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学习教案

大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学习教案

大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学无机化学》的第四章“化学平衡”。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的因素以及勒夏特列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化学平衡的概念:等效平衡、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等。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分类及计算方法。

3. 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 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的定义、表达式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2. 掌握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及计算方法。

3. 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衡移动。

4.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能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平衡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大学无机化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平衡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及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平衡常数和勒夏特列原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化学平衡的概念2. 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3. 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及计算方法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5. 勒夏特列原理的表达式及应用七、作业设计N2(g) + 3H2(g) ⇌ 2NH3(g)2. 答案:K = (PH3)^2 / (PN2 PH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平衡的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运用平衡常数和勒夏特列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大学化学 第三章 化学平衡

大学化学 第三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 平衡常数
一、经验平衡常数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平衡时,各生成物的浓度 (或分压力)以化学计量数为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的浓度 (或分压力)以化学计量数为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称 为经验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 1、浓度平衡常数
实 验 编 号 1 2 3 4
H ( gIg ) ( ) 2 H I ( g )( 7 1 8 K ) 2 2
5 M n ( ) p 2 2
K
nO 2 H M H2O
2 4 5
6
平衡常数 2、多重平衡规则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是若干个分反应的代数和(差), 在相同温度下,这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就等于分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积(商)。 假设有三个化学方程式①,②和③,它们之间与其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1)化学方程式③= ①+②,则K3=K1· K2 (2)化学方程式③= ①-②,则K3=K1/K2 (3)化学方程式③= n×①,则K3=K1n
化学反应等温式
S O ( g ) O ( g ) 2 S O ( g ) 例3-3:求化学反应 2 2 2 3 在600K时的平衡常数Kθ。
解:计算600K时的
fHm /kJ.mol-1
0.0079 0.0192 0.0257 0.00205 0 0
0.0400 0.00435 0.00435
平衡常数 大量实验证明,对任一化学反应
A BY Z( 5 . 1 ) A B Y Z
在一定温度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Y Z [ Y ] [ Z ] K ( 常 数 ) c A B [ A ] [ B ]

( 5 . 2 )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化学平衡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与生命过程
化学平衡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平衡 状态下进行的,如酸碱平衡、离子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等。
维持生命所需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保持这些平衡状态的稳定。例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失衡可能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等严重后果。
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 积的比值。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特征常数之一, 它反映了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反应 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关系。
平衡常数表达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表达 式通常由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 物浓度幂之积得到。
平衡常数的计算
平衡的意义
化学反应限度
平衡状态反映了化学反应的限 度,即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 度。
工业应用
了解化学平衡有助于优化工业 生产中的反应过程,提高产物 的产率和纯度。
理论价值
化学平衡理论对于理解化学反 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基础理 论之一。
02
化学平衡的原理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定义
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 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
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 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 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 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
值。
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 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动态平衡
平衡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并不为零。

大学化学平衡课件上课课件

大学化学平衡课件上课课件

[N2O4] [ NO]2 [O 2]
( 1 ) + ( 2 ) 得 (3),而 K3 = K1 ·K2 。
反应方程式相加 ( 减 ),平衡学校常类数相乘 ( 除 ) 。
7
2、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①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起始浓度无关,与反应历程无关 。 在一定温度下每一个反应都有它的特征平衡常数,改变条件, 达到新平衡时,T不变,K不变。 ②KP或KC的表达式只适合已达平衡的体系(浓度或分压一定是平 衡时的) K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正向反 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或进行得越彻底),K值越小,正向反应进行 的程度越小。(典型的可逆反应10-7K107) 注意:K值的大小不表示反应的快慢,不能预示时间;由K判 断不能进行的反应,并不是该反应不能发生,改变条件时可能 进行完全。


fHm(298) (生) - (反) rHm(298) rHm(T)
Sm(298)
(生) - (反) rSm(298)
学校类
rSm(T)
22
rGm(298) rGm(298) = rGm(298) + 298RlnQ rGm(298) rGm ( T )
K pCO2 p
K 称为标准平衡常数 学校类
12
如:Zn (S) + 2H+ (aq) = H2 (g) + Zn2+ (aq) K = (pH2)/ p ) ·([Zn2+]/ C )/([H+]/ C )2
对于不含气相物质的反应,K 和经验平衡常数 K 在数值上相 等,因为标准态的值为 1。但是,有气相物质参加的反应,K 和 K 之间经常不相等,因为标准态 p ≠ 1 。
平衡时, [G]g[H]h [A]a [B]b

大学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平衡的研究,而化学平衡则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大学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进行。

本文将对大学化学中的化学平衡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的一种状态。

在化学平衡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1. 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一个指标。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B]^b,其中[ ]表示物质的浓度。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系统向生成物的方向偏离;平衡常数越小,说明系统向反应物的方向偏离;平衡常数等于1,则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平衡状态。

