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
大学生口腔健康

健康促进:摘要】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以指导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
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北京大学6 575名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龈炎、错 畸形和阻生牙。
结果6 575名大学新生的龋病、牙龈炎、错 畸形和阻生牙患病率分别为35.47%、60.87%、19.70%和24.62%。
统计分析表明,男生和女生的龋病、牙龈炎、错 畸形和阻生牙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1.94,P<0.001;x2=216.85,P<0.001;x2=14.54,P<0.01;?掊2=23.56,P<0.001);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龋病、牙龈炎和阻生牙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x2=129.56,P<0.001;x2=178.05,P<0.001),错 畸形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05)。
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预防与保健宣传教育。
【关键词】口腔健康调查龋病牙龈炎错畸形阻生牙Investigation of oral health status in freshme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 Liang-zhong, ZHANG Hong-yin, GUAN Xue-lin, HAO Nan. (Dept. of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freshme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guide their oral hygiene behaviors. Methods 6 575 freshmen of Peking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issu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on the basic methods of oral health investiga-tion and China oral health epidemiology survey protocol. The inspection item included caries, gingivitis, malocclusionsand impacted teeth. Results In 6 575 freshme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ries, gingivitis, ma-locclusions and impacted teeth were 35.47%, 60.87%, 19.70%and 24.6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ries, gingivitis, malocclusions and impacted teeth of male and female(x2=131.94, P<0.001;x2=216.85, P<0.001;x2=14.54, P<0.01;x2=23.56, P<0.001).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betwee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ries, gingivitis and impacted teeth of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x2=4.62,P<0.05;x2=129.56,P<0.001;x2=178.05, P<0.001), 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malocclusions of post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x2=0.61, P>0.05).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freshme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not ideal.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edu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protect to freshmen of university students.[Key words] oral health investigation;dental caries;gingivitis;malocclusion; impacted teeth龋病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目录table1全国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样本量table2全国口腔问卷调查样本量table3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受教育年数分布table4全国受检人群民族分布table5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职业分布table6全国部分地区饮水氟浓度(mg/L)table75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8全国5岁年龄组乳牙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912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10全国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构成比、患龋率及窝沟封闭率table11全国12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2全国12岁年龄组氟牙症患病率及社区氟牙症指数(CFI)table1335~44岁、65~74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14全国35~4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15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16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table17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8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9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table20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21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table22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table23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table24全国35~44岁年龄组无牙颌率及人均存留牙数table25全国65~7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26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27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table28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29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3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table31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32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 table33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table34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table35全国65~74岁年龄组无牙颌及存留牙数情况table36全国5岁年龄组出生体重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table37全国5岁年龄组刷牙习惯(%)table38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一)table39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二)table40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及原因(%)table41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口腔治疗(%)table42全国5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内没有就医的原因(%)table43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table44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45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态度(%)table46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对孩子身体及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table47全国12岁年龄组独生子女率及父母学历(%)table48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49全国12岁年龄组的饮食习惯(%)table50全国12岁年龄组抽烟及饮酒行为(%)table51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一)table52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二)table53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54全国12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table55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table56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原因及接受治疗的种类(%)table57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耽误课时及陪同家长数(%)table58全国12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齿疼痛或外伤的经历(%)table59全国12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60全国12岁年龄组上次牙疼后的处理方式(%)table61全国12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table62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table63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64全国35~44岁年龄组含氟牙膏的相关知识和行为(%)table65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认知及行为(%)table66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健康环境(%)table67全国35~4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table68全国35~4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table6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70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71全国35~4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table72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原因(%)table73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未看牙的原因(%)table74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table75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及路途时间(%)table76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的评价(%)table77