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3.短文两篇PPT课件

整体感知课文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
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 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 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结尾画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 【参考答案】精神生命(或精神生活)。
实战演练
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 陈凌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 ”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 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第13课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 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 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研讨写作特色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 ,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整体感知,研讨写 作特色
中考在线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 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 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 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 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 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 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 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 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PPT课件

◆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
同“措”,放置,安置
同“苍”,青色
◆古今异义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只,仅仅 今义:跟“曲”相对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简单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连用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花或叶子)脱落
1.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舌战的语言技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雎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道义
威力
“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秦王要求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欺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以屈从口吻回答“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气势,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这样。
拔。
译文: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横尸在地的是两个人,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我国古代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
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各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它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出自本书的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
同“措”,放置,安置
同“苍”,青色
◆古今异义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只,仅仅 今义:跟“曲”相对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简单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连用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花或叶子)脱落
1.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舌战的语言技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雎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道义
威力
“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秦王要求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欺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以屈从口吻回答“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气势,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这样。
拔。
译文: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横尸在地的是两个人,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我国古代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
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各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它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出自本书的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满江红》精品课件

上天不公,强派你作女儿身;平生肝 胆,却又远超男儿志。三十二年道路, 谁识你英雄志?青衫不湿,因为我在试 着懂你。
秋瑾,你以一弱女子之身,而走男儿 的救国之路。以年轻之身躯,热烈之血 肉,铺一条光明之路。斯人已逝,然而, 浩气长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满江红
上片: 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 思虑未来前途
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 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 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5、、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 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 漓尽致。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 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 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 压迫追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 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 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秋 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秋 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 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 字经》、《百家姓》、《神童 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 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
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 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 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 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 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 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 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 息道:“琴瑟异趣,伉 俪不甚相得。”王廷钧 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
第12课 满江红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定风波》课件

新知讲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 雨,也不喜晴。
译文:回头望一眼走过方才风雨潇潇的地方,回去了,也不管它是刮风下雨还是 天气放晴。
新知讲解
“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 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 风雨”和人生险途。可谓一语双关。
人格修养。
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垒 公瑾 纶(ɡuān)巾 雄资英发
B. 神游 华发 樯橹
酹(lèi)江月
C. 狼狈 何妨 吟(yín)啸 竹仗
D. 料峭 斜照 回首
潇瑟(sè)
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仗”应为“竹杖”。 D.“潇瑟”应为“萧瑟”。
“小乔初嫁”是侧面描写。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
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B.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
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
27
课堂练习 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 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 奇景。 C.“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 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D.“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 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PPT课件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绩。 鼓: 击鼓
之: 助词,无实意.
败绩: 大败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的军 队在长勺开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还不行。”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国军队
大败。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测: 预测,预料
伏: 埋伏
(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我)
害怕他们有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轮迹混乱, 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倒下,(知道他们是真 的败了)所以这时才追击他们。
结构内容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第一段
第一层:简明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 迎击的打算 。
问题二: 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课文。
时间―― 庄公十年; 地点―― 鲁国长勺; 人物―― 曹刿、鲁庄公、乡人、双方军队; 事情起因―― 齐师伐我,公将战; 事情经过―― 长勺之战; 事情结果―― 鲁国以弱胜强,齐国战败。
问题三: 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
①事件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左传》
学习重点:
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 当的写作特点。
3.了解“之”、“其”的用法。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
关于《左传》 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 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 四年(前453年)。相传是鲁国 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 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 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 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 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 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 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 称《左传》为《左氏春秋》。 《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 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 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 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PPT精品课件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课外扩展
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 国 又“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补 读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聂政之刺韩傀
色厉内荏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唐雎:
从容镇定, 不畏强暴, 敢于抗争, 智勇双全 的外交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战国时代的“士”,大都能以“天下为已 任”,忧于时、忧于世、忧于君、忧于民。他 们考虑着如何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士与中国传统文化》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战国策》 国别
体史书。西汉刘向编 订。以其“游士所辅 用之国,为之策谋”, 始取名为《战国策》。
小结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 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 ,针锋相对,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 确实不辱使命。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九年级下册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 (24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课堂收获
我们要学习唐雎不畏强暴, 蔑视强权,敢于抗争的正义之气和 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的不屈的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做一 个坚持原则、让心灵站立的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共18张PPT)

《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 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 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基础过关
4.(重庆一中 中考模拟)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
日积月累
课文助读
走近作者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 为学术界所重视。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 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
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
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④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⑤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
听觉记忆的作用。
A.①③②⑤④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 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 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 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 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 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 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 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 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悔、吵闹都 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 家。
基础过关
4.(重庆一中 中考模拟)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
日积月累
课文助读
走近作者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 为学术界所重视。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 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
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
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④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⑤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
听觉记忆的作用。
A.①③②⑤④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 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 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 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 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 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 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 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 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悔、吵闹都 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 家。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新教材)

