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1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内容提要: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救中国,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从各自的阶级出发分别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虽然最终,这些对国家出路探索的道路皆以失败告终,但在探索的道路上对中国人民思想上的启蒙、对推翻封建统治的促进、对继而的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的成功都有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推动作用正文: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都是中国近代各阶级对中国国家出路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但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太平天国的建立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支付对列强的赔款,弥补财政空缺,加重了对本就受地主压迫的广大农民税款的征收,且各级官吏的浮收勒扣,横征暴敛,使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致使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2.太平天国的经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后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Chapter
1
第六章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 索(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振兴 中华与民族复兴开辟了道路。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和第 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南京临时政府)。 3.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
4.促进中国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和社会风俗等
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5. 世界意义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和侵
略势力,鼓舞和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6.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用各种手段干涉破坏革命。 2.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地主、买办势力及旧官 僚、立宪派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 命。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
3.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的真正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的统治,然后坚持改革开放,走一条符合中国国 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完成 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一直在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积极斗争,力求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使中国站在世界前列,但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中国在各个阶级斗争中缓慢发展。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为支付高额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加紧横征暴敛,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剧中国国内社会矛盾(重要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人民极度贫困且无家可归,纷纷揭竿而起,各族人民自发反清起义高达百次(直接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主观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基督教、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低层次的中西文化融合。
3.主体:农民阶级代表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4.方法: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5.发展方向:向往古代理想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简要展开叙述)早期,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即共同富裕的大同理想社会,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进行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实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
6.结果失败。
7.失败的原因(简要叙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主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绞杀(客观原因)战略失误,偏师北伐8.历史意义(简要叙述)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识,打破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打击外国侵略者提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鼓舞推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震动欧洲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1.原因(简要叙述)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狂潮;西方进步思想传播(国际原因)农民起义运动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统治者支持(国内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近代思想,“中体西用”。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官督商办
① 官督商办是半殖半封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
“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
机器采购、技术人员培训 ② 洋务派是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者和保 护者,又是阻碍者和压制者。 “钦商”盛宣怀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经济政策?
(三)创建新式海陆军
“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 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 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 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 日本起见。” ——李鸿章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 1885年建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 丁日昌提 出《海洋水 师章程》, 建议设立新 式海军。
——李鸿章
3.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洋务派
中央
地方Biblioteka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军机大臣文祥 张之洞 左宗棠
顽固派 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 “立国之道,尚礼义 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 礼义为干橹。”
4.洋务运动得以兴办的条件
① 理论上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 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 获得统治阶级内部支持 ③中外暂时“和好”的外部环境
2、如何向西方学习, 求强求富?
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 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 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小 结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 代化开启了道路,但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 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 国真正富强起来。
近现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

近现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
为了挽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实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农民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展开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
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此外,它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但它们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都失败了。
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失败。
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因为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准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中国出路的探索需要代表新生产力的先进阶级力量和政党的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l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启示二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即使地主阶级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展开了百曰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分析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

分析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近代的中国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屈辱史,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使得中国人民不仅继续受到封建地主压迫外还受到了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残暴的民族压迫。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数的中国的各阶级的爱国志士都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探索,想要找到一条能够挽救这一东方巨龙的道路。
这些仁人志士来自各个阶级,他们有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地主阶级洋务派、农民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在此,我对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进行简单介绍!一:农民阶级: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政府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弥补财政亏空,加大了各项税收。
并且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些都使得农民的生活愈加艰难。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数百次以上。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性,但是,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使他们最终失败!二: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烟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近现代中国救国道路探索(作业)

