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噪音量的计算和消声设备的选择

合集下载

风机噪音计算公式和噪音的几种解决方法

风机噪音计算公式和噪音的几种解决方法

风机噪音计算公式和噪音的几种解决方法风机噪音计算公式和噪音的解决方法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建筑和工业领域。

风机噪音是指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风机噪音的计算公式和几种常用的噪音解决方法。

一、风机噪音计算公式:风机噪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计算:1.A声压级的计算:风机噪音的声压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p=10*log10(Q)+20*log10(D)+10*log10(N)+10*log10(1/d)其中,Lp为声压级,Q为风量,D为风机叶轮的直径,N为风机的转速,d为测点距离风机的距离。

2.A声功率级的计算:风机噪音的声功率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w=10*log10(P)-10*log10(Q)其中,Lw为声功率级,P为风机的总功率。

3.防护屏幕的噪音减低:当采用防护屏幕来减低噪音时,噪音的减低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10*log10((P'/P)-Q/Q')其中,L'为防护屏幕的噪音减低量,P'为风机在防护屏幕后的总功率,Q'为风机在防护屏幕后的风量。

二、噪音的几种解决方法:1.隔声罩:隔声罩是一种常见的减低风机噪音的方法,它可以将风机包裹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减少噪音的传播。

隔声罩的材料通常选用吸声板或吸声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2.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用于减低风机噪音的装置,通过其内部的吸声材料和复杂的流道结构,能够有效地减低噪音。

消声器通常分为直通型和侧向型两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3.隔振措施:通过对风机和支撑结构进行隔振设计,可以减少振动传播和噪音辐射。

这可以通过使用弹性隔振器、减振垫或减振支座等装置来实现。

4.降低风机转速:降低风机的转速是一种有效的减低噪音的方法,因为风机的噪音通常与其转速成正比。

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或更换更低速的传动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及中央空调收费方案及收费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及中央空调收费方案及收费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v 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v 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v 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v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v 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 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

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

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噪音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就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央空调的噪音来源。

中央空调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压缩机、风扇、蒸发器和冷凝器等部件的运行。

这些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而这些噪音又会受到空调的安装环境、使用状态、维护保养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制定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应当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中央空调噪音进行统一规定的标准,而行业标准则是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的标准。

在制定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中央空调的噪音水平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另外,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例如,在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场所,对中央空调噪音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环境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

此外,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制定。

在制定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中央空调的使用环境、使用要求、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制定的标准既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情况。

最后,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应当与产品质量和性能指标相结合。

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噪音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制定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指标,确保噪音标准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适应。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

在制定中央空调的噪音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噪音来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实际情况和产品质量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央空调系统噪声来源及相应降噪方法

中央空调系统噪声来源及相应降噪方法

中央空调系统噪声来源及相应降噪方法中央空调系统(此处指集中式、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常见于办公楼、商场、酒店、医院、生产厂房等,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央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一直是空调系统设计及施工的难点及重点。

中央空调系统的噪声主要由三个方面产生:一是系统设备运转时的噪声;二是管道和管件产生的附加噪声;三是空调系统设计或安装不合理产生的噪声。

一、运转设备噪声集中、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的设备较多,因其特点和使用功能不同,在噪声强度和频率上存在很大差异。

常见的设备噪声源主要有:制冷机组、风机、水泵、冷却塔等。

1、制冷机组噪声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噪声主要是由于叶轮和电机转动产生。

在部分负荷下,容易发生喘振现象,使得噪声声级增大。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噪声主要是由于活塞的往复运行产生。

部分负荷运行时,噪声比全负荷运行时要小。

吸收式制冷压缩机比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噪声小,其噪声主要是由于管道中的蒸汽流动产生的高频噪声。

制冷机组降噪方法:制冷机组降噪除要求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设备运转噪声外,在制冷机安装时应合理选择机组与基础之间的减振器,同时提高安装精度,并注意调节机组的动、静平衡,达到设备厂家要求。

