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一面》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9课一面 ∣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9课一面 ∣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体现出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做出了极大的自 我牺牲。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 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此由衷的感谢和崇敬。
拓读: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横眉冷对千夫指
未敢翻身已碰头
俯首甘为孺子牛
破帽遮颜过闹市
躲进小楼成一统
漏船载酒泛中流 管他冬夏与春秋
1 我们爱第五你组 啊,中 19国一面
走近作者
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 江苏涟水人。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 “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 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 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 ,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抗战后参加新四军, 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 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 、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 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正是他!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 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 志。
4、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 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 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惊异地 望”
“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
“鼻子里陡然 一阵酸”“恭 敬地鞠了一躬”
惊异、震 动
激动狂喜
感谢、 崇敬
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情色彩。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 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小教语文六年级上册19课《一面》课件

小教语文六年级上册19课《一面》课件

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
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 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过度的劳累导致了他如此 之瘦。
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 给你什么印象?
“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和 “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以及“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这寥寥几笔,既是鲁迅外貌的 特征,又显出了刚毅坚强的性 格。
重点理解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 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 抚摩似的。
重点理解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 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 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谈一谈:学习了《一 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 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 高尚品格。
• (3)我很惊异地望着 他:黄里带白的脸,瘦 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 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 羽纱的长衫;隶体“一” 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 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 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 鲁迅先生的“瘦”呢?
•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 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他的手多瘦啊!
• 小组交流: •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
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
“鲁迅先生是同 我们一起的!”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 “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 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 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 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词语积累
地窖: 赫然:
储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 或地下室。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 中有鲜明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 精品课件1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 精品课件1新人教版
阿 累
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 1909 年 1 月 生,江苏涟水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 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 8 月考进上海英商公 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 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 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返回上海, 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新 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 《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 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 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 “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 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 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 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 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 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 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 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 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1932年秋天的一天
内山书店 我,鲁迅,内山完造 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 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结果:
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 阅读,细心体会。
词语积累 地窖: 储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 出现,在课文中有鲜明的意思。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 这样。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1新人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1新人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 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 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 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光,使我立刻感到身 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 摩似的。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 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 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 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 切,感到长者的慈爱。
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
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
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
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
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
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
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我那一本, 是送给你的。”
“疑 惑”“不 平常的人”
“惊异地 望”
“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
“鼻子里陡然 一阵酸”“恭 敬地鞠了一躬”
疑惑敬佩
惊异、震 动
激动狂喜
感谢、 崇敬
仔细品味语言,体会红色词语的感情色彩。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 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 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 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 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 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 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 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既是鲁迅外貌的特征,又 显出了刚毅坚强的性格。
“我也说不出来你哪里好?只是你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感觉。”就像某些人,像坏习惯,戒不掉,也改不了。你给的那道缺口,就像你给的满心欢喜一样,那么深刻,那么猝不及防。 我们终究没有了交集,就像你我的遇见有些猝不及防,一切顺其自然、简单又美好。从陌生人变回陌生人,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19一面》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19一面》ppt教学课件
速读课文,归纳:
• 1、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 • ——学生自学,勾画出表示“我”与鲁迅先
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和句子,按 时间顺序复述内容,弄清事情起因、经过 和结果。
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1932年秋天的一天 内山书店 我,鲁迅,内山
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 并接受赠书。
结果:
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聚焦外貌,品读感悟
• 同学们,“我”与鲁迅先生仅仅只有一面之交, 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刻画最多的是鲁 迅的“(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 外貌的语句,仔细朗瘦得教人担
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
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
“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
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 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 相同和不同之处?
• 相同点:
• 都突出了一个字:“瘦”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 鲁迅先生的“瘦”呢?
•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 紧包在腕子上。
谈一谈:学习了《一面》 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 哪些新的认识?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人民 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廉价卖书、亲自送书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进步青年的关心
• 作者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
• 小组讨论: •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
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
“鲁迅先生是 同我们一起的!”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 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 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 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 量源泉。

(赛课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一面》 (共51张PPT)

