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功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是描述物体所耗费能量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所耗费的能量来表示。

在电学领域中,功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能量的消耗情况。

在电路中,功率计算公式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三相电路。

1. 直流电路中的在直流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 = V × I其中,P代表功率(单位为瓦特,W),V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V),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功率关系。

当电压和电流都为正值时,功率为正,表示能量的消耗;当电压和电流一个为正一个为负时,功率为负,表示能量的转换;当电压和电流都为负时,功率为正,表示能量的供给。

2. 交流电路中的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功率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 = Vrms × Irms × cosθ其中,P代表功率(单位为瓦特,W),Vrms代表电压有效值(单位为伏特,V),Irms代表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安培,A),cosθ代表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描述电路中有用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关系的参数,当cosθ为正时,功率为正,表示电路中的能量消耗情况。

3. 三相电路中的在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P = √3 × V × I × cosθ其中,P代表功率(单位为瓦特,W),V代表相电压(单位为伏特,V),I代表线电流(单位为安培,A),cosθ代表功率因数。

三相电路中的功率计算需要考虑到√3这个系数,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三相电路中的功率值。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类型的电路中,功率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掌握好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换和消耗情况,为电路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电功率(全)

电功率(全)

电功率基本简介说明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 R和P=U^2 /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1瓦特(1W)=1焦/秒(1J/s)=1伏〃安(V〃A)① W—电功—焦耳(J)② 1kw〃h=3.6×10^6Jt—时间—秒(s) t=1小时(h)=3600秒(s)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P=1KW=1000WP=W/t(两套单位,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计算)W—能量表示符号。

W—瓦,功率单位电功率(简称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电路元件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发出的电能。

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的任意二端元件(可推广到一般二端网络)的功率大小为P = UI功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瓦(MW)、千瓦(KW),它们与W的换算关系是:1MW=1000000W ;1KW=1000W吸收或发出:一个电路最终的目的是电源将一定的电功率传送给负载,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工作所需要的一定形式的能量。

即电路中存在发出功率的器件(供能元件)和吸收功率的器件(耗能元件)。

习惯上,通常把耗能元件吸收的功率写成正数,把供能元件发出的功率写成负数,而储能元件(如理想电容、电感元件)既不吸收功率也不发出功率,即其功率P = 0。

通常所说的功率P又叫做有功功率或平均功率。

实际电路的性质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总=U1+U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分压原理U1:U2=R1:R2 =P1:P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1:W2=R1:R2=U1:U2 =P1:P2=Q1:Q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1+R2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2=U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各电阻之和R总=(R1*R2)/(R1+R2)1/R=1/R1+1/R2 (原: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1/R3+…+1/Rn)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分流原理I1:I2=R2:R1=W1:W2=P1:P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 或U^2/R总并联电路比例关系I1:I2=P1:P2=R2:R1电流的求法:I=P/U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W1:W2=R2:R1=I1:I2 =P1:P2=Q1:Q2注:^代表次方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P总=U^2/R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设电阻相等。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2011-11-06 1:2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看看就懂了还有电工常用口诀1.电压计算公式:电压(V)=电流(A)×电阻(Ω)2.电流计算公式:电流(A)=电压(V)÷电阻(Ω)3.电阻计算公式:电阻(Ω)=电压(V)÷电流(A)4.电功率计算公式:电功率(W)=电压(V)×电流(A)5.电阻功率计算公式:电阻功率(W)=电流(A)²×电阻(Ω)6.有功功率计算公式:有功功率(W)=电压(V)×电流(A)×功率因数(PF)7.无功功率计算公式:无功功率(VAR)=电压(V)×电流(A)×无功功率因数(VARPF)8.视在功率计算公式:视在功率(VA)=电压(V)×电流(A)9.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三相有功功率(W)=√3×电压(V)×电流(A)×功率因数(PF)10.三相无功功率计算公式:三相无功功率(VAR)=√3×电压(V)×电流(A)×无功功率因数(VARPF)11.三相视在功率计算公式:三相视在功率(VA)=√3×电压(V)×电流(A)12.电磁感应电流计算公式:感应电流(A)=磁通量(Wb)÷时间(s)13.电磁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感应电动势(V)=磁通量(Wb)÷时间(s)14.电阻的串联计算公式:总电阻(Ω)=电阻1(Ω)+电阻2(Ω)+电阻3(Ω)+...15.电阻的并联计算公式:总电阻(Ω)=(1/电阻1(Ω))+(1/电阻2(Ω))+(1/电阻3(Ω))+...16.电容的串联计算公式:总电容(F)=1/((1/电容1(F))+(1/电容2(F))+(1/电容3(F))+...)17.电容的并联计算公式:总电容(F)=电容1(F)+电容2(F)+电容3(F)+...18.电感的串联计算公式:总电感(H)=电感1(H)+电感2(H)+电感3(H)+...19.电感的并联计算公式:总电感(H)=1/((1/电感1(H))+(1/电感2(H))+(1/电感3(H))+...)20.直流电阻的功率计算公式:功率(W)=电流(A)²×电阻(Ω)电工常用口诀:1.电流流过导线时,热量也是逃不亡。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 Q=I2*Xl (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 Q=I2*Xc (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

