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7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定义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交换货币和开展国际支付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
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并维护金融稳定。
二、历史背景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然而,在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期,美元取得了主导地位,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但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如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三、主要特点1. 多元化:现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多种货币被广泛接受,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没有单一的主导货币。
2. 快速支付: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高效、安全、快速的国际支付和清算服务,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3. 远距离支付:无论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国际货币体系都能够支持远距离的货币支付和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国际贸易的进行。
4. 金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通过调节汇率、利率和国际资本流动,努力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平衡。
四、未来发展前景尽管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革需求。
其中之一是几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另外,加密货币的兴起也对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研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力度,并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等,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和稳健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体系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多元化、快速支付、远距离支付和金融稳定等特点,国际货币体系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为应对新的挑战和改革需求,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国际货币体系

17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家货币制度
1976年,牙买加体系 取消美元中心汇率制度,确认浮动汇率合法性 黄金非货币化 增加成员国在IMF的SDRs的份额
18
特别提款权(SDRs)
一篮子货币 官方结算资产 计价工具 交易工具
19
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9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背景:国际金本位出现崩溃的苗头;为了支持战 争银行券大量发行
1922年热那亚世界货币金融会议 四个组成部分
黄金依然是国际货币的基础
本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或与另一种与黄金挂钩 的货币挂钩
本国货币只能通过挂钩货币兑换黄金,并需挂
钩货币所在国存入一定量黄金作为维持货币的 平准基金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 汇率制度 储备资产 各国货币可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秩序
1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的手段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
汇率机制 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 对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约束机制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的协商、监督机制
7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
汇率 固定汇率
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 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
收支调节 价格-铸币机制
8
国际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 自动平衡
各国货币真实价值保持稳定,促进世界贸易、 世界经济的发展
缺点
自由经济,前提是政府不干预。政府不能采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
受到黄金产出的影响 黄金产出不足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黄金生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10
布雷顿森林体系
历史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实务》PPT课件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 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 • 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 ) •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
22
二、欧盟统一货币进程
• (一)德洛尔报告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的官 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7
三、牙买加体系(1976~)
(一)牙买加协议(Jamaica Agreement) 的主要内 容
1.浮动汇率制合法化;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 1989牛6月,以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Delors) 为首的委员会向马德里峰会提交了德洛尔计划。“德洛尔报 告”提出了货币联盟建立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 1991年12月9月和10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欧洲联盟条 约》,包括《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 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各国的金本位制度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 分为:
– 金币本位制 – 金块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
6
(一)金币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的内容和特点
•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
•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 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 的比价;
•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 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采取的货币规则和制度。
本文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历史演变以及当前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货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的组织和制度。
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稳定货币汇率,并提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1. 黄金本位体系自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黄金本位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
根据该体系,各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黄金被认为是世界货币的稳定基础。
可是,由于黄金供应量受限,这一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货币危机。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
根据该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源于美元供应的失控和美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导致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停止兑换美元黄金,该体系解体。
3. 浮动汇率体系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渐过渡到了浮动汇率体系。
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各国可以自主调节汇率。
这一体系相对较为灵活,但也存在着汇率波动剧烈和货币政策协调困难的问题。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主要体系包括:1. 美元霸权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仍然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国际交易和外汇储备都以美元结算,这使得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特别提款权(SDR)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用于衡量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同货币的价值。
SDR作为补充储备资产,其在国际金融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3. 区域货币安排一些地区如欧盟的欧元区、东盟的亚洲美元机制等都通过设立共同的货币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
这种区域货币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引言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交易和汇率制度。
它提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基础,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发展和未来前景。
定义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构成全球经济体系的货币和汇率安排。
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货币交易、汇率确定和国际支付协定。
国际货币体系的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发展历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金本位制度。
该制度将货币与一定量的黄金挂钩,以确保稳定的汇率和货币价值。
然而,由于金本位制度的局限性,例如供应量受限和国际支付不便,20世纪初逐渐演化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以美元为基础货币。
根据该体系,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则与黄金挂钩。
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贸易和金融合作。
然而,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和美元过度发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解体。
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各国尝试了不同的汇率制度,包括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
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和货币波动,工业化国家达成了华盛顿协议,推动了流动性的合理分配和汇率的稳定。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也在不断演变。
目前,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浮动汇率制度、区域货币联盟和全球储备货币。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在此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波动。
这种制度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可以帮助国家应对外部冲击,但也可能导致汇率的波动和不稳定。
浮动汇率制度的代表是根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货币基金章程》所制定的汇率体系。
根据这一体系,各国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汇率政策,但同时需要遵守IMF的政策建议和监管。
区域货币联盟区域货币联盟是指一组国家共同采用相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安排。
这种制度可以在区域内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并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改革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结束了布雷 顿森林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承认多种储备货币。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01
02
03
美元主导地位
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储 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
汇率波动性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汇 率波动性增加,对国际贸 易和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多元化趋势
债务负担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负 担可能过重,导致偿债困难和财政危 机。
国际货币体系的公平性与代表性不足
发达国家主导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发达国家主 导,可能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关切 。
VS
缺乏代表性
国际货币体系的决策机制可能缺乏代表性 ,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的不公平和低效。
0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与建议
详细描述
1. 建立多层次、多元 化的全球金融安全网, 包括国际金融机构、 区域金融组织和双边 货币互换机制等。
2.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推动地区内的资本流 动和金融市场整合。
3.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 警和防范机制,及时 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详细描述
2. 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督和评 估职能,确保其政策和项目符合 成员国的实际需求。
总结词: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经 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善其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公信力。
1. 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 代表性和话语权,提高决策的民 主性和透明度。
3. 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和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其应对金 融危机的能力。
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均衡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01
02
国际货币体系