同时,要根据所需负荷大小、可利用能源种类,合理选择制冷机组形式,并注意好机组制冷量大小搭配,使得机组在高效区运行。

2、风机噪声风机噪声主要为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及气体和固体弹性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气固耦合噪声,其中以空气动力噪声为主。

风机的机械噪声仅次于空气动力噪声,其主要是由于旋转轴及轴上零件不平衡产生的噪声,也包括轴承高速运转产生的噪声。

风机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则与风机叶片形状,几何尺寸,叶片数量,叶轮转速以及介质流量等因素有关。

风机降噪方法:1)在设计和使用中应优先选用低噪声、高效率的风机;2)风机在低效率下工作时的噪声远比在额定功率内工作时的噪声大,因此,应使风机运行的工况点尽可能接近最高效率点;3)风机与电动机传动方式最好采用直联;4)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不宜急转弯,且风机与管道连接处应采用柔性接头;5)合理选择风机的功率和转速,可有效减小噪声的强度;6)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增加机壳刚性,减少噪声源的激发噪声;7)当系统较大时,可设置回风风机,克服系统阻力的工作由送、回风风机共同承担。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第一节 噪声和室内噪声标准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第一节 噪声和室内噪声标准

Lp 10lg(10
0.1Lp1
10
0.1Lp 2
10
0.1Lpn
)
当有M个相同的声压级(LP)相叠加时,则总 声压级为:
Lp 10lg(M 10
0.1Lp
)
D=Lp1-Lp2
(三)噪声的频谱 为方便起见,把宽阔的声频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频段, 称频程或频带。每个频程都有其频率范围和中心频率。 在空调工程的噪声控制中,常用的是倍频程。倍频程 是指中心频率成倍增加的频程。 在噪声控制或量测中,常使用八个倍频程,其频率范 围和中心频率见下表。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噪声和室内噪声标准; 通风机噪声的计算; 空调系统中噪声的自然衰减和再生; 消声器消声量的确定; 消声器; 空调装置的减振;
第一节
噪声和室内噪声标准
一、噪声和噪声的量度 (一)声音和噪声 1.声音 物体振动使周围空气分子交替产生密集和稀疏 状,并向外传播而形成波动,当波动传到入耳 就感觉到声音,因此,声音是一种波,即声波。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称声速c(m/s),常 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橡胶中的声 速为40~50m/s。
Lw与Lp存在以下关系:
Lw Lp L 式中,Δ L是反映声功率级与声压级的转换以及室内 噪声的衰减。可表示为:
L 10 lg( Q 4 ) 2 4 r A
式中,r—测点(人耳)离出风口的距离,m;
A—房间常数,m2;
A Sa
V—房间体积,m3; S—房间表面积,m2;
一、系统部件的噪声自然衰减 (一)直管的噪声自然衰减 在直管道中,声波沿管道传播的方向不变,故噪声衰减量很小, 衰减量Δ Lw1可查表得到,或近似按下式计算:

中央空调噪声治理方案

中央空调噪声治理方案

中央空调噪声治理方案1. 背景介绍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能够为大面积的室内空间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筑的增多,中央空调的使用也日益普及,导致了噪声问题的加剧。

中央空调噪声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解决中央空调噪声问题,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2. 中央空调噪声的成因分析中央空调噪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2.1 风机噪声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风机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风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和气流噪声会导致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因此,减小风机噪声是治理中央空调噪声的重要环节。

2.2 冷却水泵噪声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却水泵在工作时也会产生噪声。

冷却水泵的机械振动、水流噪声以及冷却水管道的共振等原因都会引起噪声污染。

2.3 管道传输噪声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各种管道(包括冷却水管道、空气管道等)在运行时会产生传输噪声。

这些噪声会通过管道传播到室内空间,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困扰。

3. 中央空调噪声治理方案针对中央空调噪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理方案:3.1 风机噪声治理方案•选择低噪音风机:在选购中央空调风机时,应优先选择噪音较低的风机产品。

