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精彩]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

[精彩]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转换一个地方气压值经常有变化→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多少→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反映:大气柱厚度和密度与空气质量应该是成正比关系00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据实测,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气压平均降低12.7hPa,在高层则小于此数值。

0确定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关系,一般是应用静力学方程和压高方程。

001、静力学方程0假使大气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空气柱的重量。

00公式是:h≈8000(1+t/273)/P(m/hPa)0其中h是气压高度差,t是摄氏温标,P是气压00从公式可以看出00①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递减越慢,单位气压高度差越大。

00②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越大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大,气压随高度递减越快,单位高度差越小。

00通常,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这公式可粗略估算气压与高度的定量关系。

如果研究的气层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公式就不适合用了,这时候可以用压高方程。

002、压高方程0为了精确地获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通常将静力学方程从气层底部到顶部进行积分,即得出压高方程,然后再将之替换简化为:00Z2-Z1=18400(1+t/273)log( P1/P2) 0式中P1、P2分别是高度Z2、Z1的气压值,t是摄氏温标0从公式可以看出00①气压随高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00②高度越高,气压减小得越慢00这公式是将大气当成干空气处理的,但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就必须用虚温代替式中的气温。

00大气密度与海拔高度和温度间的换算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 g/m3。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和气压转换公式

海拔和气压转换公式

海拔和气压转换公式你知道吗,海拔和气压之间有着很有趣的关系呢。

一般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是会降低的。

这就像是住在高楼大厦的顶层,空气好像都变得稀薄了一些,其实就是气压变小了。

那具体的转换公式呢,比较常用的一个近似公式是这样的。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近似表示。

比如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P = P₀ * (1 - (Lh / T₀))^(gM / (RL))。

这里面的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哦。

P₀是海平面的标准大气压,大概是1013.25百帕;L是温度垂直递减率,一般取0.0065 K/m;h就是我们要求的海拔高度啦;T₀是海平面的标准温度,大概是288.15 K;g是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0665 m/s²;M是空气的摩尔质量,大概是0.0289644 kg/mol;R是理想气体常数,等于8.31447 J/(mol·K)。

这个公式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呀?其实只要你耐心一点,把每个字母的含义都搞清楚,就会发现它还是很有逻辑的。

不过呢,这个公式也只是一个近似的计算哦。

在实际的情况中,大气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说,不同的地理位置,大气的温度、湿度、气流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就像在海边和在高山上,大气的状况就完全不一样。

海边的空气湿度比较大,这也会对气压产生影响。

而在高山上,地形复杂,气流的运动也很复杂,这都会让实际的气压和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有一些偏差。

但是呢,这个公式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说,气象学家在做天气预报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公式的原理。

他们通过测量不同地方的气压,然后根据这个公式来推测海拔高度,或者反过来,根据海拔高度来预估气压的情况。

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还有哦,对于那些喜欢登山或者飞行的小伙伴来说,这个公式也很有意义。

登山的时候,随着海拔不断升高,你能明显感觉到气压的变化,身体也会有一些反应。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大气压是指在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力。

通常,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会逐渐降低。

根据国际标准大气模型,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力之间存在以下的计算公式:
P = P0*(1 - (L*h/T0))^((g*M)/(R*L))
其中,P为海拔高度为h时的大气压力,P0为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一般为101325帕斯卡),L为标准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温度梯度(通常为-0.0065℃/m),T0为标准温度(一般为288.15K),g 为重力加速度(一般为9.80665m/s),M为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一般
为0.0289644kg/mol),R为气体常数(一般为8.31432J/(mol*K)),同时,^表示乘方符号。

通过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力。

这对于一些需要考虑大气压力的应用,如高山登山、飞行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1 -。

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参考资料

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参考资料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转换一个地方气压值经常有变化→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多少→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反映:大气柱厚度和密度与空气质量应该是成正比关系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据实测,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气压平均降低12.7hPa,在高层则小于此数值。

