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绿地调查报告
泰安市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泰安市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泰安市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一,引言地被植物是指一些生长低矮、扩展性强、控制高度在30~50厘米或稍高的植物,特别强调地面的使用价值或者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它们比草坪更为灵活,在不良土壤、树荫浓密、树根暴露的地方,可以代替草坪生长。
且种类繁多,可以广泛地选择,有蔓生的、丛生的、常绿的、落叶的、多年生宿根的及一些低矮的灌木。
它们不仅增加植物层次,丰富园林景色,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由于叶面系数增加,还具有减少尘与细菌的传播,净化空气,降低气温,改善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等保健作用,并能防止土壤冲刷、保持水土,减少或抑制杂草生长。
它还可以解决工程、建筑的遗留问题,使庭院景观更加亮丽。
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不仅用于小面积绿化,且可应用于较大的地面,它除用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外,又可丰富园林景观,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
地被植物除了具有草坪植物所有的功能外,还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而且由于地被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各有其生长和发育期,开花及休眠期,因此有极复杂的季相变化。
在绿地中的应用范围较广。
地被植物中,草木皆有,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构成不同类型的地被,按种类分可分为草本类,藤本类,地被竹类,矮生灌木类等多种类型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在提高园林绿化质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地被植物具有观花、观叶、观果等多种观赏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林景观,此外,其还具有释放氧气、吸尘、杀菌和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少扬尘的环保作用,对环境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有些地被植物还具有食用、药用价值。
广泛栽植地被植物在绿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应该多方面考虑,以期达到完美。
因此我们近期对泰安市的地被植物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分析,以农大校本部,南校区,东湖公园等地为代表,对这些地方的地被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和识别,以此分析泰安市整体地被种植状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城市绿地的现状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次绿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部门,以获取不同群体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和意见。
实地观察则着重考察了多个城市的绿地规模、种类和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现阶段城市绿地多为钢筋水泥场所转化而来,缺乏自然气息和生态价值。
2. 市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较高,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绿化植被。
3. 不同城市的绿地管理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城市管理不善,导致绿地设施损坏和环境脏乱。
4. 绿地规划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缺乏对城市绿地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意识。
四、问题分析1. 城市绿地缺乏生态价值的问题主要源于土地紧张和规划不足。
大量的绿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工厂,导致城市绿地的面积和质量不足。
2. 城市绿地管理不善的问题主要源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高。
一些城市绿地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人才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绿地设施维护不及时和绿地环境脏乱。
3. 城市绿地规划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源于规划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和对城市绿地的认识不足。
城市绿地规划往往只注重面积,忽视了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导致绿地利用率不高。
五、建议1. 加强城市绿地规划,注重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和配置绿地,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受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设施。
2. 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要加强对绿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绿地设施的维护和环境的整洁。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绿地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公众教育,增强市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参与绿地保护的积极性。
六、结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城市绿地存在着生态价值不足、管理不善和规划不科学等问题。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绿地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当地的绿地情况,以便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二、绿地面积和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调查范围内的绿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
绿地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公园和市政设施周边。
其中,住宅区占总绿地面积的50%,公园占30%,市政设施周边绿地占20%。
三、绿地类型和利用率调查显示,绿地类型主要包括草坪、花坛、树木和小型景观设施等。
其中,草坪占总绿地面积的60%,花坛占30%,树木和小型景观设施占10%。
然而,调查还发现绿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调查期间发现,大部分绿地只有高峰时段才有人工维护和使用。
非高峰时段,绿地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绿地的植被容易杂草丛生、设施破损等问题。
四、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调研数据显示,绿地管理和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调查期间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不满意。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绿地缺乏定期清理、设施老化和损坏、缺少垃圾桶等。