2021/3/19
三 记一记词义
1.疲惫:非常疲乏。 疲惫、疲倦辨析
同:两词都有“身体感到劳累”的意思。 异:“疲惫”指非常疲乏。“疲倦”指疲乏、困倦,
它在疲乏的程度上比“疲惫”浅。 例:(1)他走了一小时的路,疲惫不堪。 (2)他看书看到晚上11点后,感觉有些疲倦了,
就躺在床上休息。
2021/3/19
2021/3/19
苦难历史
导思1.第一节诗中 选取了哪些意象 来表现祖国苦难的 历史?
崭新的袓国
导思3.第三节是如 何表现祖国蓬勃的希 望的?
2021/3/19
关键词: 爱国
“我”和祖 国
痛苦的希望
导思2. 第二节诗 是如何突出“我” 是祖国痛苦的希望 的?
奉献誓言
导思4.诗歌最后采 用了怎样的方式来 表达“我”的 宣 言?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1/3/19
2021/3/19
2021/3/19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 在中国历史上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 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 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朗读。
圈点要 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21/3/19
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 (祖国)的倾诉。“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 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 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 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 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
三 记一记词义
1.疲惫:非常疲乏。 疲惫、疲倦辨析
同:两词都有“身体感到劳累”的意思。 异:“疲惫”指非常疲乏。“疲倦”指疲乏、困倦,
它在疲乏的程度上比“疲惫”浅。 例:(1)他走了一小时的路,疲惫不堪。 (2)他看书看到晚上11点后,感觉有些疲倦了,
就躺在床上休息。
2021/3/19
2021/3/19
苦难历史
导思1.第一节诗中 选取了哪些意象 来表现祖国苦难的 历史?
崭新的袓国
导思3.第三节是如 何表现祖国蓬勃的希 望的?
2021/3/19
关键词: 爱国
“我”和祖 国
痛苦的希望
导思2. 第二节诗 是如何突出“我” 是祖国痛苦的希望 的?
奉献誓言
导思4.诗歌最后采 用了怎样的方式来 表达“我”的 宣 言?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1/3/19
2021/3/19
2021/3/19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 在中国历史上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 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 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朗读。
圈点要 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21/3/19
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 (祖国)的倾诉。“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 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 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 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 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于2019年2月4日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 《考试说明》修订情况
附录1 现代文文章示例 1.《春》 2.《背影》 3.《藤野先生》 4.《散步》 5.《鼎湖山听泉》 6.《邓稼先》 7.《范进中举》 8.《故乡》 9.《孔乙己》 10.《变色龙》 11.《最后一课》 12.《皇帝的新装》
新的学期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1、课前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2、课上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 事,做好笔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3、课后作业:按量完成,按时完 成,预习新内容。
想想寒假期间你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 文知识的故事?从中选取一件与大霓虹初上。 迎东风, 豪兴徜徉。 六环以内, 全年禁放。 无雾儿笼,霾儿聚,烟儿荡。 花开室内, 香满厨房。 年味足, 更胜寻常。 荧屏之中, 春晚开场。 正歌声劲,鼓声喧,笑声朗。
11.《岳阳楼记》 12.《醉翁亭记》 13.《马说》 14.《爱莲说》 15.《核舟记》 16.《送东阳马生序》 17.《湖心亭看雪》
附录3 古诗文背诵篇目 1.《曹刿论战》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论语》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而笃志”) 4.《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怡然自乐”) 5.《陋室铭》 6.《岳阳楼记》 7.《关雎》 8.《蒹葭》 9.《木兰诗》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4.记住只要活着其他的都不是个事儿。 10.只有爱你所做的,你才能成就伟大的事情。如果你没找到自己所爱的,继续找别停下来。 90.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20.你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绝对是你自找的。 56.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84.敢于奋斗的人,心中不怕困难。 48.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87.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79.让人失去理智的,常常是外界的诱惑;让人耗尽心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 93.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总是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 46.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68.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7.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26.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 59.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78.人生就像钟摆,晃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其动力便是欲望。 27.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28.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一世 73.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68.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13.《带上它的眼睛》 14.《黄河颂》 15.《我爱这土地》 16.《苏州园林》 17.《蝉》 18.《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9.《敬业与乐业》 20.《最后一次讲演》 2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2.《屈原(节选)》 2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附录2 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诫子书》 5.《出师表》 6.《桃花源记》 7.《三峡》 8.《陋室铭》 9.《答谢中书书》 10.《活板》
五、调整名著阅读 《论语》增加“公冶长篇”, 其他篇目不变。 附录5 名著阅读 《论语》(前五篇《学而》《为政》《里仁》 《八佾》《公冶长》)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红岩》 《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智慧分享
箭已在弦,开弓岂可回头。 船已离岸,泛舟才是出路。 春已到来,荆棘藏有花骨。
2019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分享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印度谚语
近日,一则“华航747总机师驾驶座 低头睡觉”的视频曝光。视频中,机长翁 某身穿制服、头戴耳机,坐在机舱驾驶座 上低着头紧闭双目,“开飞机开到睡着”, 罔顾高空飞安。在事件曝光后,该名飞行 员已经自请处分认错,也遭华航记申诫惩 处。
11.《次北固山下》 12.《使至塞上》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黄鹤楼》 15.《望岳》 16.《钱塘湖春行》 17.《泊秦淮》 18.《夜雨寄北》 19.《雁门太守行》 20.《赤壁》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本杯) 22.《登飞来峰》 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5.《江城子 密州出猎》 26.《游山西村》 27.《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8.《天净沙 秋思》 2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