确定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关系,一般是应用静力学方程和压高方程。

1、静力学方程假使大气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空气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P(m/hPa)其中h是气压高度差,t是摄氏温标,P是气压从公式可以看出①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递减越慢,单位气压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越大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大,气压随高度递减越快,单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这公式可粗略估算气压与高度的定量关系。

如果研究的气层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公式就不适合用了,这时候可以用压高方程。

2、压高方程为了精确地获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通常将静力学方程从气层底部到顶部进行积分,即得出压高方程,然后再将之替换简化为:Z2-Z1=18400(1+t/273)log( P1/P2)式中P1、P2分别是高度Z2、Z1的气压值,t是摄氏温标从公式可以看出①气压随高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②高度越高,气压减小得越慢这公式是将大气当成干空气处理的,但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就必须用虚温代替式中的气温。

大气密度与海拔高度和温度间的换算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使用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大气压力通常用单位为帕斯卡(Pa)的标准大气压力值即101325 Pa作为参考值。

根据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到以下海拔大气压计算公式:
1. 根据标准大气压力值和海拔高度计算大气压力值的公式为: P = P0 × (1 -
2.25577 × 10-5 × h)5.25588
其中,P为海拔高度为h时的大气压力值,P0为标准大气压力值101325 Pa。

2. 根据大气压力值和海拔高度计算标准大气压力值的公式为: P0 = P / (1 - 2.25577 × 10-5 × h)5.25588
其中,P为海拔高度为h时的大气压力值,P0为标准大气压力值101325 Pa。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适用于海拔高度在0-11000米范围内的计算,对于更高的海拔高度,需要考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来进行修正计算。

- 1 -。

大气压和海拔计算公式

大气压和海拔计算公式

大气压和海拔计算公式
嘿,咱们今天来聊聊大气压和海拔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大气压这玩意儿。

你知道吗,大气压就像是一个看不见的“大力士”,时刻压在我们周围。

想象一下,你在海边吹着海风,感觉
特别轻松愉快,那时候的大气压就和在高山上的感觉很不一样。

有一次我去爬山,越往上爬越觉得呼吸有点困难。

一开始我还以为
是自己体力不行,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海拔升高,大气压变小了。

那大气压和海拔到底有啥关系呢?这就得提到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啦。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大气压(P)和海拔(H)的关系可以近似表示为 P = P₀ × (1 - H / 44300)⁵.²⁵。

这里的 P₀是海平
面的大气压,一般取值约为 101325 帕斯卡。

比如说,如果我们想知道在海拔2000 米的地方大气压大概是多少,就把数值代入公式算算看。

H 等于 2000 米,也就是 200000 厘米,算
下来大气压就会比海平面的小不少。

这个公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来的,那是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会天天拿着这个公式去算,但了解它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坐飞机的时候,飞机飞得越高,舱内的气压调节就和这个有关系。

再比如气象预报里,有时候也会涉及到大气压和海拔的知识。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有一天,你成了一名探险家,要去攀登很高的山峰,了解大气压和海拔的计算公式,就能更好地准备装备,保障自己的安全。

总之,大气压和海拔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了解它能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说不定在某个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气压与高度之间对应数值

气压与高度之间对应数值

这里所说的标准大气指人为规定的、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

我国在建立自己的标准大气之前,使用1976年美国标准大气,并以其30 km以下部分作为国家标准。

海平面温度℃,气压 P= hPa,大气密度:1.225kg/m3, 地面至11km对流层的气温垂直递减率:0.65℃/100m,标准海平面加速度9.80665m/s211-20km平海面,温度不变, 气温为–56.5℃气压价格P=, 海拔11~20公里的气温变化率:0.0℃/公里, 海拔20—32公里的气温变化率:+公里下表列出不同高度处标准大气的气温、气压值。