五、公众对绿地的需求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绿地的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
此外,公众呼吁增加绿地面积、提升绿地管理和维护水平,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绿地建设和改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绿地情况:1. 增加绿地面积:根据公众需求,增加绿地面积,提供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制定合理的绿地管理制度,确保绿地定期清理、设施维护和植被修剪等工作。
3. 改善绿地设施:更新和维修绿地设施,提供更好的休息和运动设施。
4. 宣传和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七、结论通过对绿地情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地绿地面积较小,绿地利用率低,管理和维护存在问题。
公众对绿地的需求较高,并希望提升绿地管理水平和绿地设施。
泰安市道路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泰安市道路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道路植物景观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吸收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泰安市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城市,市区内的道路植物景观建设也得到了持续的推进。
为了更好地了解泰安市的道路植物景观现状和建设效果,本研究将对泰安市的道路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城市绿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泰安市市区内的主要道路进行植物景观的调查和分析。
其具体内容包括:1. 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泰安市主要道路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历山大街、岱宗大街、泰山大街等。
2. 制定调查问卷——制定针对道路植物景观的调查问卷,包括道路植物种类、数量、覆盖率、成活率等。
3. 实地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每条道路的道路植物景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包括不同道路的道路植物景观情况对比分析、道路植物景观与城市形象的相关性分析等。
三、预期目标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安市主要道路的道路植物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泰安市城市绿化建设中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优化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建设。
预期达到的目标包括:1. 确认泰安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的现状和有效性,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2. 发现泰安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帮助。
3. 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提高后续的绿化调查和建设效率。
四、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确定研究方向和调查对象,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周:制定调查问卷,开始实地调查。
第三周至第六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论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绿地是指城市中进行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被广泛认可。
绿地在城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绿地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一、绿地分布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有相应的绿地覆盖区域。
其中,中心城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此外,绿地的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也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
一些发达城市的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存在绿地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绿地使用情况1. 休闲娱乐:大部分绿地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
据我们的调查,绿地主要用于散步、晨练、亲子活动等,而夜晚时一些绿地成为市民锻炼的场所。
2. 生态保护:一些绿地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这些绿地通常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3. 规划景观:一些绿地被设计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用于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具有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植物布局,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问题和改进建议1. 绿地面积不足: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空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
2. 绿地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市的绿地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城市居民在某些地区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考虑绿地的布局,将绿地合理分布到各个社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不善,缺乏维护和保养,导致绿地的使用价值降低。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加强对绿地的日常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护绿地的环境和植物。
4. 绿地功能单一:一些绿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满足了某些特定需求,如休闲或生态保护。
我们建议在绿地规划阶段就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

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
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三、调研时间: 2016年3月11号-3月12号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五、调研方法:1. 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结果与分析:1.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