合理的风机选择能够显著降低噪音水平。

•优化风机布置:将风机布置在相对隔音的区域,并合理安装隔音罩,减少传播和扩散的噪音。

•加强风机维护:定期进行风机清洗和润滑,保持其良好的运转状态,避免因风机故障导致的噪声突增。

3.2 冷却水泵噪声治理方案•选择低噪音水泵:选用噪音水平较低的水泵产品,减少水泵运转时产生的噪声。

•优化冷却水泵布置:将冷却水泵远离敏感区域,减少噪音的传播。

可以采用防振垫等隔音措施来减小机械振动和冷却水泵噪声。

•加强冷却水泵管道绝缘:对冷却水管道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冷却水泵振动引起的管道噪声。

3.3 管道传输噪声治理方案•采用隔音管道:选择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管道材料,其内表面应尽量光滑。

中央空调噪音标准

中央空调噪音标准

中央空调噪音标准-降噪 选准产品很关键 空调的性能各异,产生的噪音值也不尽相同,用户在选择时 要看清楚空调的噪音量,尽量选择低噪音、静音效果好的产 品。例如:美国特灵和韩国三星中央空调都是业界静音效果 及产品性能较好的代表。
中央空调噪音标准-安装时做好防振降噪工作 众所周知,声音是由振动产生,所以想要减少噪音还需 从防振做起。目前很多厂家在设计安装中央空调时,会对空 调采取防振降噪措施,应选用噪音低、振动小的横置式涡旋 压缩机,并采用隔音罩;在压缩机、内置水泵采用减振基座; 面板内贴13mm厚的玻璃棉吸音复合材料;风扇采用高效低 噪声机翼形叶片,风机转速控制在720r/min以下,并采用变 速调节,降低夜间噪声;机组内所有连管及支架均采取减振 措施等,通过以上手段可很大程度降低噪音,为人们创造了 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
如果人长期生活在噪音较大的地区,会对耳膜及其它身体器 官带来一定的损坏,所以要远离噪音,将中央空调噪音标准 控制在人体可接受范围之内。其次适当的对中央空调保养也 可降低噪音,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装时,要做好中央空调减振降噪工作 在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安装时,室外机应尽可能落地安装, 基座下垫减振块或10~15mm厚的胶皮,保持机组平稳;所 有与外间连接的管路均应采用减振软管;进排风要通畅,减 少回流,排风口如需接短管应与厂家联系。在安装中央空调 时,业主最好提醒安装团队做好减振工作,并在旁监督。
中央空调噪音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很多中央空调不满足室内噪音标准要求,在安装时需更加留 心,在必要时可采用一定的措施。一、在家用中央空调室内 机机组下面应放置25mm厚的减振吸音板,并且用减振支托 架,该板应大于机组底座面积,对机组进行减振。二、如果 噪音过大,可以设置送风和回风消声静压箱。三、控制好连 接风管内部风速,以不大于3m/s为宜;在风管的三通、弯 头、阀门等零部件之间的长度应有3~5倍风管直径的直线距 离。四、中央空调室内机及送风口,不宜安装在用户经常停 留的位置正上方,最好有所偏离,安装在走道及吊顶处,美 观且人体感知的噪音小。

[新版]风机吵闹计算公式和吵闹的几种处理方法

[新版]风机吵闹计算公式和吵闹的几种处理方法

风机噪音计算公式和噪音的几种解决方法( 一) 噪音的计算公式送风设备之噪音以db(decibel) 为测量之单位,其值为送风设备之噪音以db(decibel) 为测量之单位,其值为db = 10 ㏒10 (I)式中,I 为估算之噪音强度,而I 0 则为db 等于零时之噪音强度。