表中“gpm”为海拔米,其负号代表海拔以下。

气压(hPa)(gpm)气温℃气压hPa(gpm)气温℃气压hPa(gpm)#气温(℃)-4004800 10000500010200~-200520010400[106002005400:4005600/10800600580011000:8006000115006200120001000{125001200—64001300014006600'1600680013500^1800700014000720014500%20007400150002200*1550024007600、26007800》160002800800017000'30008200180008400190003200~200003400?86002200036008800!3800900024000》4000920026000940028000【420044009600300004600980032000标准等面(hPa): 1000,850,7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30,20,10标准大气压力:相当于温度为0℃,标准重力加速度为、水银密度为×104kgm-3的条件下,高度为760mm的汞柱对其底面单位面积(1cm2)上垂直作用的力,即1标准大气压 = 101325Pa = = 760mmHg 这一气象学上的定义,已在工程学上得到广泛应用。

大气压力与海拔的关系

大气压力与海拔的关系

一个地方气压值经常有变化→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多少→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反映:大气柱厚度和密度与空气质量应该是成正比关系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据实测,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气压平均降低12.7hPa,在高层则小于此数值。

确定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关系,一般是应用静力学方程和压高方程。

1、静力学方程具体太长,我简单说明下:假使大气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空气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P(m/hPa)其中h是气压高度差,t是摄氏温标,P是气压从公式可以看出①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递减越慢,单位气压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越大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大,气压随高度递减越快,单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这公式可粗略估算气压与高度的定量关系。

如果研究的气层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公式就不适合用了,这时候可以用压高方程。

2、压高方程为了精确地获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通常将静力学方程从气层底部到顶部进行积分,即得出压高方程,然后再将之替换简化为:Z2-Z1=18400(1+t/273)log( P1/P2)式中P1、P2分别是高度Z2、Z1的气压值,t是摄氏温标从公式可以看出①气压随高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②高度越高,气压减小得越慢这公式是将大气当成干空气处理的,但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就必须用虚温代替式中的气温。

这就不详细再说了,太复杂了,你应该也不需要用到这么复杂的公式吧!呵呵,我没看清楚你的真正题意,给你一个相关的链接,可能比较准确。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关系表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关系表(1mmHg=133.32Pa)大气压力(mmHg)海拔高度(m)PO2(mmHg)768760752745737730728714707699 692 684 676 669 661 654 646 638-84 085 170 256 343 431 519 608 698 789 880 9721066116012541350 1447160159157154151146138135 155.6152.4149.5147.7144.5142.8141.3139.7136.5133.3631623616608600593585570 562 555 547 5401544 1643 1743 1843 1945 2047 2151 2256 2362 2469 2577 2687 2797 2908 3020 313233603472358436953806131.8130.2128.6127125.4123.8122.3120.6119117.5116114112.7 111109108106105103 101.6100983916 403096.8 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转换一个地方气压值经常有变化→ 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多少→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反映:大气柱厚度和密度与空气质量应该是成
正比关系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据实测,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 ,气压平均降低12.7hPa ,在高层则小于此数值。

确定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关系,一般是应用静力学方程和压高方程。

1、静力学方程假使大气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空气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 ) /P ( m/hPa ) 其中h 是气压高度差,t 是摄氏温标,P 是气压从公式可以看出
①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递减越慢,单位气压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越大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大,气压随高度递减越快,单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这公式可粗略估算气压与高度的定量关系。

如果研究的气层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公式就不适合用了,这时候可以用压高方程。

2、压高方程为了精确地获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通常将静力学方程从气层底部到顶部进行积分,即得出压高方程,然后再将之替换简化为:
Z2-Z1=18400 ( 1+t/273 )log( P1/P2) 式中P1 、P2分别是高度Z2 、Z1的气压值,t是摄氏温标从公式可以看出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②高度越高,气压减小得越慢这公式是将大气当成干空气处理的,但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就必须用虚温代替式中的气温。

大气密度与海拔高度和温度间的换算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
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 g/m3 。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
升高 1 000 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
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一般研究所采集的温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温度在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升高,最高温度会降低5 ℃,平均温度也会降低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