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家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 例。
内容
(一)国际支付原则 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 确定 (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各国政府用什么方式弥补国际收支缺口 (三)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 用什么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
同布雷顿森林条约的时代相比,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倒挂的世界。金融不但是经济的服务业,而且是 经济发展的主宰;货币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而且是商品定价的依据;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的主要渠道不再是 商品交易,资本流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货币市场今天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商品市场,它每天的交易量在3万亿美元之上,1个月的交易量就远远超出全 世界1年的GDP。尽管经济学家将商品市场中的“无形的手”和“市场有效性”等理论机械地搬进货币市场,货币 市场事实上是按不同的逻辑在运行。到货币市场交易的人,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不是互通有无。
国际货币体系相关猜想作用:建立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利手段 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
划分标准
货币本位 从货币本位看,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分为纯粹商品本位如金本位,纯粹信用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混合本位 如金汇兑本位。 汇率制度 从汇率制度看,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体系特点
国际货币体系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相继实施了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直接加速了资本 的跨境流动并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资本在高速的流动中迅速增值与膨胀,并部分表现出与现实的脱离。 而美国则凭借美元在货币金字塔中的顶端位置,成为“惟一完全可以根据国内目标(就业、外贸出口)而不论美元 汇率的浮动情况如何来推行某种国内政策的国家”,因此,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相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 衡,也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使得全球区域经济协调与合作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得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本与现实的脱离、汇率不稳定、美元为中心与国际收支不平衡、 区域货币合作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的显著特征。资本的跨国流动与金融全球化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

5/17/2019
14
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以外汇资产作 为准备金,实行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如下:
①国内流通纸币,纸币与规定的含金量保持等价关系; ②纸币兑换的对象是金块、金币或存在国外的外汇; ③请求兑换者无权选择金块、金币或外汇,由中央银行
② 利率机制
——通过一国实际利率与其他国家实际利率的差异引导资金流入 流出,从而调节国际收支。
③ 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
——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发达,可以有效地筹集到调节资金。
④ IMF调节 ——IMF在调节其会员国国际收支失衡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
5/17/2019
32
三、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第一,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 乱和动荡不安
2、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国际价 值储存手段。
黄金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仍然是最后的国际 清偿手段和保值手段。
5/17/2019
31
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① 汇率机制
——主要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是其重要特征。
酌情决定; 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
外汇:英镑、美元、法国法郎等
5/17/2019
15
金本位制的崩溃过程
1929年10月,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放弃金 本位制。 1931年初,奥地利、德国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 1931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同英镑有联系的 一些国际和地区,也相继放弃金汇兑本位制。 1933年3月,美国放弃金币本位制。 1936年,法、比、瑞士、意、波等国组成的金集团也 都放弃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原因
“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 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 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 两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于20 世纪50年代首先预见到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 难(Triffin Dilemma)。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8
(三)第二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战的扩大,美财政金融状 况明显恶化,国内通胀加剧,美元对内价值不断 贬值,美元同黄金的固定比价又一次受到严重的 怀疑。受1967年英镑危机的影响,外汇市场上的 投机浪潮于1968年初转向美元,爆发了第二次较 大规模的美元危机。仅仅在半个月内,美国就流 失了14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凭“黄金总库”和美 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 价,1968年 3月,美国不得不实行“黄金双价 制”。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0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与特点 二、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1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与特点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9பைடு நூலகம்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 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相互 关系的准则。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 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 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4
二、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 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5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6
美国在一战结束后不久便率先恢复了黄金 的自由兑换,英国于1925年恢复了金本位, 法国于1928年恢复了金本位,但是此时的国 际金本位制度,与战前的已大不相同。黄金 的地位比过去大大削弱,实际上只有美国实 行的是完整的金本位制,英法两国实行的是 金块本位制,而其它主要国家实行的是金汇 兑本位制,并且金本位制的国际收支自动调 节机能也受到极大限制。
07国际货币体系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国际金融机构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
2
亮制作
(二)按汇率制度分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01.02.2021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7
(二)挽救危机的措施
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和金价的稳定、保持 美元的可兑换性和固定汇率制,美国要求其他 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内与 之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到1962年为止, 美国分别与若干主要工业国家签订了“互惠信 贷协议”(Swap Agreement),在基金组织的 框架内建立了“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to Borrow)和“黄金总库” (Gold Pool)。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8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9
(一)建立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 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 布雷顿森林市(Bretton Woods)召开的国 际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这 次会议上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 雷顿森林体系。
12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13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 一国的金铸币同另一国的金铸币或代表金币流
通的其他金属什匕如银)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 由兑换; 在金币流通的国家内,金币还可以自由铸造。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0
(二)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 金(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 元——黄金本位制。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 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3
在国际清偿力的提供方面,它本身存在着特 里芬难题所描述的固有的不稳定性。在实际 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规则得不到遵守,所 以国际间始终没有形成正常的国际收支调节 和资本流动的秩序。
汇率制度过于刚性、调节不对称、储备货币 供给的调节机制过于缺乏弹性,是布雷顿森 林体系下国际货币制度的三大缺陷。
废除外汇管制。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1
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2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 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 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 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5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01.02.202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永亮制作
26
(一)美元地位的变化与美元危机
第一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危机爆发前,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美元过剩,有些 国家用自己手中的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 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外流。1960年, 美国对外短期债务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 备额。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美国的黄 金和其他经济处在上升阶段的国家的硬通 货(如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