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
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
李敏(1999)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
【最新】泰安虎山水库瀑布-范文模板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泰安虎山水库瀑布篇一:泰安绿地调查报告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
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三、调研时间: 201X年3月11号-3月12号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五、调研方法:1. 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结果与分析:1. 201X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
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
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
泰安园林绿地调查报告

泰安市园林绿地调查报告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是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拔1545米,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近年来泰安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与之同步的园林绿化工作在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以及园林布局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园林植物应用方面泰安市大量采用外来树种和本土树种,大大提高了绿化效果。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泰安地区在园林植物种类选择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改善,以提高绿化水平。
泰安园林植物种类应用调查1调查方式: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实例分析、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得泰安的园林植物应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园林树木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园林植物在造景应用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园林植物应用到造景中,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2调查对象和内容:泰安市城区主道路、公共绿地、公园的园林植物应用,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种类、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绿化和美化效果。
3调查目的:通过对泰安园林绿地中的植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泰安地区园林绿化中植物应用的特点,提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泰安市园林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4调查结果与评价4.1乔木种类4.1.1行道树乔木种类。
经调查,泰安地区现已应用行道树种有30余种,其中常绿树种占20.6%,落叶树种占79.4%。
主要树种有:白杆云杉、樟子松、华山松、法桐、银杏、国槐、垂柳、新疆杨、银中杨、加杨、龙爪槐、合欢等。
4.1.2园景树木种类。
泰安地区园林应用乔木种类达近百种,常用的有30余种:云杉、冷杉、侧柏、油松、黑松、樟子松、白皮松、华山松、银中杨、加杨、新疆杨、悬铃木、垂柳、旱柳、龙须柳、国槐、龙爪槐、香花槐、银杏等。
4.2灌木种类泰安地区花灌木应用种类比较丰富,园林应用的花灌木达100余种。
主干树种有:红皮云杉、紫丁香、连翘、碧桃、玉兰、榆叶梅、红瑞木、棣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
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三、调研时间: 2016年3月11号-3月12号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五、调研方法:1. 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结果与分析:1.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
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
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
李敏(1999)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
马锦义(2002)认为可将城市绿地分为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2大类,园林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包含城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居住区公园、街头小游园、花园广场、古迹公园、纪念公园、旅游观光公园、森林公园等)、防护绿地、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庭园绿地和交通绿地,农林生产绿地包括农地和林地。
按照国家《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和泰安市区绿地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包括城市广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廊道绿地(道路绿地和河道堤岸绿地)、林地和其他绿地。
表2-1 泰安城市绿地主要特征绿地类型主要特征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兼具生态、美化、防护等作用的绿地。
包括各级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和城市广场等。
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的各种用地中的绿地。
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和单位用地的绿地廊道绿地包括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河流堤岸绿地。
林地城市中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以树林为主的绿地,游憩性稍差。
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泰安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中所称城市绿地,包括:(一)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园、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等;(二)单位附属绿地,是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管辖内的环境绿化用地;(三)居住区绿地,是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建筑附设绿地、别墅庭院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四)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地;(五)防护绿地,是指以隔离、卫生、安全为目的的林带和块状绿化用地;(六)风景林地,是指依托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林地和风景区。