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78全国35~4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table7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table8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table81全国65~7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82全国65~7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table83全国65~7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table84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85全国65~7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table86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就医原因(%)table87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治疗及未看牙的原因(%)table88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table89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table90全国65~7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91全国65~7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全国范围内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我国卫生部委托口腔医学研究机构开展了一项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这项调查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共计调查了近10万名居民。
通过对参与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详细调查,我们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口腔健康的重要数据。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一方面,大城市的居民普遍更重视口腔健康,口腔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对口腔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南方地区饮食偏甜,易导致龋齿的发生;而北方地区则以硬食为主,易导致牙齿磨损等问题。
其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口腔健康方面存在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而中老年人则更容易出现牙周疾病。
这与儿童时期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和老年人牙周组织退化的生理特点有关。
此外,女性在口腔健康方面相对更为重视,口腔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另外,调查还发现了一些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口腔保健知识和服务,从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此外,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也与口腔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高受教育水平和从事白领工作的人群更注重口腔健康,口腔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口腔健康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这些数据为制定口腔健康政策、推广口腔卫生知识和改善口腔保健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分析这些数据,探索口腔健康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便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未来,我们应当加强对口腔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应加大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力度,提供更便捷的口腔保健服务。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15
15
16
16
龋病调查的诊断标准
口腔健康调查
根龋的诊断标准:
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 害为根龋。
最大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 治疗 。应查率要求在95%以上,漏查率太高会使结
果正确性差。
最大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
21
21
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二)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抽样: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 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被抽到的人 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调查的 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 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 表性。
1269人,其中陆军419人、海军437人、空军 413人,均为驻地师以下部队男性军人,年龄 17~54(平均23.05)岁。我军现役人员患龋率 为26.71%,龋齿均数为0.49。结论:龋病患病 率处于较低水平,龋病未治率却较高,提示应加 强部队人员的系统性口腔卫生服务
36
36
样本含量Sample Size
防止的方法:在调查前做好组织工作,对受 检者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努力改善调查方式, 使受检者积极配合。
45
45
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三) 信息偏倚 (information bias)
在调查中虽然应答率很高,但在获得信息的 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结果产生了偏倚,称信 息偏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口腔健康是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应表现为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对未来社会的口腔健康保健具有引导性作用。
为了解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医学健康指导,为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某高校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吉林省白城市某高校学生1320名,男558名(42.27%),女762名(57.73%),年龄20~24岁。
1. 2 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方法[1],对1320名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采取逐一检查并填写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龋病、氟斑牙、牙龈炎、釉质发育不全、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等。
氟斑牙诊断采用最新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龋病、牙龈炎、釉质发育不全及第三磨牙萌出情况采用临床口镜直视检查进行诊断。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2. 1 龋病1320名学生龋病检出率为59.09%(780/1320),其中男生检出率为47.11%(277/558),女生检出率为66.01% (50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04,P<0.01)。
2. 2 氟斑牙1320名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13.64%(180/1320),其中男生检出率为13.08%(73/558),女生检出率为14.04% (107/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05)。
2. 3 牙龈炎1320名学生牙龈炎检出率为27.27%(360/1320),其中男生检出率为34.41%(192/558),女生检出率为22.05%(168/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5,P<0.01)。
天津口腔科模拟题2021年(60)_真题-无答案

天津口腔科模拟题2021年(60)(总分89.6,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某患者,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
临床检查可见骨骺端膨大,肋及肋软骨交界处可见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该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是A. 蔬菜类B. 动物肝脏C. 奶及奶制品D. 水果类E. 薯类2.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
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此种情况下最适宜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A. 过量氯消毒法B. 常量氯消毒法C. 二氧化氯消毒法D. 持续氯消毒法E. 碘消毒法3. 在含氟牙膏的研讨会上,对低氟地区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请选择最佳答案。
使用含氟牙膏的同时A. 不能再使用全身用氟措施B. 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同时使用其他氟防龋措施C. 只能与窝沟封闭配合使用D. 要定期更换其他类型的牙膏E. 不能再采用其他局部用氟措施4. 某医院门诊在较短时间内相继接诊了50余名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之腹泻,呈血水样,1日10余次,少数人有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
除恶心、呕吐外,少数人有畏寒、发热(37.5~40℃)、乏力、脱水等现象,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宾馆就餐,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调查处理过程中,首先应A. 将患者的排泄物送检B. 迅速向防疫站报告,并查封可疑食物C. 了解中毒的原因和污染源D. 对剩余的可疑食品进行消毒或销毁E. 检查该宾馆食堂的卫生状况、操作规程等5. 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
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
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情况调查报告

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情况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21-08-26T16:11:14.7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作者:刘盘龙吴翠孙帅[导读]刘盘龙吴翠孙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发病情况,为徐州市口腔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标准对随机抽取的1676名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17.7%,其中女生患龋率19.6%,男生16.1%;龋均为0.27,其中女生龋均0.30,男生龋均0.25;龋坏未充填率78.7%。
结论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率相比全国水平较低,但龋坏未充填率较高,还需要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促使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关键词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患龋率;龋均为了了解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情况,评估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效果,2021年对徐州市区1676名学生进行恒牙龋病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徐州市区7所小学的1676名12岁学生,其中男900人。