依据美国标準,db 之值为1x10 -16 w/cm 2 。

依据美国标准,db 之值为1x10 -16 w/c m 2 。

噪音是可以测度的,也可以避免的,尤其在风机方面之噪音,更是一项重要的设计课题,良好的设计可以使噪音度减低。

噪音是可以测度的,也可以避免的,尤其在风机方面之噪音,更是一项重要的设计课题,良好的设计可以使噪音度减低。

在风机之世界裡,噪音仍然依循一项规律,其量值可随其型号( 或直径比) 、转速比、及空气密度比而变更。

在风机之世界里,噪音仍然依循一项规律,其量值可随其型号( 或直径比) 、转速比、及空气密度比而变更。

由于声音之强度为音效压力之二次方成正比,故风机噪音之强度亦为通风机压力之二次方成比例。

由于声音之强度为音效压力之二次方成正比,故风机噪音之强度亦为通风机压力之二次方成比例。

若风机之压力为一定,则噪音强度与风机风量成正比。

若风机之压力为一定,则噪音强度与风机风量成正比。

其相关定律如下:其相关定律如下:表15. 噪音之计算公式噪音强度位准增加量,(dB2-dB1)公式原型简易式1 10 ㏒10 (qp2 ) 10 ㏒10 (q)+ 20 ㏒10 (p)2 10 ㏒10 (d 7 n 5 ) 70 ㏒10 (d)+ 50 ㏒10 (n)3 10 ㏒10 (d 2 p 2.5 ) 20 ㏒10 (d)+ 25 ㏒10 (p)4 10 ㏒10 (d -8 p5 ) -80 ㏒10 (d)+ 50 ㏒10 (q)5 10 ㏒10 (d -4/3 hp 5/3 ) -13.31 ㏒10 (d)+ 16.6 ㏒10 (hp)6 10 ㏒10 (q 7/3 n 8/3 ) 23.31 ㏒10 (q)+ 26.6 ㏒10 (n)7 10 ㏒10 (n -2 p 7/2 ) 35 ㏒10 (p) - 20 ㏒10 (n) 35 ㏒10 (p) - 20 ㏒10 (n)8 10 ㏒10 (hp 2 q -1 ) 20 ㏒10 (hp) - 10 ㏒10 (q) 20 ㏒10 (hp) - 10 ㏒10 (q)9 10 ㏒10 (hpp) 10 ㏒10 (hp) + 10 ㏒10 (p) 10 ㏒10 (hp) + 10 ㏒10 (p)10 10 ㏒10 (hp 7/5 n 4/5 ) 14 ㏒10 (hp) + 8 ㏒10 (n) 14 ㏒10 (hp) + 8 ㏒10 (n) ( 三) 空间噪音标准通风机可用于家庭、各种大建筑物空调或工业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0.9-10段
该段为2.8米的直管段,尺寸为120mm*120mm。Lw=Lwc+50lgυ+10lgF=10+50lg2+10lg(0.12*0.12)=7(db)。当量直径为2*0.12*0.12/(0.12+0.12)=0.12m,查表4可得自然衰减为0.3*2.8=0.84 (db)。混合后10点处的噪声仍为32(db)。
三通的气流噪声声功率级为:
Lw=Lwc+10lgfD+30lgd+50lgυ2(7)
式中:Lwc比声功率级,可根据υ1/υ2值由图3查得;
υ1进入三通的流速,m/s,
υ2离开三通的流速,m/s。
其余符号同式(5)。
图3 三通的Lwc值
由于设计并未给出每个房间的新风流量,因此根据该系统总流量和负担的房间面积总和以及设计手册对风速的要求,支管中的风速取2m/s, 即υ1/υ2≈2。查图3得Lwc≈-15(db)。则Lw=-15+10lg(1000/ )+30lg0.46+50lg2=18(db)。
医院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以该医院标准层新风系统为例,如图所示,取距离机房最近的房间。风量为4000m3/h,送风干管为800mmX320mm,进入房间的支管为120mmX120mm,AHU机组的出风口为300mmX300mm,取频率f=1000Hz。
计算平面图机房内示意图
3.1、气流噪声的计算
3.1.1.0-1段
的修正值K
现场实际测量,变径角度ɑ约为32°,查图1可得K=8.5,查表2可得A=54.2(db),B=9.8(db)。因此,该变径的气流噪声为:
Lw=54.2+9.8lg[/(0.3*0.3)]-3*8.5=39(db)
该段变径的自然衰减ΔL(db)为:
ΔL=10lg[(1+m)2/4m](2)
即:L= 10lg(10L1/10+10L2/10)(4)
其中L1和L2分别为混合之前的分贝数,即L1=39-0.14=38.86(db),L2=27(db). 则通过计算可得出2点的气流噪声为L=10lg(1038.86/10+1027/10)=39(db)。
3.1.3.2-3段
该段为800*320的弯头,其气流噪声声功率级为:
Lw=Lwc+10lgfD+30lgd+50lgυ(5)
式中:Lwc弯头比声功率级(由图2查得)
fD倍频带低限频率,Hz,fD=f/ ;
f倍频带中心频率,Hz;
d风管当量直径,m;
υ弯头内流速,m/s。
图2弯头的Lwc值
图中的横坐标Nstr为斯脱立哈尔数,Nstr=f*d/υ=1000*0.46/4.33=106,通过图2可查得Lwc=-25(db),通过式(5)及已知数据求得:
2、噪声的评价标准
分贝(db)往往被用来表示声音强度的大小,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但人耳感受到的噪声级别除了与声音强度大小有关外还与人们的主观感受息息相关,因此一般使用A声级来表示噪声的大小,单位为db(A),是人们根据实验结果,依据40方等响曲线的计权网络而测得的声级,反应了人耳对声音主观感受的等级。db和db(A)的概念并不相同。
噪声的大小还和声音的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声压级(分贝),如果频率不同,那么人耳的主观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噪声控制设计中,单是一个A声级并不能反应出噪声的频率的影响,而是需要计算出不同频率下的噪声量,才能有的放矢得选择消声设备。否则如果在一个以低频噪音为主的环境中选择了一个以消除高频噪音为主的消声设备,那就白白浪费了投资而取不到任何效果。目前NR曲线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噪声评价标准曲线,如表1所示,每个NR曲线都反映了不同频率下的声压级,使得噪声控制的设计能更有针对性。
式中 m为变径前后的管道截面积之比,即m=(0.3*0.3)/(0.8*0.32)=0.35
则:ΔL=10lg[(1+0.35)2/(4*0.35)]=1 (db)
3.1.2.1-2段
该段为0.9米的直管段,管道尺寸为800mmX320mm,风速为4.33m/s。
直管段的气流噪声Lw(db)为:
Lw=Lwc+50lgυ+10lgF+K(3)
Lw=-25+10lg(1000/ )+30lg0.46+50lg4.33=25 (db)
弯头的自然衰减可通过查表5直接获得:
表5 弯头的自然衰减
当量直径为0.46,即f=1000Hz时,衰减量约为5(db)。
综上,3点处的噪声为2点处的噪声经弯头自然衰减后和弯头自身气流噪声的能量和,根据式(4):
3.1.6.5-6段
该段为1.59m的直管段,同之前直管段的计算方法相同: Lw=Lwc+50lgυ+10lgF+K=27(db),自然衰减为0.15*1.59=0.24(db)。 则6点处的气流噪声为5点噪声衰减后与本管段气流噪声能量之和,即:L=10lg[10(31-0.24)+1027/10]= 32(db)。
3.1.5.4-5段
该段为800X320弯头,计算同2-3段,根据式(5)及图2可得Lw=Lwc+10lgfD+30lgd+50lgυ=25(db),根据表5,自然衰减量为5(db)。则5点处的气流噪声为4点噪声衰减后与本段弯头本身的气流噪声能量之和,即:L=10lg[10(35-5)/10+1025/10]=31(db)。
根据风口的布置,查图6可得出风口噪声的反射损失。
图6 风口反射损失与频率及风口面积关系
图中横坐标为频率和风口面积开方得乘积,即f* =1000* =155,风口布置为第3种,查表可知f=1000Hz时,风口端部损失为0。但当频率较低时,风口端部损失较大,不可忽略。
表6 阀门气流噪声倍频带中心频率修正值