2.泰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泰安为具有“山城一体”特色的旅游城市,山城结合的关键在绿化,应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一流的山水型园林城市。
大环境绿化由“两山、六带、四片加一环”组成。
两山是泰山、徂徕山;六带是指源于泰山流经泰城,汇入汶河的六条自然河流(分别是。
泰安市绿地建设概况泰安在城市大环境中规划为“两山一河、五大绿楔”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两山一河”即泰山、徂徕山和大汶河;“五大绿楔”指西北的天平湖、西南的金牛山、东南的泮河、东北的碧霞湖和南部的龙泉湖五大片绿地,楔入泰城,为城市注入生机和活力。
泰安现有的城市绿地类型以公园绿地为主,道路附属绿地为辅。
其中建成区内园林绿地面积18.13 km2,其中公园绿地1.77 k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16 m2,绿地率28%,绿化覆盖率35.57 %。
市级综合性公园数量少,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城市东北部及西部,中部及南部较少,服务半径覆盖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小;常绿树种所占比例较大;设施内容少而单一;植物景观较单调,“小青松”偏多;用地被侵占现象严重。
生产绿地,总面积为0.86 km2,仅占建成区用地总面积的1.32 %;苗圃用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苗圃、花圃用地被侵占的状况严重;培育树种种类单调,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无特色。
防护绿地,主要分布在铁路及高速路周围,防护作用甚微;过境铁路现有防护绿地仅占铁路总长度的30%;城市现有主干道的防护绿带仅占道路总长度的20%;受污染地区、过境高压走廊与城市之间无防护绿地隔离带。
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中有2/3的道路绿地率达不到国家标准;大多数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缺少绿线;多数道路缺少行道树,绿量少;行道树种类单一,灌木和草坪比率偏低;树种选择不适宜,如现作为行道树的女贞不适宜作为城市主要干道的行道树,而适宜在居住区或较窄的道路两旁种植或作为景观树种;重点街道绿化街景急需改善,如通天街等。
居住区附属绿地在新建城区中约占全市居住区总数的2/3,其中3/4的居住区绿地指标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人均绿地小于0.6 m2;旧城区的居住附属绿地绝大部分不达标,人均绿地面积指标较低;楼间绿地被大量侵占,绿地中缺少活动设施和场地。
其他绿地的面积很大,广泛分布于城乡交接带地区,种类繁杂,权属多样,管理混乱,主要为荒芜弃地,其次为城中村、单位或个人开辟的菜地、农田、果园。
城市绿化现可应用的树种有407种,其中乔木226种,灌木154种,藤本20种,竹类7种,另有若干地被植物和草类。
城市建成区内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有132种。
常绿乔、灌木数量占城市绿化植物总数量的2/3以上,阔叶树所占比例偏小,影响城市整体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植物搭配结构以乔木和草坪为主,缺少多层次的乔、灌、草相结合的自然生态配置方式,缺少色叶树、花灌木,植物景观较单调。
泰安市现有古树名木288株,其中古树247株名木41株,集中在岱庙、树木园和蒿里山。
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一、二级古树38株,树龄在200年以上。
古树生长情况调查结果为:良好约占28%,一般约占55%,较差约占8%。
少数因管理不善和生长环境恶劣而濒于死亡的古树约占4%,已经死亡的古树约占3%,因各种情况被砍伐的古树占2%。
3.绿地应用现状:城市绿地使用状况分析:泰安市城市绿地,包括:3个市级综合性公园:南湖公园、东湖公园和虎山公园,2个城市广场:天地广场(龙潭公园)和泰山广场(龙泽公园)。
城市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泰安市城市绿地(同上);居住小区绿地:山东农大居住小区和华新小区。
东湖公园:位于泰安老城区中心偏东处,南靠灵山大街,北接东湖路,西邻虎山路,周围居住区较密集,占地面积约12 hm2。
全园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了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年健身区、水上活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和山高水长、疏林漫步、春湖水暖、水溪竹径、水华流韵、荷风四面、无暑清凉、霜叶映霞、水芳岩秀、鱼戏碧莲、松林听风等十二大景观区,并有湖山真意亭、芳渚临流亭等景点。
南湖公园:北靠灵山大街,南接南湖大街,西临奈河,东临青年路,占地约17 hm2,是一处融生态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南湖公园工程于2004年6月正式开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贴近群众;生态为本,遵循自然;地域为本,体现泰山”的指导思想。
全园分为主入口区、青年活动区、游览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密林区、水上活动区六大区域,以及春、夏、秋、冬四个植物景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十二莲桥、望岳亭、湖心舫等景点穿插其间,构成了杏林春晓、秋霞似火、碧水泛舟等特色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虎山公园:位于王母庙北,原为小蓬莱,涧深景幽,1956年建虎山水库,遂成山麓平湖。
1960年在湖西畔建双束碑亭。
湖东有虎山,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射虎而名。
清人赵国麟《云月砚轩日记》载:“乾隆十三年三月初一,皇上下岱至东眼光殿前行围杀虎。
”山巅原有眼光殿,祀眼光奶奶,民国年间毁。
1988年以湖为中心创建虎山公园,1989年竣工开放。
园内有王母池和虎山水库,新建的有游泳池及长廊、虎山阁及长廊、望岳亭、牡丹亭,湖西南是儿童游乐园,有石雕十二属相;北为游泳池,由长廊相隔;东为动物园,山巅建高阁与西北侧的梳洗亭相对,东北角望岳亭与西南隅鸳鸯亭相望。
公园依山傍城,青山碧水,阁桥廊亭相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泰城市民和游人避暑休息的胜地。
泰山广场:坐落在泰山傲徕峰脚下,广场和游园总占地面积约30 hm2,绿化面积19 hm2。
北靠市政大厦,南临英华和易初莲花地下超市,西与公园联为一体。
泰山广场依山就势,北高南低,南北落差8 m,整个广场成板块状,以泰安市市政府大楼中轴线为轴两侧对称布景,中轴线由观演区、迎客松、音乐喷泉、叠水瀑布等组成,两侧置奇松怪石体现了泰山的文化底蕴,南部为下沉式广场,以泰山文化长廊与广场过度衔接。
西部御碑楼依地势而建,植以青松,建以小湖,加上绿地小桥,与大山相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广场分为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体育健身区和休闲区,布局合理,统一协调,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要。
适宜的“广场尺度”确保泰山广场有一种广场的场所感,同时广场内的各种体育运动器械及音乐喷泉给游人以休憩、健身的优良场所。
天外村广场:位于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
这里既是山城结合部,也是环山公路与西路游览公路的交汇点和游客集散地。
天外村广场于2000年开始改造,分“天圆”和“地方”广场。
天圆广场直径为108 m,地方广场边长36 m。
广场间立12根高7.2 m,直径0.9 m的龙柱,代表历史上12位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
还安置了以唐玄宗封禅泰山为内容的长27 m、宽3 m的浮雕。
地方广场用大理石铺砌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图案,四周栏板刻制了历代名人咏泰山佳句。
天圆广场内环展示泰山风景图板,建乘车进山售票亭。
天地广场集交通组织、信息展示、售票检票、游客购物和景观效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现已在天外村广场附近建设龙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