2. 平衡位置与平衡常数大小的关系当平衡常数K远大于1时,表示生成物浓度大于反应物浓度,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当K远小于1时,表示反应物浓度大于生成物浓度,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当K接近1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接近,平衡位置处于中间状态,相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3. 平衡条件化学平衡的达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封闭系统、恒温、等压以及非孤立系统。

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封闭系统和非孤立系统的条件,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才能达到平衡。

二、平衡常数与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1. 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系数有关。

例如,对于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中的指数就与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系数一一对应。

平衡常数是根据反应方程式推导出来的。

2. 平衡常数的改变与反应方向当改变反应方程式的方向时,平衡常数也会相应改变。

例如,对于反应aA + bB ⇌ cC + dD,反向反应是将反应物A和B转化为生成物C 和D,此时平衡常数的倒数即为正向反应的平衡常数。

大学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

大学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

( npYeq )Y
Q
p
K n B
(
np
eq A
) A

(
np
eq B
) B
p
p
第四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
若∑ B> 0, Q>Kθ, 平衡逆向移动; 若∑ B< 0, Q<Kθ, 平衡正向移动; 若∑ B= 0, Q=Kθ, 平衡不移动。
结论
压强的变化只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有变化的反 应有影响。增大压强,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2.化学平衡的特征 (1) 前提: 恒温条件下,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 条件: v+= v-≠0,动态平衡 (3) 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4) 标志: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 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平衡
第四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4-2 化学平衡常数
△fHmθ -505.8
-30.05 -393.509 KJ/mol
Smθ
167.4
121.3 213.74 J/mol·k
可求得: △rHmθ=82.24KJ/mol
△rSmθ=167.6J/mol·K
第四章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等温式
CO2的分压为: p=101.325×0.030%=30Pa
Ag2CO3固体在110℃的烘箱中烘干时热分解反应的摩 尔吉布斯函数变为:
3 0.0079 0.0192 0.0257 0.00205 0.0133 0.0375 51.3
4
0
0 0.0400 0.00435 0.00435 0.0313 51.8
第四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大学化学3化学平衡

大学化学3化学平衡

大学化学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大学化学3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需要学生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反应速率和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即它们都在不断地进行反应,但又不断地生成,使得反应体系的总浓度保持不变。

二、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学平衡就建立了。

此时,反应正反两个方向的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是指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改变,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当反应体系偏离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变化会使得体系重新建立平衡状态。

因此,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反应体系自我调节的过程。

四、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是通过平衡常数来进行的。

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值。

通过平衡常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

五、化学平衡的意义化学平衡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掌握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方法。

