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平衡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化学平衡ppt课件

2NH3(aq) CO2 (g) H2O(l)
2
NH
4
(aq)
CO32
]
[NH3 ]2 p(CO2 )
该反应可以认为是由下面四个反应加和而成的。
2NH3(aq) 2H2O(l)
2
NH
4
(aq
)
2OH
(aq)
(a)
CO2 (g) H2O(l) H2CO3(aq)
2 0.000 0.000 0.200 0.094 0.094 0.012 0.016
3 0.100 0.100 0.100 0.177 0.177 0.023 0.017
可见,无论从正反应开始(实验1),还是从逆反 应开始(实验2),或者从H2、I2、HI的混合物开始 (实验3),尽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同,但生成 物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为乘幂的乘积,除以 反应物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的绝对值为乘幂 的乘积却是一常数。即
如 CaCO3 ( s )
CaO ( s ) + CO2 ( g )
Kp = pCO2 固相不写入。
Cr2O72 - ( aq ) + H2O ( l )
Kc
[CrO42 ]2[H [Cr 2O72 ]
]2
2 CrO4 2 - ( aq ) + 2 H+ ( aq )
H2O 为液相,不写入。
5.2.3 经验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
当反应处于平衡态时,rG 0 显然有
rG
RT ln aEe • aFf aBb • aDd
0
式中aB、aD、aE和aF均是平衡状态下的活度。
令
aEe • aFf aBb • aDd
最新《大学化学教学课件》化学平衡PPT课件

平衡时,它们之间数值上的关系(guān xì)定义 为标准平衡常数K 。
第九页,共23页。
1. 气相反应的K a A(g) + b B(g)
gG(g) + dD(g)
(pG / p )g ·(pD/ p )d K=
(pA/ p )a ·(pB/ p )b
K : (1) 无量纲
平衡时:气态(qìtài)物质的分压为px
Kc为浓度平衡常数;单位: (mol·L-1) B
B = (g + d) – (a+b)
第四页,共23页。
B = 0 时,Kc无量(wúliàng)纲, B 0 时,Kc有量纲,
2. 对于气相中的反应 aA + bB
gG + dD
① 压力平衡常数
Kp = pG、pD、pA、pB : 分别代表了气态物质A、B、G、D平衡时的分压
第十一页,共23页。
3. 对于(duìyú)复相反应
Zn (S) + 2H+ (aq)
H2 (g) + Zn2+ (aq)
(p(H2)/ p )([Zn2+]/ c )
K
=
([H+]/ c )2
第十二页,共23页。
5.相对平衡常数的几点说明(shuōmíng)
:
①平衡常数表达式需与反应方程式相
对应
N2O4 (g)
K2
2NO (g) +O2(g)
N2O4 (g) K = K1 K2
第十五页,共23页。
例2:
C (s) + CO2(g)
2CO(g)
K
C (s) + H2O (g)
CO (g) + H2 (g) K1
《化学化学平衡》课件

结论和总结
主要观点
化学平衡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速率相等,达到 平衡态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关联性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动力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互为导 向。化学平衡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扰动的类型
• 压力的变化 • 浓度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 • 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添
加和减少
平衡体系移动方向的 判断
• 浓度增大/压力增大/k增大, 向反应物端移动
• 浓度减小/压力减小/k减小, 向生成物端移动
• 温度的变化:一般取决于 反应是否放热或吸热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
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
反应进程曲线
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摩尔比的变化分布情况。
反应活化能
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1 二氧化碳的血液检测
2 酸碱度检测
3 电池电解质维护
根据化学平衡反应原理,可 以测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进而判断肺活量是否正 常。
根据化学平衡反应原理,可 以对溶液的酸碱度进行检测 和判断。
电池中电解质的平衡及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关系会影响 电池的电量产生和使用效率, 是电池维护中的重要因素。
化学平衡在工业反应平衡中不同温度下反应能力不同的特点, 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人 造催化反应生产中。
化学分离技术的应用
化学反应平衡中的物质摩尔量分配关系及有机物挥发 性的不同,可广泛应用于分离、纯化、制备等化学过 程中。
平衡体系
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处的体系状态。
平衡常数K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一个常数,表示反应达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催化剂
2SO2+O2 △ 2SO3
0
c(生) 时间
反
应
v(正)
速
率
v(逆)
0
t1
时间(t)
v(正)减小,v(逆)增大
v(逆)≠0,v(正)>v(逆)
反 应 v(正) 速 率 v(逆)
0
t1
时间(t)
v(正)=v(逆) ≠0
任务二 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c反 和 c生 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和O2,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生成SO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反应 “停止”了。可以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判 断是( D ) A.反应生成了SO3 B.SO2和O2消耗完了 C.只有SO2和O2共同存在 D.SO3、SO2和O2和共同存在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什么叫化学平衡?
