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36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件(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件(必修3)

(2016·浙江省金华十校联考)下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 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回答2~3题。
2.某投资商拟在B行政区布局一超市,其选址条件为人口多且地价
低的地区,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A.3 B.4
C.7
D.8
3.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 )
(3)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 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思考 (1)地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做到预防犯罪的?它应该具有哪些功能?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 (1)地理信息系统首先采集数据,标定过去几年的犯罪地点, 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分析犯罪频率和犯罪模式,根据 分析结果,重新分配警力,使警力资源合理利用,从而减少了青 少年的持枪犯罪行为。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 统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最大限度 地合理解决问题。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 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 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 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4.遥感类型
航空 可见光
5.应用 (1)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2)环境灾害监测:实时、准确地为救灾和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答案 A
5.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 增长率。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 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一、主要内容(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三)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四)数字地球2、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二、重难点内容讲解(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应用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GIS的数据源是多种多样的。

将收集好的各种数据资料经过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后,就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

GIS 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将地图中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

对GIS的数据进行操作与分析,可以使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可以是图形、地图或表格,用户和决策者对操作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后,就可以应用。

应用: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

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受装置、数字或图象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具体过程是: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中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读分析,并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等。

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的主要特点:(1)探测的范围大。

每幅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3万平方千米。

(2)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反映动态的变化。

陆地卫星遥感每18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如果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并且是连续观测。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十二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十二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第十二页,共20页。
突破方法
方法 “点”“想”“看”三字诀判别“3S” 方法诠释
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 “点”或“多个点”,明显(míngxiǎn)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
象—— “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 “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第十三页,共20页。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 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 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xìnxī),即“看”,只“看”不用 “想”的选用RS。
第五页,共20页。
(3)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yánjiū)中的应用
第六页,共20页。
考点二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
1.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
(1)遥感技术在资源(zīyuán)普查中的应用
勘探矿产资源(zīyuán),调查生物资源(zīyuán)、水资源(zīyuán)等是遥感
技术在资源(zīyuán)普查中的重
第七页,共20页。
(2)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科技不仅将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 的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 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yùfáng)、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灾害监测
具体内容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 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巩固练习题:第36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附答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巩固练习题:第36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附答案)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B. 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 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 GIS技术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2. (2015年·内蒙古·宁城县一中·模拟现在,许多网站可以向用户提供出行最佳线路查询服务。

网站实现这一功能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B.GPSC.RSD.RS和GPS(2015年·广东省肇庆市·第一次统考)2014年12月28日7时,亚洲航空公司一架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的客机失联,搜救工作随即展开。

下图示意飞机飞行路线及搜索区域,读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洋面搜索亚航飞机碎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4.此季节,搜索区域的盛行风是A.西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南季风 D.东北季风(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

下图为2015年2月1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

读下图,回答5~6题。

5.百度迁徙地图A.数据收集应用了RS和GPS技术 B.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C.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D.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6.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B. 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C. 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D. 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7. (2015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月考)2013年12月24日,由于天气状况骤然恶化,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在南极洲沿岸被厚冰困住。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前往施救。

2014年1月2日,因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在俄罗斯科考船上的人员成功转移后准备撤离时,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也被海冰困于东经144°25′、南纬66°39′的位置。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9-3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9-3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
号接收机
项目 遥感技术(RS)
工作 过程
特点
目标物→收集→接 收、处理、分析→ 图像、数字
探测范围大、获取 资料速度快、受地 面限制少、获取信 息量大、应用广
资源普查、灾害监 应用 测、环境监测、工
程建设及规划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
信息源→数据采集、 处理→数据库→数据 分析→输出、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第3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知识点1 3S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应用的 综合性技术,核心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知识点2 电子地图与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CIS能解决的问题:地理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 ,趋势分 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考点一 遥感技术的应用 表说考点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 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资 源
矿产 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 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发现”矿产