关于功率的所有公式

关于功率的所有公式

关于功率的所有公式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定义式是P=W/t,即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功率计算,只要知道做功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功率。

1、在电学中,功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为P=UI,即功率等于电流和电压的乘积。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特别是在计算电器的功率时非常常用。

2、在力学中,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直线运动中,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Fv,即功率等于力和速度的乘积。

如果力和速度的方向不同,还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夹角,此时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cosθ,其中θ为力和速度之间的夹角。

3、在热学中,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Q/t,即功率等于热量和时间的比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热传递过程中的功率,例如在计算加热器的功率时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场景,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需要注意单位换算和符号的正确使用,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功率的概念(最全)word资料

功率的概念(最全)word资料

功率概述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的概念(最全)word资料求功率的公式也为P=W/t =UI=I方R=U方/R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因为W=F(f 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当V表示平均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过程的平均功率,当V表示瞬时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状态的瞬时功率)。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

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功率的计算公式:P=W/t[编辑本段]功率的各种称谓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W/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 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1],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上边,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kw)=扭矩(Nm) ×转速(rpm)/9.549。

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

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初中所有电功率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初中所有电功率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初中所有电功率公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电功率计算公式是怎幺样的,初中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电功率KW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电功率的单位有千瓦kw和瓦w.
 当用公式P=UI (电压的单位用伏特V, 电流的单位用安培A),计算出来的功率单位是w.
 当用公式P=W÷t 计算功率时,如果电能W的单位用的是千瓦时--也就是度,t 的单位用小时h,进行计算时,求出功率P的单位就是kw.
 初中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1.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3.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4.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5.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6.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7.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9.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0.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1.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的功率计算公式
概述
本文列出了上述所有功率计算公式,文中p(t)指瞬时功率。

u(t)、i(t)指瞬时电压和瞬时电流。

U、I指电压、电流有效值,P指平均功率。

1普遍适用的功率计算公式
在电学中,下述瞬时功率计算公式普遍适用
在力学中,下述瞬时功率计算公式普遍适用
在电学和力学中,下述平均功率计算公式普遍适用
W为时间T内做的功。

在电学中,上述平均功率P也称有功功率,P=W/T作为有功功率计算公式普遍适用。

在电学中,公式(3)还可用下述积分方式表示
其中,T为周期交流电信号的周期、或直流电的任意一段时间、或非周期交流电的任意一段时间。

电学中,公式(3)和(4)的物理意义完全相同。

电学中,对于二端元件或二端电路,下述视在功率计算公式普遍适用:
2直流电功率计算公式
已知电压、电流时采用上述计算公式。

已知电压、电阻时采用上述计算公式。

已知电流、电阻时采用上述计算公式。

针对直流电路,下图分别列出了电压、电流、功率、电阻之间相互换算关系。

3正弦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
正弦交流电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正弦交流电有功功率计算公式: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三者之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当负载为纯电阻时,下式成立:
此时,直流电功率计算公式同样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