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SO2 和 1mol
O2 ,并加入适当催化剂发生反应,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可逆反应
1、刚开始反应有什么特点?
2、反应进行后有什么特点?
3、反应达到平衡有什么特点?
(1)开始
c(反SO应2)物、浓c(度O2最)最大大,,
SO3
0 0.3 0.5 0.65 0.8 0.9 0.9 0.9
•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
•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任务二 化学平衡状态
2SO2+O2 △ 2SO3
0
c(生) 时间
反
应
v(正)
速
率
v(逆)
0
t1
时间(t)
v(正)减小,v(逆)增大
v(逆)≠0,v(正)>v(逆)
反 应 v(正) 速 率 v(逆)
0
t1
时间(t)
v(正)=v(逆) ≠0
任务二 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c反 和 c生 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和O2,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生成SO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反应 “停止”了。可以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判 断是( D ) A.反应生成了SO3 B.SO2和O2消耗完了 C.只有SO2和O2共同存在 D.SO3、SO2和O2和共同存在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什么叫化学平衡?
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SO2 和 1mol
O2 ,并加入适当催化剂发生反应,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可逆反应
1、刚开始反应有什么特点?
2、反应进行后有什么特点?
3、反应达到平衡有什么特点?
(1)开始
c(反SO应2)物、浓c(度O2最)最大大,,
SO3
0 0.3 0.5 0.65 0.8 0.9 0.9 0.9
•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
•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任务二 化学平衡状态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与生命过程
化学平衡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平衡 状态下进行的,如酸碱平衡、离子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等。
维持生命所需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保持这些平衡状态的稳定。例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失衡可能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等严重后果。
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 积的比值。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特征常数之一, 它反映了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反应 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关系。
平衡常数表达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表达 式通常由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 物浓度幂之积得到。
平衡常数的计算
平衡的意义
化学反应限度
平衡状态反映了化学反应的限 度,即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 度。
工业应用
了解化学平衡有助于优化工业 生产中的反应过程,提高产物 的产率和纯度。
理论价值
化学平衡理论对于理解化学反 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基础理 论之一。
02
化学平衡的原理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定义
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 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
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 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 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 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
值。
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 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动态平衡
平衡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并不为零。
化学平衡完整课件

的程度? 增加氧气的浓度
2、可逆反应H2O(g)+C(s) CO(g)+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 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 ① ③
3、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
① 改变固态和纯液态物质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 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原因分析: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关系图:
V
增
大
V,(正)
反
V(正)
应
V,(逆)
物
浓
V(逆)
度
0
t1
t
讨论:
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 化学平衡将怎 样移动?并画出速率-时间关系图.
减V
小
反
V(正)
应
物
V,(逆)
浓
V(逆)
度
V,(正)
0
t1
t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速率-时间关系图:
V’正= V’逆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 率均增大,但增大倍数 一样, V’正= V’逆,平衡 不移动。
0
t2
T(s)
练习
1.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 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① 2NO(g) + O2(g)
2NO2 (g)
② CaCO3(s) CaO(s) + CO2 (g)
课堂练习
❖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
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
2、可逆反应H2O(g)+C(s) CO(g)+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 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 ① ③
3、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
① 改变固态和纯液态物质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 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原因分析: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关系图:
V
增
大
V,(正)
反
V(正)
应
V,(逆)
物
浓
V(逆)
度
0
t1
t
讨论:
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 化学平衡将怎 样移动?并画出速率-时间关系图.