(赛课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一面》 (共51张PPT)
段析:写“我”衣袋里的钱不够,便红着 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 (niǎn)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 里贵?你看这纸……”
段析:写老板捻着封面对“我”说这本书 不贵。
17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 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句解:对书的概括描述是“我”对这本书 喜爱的感情流露,正是由于对这本书的喜爱, 才会有这种“舒服的感觉”。]
2021/8/15
25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 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 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 里捏(niē)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 经熏(xūn)黑了。⑾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 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段析:写“我”惊异地望着老人,忽然记 起了一段访问记。
段析:写我付了书钱,伴着心酸,带着崇敬 与感动离开了书店。
2021/8/15
30
2021/8/15
笫一部分的第三层(第14~29自然段): 写“我”与鲁迅先生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 鲁迅先生送书给“我”,“我”十分感激。
第一部分(第1~29自然段):回忆“我” 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
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 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nüè)待,我咬紧 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 己说:
2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 大病新愈”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 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重难点)
2021/8/15
3
读写错混提示
1.注意“窖”读“jiào”,不要读成“g ào”;“捻”“捏”“虐”的声母是“n”,发鼻 音;“摩挲”的“挲”和“憎恶”的“憎”是平舌 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一面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一面课件
• 抓住了鲁迅的脸色、 头发、胡子等特征, 特别突出了他的“瘦”
六年级语文上
13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三次外貌描写各抓住了先生哪些 特征?
• (1)反复描写,形象鲜明-------黄里带白的脸色, 根根直竖的头发,浓黑划一的胡须,几个“瘦”,
表明这是鲁迅。
• (2)由远而近,逐步深化-------第一次远望:“模 糊辨出”鲁迅的身影。第二次近看:把最显眼的外 部特征“特写”具体而明晰。第三次近看:特征再 现,并笔笔加浓。“牙黄的长衫”看清了质地-------“羽纱”,烟嘴 “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
六年级语文上
2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一面
阿累
六年级语文上
3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内山完造(日)(1885-1959)
▪ 内山书店老板,日本冈山人。
▪ 他多次掩护、帮助鲁迅等进步作家,四 次掩护鲁迅避难,郭沫若、陶行知遭通 缉,他帮助避居,周建人、许广平、夏 丐尊等被捕,经他悉心营救获释。
▪ 鲁迅逝世后,他发起募集“鲁迅文学
六年级语文上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隶书 一 10
易错词:
▪ 赫然(hèrán)
踌躇(chóuchú)
▪ 摩挲(mósuō)
颓唐(tuítáng)
▪ 抖擞(dǒusǒu)
揩油(kāiyóu)
▪ 不能自已(bùnéngzìyǐ) 恣情(zìqíng)
▪ 殷勤(yīnqín)
莽撞(mǎngzhuàng)
▪ 憎恶(zēngwù)
68年前,郁达夫先生说
▪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 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他所提到的伟大人物即指鲁迅先生。

2019年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一面1ppt课件

2019年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一面1ppt课件

词语积累
地窖: 赫然:
懊悔:
储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 室。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 突然出现,在课文中有鲜明的意 思。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 不该这样。
莽撞: 踌躇: 摩挲: 颓唐: 打眼: 憎恶: 虐待:
鲁莽。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犹豫,拿不定主意。 用手抚摩。 精神不振作。 引人注目。 憎恨,厌恶。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 小组讨论: •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 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 的!”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 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 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 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
谈一谈: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迅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 见面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写这“一面”对作者的 和影响。
速读课文,归纳:
这“一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 提示: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按时间顺序复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我”到内山书店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 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向我推荐《铁流》 《毁灭》这本书送给了“我”。
速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并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看书。
经过: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 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找六要素
时间 人物
1932年秋天的一个 中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 语句,仔细阅读,细心体会。
•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 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 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 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 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 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 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 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 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 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 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 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予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 表示亲密无间;父亲, 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 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 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精神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 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外貌特征和刚毅坚强的性格
文中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 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突出鲁迅的精神, 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 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 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 强意志。
在这短短的一面之中,鲁迅给予了作者 怎样的关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 中有鲜明的意思。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 里自恨不该这样。
莽撞: 鲁莽。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踌躇: 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 用手抚摩。 颓唐: 精神不振作。 打眼: 引人注目。 憎恶: 憎恨,厌恶。 虐待: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速读课文,归纳:
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 生,江苏涟水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 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 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 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 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返回上海, 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新 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 《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
• (3)我很惊异地望着 他:黄里带白的脸,瘦 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 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 羽纱的长衫;隶体“一” 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 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 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 相同和不同之处?
• 相同点:
• 都突出了一个字:“瘦”
不同点:
• 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 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 形象比较“模糊” 。
重点理解
“鲁迅先生是同 我们一起的!”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 “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 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 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 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谈一谈:学习了《一 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 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 高尚品格。
廉价卖书、亲自送书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进步青年的关心
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话 受
“你要买这 本书?”
心情
我的感
立刻感到 受了父亲 的抚摩
感到严肃和慈爱
对话 受 “你买这本书 吧——这本比 那一本好。”
“我卖给你,两 本,一块钱。”
“哦!您,您 就是——”
“我那一本, 是送给你的。”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
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 第二部分:写这“一面”对作者
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窖jiào 赫hè 译yì懊ào 莽 măng 挲suō 颓tuí 捏niē 熏xūn 憎 zēng 虐nüè
词语积累
地窖: 赫然:
储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 或地下室。
这“一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 提示: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按时 间顺序复述,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1932年秋天的一天 内山书店 我,鲁迅,内山
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 并接受赠书。
心情
“疑 惑”“不 平常的人”
“惊异地 望”
“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
“鼻子里陡然 一阵酸”“恭 敬地鞠了一躬”
我的感 疑惑敬佩
惊异、震 动
激动狂喜
感谢、 崇敬
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情色彩。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 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 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到了保证似的”。
4、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 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 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 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 敬。
• 小组讨论: •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
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 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 气质。
• 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 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 鲁迅先生的“瘦”呢?
•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 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他的手多瘦啊!
除了瘦鲁迅还给你留下了 什么样的印象?
01 教学背景
Teaching background
03 教学分析
Teaching background
02 教学过程
Teaching background
04 教学设计
Teaching background
教学备用模板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