生物 资源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技 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 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答案 C
“3S”技术手段的选取 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 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 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 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 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 “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 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 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 动。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36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word版含答案2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36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word版含答案2

第36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以“3S”信息材料或图表为背景,考查“3S”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遥感影像判读、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是常见的考查对象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读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概念: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①存储、管理数据;②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③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系统组成:人员、A硬件、数据、B应用模型和软件。

(4)工作过程。

(5)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①城市规划和管理;②基础设施管理;③土地利用与管理;④生态环境管理。

【深度思考1】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质就是地图吗?提示不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地图一般是用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以及等值线等来解释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

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地图的延伸,它通过采集、处理数据,建立模型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

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读遥感(RS)的工作过程图,回答问题。

(1)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提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3)应用。

①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②环境灾害监测: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

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读GPS卫星系统组成图,回答问题。

(1)概念: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考部分b)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考部分b)课件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 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内的遥感
辨率的遥感任务中
12/10/2021
• 6.应用 • (1)资源普查:勘探 矿产 资源,调查生物
资源、水资源等。 • (2)环境灾害监测:实时、准确地为救灾与
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12/10/2021
•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有何区别与联系? • 答案 遥感是视力的延伸,它侧重于收集信
息的感知手段,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 人力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本质上是 “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一定数 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相当 于“想、算”的人的活动,常用于模拟、预 测、调度等。遥感获取的信息往往是地理信 息系统的数据源基础。
12/10/2021
• [加试要求]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 中的作用。2.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 害监测中的应用。
12/10/2021
•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 [知识梳理]
•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 信息
滑坡易发区
12/10/2021
• [应用突破] •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
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 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1~2 题。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湘教必修3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湘教必修3

解析:本题考查“3S”技术及其具体应用。第(1)题,主要 从题图中的标记中读出该图半径实际距离为500 km,图上距离 为1 cm,便能计算出比例尺;另一方面明确呼和浩特、济南、 天津、太原与北京的相对位置,就能对号入座。第(2)题,城市 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RS技术;经过GIS系统对交通监控与 救援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则能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 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要知道任何一点的精确位置,可用GPS 技术获取。第(3)题,RS技术能够提供影像信息功能;GPS技 术能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GIS技术可对各种信息进行处 理,进而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第(4)题,首先从图中直接可 以看出丙为GIS和GPS的重叠部分,因此代表二者的组合。其 次明确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是哪类技术的组合,举出利 用相应技术的例子即可。
答案:(1)1∶50 000 000 A、 D、B、 C (2)RS GIS GPS 四 (3)① ④ ② (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 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 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 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 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并 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 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即可)
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双选)( )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解析:第(1)题,分析遥感原理图可知,重度病害植物反射 率高于健康植物的波段是0.6—0.8微米左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是0.4—0.76微米,而波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地理信息技术考点解读考点提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复习建议理解遥感(RS)的概念、组成与分类,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重点的应用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功能、特点,举例说明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程序、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清单一、遥感1.概念:是人们在________(如飞机、高空气球)或________(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________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___的感知,简称________。

2.主要环节:目标物→________→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3.特点:______高,质量高,_______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4.应用:包括________调查、环境监测、________防御监测等领域。

二、全球定位系统1.概念:利用_______,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______、定位的系统,简称_______。

2.组成空间部分——________;地面控制部分——________;用户设备部分——________。

3.特点: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________、速度和_______,并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________、全天候、_______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包括区域地理环境研究、GPS ________导航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________的计算机系统,简称________。

2.工作流程:信息源→________→数据库→________→表达。

3.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________,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________监测及________预测,可应用于_______管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1)概念: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______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_____、_______的显示,为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实验基地。

(3)支撑技术:是遥感技术、_______、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______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遥感用于获取地理_____(2)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______(3)地球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______、更新、______和应用评价。