4非正弦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
非正弦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采用普适公式(3)或(4)
对于周期非正弦交流电,将周期交变电压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展开为傅里叶级数,有功功率计算公式还可表示为:
上式中,当n仅取一个值时,例如:n=1,上式成为基波有功功率计算公式;n=3,上式成为三次谐波有功功率计算公式。

在非正弦电路中,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定义不变,然而,此时,电压、电流相位差已经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此时,Q按照下述公式定义:
式中,Un、In为n次谐波的有效值,当n=1时,U1、I1称为基波有效值。

然而,此时,
由于Q与基波及谐波电压、电流的相位角相关,称为位移无功功率。

为此,引入畸变无功功率D,畸变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畸变无功功率有时也称畸变功率,上式中,N为电压、电流最大谐波次数中的小者。

某些文献中也将Q称为无功功率,而将Q和D的方和根称为广义无功功率。

对比位移无功功率和畸变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Q是相同频率的电压分量与电流分量相位移不同产生的无功;而畸变无功功率则是不同频率电压及电流分量之间产生的无功。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前者是因为相同频率分量之间存在相位差。

而后者由于频率不同,其相位差始终在变化,当然不会相等,而电压和电流相位不同,就会产生无功。

非正弦电路中,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位移无功功率Q、畸变无功功率D满足下述计算公式。

5射频功率计算公式
射频功率属于交流电功率,理论上具有与交流电功率相同的计算公式,但是,实际上在超高频和微波频段,有TEM波和非TEM波之分。

在TEM波的同轴系统中,电压和电流虽有确切含意,但测量其绝对值很困难。

在波导系统中,因为存在不同的电磁模式,电压和电流失去唯一性。

在个频段和各传输系统中,功率是单值表征信号强度的重要方法。

在射频范围直接测量功率代替了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6三相有功功率计算公式
三相电路中,总有功功率等于各相有功功率的算术和。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通常采用三瓦计法分别测量每相的功率,三相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三相三线制电路,也可采用二瓦计法,三相功率计算公式为:
对于正弦三相对称电路,
U、I为线电压、线电流有效值,φ为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


U P、I P为相电压、相电流有效值,φ为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

7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出功率也称电动机轴功率或机械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推导过程如下:
P=FV(a)
F:力,单位为N;V:速度,单位为m/s;P:功率,单位为W
T=FR
F=T/R(b)
T:扭矩,单位为N.m;R:作用半径,单位为m
V=2πRn/60=πR*n/30(c)
V:线速度,单位为m/s;n:转速,单位为r/min
将(b)、(c)代入(a)
P=πTn/30
若将P的单位变为kW,得到下述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P=πTn/30000=Tn/9549

T=9549P/n
8功率测量仪器
WP4000变频功率分析仪是一款适用于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等各类变流器及电机、电器产品的检试验、能效评测及谐波分析的宽频带、高精度功率分析仪,是电力电子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和新能源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仪器。

依据上述电学相关功率计算公式,WP4000变频功率分析仪可以测量或计算上述所有电功率参数。

功率因数英文表示为Power Factor,缩写为PF,也可以用λ表示,在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等于位移因数,因此,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也可用cosφ表示。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可由有功功率的定义得出:
PF=P/S。

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

上述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只有在已知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或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对于一般的电力设备而言,不同的工作点下有不同的功率因数。

因此,许多设备会在铭牌上标识额定运行状态下的功率因数(额定功率因数)。

电力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主要取决于负载功率因数,因此,额定功率因数的定义在电力变压器中没有实际意义。

当电力变压器处于空载或短路时,其功率因数由自身决定,因此,了解空载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和短路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