减V
小
反
V(正)
应
物
V,(逆)
浓
V(逆)
度
V,(正)
0
t1
t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速率-时间关系图:
V’正= V’逆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 率均增大,但增大倍数 一样, V’正= V’逆,平衡 不移动。
0
t2
T(s)
练习
1.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 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① 2NO(g) + O2(g)
2NO2 (g)
② CaCO3(s) CaO(s) + CO2 (g)
课堂练习
❖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
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
大学化学平衡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

N2O4(3)源自K3[N [ NO
2O 4] ]2[O 2]
( 1 ) + ( 2 ) 得 (3),而 K3 = K1 ·K2 。
反应方程式相加 ( 减 ),平衡常数相乘 ( 除 )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2、平衡常数的物理当之意处义,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①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起始浓度无关,与反应历程无关 。 在一定温度下每一个反应都有它的特征平衡常数,改变条件, 达到新平衡时,T不变,K不变。 ②KP或KC的表达式只适合已达平衡的体系(浓度或分压一定是平 衡时的) K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正向反 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或进行得越彻底),K值越小,正向反应进行 的程度越小。(典型的可逆反应10-7K107) 注意:K值的大小不表示反应的快慢,不能预示时间;由K判 断不能进行的反应,并不是该反应不能发生,改变条件时可能 进行完全。
平衡浓度 / mol·dm- 3
[CO ][ H 2O] [CO 2][H2]
CO2 H2 1 ) 0.01 0.01 2 ) 0.01 0.02 3 ) 0.01 0.01 4) 0 0
CO H2O
0
0
0
0
0.001 0
0.02 0.02
CO2
H2
CO
H2O
0.004 0.004 0.006 0.006 2.3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在书写 Kc 或 K当p之表处达,式请联时系,本只人写或浓网站度删或除分。压可变的溶液相和
气相,纯固态和纯液态物质,不写入。
如 CaCO3 ( s )
CaO ( s ) + CO2 ( g )
大学化学平衡ppt课件

浓度变化对平衡常数无影响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浓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减小。
2024/1/28
25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压力变化会影响平衡常数,但通常这种影响较小。
压力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大学化学平衡ppt课 件
2024/1/28
1
目录
• 化学平衡概述 • 沉淀溶解平衡 • 酸碱平衡 • 氧化还原平衡 • 配位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影响因素
2024/1/28
2
2024/1/28
01
化学平衡概述
3
化学平衡的定义与意义
2024/1/28
化学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 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 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1
配位平衡的应用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利用配位反应进行分离、富集 和测定金属离子。
2024/1/28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内的许多重要物质都是 配位化合物,如血红蛋白、叶 绿素等。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利用配位化合物合成具有特殊 功能的材料,如催化剂、光电 材料等。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研究配位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 为,如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污
研究配位化合物在溶液 中的形成和解离过程及
其平衡状态。
5
研究氧化剂和还原剂在 溶液中的氧化和还原过
程及其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反之,反应速率越慢,达到平衡所 需的时间越长。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浓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减小。
2024/1/28
25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压力变化会影响平衡常数,但通常这种影响较小。
压力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大学化学平衡ppt课 件
2024/1/28
1
目录
• 化学平衡概述 • 沉淀溶解平衡 • 酸碱平衡 • 氧化还原平衡 • 配位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影响因素
2024/1/28
2
2024/1/28
01
化学平衡概述
3
化学平衡的定义与意义
2024/1/28
化学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 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 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1
配位平衡的应用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利用配位反应进行分离、富集 和测定金属离子。
2024/1/28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内的许多重要物质都是 配位化合物,如血红蛋白、叶 绿素等。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利用配位化合物合成具有特殊 功能的材料,如催化剂、光电 材料等。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研究配位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 为,如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污
研究配位化合物在溶液 中的形成和解离过程及
其平衡状态。
5
研究氧化剂和还原剂在 溶液中的氧化和还原过
程及其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反之,反应速率越慢,达到平衡所 需的时间越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Kp = Kc ( RT) ∆n
