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犯罪学的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犯罪学通过研究犯罪现象及其成因,为制定犯罪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犯罪学可以提供对犯罪行为的评价和判断,为法律实践提供指导。

同时,犯罪学还可以为犯罪心理治疗和矫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此外,犯罪学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对犯罪现象的认知和了解,促进社会对犯罪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总之,犯罪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为犯罪预防、打击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对犯罪问题的认知和重视。

犯罪学的三大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导向功能和促进功能。

认识功能主要是指通过研究犯罪规律来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包括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

导向功能则是指指导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促进功能则是指促进刑法的发展,包括犯罪学对刑法思想的变化和刑事立法的进步。

两大犯罪学派的差异在于,传统犯罪学主要关注犯罪现象的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犯罪的影响,而新犯罪学则更注重犯罪的内部因素,如个体心理、行为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在本质特征上是相同的,但在外延和内涵上存在差异。

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更广泛,包括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而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更加狭窄,主要关注犯罪行为的构成和刑罚的适用。

因此,虽然两者的犯罪概念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关系是互为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讨论报告:我们小组认为,在研究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和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时,其外延和内涵应该有所区别。

犯罪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包括更广泛的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而刑法学则应该更加关注犯罪行为的构成和刑罚的适用。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刑法学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我们认为两者的犯罪概念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实践应用中应该相互协调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犯罪预防和治理效果。

犯罪学电大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犯罪学电大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犯罪学电大形成性考核任务二犯罪学电大形成性考核任务二答:犯罪与被害现象是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的结果,以被害现象的发生过程为依据,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表现为被害前、被害中和被害后的关系。

被害前的关系又包括二者是否相识、相识的程度、时间和关系性质。

被害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被害人对犯罪的反应,以及犯罪人的行为基于被害人的反应而发生的变化。

被害后的关系,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被害人所采取的与犯罪人相关的态度与措施,以及犯罪人对之的反应。

(一)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二者存在人际交往关系和不存在人际交往关系两种。

许多犯罪的被害人与犯罪人有一定的交往关系。

二者的交往关系从相识程度而言,他们可能仅互相认识,但并不相知;也可能既相识,又相知。

从关系性质来看,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如近亲属、恋爱、朋友、同学、雇佣、上下级、邻里、经营的竞争对手或合作者等等。

以相识时间划分,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初次见面和长期相识两类。

(二)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是指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相互联系的性质状况。

有两种,一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二是对立关系。

在这两种关系中,被害人的反映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激烈反抗。

当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时,可能基于紧张、恐惧、愤怒、勇敢等原因,以激烈的方式积极反抗犯罪行为。

第二、顺应。

顺应又分为主动顺应、被动顺从和表面顺应三种类型。

主动顺应是指被害人主动配合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主动顺应主要有两种状况,一是被害人不知道犯罪人实施的行为是在伤害自身利益,有的甚至以为是对自己有利的,并加以积极配合。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愚昧、无知或贪婪,使其主动与犯罪人配合,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主动将自己的财物交给犯罪人。

二是具有特殊属性的被害人,比如同性恋、受虐狂。

被动顺从,是指被害人明知自己的利益正在遭受犯罪侵害,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服从犯罪人的意志。

北京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试作业

北京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试作业

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菲利是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犯罪原因最重要的理论是( B )。

A犯罪天生论 B三因素犯罪论 C白领犯罪 D自然犯罪2.犯罪学的人类学派之父的是( D )。

A.希利 B.菲利 C。

萨瑟兰 D. 龙勃罗梭3.美国社会学家科恩在《犯法少年》中提出了( C )概念。

A.被害人 B.白领犯罪 C.亚文化 D.少年犯罪心理4.犯罪人类学的鼻祖是(C )。

A.雷奇默尔B.兰格C.龙勃罗梭D.菲利5.六年的犯罪预测是( B )。

A.短期预测 B.长期预测C. 中期预测D.不能确定6.我国处理犯罪的总方针是( C )。

A.打防结合B.预防为主C.综合治理社会治安 D惩罚为主7.被害人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 A )。

