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意见(一)、理论基础“倡简、务实、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真实、朴实、扎实”三实理论。
(二)模式目标1、扎实字词基本功和读的训练,贯彻“读书、写字”两大主题。
2、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分钟)1、激情导入新课讲课开始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还要注意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
2、出示目标:教师可以口述,形式可灵活多样。
二、预习检查、字词过关(12分钟)1、指名分部分阅读课文。
师生逐一评价,适时表彰激励。
(长篇幅文章可选读)2、生字正音组词。
(1)、指名注意,反复朗读,重点提示。
(2)、组词拓展。
3、生字正形,写字训练。
(1)重难点字字形点拨强调;(2)形近字归纳梳理;(3)“田”字格书写训练展评。
4、字词综合练习检测。
(可自设练习,最好利用学生《练习册》部分内容开展)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2分钟)1、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和存在疑惑的句段,批上自己想说的话。
2、阅读交流:读文后知道些什么?是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20分钟)1、生再读课文,结合前面的交流,“串点成线”,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在学生交流中,适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文章主要内容归纳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教材的分析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学生主要内容归纳是否简明准确,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五、质疑问难、预留空间。
生质疑问难,师归纳板书,激励学生课后延伸思考。
六、练习达标拓展提高(9分钟)1、拓展练习。
2、教师小结,推荐阅读。
xx三小课题组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二——口语朗读技巧与声音表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二——口语朗读技巧与声音表现
语文是一门需要口语表现的学科,而朗读则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朗读技巧与声音表现,教师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
一、朗读基础知识的讲解
教师在课堂上会对朗读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包括语速、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是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石,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掌握。
二、造句朗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过造句朗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力。
例如,教师可以找来一些短句或名言警句,让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改编加工,创造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力。
三、模仿口语
在口语朗读教学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模仿优秀的口语表达者,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语言的美妙之处,进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教师可以为学生逐字逐句地朗读一段文本,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声音表现和身体语言运用,从中找出相似之处,并尝试加以模仿。
四、多姿多彩的声音表现
语言呈现的方式不仅限于语言本身,声音是一种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活泼”的元素。
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一些声音表现技巧,比如高低声音转换、模拟动物叫声等等。
在朗读时,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技巧,使自己的声音表现更加多姿多彩,生动有趣。
口语朗读技巧与声音表现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
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旳基本流程, 即“初读课文, 畅谈收获——合作探究, 解读文本——巩固梳理, 拓展应用”, 这是小学阅读教学旳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毕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毕, 详细讲: 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旳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毕;篇幅较长又难懂旳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旳时间进行教学, 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 在两课时旳教学中基本式旳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 为保持构造旳完整性最终一种流程也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体现, 要视状况而定。
第一课时旳教学流程激趣导课, 揭示课题——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细读理解, 品味感悟——拓展升华, 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 揭示课题。
导课旳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 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 即通过创设一定旳教学情景, 提出所要学习旳课题, 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旳方式诸多, 譬如, 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 是对教学内容旳一种铺垫和烘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 目旳是通过师生之间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旳积极性, 让学生到达快乐学习旳境界。
直接导课, 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旳内容, 板书课题, 提出学习规定, 学习新课。
2.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旳“初读课文, 畅谈收获”环节, 初读旳目旳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让课文旳内容可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旳印象, 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如下几种环节:(1)读课文, 找生字,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 指导学生将课文读对旳、流利、通顺。
(3)谈收获, 提问题, 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重要内容。
阐明:第一, (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 找出本课旳生字、新词, 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 对旳认读生字新词, 理解部分生字新词旳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旳长短、生字新词旳多少合适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旳环节;检查学生识字状况旳方式措施要灵活多样。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流程The first lesson in elementary Chinese teaching is crucial in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anguage learning.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课非常重要,它在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lesson, the teacher can start by introducing simple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daily life.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汉字开始课程。
Then, the teacher can proceed to teach the basic strokes and radicals of the character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and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接下来,老师可以教授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部首,这对于理解和书写汉字至关重要。