近现代中国救国道路探索内容提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屈辱。
在这期间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救国救民献了血汗,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探索。
尽管种种的探索尝试没有如愿以偿,但中国在艰苦曲折的探索之中不断成长,最终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关键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族主义革命。
正文:一、鸦片战争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滞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为了摆脱危机,英国政府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第一个矛头便指向中国,他们走私大量鸦片到中国,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并且直接危害到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所缴鸦片的行动。
这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
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对华战争的决定。
鸦片战争随后爆发,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尔后英国政府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陆续侵入中国,由于清政府实行长期封闭,导致经济武力抵挡不了外国侵略者,外国列强割据土地,掠取资源财富,并企图控制中国的经济政治。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导致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尽管中华民族一直在奋力抵抗,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最终失败。
这次反侵略的失败后先进中国人开始眼看世界,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入侵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华民族的各个阶级从自己的立场开始进行了探索。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地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揭开了中华民族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侮辱、欺凌的悲惨史页,也唤起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顽强探索,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思考和关注。
1.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人物是洪秀全。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开展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
他们用“天国梦想”发动了农民,但领导者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这种民愤。
在取得一些胜利后,领导者贪图享乐,只有空口白话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继续发动农民,停滞不前,没有坚持到底.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2.封建地主为主力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因为尽管地主阶级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又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原因决定了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3.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张骞。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性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事实上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也只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促进了亚洲觉醒,鼓舞和支持了殖民地半殖 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流产, 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希望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在袁世凯 窃权后宣告破产。因而,没有新的革命力量,就没有 新的革命希望,没有新的革命方向,就没有新的国家
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高峰,其伟大意义是: 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延 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制度。
②严重冲击了皇权和忠君思想,使民主共和思 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颁布了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 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 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表现出来的 新特点:
①背景有所不同
②起义形式不同
③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有变化
意义及教训: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没有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未能挽救在对外战 争中失败的命运和阻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的进程。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 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 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④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拒绝接受不 合理要求
⑤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除《天朝田亩制度》外,还有 《资政新篇》,它反映出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 的愿望
⑥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义和团
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清政府态度:剿→抚→剿 结局:失败 影响:义和团运动虽然当时 被西方认为是一场扶清的排 外运动,但其也确实很大程 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 力。
化的进程。因而,只有首先彻
底破除封建统治才能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找到出路。
资产阶级的斗争
随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运动的 失败,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新的革命希望在资产阶级不 同的派别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
具体历史背景: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 发展。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 新的民族觉醒。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 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而只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历史使命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革命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 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 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物质条件。
平
配产品。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天
但这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是几千
国 运 动
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充满小农经济绝对平均主义思 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产品归公,是矛盾 的。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所以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在帝国主义与封建 主义压迫下的斗争史,也是一部中国志士 仁人挽救国家危亡的奋斗史。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 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开始了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斗争。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无 数的志士仁人开始了他们对国家出路的探 索。
失败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 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 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 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影响及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 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 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出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中国走资本主 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
❖ 概念:思想解放运动 ❖ 原因:辛亥革命后,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
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 时间:1915年9月-1923年(包括五四运动) ❖ 标志:《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 ❖ 主要领导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 阵地:《新青年》编辑部和北京大学 ❖ 旗帜:“民主”与“科学”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农民阶级由于自身局限性, 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两大历史任 务,旧式的农民战争道路在中国行 不通!!
地主阶级的斗争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让中国逐 步走向灭亡,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中 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宣告失败,与农民阶 级对立的地主阶级也开始了维护清政府统治的 运动,他们是否能取得成功,国家是否在他们 的统治之下变得安定?历史是否会选择他们?
3.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 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
5.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 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
❖ 政治纲领: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 立 民国,平均地权” ②三民主义
❖ 运动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历程:1905年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期 间 的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几个方面。它不 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效 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与各国平
两
等交往,通商贸易。《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
大
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在内忧 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 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 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 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早期维新变法的著作
宪义运 制开动 度辟目
道的 路: ,为 在在 本中 国国 推发 行展 君资 主本 立主
(2)军事策略上出现严重失误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意义:
①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清王朝的秩序,冲击 了旧纲常礼教,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 础。 ②太平天国运动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成为当时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③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 地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农民 运动的最高峰。
❖ 运动的性质:自上而下的统治阶级自 救运动
❖ 运动目的:维护清的封建专制统治
主要实践过程:
1.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 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 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 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 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前期主要创建: 同文馆、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 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 局、天津制造总局、北洋 海军。
代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表 性
案。但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 望和要求,农民群众不会产生热情去实现它。
著
作
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人没 能提出切合实际的纲领,获得人们的广泛支持; 领导人腐化蜕变,失去进取心;太平天国内部 等级森严,领导人宗派思想严重,争权夺利, 互相残杀。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内容: 1.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说明: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 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 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 马克思主义。
❖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 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 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 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 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洋务运动
(186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
运动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集团围绕如 何解决所面临的内忧外患问题分裂为洋务派与 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 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 代,在全国各地掀起
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早期探索
阶 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及
代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表
性 活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动
五 四
运
动
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28年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 具体历史背景
起义目的: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以 “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 主要活动历程:12年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夺权
至此,辛亥革 命宣告失败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袁世凯取消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