∆n 是反应式中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计量系
数之差。当分压单位为 的取值为8.314KPa 数之差。当分压单位为KPa,浓度单位为 ,浓度单位为mol.dm-3时,R的取值为 的取值为 dm3 mol.-1K-1,除∆n=0以外,KP和KC都是有量纲的,由∆n决定。 以外, 都是有量纲的, 决定。 以外 决定
可逆的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达到动态平衡。 CO2 ( g ) + H2 ( g ) Ag+ + Cl - AgCl CO ( g ) + H2O ( g )
化学平衡的特点: 化学平衡的特点: 1,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有条件的、暂时的、可移动 的) 2,化学平衡达到的标志(ν正= ν逆,反应物和生成物 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只有恒温、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可 逆反应才能建立平衡) 3,化学平衡具有自发性 4,化学平衡具有可逆性(可通过两个相反的途径达到) 5,化学平衡与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CO2 H2 0.004 CO 0.006 H2O 0.006 2.3 2.3 2.4 2.1
[CO][H 2O] [CO 2][H 2]
H2O 0 0 0 0.02
0.004
0.0022 0.0122 0.0078 0.0078 0.0041 0.0041 0.0069 0.0059 0.0082 0.0082 0.0118 0.0118
CO2 ( g ) + H2 ( g ) 起始浓度 / mol·dm- 3
CO2 1 ) 0.01 2 ) 0.01 3 ) 0.01 4) 0 H2 0.01 0.02 0.01 0 CO 0 0 0.001 0.02
1473K
CO ( g ) + H2O ( g ) 平衡浓度 / mol·dm- 3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
[G ]g [H]h = K , K 是平衡常数 。 平衡时, a b [A] [B]
K 称为经验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经验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经验平衡常数 从经验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K 的单位是: [ mol · dm - 3 ] ( g + h
)-( a + b)
固相不写入。 固相不写入。
Cr2O72 - ( aq ) + H2O ( l )
[ CrO 4 2 − ] 2 [ H + ] 2 Kc = [ Cr 2 O 7 2 − ]
1、 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 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要熟练掌握) N2 + 3 H2 1/2 N2 + 3/2 H2 2 NH3 NH3
§5-2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需要一个单一的参数描述一定温度下平衡体系的状态 一、经验平衡常数 (以质量作用定律为基础或通过实验测量平衡态时各组分的浓度或 分压而求得的平衡常数.) 实验发现:参与反应的物质按一定比例组成反应混合物。平衡时,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但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同时,平衡体系的组成并不相同。 看如下的反应数据:
互逆反应,其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互逆反应,其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2 NO + O2 2 NO2 2 NO + O2 2 NO2 N2O4 N2O4 (1) (2) (3)
[ NO 2 ] 2 K1 = [ NO ] 2 [ O 2 ] [ N 2O 4] K2 = [ NO 2 ] 2 [ N 2O 4] K3 = [ NO ] 2 [ O 2 ]
[CO][H2O] 尽管平衡组成不同,但 [CO2][H2]
对于化学计量数不全是 1 的反应,如
的值是不变的。
T 2 HI ( g ) —— H2 ( g ) + I2 ( g )
平衡时,
[ H 2 ][ I 2 ] 的值保持一定。 2 [ HI ]
T a A + b B —— g G + h H
( 1 ) + ( 2 ) 得 (3),而 K3 = K1 · K2 。 反应方程式相加 ( 减 ),平衡常数相乘 ( 除 ) 。 ,
2、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 ①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起始浓度无关,与反应历程无关 。 在一定温度下每一个反应都有它的特征平衡常数,改变条件, 达到新平衡时,T不变,K不变。 ②KP或KC的表达式只适合已达平衡的体系(浓度或分压一定是平 衡时的) K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正向反 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或进行得越彻底),K值越小,正向反应进行 的程度越小。(典型的可逆反应10-7<K<107) 注意: 值的大小不表示反应的快慢,不能预示时间; 注意:K值的大小不表示反应的快慢,不能预示时间;由K判 断不能进行的反应,并不是该反应不能发生, 断不能进行的反应,并不是该反应不能发生,改变条件时可能 进行完全。 进行完全。 3、平衡常数的求得 、 ① 实验测定 ② 由∆rGθ计算
[ NH 3 ] 2 Kc " = [ N 2 ][ H 2 ]3 [ NH 3 ] Kc ' = [ N 2 ]1 / 2 [ H 2 ]3 / 2
Kc′ ′ = ( Kc′ ) 2 , 计量数扩大 2 倍, K 乘 2 次方。 次方。 正反应 a A 逆反应 b B bB aA
[ B] b K' = [ A ]a [ A ]a K" = [ B] b , K' = 1 K"
即为浓度的某次幂。 当 ( g + h ) = ( a + b ) 时, K 无单位。
气相反应,
T a A( g ) + b B ( g ) —— g G ( g ) + h H ( g )
平衡时,
[p G ] [p H ] = Kp a b [p A ] [p B ]
g有 Kp ,表达的是同一平衡态,但 数值可以不同。 Kc 和 Kp 之间可以相互换算,相关的式子有: pV = nRT p = ( n / V ) RT p = cRT c 为浓度
第五章 化学平衡
§5-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即能向正反应方向又能向逆反应方 可逆反应: 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如CO + H2O = CO2 + H2 (体系中同时存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不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逆反应倾向很弱或来不及达到逆反应发生的浓度 反应物已耗尽。(如KClO3 → KCl + O2 )
在书写 Kc 或 Kp 表达式时,只写浓度或分压可变的溶液相和 气相,纯固态和纯液态物质,不写入。 如 CaCO3 ( s ) Kp = p CO 2 CaO ( s ) + CO2 ( g ) 2 CrO4 2 - ( aq ) + 2 H+ ( aq ) H2O 为液相,不写入。 为液相,不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