A.门德尔松B.亨蒂格C.费尔巴哈D.鲁瓦兹8.贴标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萨瑟兰B.科恩C.贝克尔D.昆尼9.( C )的需要结构是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

A.水平低下B.具有严重缺陷C.反社会倾向D.两极性10.“犯罪人是天生的”理论是( B )提出的。

A.贝卡利亚 B.龙勃罗梭 C.菲利D.李斯特11.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D )A.犯罪人B.犯罪条件C.犯罪场D.犯罪原因12.犯罪社会学派认为,( B )在导致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A.物质基础B.社会环境C.犯罪心理D.价值观13.犯罪人的认知结构不包括( D )A.知识水平B.认识能力C.观察能力D.检查能力14.在犯罪场四因素中,影响力最强和影响面最宽的是( D )A.时间因素B.空间因素C.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D.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15. 从根本上讲,犯罪的产生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A )A、犯罪心理B、社会环境C、自然环境D、文化传统16.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犯罪,以( A )为主。

A.政治犯罪B.青少年犯罪C.经济犯罪D.暴力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四道防线的犯罪预防体系制(ABCD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及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及答案(1)
c. 互相包容的
d. 互相认同的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互相对立的, 互相依存的
题目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 具有社会危害性
b. 具有刑罚当罚性
c. 具有刑事违法性
d. 具有特殊复杂性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具有社会危害性, 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刑罚当罚性
题目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准备条件。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题目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现象的特性有
a. 因果性
b. 相关性
c. 综合性
d. 直观性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直观性, 综合性, 因果性, 相关性
题目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是
a. 互相依存的
b. 互相对立的
d. 犯罪工具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犯罪原因
题目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 ( )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
a. 基因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一、选择题1、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是:(AC)A、系统论B、整体论C、因果论D环境论2、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具体方法主要是:(AC)A、思辨方法B、调查方法C、实证方法D、演绎方法3、下列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贝卡利亚B、边沁C、菲利D、费尔巴哈4、下列属于社会化过程理论的分支的有:(ABCD)A、社会学习理论B、社会控制理论C、标签理论D、整合理论5、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二、简答题1、简述犯罪学的特性。

答:犯罪学的特性是指它与相关学科比较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性状。

对于犯罪学的特性,可以从逻辑起点、价值是基础和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

第三,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有的独特位置。

2、简述古典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的思想。

答:1、法律控制论。

2、心理强制论。

3、报应刑论。

3、简述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答:菲利,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派犯罪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菲利一方在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理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认为犯罪与人的生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所发展,认为不能仅仅用生理因素去解释犯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三因素说。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4、简述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答:第一,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第三,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四,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三、论述题1、试述犯罪学的功能。

答:犯罪学有三大功能:(一)认识功能——认识犯罪规律。

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对策的设计,都有赖于对犯罪现象的正确认识。

电大《犯罪学》试题及答案.doc

电大《犯罪学》试题及答案.doc

单选;1、犯罪学的鼻祖是贝卡利亚2、菲利是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犯罪原因最重要的理论是三因素犯罪论3、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犯罪与刑罚的诞生为标志。

4、犯罪学的人类学派之父的是龙勃罗梭5、美国社会学家科恩在《犯法少年》中提出了亚文化6、犯罪人类学的鼻祖是龙勃罗梭7、犯罪社会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奎斯睦8、被害人学的创始人•般认为是门德尔松9、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犯罪,以政治犯罪为主。

10、从根本上讲,犯罪的产生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犯罪心理。

11、美国人希利岀版的《个别的犯罪人》使人产生了世界犯罪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美国的感觉。

12、犯罪学近代学派在适用刑罚上,重点是犯罪人。

13、六年的犯罪预测是长期预测.(短期<3年一5年中期<长期)14、我国处理犯罪的总方针是综合治理社会治安15、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韮利16、贴标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克尔17、反社会葩的需要结构是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18、“犯罪人是天生的”理论是龙勃罗梭提出的。

19、犯罪学属于社会学20、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犯罪原因21、犯罪社会学派认为,社会坯境在导致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2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23、犯罪人的认知结构不包括检查能力24、在狙罪场四因素中.影响力最强和影响面最宽的是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25、我国现阶段对法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豳制26、犯罪产生的政治根源是阶级斗争27、发生犯罪的客观背景条件是犯罪场。