化学平衡也是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大学化学3中的化学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学生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化学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化学化学平衡大学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大学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平衡状态。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之化学平衡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之化学平衡
通过实验测得各组分的浓度,计算出化 学平衡常数,并分析实验误差。
VS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同时,可以结 合实际应用,探讨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 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
05
化学平衡的习题与解答
习题一:计算平衡常数
总结词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的重要参数,通过计算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以 及平衡的移动方向。在计算平衡常数时,需要用到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分压,以及反
数。
判断反应方向
通过比较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 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在不 同温度下的进行方向。
计算反应的平衡组成
根据平衡常数和各物质的浓度 ,可以计算出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
比较反应的进行程度
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反应 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反应进
行的程度越大。
02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平衡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水体中的化学平衡可以 通过影响水体的pH值、溶解氧等参数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大气中的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影响空气质量、气 候变化等来影响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通过了解和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和规律,可以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如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从而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详细描述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浓度,进而影响化学平衡。增加 压力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少压力则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常数等于各相加反应的平衡常数的乘积或商,这是
多重平衡规则。
如果 反应(3) = 反应(1) + 反应(2)
Ө Ө K3 = K1 · 2Ө K
如果 反应(4) = 反应(1) – 反应(2)
Ө K4 = K1 /K2 Ө
Ө
4.1.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规则
[例题1] 已知在298K时:
(1) H2(g) + S(s) (2) S(s) + O2(g) 求反应H2(g) + SO2(g) KӨ=? 解:反应(1) – (2) H2(g) + S(s) –S(s) –O2(g) H2(g) + SO2(g) H2S(g) –SO2(g) H2S (g) SO2 (g) K1 =1.0×10-3
[例题1]
计算上述反应1号和2号实验中碘的转化率分别 是多少?
5.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号实验中碘的转化率为:
碘的转化率
( 1 1 .9 6 3 .1 2 9 ) m o l L 1 1 .9 6 m o l L
-1 -1
100%
8 .8 3 1 1 1 .9 6
1 0 0 % 7 3 .8 %
[HI]2 [H2]· 2] [I
1 2
3 4
10.67 11.34
0 0
11.96 7.510
0 0
0
1.831 4.565
0.4798 1.141
3.129 0.7378
0.4798 1.141
17.67 13.54
3.531 8.410
54.50 54.43
54.16 54.33
0
4.489 10.69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 容器 CO(1) H2O(2) CO2(3) H2(4) 1 2 3 4
0.01 0 0.0025 0.01 0.01 0 0.03 0.03 0 0.02 0 0.01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CO 0.005 0.007 0.002 0.002 H2 O 0.005 0.007 0.030 0.023 CO2 0.005 0.013 0.008 0.008 H2 0.005 0.003 0.008 0.007
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物平衡浓度
反应物初始浓度
转化率 =
×100%
(6-5)
5.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
平衡系统各组分浓度(425℃)
3 3 L–1 L–1 编 初始浓度/mol· (×10 ) 平衡浓度/mol· (×10 ) 号 c(H2) c(I2) c(HI) [H2] [I2] [HI]
【小结】
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讨论】
• 工程师的设想:高炉炼铁中Fe2O3
+ 3CO === 2Fe + 3CO2是一个可逆反应,在19世纪后期, 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 的CO,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 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巨资 建造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 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个高炉炼铁,所 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没有减少。试用化学 平衡的理论来分析,为什么用增加高炉高度的办 法不能减少炼铁高炉气中的CO的含量?
相对分压:
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分别除以标准压强 pӨ (pӨ=100kPa)即 为相对分压; pA pB pD pE pӨ pӨ pӨ pӨ
相对浓度和相对分压都是无量纲的量
4.1.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规则
(1)平衡常数表示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都是指平衡时
的浓度或分压,将各产物的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相应幂 的乘积作分子,各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相应幂 的乘积作分母,位置不能颠倒。
实验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它随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与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无关。
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
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数值与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写法有关系。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关系
N 2 (g ) 3 H 2 (g ) 2 NH (g ) 3
0
0.003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7mol
0
0.003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7mol
• 反应开始时: • 反应物的浓度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 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 • 反应进行中(增大,减小) • 反应物的浓度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 • 生成物的浓度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 • 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反应速率与逆反 应速率________,此时反应物的浓度_________, 生成物的浓度也________。
(6)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平衡状
态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程度。平衡常数的值越大,说明 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但并不能说明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5.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用平衡常数估计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判断反
应的程度,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一定
量的反应物到底能生成多少产物,要通过定 量计算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 转化率 。当一个 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CG CH C
a A g h b
bB gG hH
K c (浓度平衡常数 )
T
CB
常数
对于气相反应:aA(g)
bB(g)
g
gG(g)
pG pH
h
T
hH(g)
也可用分压表示平衡常数
pA pB
a b
Kp
• 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力平衡常数的单位 • 平衡浓度( mol· -1 )/平衡分压(Pa或kPa) L
Ө K2 =5.0×106 Ө
H2S(g)+O2(g)在该温度下的
H2S(g)+O2(g) 1.0×10-3 = 2.0 ×10-10 5.0×106
KӨ =
Ө K1 /K2Ө =
4.1.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规则
(5)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温度一定,平衡
常数一定,与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无关,浓度改变 可以改变平衡点,但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关,而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无关,只与反应的平衡温度有关。
6. 平衡常数的计算类型
①已知平衡浓度,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计算平衡浓
度和反应物的转化率;
③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计算反应物
的初始浓度.
7. 求算平衡常数计算题的步骤
①写出并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温度 时间 C(CO) C(H2O) C(CO2) C(H2)
800℃
800℃ 800℃ 800℃ 800℃ 1000℃
0
2min 4min 6min 30min 31min
0.01mol
0.007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3mol
0.01mol
0.007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3mol
K
1 c

NH
3

2
N H 2 2
NH
1 2
3
1 2
N 2 (g )
3 2
H 2 (g )
NH
(g ) 3
K
2 c

3
3 2
N H 2 2
2 NH
(g ) 3
1
N 2 (g ) 3H 2 (g )
(2)平衡常数表达式要和计量方程式相对应,同一个化学
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的值不同。
(3)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对参加反应的纯固体、纯液
体或稀溶液中的溶剂(如水),在平衡表达式中不必列出, 可看作常数。
4.1.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规则
(4)当n个反应相加或相减得到某一反应时,其反应的
复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 3B == 2C达 到平衡的标志是( ) 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A生成的速率与C生成的速率相等
在4个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分别通入不同物质的量的 反应物,都加热到800℃,等反应达到平衡时,测 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2 2 3
K
3 c

N H 2 2 NH 3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Kc ( Kc ) 1
Kc
【例题】
在密闭的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N2O4 === 2NO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 N2O4的浓度,正化学反应速率将( ),逆反应 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当建立的新的平衡后, 平衡常数的值与原来相比较将会( )
2.化学平衡
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时,称体系达 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v正
v逆
v正 v逆
化学平衡有哪些特征呢?
1. 2. 3. 4. 5. 6. • 逆——只有可逆反应中,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建立化学 平衡 等——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动——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如溶解平衡相似) 定——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浓度不变) 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温度、浓度、压强),原化 学平衡破坏,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无——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建立的途径无关 800℃ 0.01molCO 和 0.01molH2O 建 立 的 平 衡 与 0.01molCO2和0.01molH2建立的平衡是一个等效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