女776人。
1.2 方法采用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龋病调查标准[1],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口腔预防科医师在自然光线下使用常规口腔检查器械进行口内检查并记录。
1.3 统计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检验水准α=0.05 ;检测者通过标准一致性试验,其Kappa 值为0.74 ,可靠度为优。
2 结果在1676名学生中,恒牙患龋297名,患龋率为17.7%,其中男 16.1%,女19.6%,男性低于女性,见表1。
徐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均为0.27,男女无差异,男、女分别为0.25、0.30,见表2。
12岁学生恒牙龋坏未充填率高达78.7%,因龋失牙占1.5%见图1。
讨论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

精选ppt
6
我国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达13.7%。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26%。
精选ppt
7
我国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2011年起,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开始超过50%,城市化进 程加快,同时流动人口继续增加。
人口统计学状况的变化必将影响 ➢ 疾病状况 ➢ 文化态度 ➢ 健康和生活方式 ➢ 卫生服务体系
龋均*
3.1 3.9 0.5 0.5 4.6 4.5 13.3 16.0
充填构成 比%
5.5
0.6 16.9
4.6
12.6 4.0
3.7
0.5
*在5岁年龄组为dmft,其余年龄组为DMFT.
精选ppt
15
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龋病的患病状况:地区间差异,2005年
5岁
12岁
东
中
西
东
中
西
患龋率%
精选ppt
32
我国居民自我口腔保健现状
➢ 刷牙情况
每天刷牙2次的人数%
1995年
2005年
12岁
45.02
28
35-44岁
32.23
35
65-74岁
23.44
26
含氟牙膏使用率%
1995年
2005年
18.50
46
5.50
46
4.10
27
精选ppt
33
我国居民自我口腔保健现状
➢ 牙线和漱口水使用情况
精选ppt
3
我国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 15亿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
目录
table1全国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样本量
table2全国口腔问卷调查样本量
table3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受教育年数分布
table4全国受检人群民族分布
table5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职业分布
table6全国部分地区饮水氟浓度(mg/L)
table75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
table8全国5岁年龄组乳牙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
table912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
table10全国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构成比、患龋率及窝沟封闭率
table11全国12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牙数及检出率
table12全国12岁年龄组氟牙症患病率及社区氟牙症指数(CFI)
table1335~44岁、65~74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
table14全国35~4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
table15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
table16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
table17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
table18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
table19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
table20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21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
table22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
table23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
table24全国35~44岁年龄组无牙颌率及人均存留牙数
table25全国65~7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
table26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
table27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
table28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
table29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
table3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
table31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32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
table33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
table34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table35全国65~74岁年龄组无牙颌及存留牙数情况
table36全国5岁年龄组出生体重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
table37全国5岁年龄组刷牙习惯(%)
table38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一)
table39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二)
table40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及原因(%)
table41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口腔治疗(%)
table42全国5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内没有就医的原因(%)
table43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
table44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来源(%)
table45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态度(%)
table46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对孩子身体及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
table47全国12岁年龄组独生子女率及父母学历(%)
table48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
table49全国12岁年龄组的饮食习惯(%)
table50全国12岁年龄组抽烟及饮酒行为(%)
table51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一)
table52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二)
table53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
table54全国12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table55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
table56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原因及接受治疗的种类(%)table57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耽误课时及陪同家长数(%)
table58全国12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齿疼痛或外伤的经历(%)table59全国12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60全国12岁年龄组上次牙疼后的处理方式(%)
table61全国12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
table62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
table63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
table64全国35~44岁年龄组含氟牙膏的相关知识和行为(%)
table65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认知及行为(%)
table66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健康环境(%)
table67全国35~4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
table68全国35~4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
table6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
table70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71全国35~4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
table72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原因(%)
table73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未看牙的原因(%)
table74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
table75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及路途时间(%)table76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的评价(%)
table77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
table78全国35~4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
table7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
table8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
table81全国65~7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
table82全国65~7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
table83全国65~7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
table84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85全国65~7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
table86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就医原因(%)table87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治疗及未看牙的原因(%)table88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
table89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
table90全国65~7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91全国65~7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