2&城市犯罪率高于农村,反映的是犯罪场空间因素因素。

29、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犯嬰心理处于关键枢纽地位。

30、我国减少和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犯噩预陵。

3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佛罗依德32、犯罪的显著特征是社会危害性33、在天生犯罪人论的基础上,提出自然犯罪的是加洛法罗34、中国古代商鞅认为犯罪原因是欲或35、被誉为美国犯罪学之父的是萨瑟兰36、犯罪古典学派最具盛名的代表人物是贝卡利亚37、犯罪人的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极端个人主义3&犯罪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犯罪动机39、被害人享有的权利不包括取证权40、在犯罪个体原因中处于基础层次的是个性心理特征41、中国古代黄老学派认为犯罪原因是迭律42、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犯罪呈现髙发态势.43、素有”隐性犯罪”之称的是经济犯罪.44、下列不属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类型的是复含性45、黑社会性质组织最初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年代。

犯罪学形考任务三答案

犯罪学形考任务三答案

标记题目题干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a. 再犯的可能性b. 犯罪类型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性别题目2标记题目题干总体来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人员活动空间,存在于社会本身,却又构成一种相对独立、具有自己独特性状的基本社会空间。

a.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单位题目3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题目4标记题目题干根据被害人的年龄,可以分为()被害人a.b.c.d. 独立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老年题目5标记题目题干()是指一定时空中已经告发和被害人已经知道、但尚未告发的被害现象,与实际存在的被害现象之差。

a. 被害率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被害黑数题目6标记题目题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a.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相对性的属性题目7标记题目题干()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一种未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a.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犯罪预备题目8标记题目题干各地公安机关报警台的电话号码是a. 110b. 119c. 114d. 112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110题目9标记题目题干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a.b.d. 团体犯罪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暴力犯罪题目10标记题目题干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b.c.d.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犯罪条件题目11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改善生活态度, 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 消除思想障碍题目12标记题目题干犯罪技巧是在犯罪过程中逐渐习得并传承的有关实施隐匿犯罪和逃避惩罚的一系列具有专门技术性的方法、技艺和经验。

2014电大《犯罪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二

2014电大《犯罪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二

2014电大《犯罪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二一、名词解释1、犯罪预防模式:是犯罪预防标准化的、制度化的基本实践形式。

从结构上看,它表现为特定的犯罪预防主体、策略和措施的综合配置和具体动作。

2、犯罪的心理预防:是指在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人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做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的行为选择,而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过程。

3、犯罪治安预防:也可说是犯罪控制,是指由专门的社会控制力量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控制犯罪行为实施所需要的或者可能利用的外部条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实施,防止和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的各种行政措施。

4、犯罪的技术预防: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设计和利用各种技术防范手段,即时发现犯罪、阻止犯罪、制服犯罪人的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1、社会预防具有哪些功能?(ABCD)A、社会建设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社会化和社会心理调节功能2、社会控制的三种主要力量是(ABC)A、道德B、法制C、政府行政D、宗教3、犯罪心理预防具有哪些功能?(ABCD)A、人格的塑造和养成B、社会控制功能C、心理调节D、主观激励4、犯罪的微观控制主要包括:(ABC)A、对重点人员的控制B、对特定场所的控制 C对特定行业的控制 D、对特定时期的控制5、应用最为广泛的犯罪技术预防手段是:(ABC)A、监测手段B、抗阻手段C、自救手段D、保护装置三、判断题1、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2、犯罪心理预防的核心的目的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是人完善、人的内在充实。

(√)3、刑罚预防的对象就是犯了罪的人。

(×)4、对相对固定的公共场所的犯罪控制,应贯彻“以防为主,以快为主”的原则。

(√)5、犯罪控制和犯罪预防其实是一回事。

(×)四、简答题1、简述犯罪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犯罪控制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或过程中采取的不使犯罪行为继续发生或再次发生,并防止犯罪现象的数量的质量超出正常范围(或曰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的硬性抑制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一、选择题1、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是:(AC)A、系统论B、整体论C、因果论D环境论2、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具体方法主要是:(AC)A、思辨方法B、调查方法C、实证方法D、演绎方法3、下列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贝卡利亚B、边沁C、菲利D、费尔巴哈4、下列属于社会化过程理论的分支的有:(ABCD)A、社会学习理论B、社会控制理论C、标签理论D、整合理论5、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二、简答题1、简述犯罪学的特性。