After that, the teacher can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the characters on grid paper, focusing on the correct stroke order and structure. 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练习汉字的书写,注重正确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In addition to writing, the teacher can incorporate games and activities that involve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uch as word matching and short dialogues. 除了书写,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涉及听说的游戏和活动,比如词语配对和简短的对话。
小学语文高级段第一课时模拟课堂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高级段第一课时模拟课堂教案模板3、小池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2、听写偏旁:口字旁、鱼字旁、女字旁。
3、学生朗读课文。
二、继续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各段标上序号。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说明池塘的水很清。
启发理解“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过来了”。
(2)指名学生口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4)指名朗读全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学生的交流,归纳:这四句话都是打比方的句子。
这样写,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默读第二自然段,把这一段话画成一幅画。
(5)小结:这一段共四句话,从白天写到夜里,从天空写到池塘,你觉得池塘怎样?(6)指导朗读。
3、精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五彩”指颜色多而美,为什么说“小池塘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四、背诵指导1、指名背诵。
2、交流背诵的方法。
3、练习背诵课文。
五、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气只吹波姐鲜2、想一想,写这些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气”第四笔是横折斜钩;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上方。
“女字旁”的一横改成提。
3、教师范写,学生按笔顺描红。
六、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
2、填空:()的眼睛()的睫毛()的气球()的珍珠()的小船()的世界()的外衣()的娃娃()的池塘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睫毛白云白鹅太阳小池塘气球月牙大眼睛小船星星珍珠五彩的世界3、bpmf教学要求1.学会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课程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课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
2.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3. 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
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课文阅读和讨论。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PPT。
3. 教学视频和音频。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授新课:首先进行生字词的学习,然后阅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 巩固练习: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练习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八、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如生词、短语等。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节课所选课文为《草原》,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步骤2:学习课文1. 学生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中的一些生词、短语的含义。
2.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步骤3:阅读理解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一些阅读理解难题。
步骤4: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步骤5: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第1课《天地人》(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第1课《天地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概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天地人》一课,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学习课文中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天地人》诗歌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天地人”概念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天地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天地人》诗歌,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书写。
(4)学生背诵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天地人”的成语、故事等,丰富知识储备。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六、作业布置1. 抄写《天地人》诗歌,加强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天地人”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天地人”概念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八、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根据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天地人》一课编写,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学生理解《天地人》诗歌内容,体会“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学生书写生字和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的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模式
指导意见
(一)、理论基础
“倡简、务实、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真实、朴实、扎实”三实理论。
(二)模式目标
1、扎实字词基本功和读的训练,贯彻“读书、写字”两大主题。
2、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分钟)
1、激情导入新课
讲课开始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还要注意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
2、出示目标:教师可以口述,形式可灵活多样。
二、预习检查、字词过关(12分钟)
1、指名分部分阅读课文。
师生逐一评价,适时表彰激励。
(长篇幅文章可选读)
2、生字正音组词。
(1)、指名注意,反复朗读,重点提示。
(2)、组词拓展。
3、生字正形,写字训练。
(1)重难点字字形点拨强调;
(2)形近字归纳梳理;
(3)“田”字格书写训练展评。
4、字词综合练习检测。
(可自设练习,最好利用学生《练习册》部分内容开展)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2分钟)
1、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和存在疑惑的句段,批上自己想说的话。
2、阅读交流:读文后知道些什么?是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
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20分钟)
1、生再读课文,结合前面的交流,“串点成线”,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交流中,适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文章主要内容归纳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教材的分析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学生主要内容归纳是否简明准确,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
五、质疑问难、预留空间。
生质疑问难,师归纳板书,激励学生课后延伸思考。
六、练习达标拓展提高(9分钟)
1、拓展练习。
2、教师小结,推荐阅读。
柳树三小课题组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