根据已知数据可得: Lw=30+10lg(0.8*0.32)+55lg4.33-14=45(db)。
阀门处无自然衰减,则7点处的气流噪声为6点处的噪声和阀门产生的气流噪声的能量之和,即:L=10lg(1045/10+1032/10)= 45 (db)。
3.1.8.7-8段
当风口处的噪声进入房间时会因末端反射产生衰减,衰减量与噪声的频率、风口的尺寸及风口的布置有关。风口的布置分为四种,见图5,分别为:
I、出风口在房间中央下送;
II、出风口在墙的中央,与人高度差不多;
III、出风口在侧墙或顶棚和墙交界线的中间;
IV、出风口在房间的拐角,即三面交角部。
图5 风口位置示意图
机组出口尺寸为300mmX300mm,需一段变径管与系统800mmX320mm管道对接。变径管的气流噪声Lw(db)计算公式为:
Lw=A+Blgυ-3K(1)
式中:A、B系数,由表2查得;
υ变径管入口流速,m/s;
K 与变径管角度有关的修正值,由图1查得。
图1 与变径角度有关 表2 变径管系数 A、B
[关键词]噪声评价标准 气流噪声 风机噪声 消声设备选择
1、引言
中央空调的噪声大小是空调的设计和安装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如果仅能达到温湿度要求而不能很好的控制噪声的话,同样会使空调系统的舒适度大打折扣。但在实际消声设备选择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噪声量的计算而是根据风管风速和以往经验进行选择,这样可能会造成选择过于保守,浪费投资或者所选消声设备的频率特性与噪声的频率不符,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消声效果。因此在设计和选择消声设备时,应根据噪声的频率特性,对各频率的噪声量进行计算,选择在各个频率均能满足消声要求的消声设备,才能达到应用的效果,同时也能避免选择过于保守,节约投资。
表1 NR曲线对应的倍频带中心频率声压级
在通常情况下,NR曲线和A声级(La)的换算关系为:La=NR+5。比如要求噪声不超过50db(A),则对应的NR曲线为NR45。
3、噪声的计算
噪声的计算包括风机噪声、气流噪声、噪声的自然衰减、噪声的混合等,需要对每个倍频程的中心频率进行分别计算,得出各频率下的噪声后,与要求的噪声NR曲线进行比较,得出要求的消声量,从而选择出消声设备。
式中:Lwc直管比声功率级,一般取10db;
υ 直管内气流速度,m/s;
F 直管道断面积,m2;
K 倍频程修正值,db, 可由表3查得。
表3 直管段气流噪声倍频带修正值
则:该直管段的气流噪声为:
Lwc=10+50lg4.33+10lg(0.8*0.32)-9=27 (db)
直管段的自然衰减可由表4查得
该段为2.49米长得直管段,计算方法同之前直管段计算:Lw=Lwc+50lgυ+10lgF+K=27(db)。自然衰减为 0.15*2.49=0.37(db)。则8点处的气流噪声为:L=10lg[10(45-0.37)+1027/10]=45(db)。
3.1.9.8-9段
该段为三通,在800*320的干管上开出120*120的支管,之后仍为800*320。
三通的自然衰减量计算公式为:
ΔLw=10lg(∑Fi/Fi)(8)
式中:∑Fi三通分叉后全部支管的面积,m2;
Fi计算支管的截面积,m2。
则:ΔLw=10lg[(0.12*0.12)/(0.8*0.32+0.12*0.12)]=13 (db)。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9点处的气流噪声为:L=10lg[10(45-13)/10+1018/10]=32(db)。
表4 直管噪声自然衰减
其中矩形风管尺寸为当量直径,即(2*0.8*0.32)/(0.8+0.32)= 0.45m,因此该段直管的自然衰减为 0.9*0.15=0.14 (db)。
此时,便可以计算出气流到达2点的噪声,为0-1变径段产生的噪声经过直管段自然衰减后与直管段产生气流噪声的能量之和,而非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