答:犯罪学的特性是指它与相关学科比较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性状。

对于犯罪学的特性,可以从逻辑起点、价值是基础和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

第三,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有的独特位置。

2、简述古典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的思想。

答:1、法律控制论。

2、心理强制论。

3、报应刑论。

3、简述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答:菲利,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派犯罪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菲利一方在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理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认为犯罪与人的生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所发展,认为不能仅仅用生理因素去解释犯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三因素说。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4、简述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答:第一,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第三,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四,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三、论述题1、试述犯罪学的功能。

答:犯罪学有三大功能:(一)认识功能——认识犯罪规律。

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对策的设计,都有赖于对犯罪现象的正确认识。

所谓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关键是认识犯罪规律,犯罪规律有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之分。

(二)导向功能——指导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或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

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导向作用。

(三)促进功能——促进刑法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合力作用的结果,刑法也不例外。

刑法发展的外部直接动力来自刑法之前即犯罪和犯罪学以及刑法之后即刑罚和监狱学。

就犯罪学对刑法的作用而言,其作用过程是:犯罪学研究促进刑法思想变化从而推动刑事立法前进。

2、试述两大犯罪学派的差异。

四、讨论题讨论:在研究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和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时,其外延和内涵是否应该一致?为什么?要求参加课堂小组讨论并写出讨论报告。

答: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在本质特征上的相同,是犯罪学与刑法学同属刑事科学大家族的根据,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的外延宽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是犯罪学得以成为独立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研究对象构成了并且决定了犯罪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必定是关于犯罪现象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犯罪学主要是一种前犯罪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以前的情况,而其他刑事学科主要是一种犯罪后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后的情况。

(如何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一、名词解释1、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犯罪人一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括。

2、被害预测:是指运用调查、统计、心理诊断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理论与方法在综合分析被害人(包括可能的被害人)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职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原本潜在的被害可能以及社会未来的被害态势所作的有根据的估计、设想和推断。

3、被害赔偿:是指犯罪人或国家对于被害人因被害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失、损害和痛苦所进行的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

二、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犯罪现象的地位,犯罪现象可分为(AB)A、主犯罪现象B、副犯罪现象C、常规犯罪现象D、随机犯罪现象2、按照犯罪刑成的特点,犯罪行为可分为:(ABD)A、蓄谋性犯罪行为B、突发性犯罪行为C、无罪过犯罪行为D、连带性犯罪行为3、犯罪行为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ABC)A、犯罪决意B、犯罪实施C、犯罪准备D、犯罪处理4、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基本互动模式有:(ABCD)A、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B、冲突模式C、被害人催化模式D、斯德哥尔摩模式5、根据被害结果与加害行为的联结程度,被害现象可以分伙:(AB)A、原生损害B、派生损害C、复合损害D、共同损害三、简答题1、简述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

答:被害人的概念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担受者;被害人的特性是指为被害人所独有,而状述和反映其特定身份和特定被害状态的诸基本特点、特征或属性。

2、简述犯罪人的概念。

答:犯罪人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严重社会越轨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责罚的人。

法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现象,虽然也是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但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人主要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它的生物学特征、心理学特征以及社会学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作为犯罪现象的内容之一的犯罪人的诸经验性特征。

(1)、犯罪人是外显的严重反社会行为的实施者。

(2)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人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3)、犯罪人包括犯罪的自然人和犯罪的法人两大类型。

