3.2 工艺方案的确定因制件有落料、拉深两道工序,可进行单工序模具设计也可以采用复合模具设计还可以选择连续模具设计,故可通过表3-1进行三种模具的比较:表3-1单工序模、复合模和连续模的比较排样图设计3.4.1 排样方式的确定搭边是指排样时冲件之间以及冲件与条料边缘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搭边虽然是废料,但在冲裁工艺中却有很大的作用:补偿定位误差和送料误差,保证冲裁出合格的零件;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人模具间隙,提高模具寿命。

搭边值要合理确定,从节省材料出发搭边值越小越好,但搭边值小于一定数值后对模具寿命和剪切表面质量不利。

由《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表2-15查的搭边值a=,工件间值a 1=.冲裁件在板、条等材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排样的合理与否,影响到材料的经济利用率,还会影响到模具结构、生产率、制件质量、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

因此,排样是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冲压件大批量生产成本中,毛坯材料费用占60%以上,排样的目的就在于合理利用原材料,毛坯排样图如图3-2所示:图3-2 排样图3.4.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100%nAbh η=⨯ (3-4)式中 N ——一张料上的冲压总数目; L ——板料长度,mm ; B ——板料宽度,mm . 板料规格选用×1000×2000mm ; (1)采用纵裁时:每板的条数 n 1=1000/66=15条余零 每条的工件数 n 2=2000/23=86件余零 每板的工件数 n=n 1×n 2=15×86=1290个利用率为: η=1290×20×61/(1000×2000) ×100%=79%(2)采用横裁时:每板的条数: n 1=2000/66=30条余零每条的工件数:n2=1000/23=43件余零每板的工件数:n=n1×n2=30×43=1290个利用率:η=1290×20×61/(1000×2000) ×100%=79%经计算横裁.纵裁时板料利用率相同都为79%,故采用横裁或纵裁都可以。

4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总体结构如图4-5所示,凡属模具,无论其结构形式如何,一般都是由固定和活动两部分组成。

固定部分是用压铁、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称下模;活动部分一般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称上模。

上模随着滑块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进行冲压工作。

一套模具根据其复杂程度不同,一般由数个、数十个甚至更多的零件组成。

但无论其复杂程度如何,或是那一种结构形式,根据模具零件的作用又可以分成五个类型的零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