参考答案:一、1.航空器航天器技术远距离 RS 2.传感器 3.精度效率 4.资源自然灾害二、1.卫星导航 GPS 2.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 GPS信号接收机 3.三维坐标时间全球性连续性 4.定位三、1. 空间数据 GIS 2.数据处理空间分析 3.空间信息动态评估城市四、1.数字化立体的动态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 2.信息数据空间定位查询空间分析考点聚焦遥感( Remote Sensing, RS)遥感的概念遥感就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置,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通过搭载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的传感器对远距离地球表面各种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其工作过程如下所示:遥感的功能遥感是人眼的延伸,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现象。

例如,我国的气象卫星可以获得整个地球的影像;航测飞机可以拍摄黄土高原的影像;资源卫星可以获得边远地区的资源信息等。

②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事物的发展变化。

例如,卫星可以对台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进行动态监测等。

③遥感能够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它们往往包含了物体重要的信息。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提供资源状况及其及时更新、对农作物进行估产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台风灾害等有助于防灾减灾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典型例题】例题1 (2015年•江苏高考卷)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 、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读图回答1~2题。

1.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2.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解析:本题组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入点,简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第一小题考查遥感影像的判读,图片判断关键是地表起伏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差异,根据成像原理,地势较低山谷光线较暗,地势较高的山脊处光线明亮,图中甲点光线较暗应为山谷,故答案为A。

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

该题计算只要比较两个年份“1”和“2”的变化数量,在乘以每个方格代表的面积即可,根据图中数据冰川区域“2”2009年比1973年共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所以减少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故答案为D。

答案:1. A 2. D例题 2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状态有分辨功能。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解析: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高考密切关注的一个领域。

本题考核学生对遥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

答案:方案:①获得太湖水质状况的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太湖水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②对水质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或根据遥感信息对水质状况监测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治理措施:①防止工业三废(或农田废水/污染河水/其他废弃物)直接排入湖中②保护太湖周边生态环境;对已污染水体进行(人工或生化方法)治理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GPS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一种。

注: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11月授权开始研制的海陆空三军共用的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耗资近200亿美元,1994年建成。

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工程。

它通过接收美国发射的24颗卫星中任意3颗以上卫星所发射的导航信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准确地测量到目标瞬时的位置,确切地说是目标的经纬度、高度、速度等位置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具有全能性(陆、海、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典型例题】GPS是泛指利用卫星技术实时提供全球地理坐标的系统。

读“GPS定位仪演示模式图”,回答问题。

(1)演示模式图中的黑圈表示定位仪可以接收到信息的卫星分布。

黑色柱状表示接收卫星信号强弱,信息最强的一颗卫星编号是________。

(2)与演示模式图中的经纬度相近的城市是()A.成都 B.广州 C.杭州 D.西安(3)如果将GPS定位仪的经纬度表示方法设置为度分秒格式,则该点的位置将显示为N31°13′35″、E121°25′35″。

与图中的经纬度表示方法相比,同一地点的经纬度的度分秒格式精度要________(高或低)些。

(4)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GPS进行监测的是()A.上海粮食产量的预测 B.苏州河径流量变化监测C.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监测 D.上海出租车实时调度监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GPS定位仪的判读,解题关键是会看图,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

(1)读图中的信号强弱显示栏可以清楚看出。

(2)考查中国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3)可通过简单计算分析出,度分秒格式的秒是需要对原来数据进行四舍五入,故精度要低些。

(4)要求掌握GPS的定位导航功能。

答案:(1)03 (2)C (3)低(4)D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概念: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是地图的延伸。

系统构成:系统硬件(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等)系统软件 (各种应用程序如Mapinfo ArcGIS 国产的Supermap)其他如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各种数据等GIS功能及解决的问题功能:数据采集(输入)与编辑、地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表达(如制图)可解决四大类问题: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

通过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分析,将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GIs)与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技术(GPS)及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为现代经济活动提供全新的数据地图决策信息。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图3-6)。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对电力、电信、交通道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并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地下管线爆裂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