3、简述犯罪行为实施的几种方式。

答:(一)秘密方式。

这是大多数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方式。

采用秘密的犯罪方式既能达到犯罪的目的,又可以逃避法律制裁。

(二)公开方式。

犯罪人一般不会采取这种犯罪方式,只是在犯罪意志无法抑制的情况下而为之。

公开的犯罪方式最容易被发现并受到惩罚,因此代价最大。

(三)欺骗方式。

采用这种犯罪的多为财产上的诈骗,其特点是在公开的场合,犯罪人以虚假的言词或行动来掩盖犯罪事实真相,使被害人上当。

(四)暴力方式。

有些犯罪既是公开的,也是使用暴力的,且多为身强力壮的犯罪人所用。

四、论述题1、试述犯罪人的本质属性。

答:一、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

(一)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并无本质区别。

犯罪人与非犯罪人之间的区分是一种文化上的后果,即是人们按照某种价值标准进行的人为区分;另一层意思是,犯罪人并非先天注定或者生物遗传,也不存在所谓注定使人犯罪的“犯罪人格”或“犯罪心理结构”;(二)对于人以及犯罪人一般属性的理解。

1、人,包括犯罪人,是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或者融合;社会属性是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一切人的本质属性。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一种文化动物,社会属性才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

在犯罪行为的发生中真正活跃并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的个性因素。

2、人,包括犯罪人,是一种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说,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一切人都是一种具有自由意志的精神性存在。

3、从原初意义上讲,人性是非善非恶的或者是善恶相融互渗的;从实践意义上讲,在人的后天发展中,人既可能发展成善的,也可能发展为恶的。

二、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反社会性。

犯罪人除了具有人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不同于非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具体表现为他们所具有的较强的反社会性。

2、试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答: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各自的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并处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因而作为“现代化的副产品”的犯罪现象及其变迁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首先,所有正在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犯罪率大幅度上升,并已构成对于“城市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本身的严重威胁”这一严重问题。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除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率一般低于发达国家,但犯罪增长率却高于发达国家。

其次,在犯罪类型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呈现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各种原本只有发达国家才有的新形态犯罪陆续出现的状况与西方国家19世纪的经历相似,工业化必将导致人情关系的淡漠与金钱崇拜的盛行,获取和拥有财产成为占有、享受其他一切的前提与基础;作为巨大参照系的真实或附会的西方富裕生活方式,为人们追金逐利的必然结果提供了前景性说明。

再次,从犯罪人构成来看,发展中国家女性犯罪率相对较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显著。

最后,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犯罪惊人,在一些实行现代化强行军、社会变迁剧烈的国家,青少年犯罪尤其突出,并且由城市波及农村,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犯因结构:是指犯罪原因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

2、犯罪场:在广义上,犯罪场与人类社会共存的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基于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的犯罪根源)相通。

在狭义上,犯罪场属微观犯罪原因理论的组成部分,其定义为:存在于潜在犯罪人体验中、促成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

3、犯罪的自然原因:是指触引、促发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存在与活动的外部自然环境的诸因素与其过程。

4、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二、判断题1、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现实的。

(√)2、犯罪与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

(×)3、在多数情况下,人格变态是指性格方面的变态,通常不包括智力和能力。

(√)4、政治权力分割、平衡与制约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必要措施,这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实践所证明的一条政治规律。

(√)5、联系概率是指“如果没有此因素则结果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数,其主要衡量尺度是时间和空间数量。

(√)三、不定项选择题1、犯罪的自然原因具有(ACD)A、原生性B、直接性C、间接性 D具象性2、犯罪的社会原因具有(ABCDE)A、决定性B、普遍性C、系统性D、间接性E、可控制性3、犯罪的个体原因具有(ABC)A、综合性B、个体性C、终极原因性D、决定性4、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ABD)三要素。

A、悖逆的价值取向B、对于社会主导文化的病态抗拒心理C、病态的精神反应 D犯罪亚群体的同类意识5、犯罪亚文化具有(ABC)A、叛逆性B、联结性C、畸异性D、综合性四、简答题1、简述国民性格与犯罪的关系。

答:国民性或国民性格,是指一文化类型烙于其整个民族的性格外观,亦即某一文化类型时空中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倾向性人格特征。

第一,国民人格取向的偏斜是触引、促发犯罪的渊薮。

第二,国民性格的冲突是触引、促发越轨行为的渊薮。

第三,每一种文化类型的国民性格中的阴暗劣质,常常与反社会性直接契合,而形成推动主体实施反社会行为的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