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选择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选择题及答案(8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二、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三、 A.问卷法四、 B.谈话法五、 C.观察法六、 D.实验法七、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八、 A.任何时候九、 B.关键期十、 C.最佳期十一、 D.敏感期十二、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十三、 A.认识依靠行动十四、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十五、 C.开始接受任务十六、 D.最初步生活自理十七、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十八、 A.感觉的概括性十九、 B.知觉的概括性二十、 C.思维的概括性二十一、 D.记忆的概括性二十二、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二十三、分钟二十四、分钟二十五、分钟二十六、分钟二十七、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二十八、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二十九、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三十、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三十一、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三十二、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三十三、 A.视觉三十四、 B.听觉三十五、 C.触觉三十六、 D.运动觉三十七、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三十八、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三十九、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四十、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四十一、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四十二、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四十三、 A.图上有些什么呢?四十四、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四十五、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四十六、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四十七、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四十八、 A.榜样四十九、 B.强化五十、 C.移情五十一、 D.挫折五十二、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五十三、 A.听故事五十四、 B.练习打字五十五、 C.弹琴五十六、 D.练声五十七、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五十八、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五十九、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六十、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六十一、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六十二、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六十三、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六十四、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六十五、 C.给娃娃穿衣、喂奶六十六、 D.儿童能算出2+3=5六十七、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一、选择题A.幼儿的认知发展B.幼儿的情绪情感C.幼儿的个性发展D.幼儿的家庭教育答案:DA.1-2岁B.2-3岁C.3-4岁D.4-5岁答案:BA.幼儿无法理解新知识B.幼儿对新知识产生好奇C.幼儿对已知知识产生怀疑D.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矛盾答案:DA.1岁B.2岁C.3岁D.4岁答案:BA.角色游戏B.竞赛游戏C.情景游戏D.结构游戏答案:A二、判断题1.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因此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错误)答案:错误2.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3.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越丰富,其创造力就越强。

(正确)答案:正确4.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无关。

(错误)答案:错误5.幼儿在4岁左右开始出现性别意识,此时应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正确)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包括:(1)认知发展迅速,认知结构不断优化;(2)情感丰富,情感表达方式多样;(3)个性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发展;(4)社交能力提高,同伴关系日益重要。

2.简述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答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具体措施包括:(1)了解幼儿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2)创设多样化的教育环境,满足幼儿不同需求;(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4)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3.简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

答案: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包括:(1)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2)认知发展关键期(3-4岁);(3)情感发展关键期(4-5岁);(4)社交能力发展关键期(5-6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班幼儿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经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

问题:针对此案例,教师应如何引导小明融入集体活动?五、论述题论述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13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2)

2013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2)

2013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标准答案:C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A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标准答案:A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标准答案:D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标准答案:A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标准答案:D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标准答案:B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标准答案:C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标准答案:A1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A.现实与人B.人与人C.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与心理需要标准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__和恐惧。

标准答案:悲哀,愤怒12、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__和想象。

标准答案:记忆,思维13、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_和_______。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篇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2.个性的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的表现。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4.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理想B.动机C.需要D.志向5.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开始形成的。

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5.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能力倾向D.个性倾向7.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8.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A.会叫“妈妈”B.思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10.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1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12.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13.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4.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第一套:一、选择题A.自我意识的形成B.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C.情绪情感的不断丰富D.社会化的逐步实现答案:A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猜测思维答案:BA.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B.情绪情感的内隐性C.情绪情感的丰富性D.情绪情感的生理性答案:B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1)认知能力快速发展,但认知水平较低,依赖直观动作和具体形象。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3)记忆力较差,需要通过重复和练习来巩固记忆。

(4)问题解决能力较弱,需要成人引导。

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情绪情感的丰富性,表现出多样的情绪情感体验。

(3)情绪情感的生理性,与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不易被成人察觉。

第二套:一、选择题A.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B.社交技能的不断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增多D.情绪情感的稳定性答案:D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合句阶段答案:AA.家庭教育B.社会环境C.学前教育D.遗传因素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2)社交技能的不断发展,学会与他人交往。

(3)亲社会行为的增多,表现出助人、合作等行为。

(4)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简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1)单词句阶段,幼儿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名词、动词。

(2)双词句阶段,幼儿开始使用两个词组合表达意思。

(3)简单句阶段,幼儿能够使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4)复合句阶段,幼儿开始使用复合句表达复杂的意思。

第三套:一、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逆性答案:D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猜测思维答案:BA.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B.情绪情感的丰富性C.情绪情感的生理性D.情绪情感的掩饰性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和性格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2.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5.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6.儿童语言最初是()。

A.对话式的B.独自式的C.连贯式的D.创造性的7.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属于心理现象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9.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B.患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10.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1.__________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2.__________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学习 B.游戏 C.运动 D.玩耍2.一般来说,质化研究更多倾向于采用( ),目的在于探明儿童的动态发展过程。

A.横向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3.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是( )把人的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前运算智慧阶段、具体运算智慧阶段、形式运算智慧阶段四个阶段。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达维多夫4.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心理学家是通过( )实验来测量的。

A.点红实验 B.双生子爬楼梯 C.视觉悬崖 D.三山实验5.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这是指的( )品质。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6.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为( )。

A.条件反射 B.定向反射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7.皮亚杰用( )实验来形象的说明学前期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A.三山实验 B.视觉悬崖 C.延迟满足 D.守恒实验8.3岁的蛋蛋看到做饭的妈妈被溅起的油烫了一下,发出痛苦的呻吟,赶快跑过去用关切的眼神看着妈妈,一边还用小嘴在妈妈烫伤的地方吹,这种行为是( )。

A.自我意识情绪B.自觉反应 C.移情反应 D.诱发情绪反应9.爱因斯沃斯测量出的依恋的三种类型中,( )在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多。

A.焦虑回避型 B.安全依恋型 C.焦虑反抗型 D.被动退缩型10.常常被形象地称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称为( )。

A.观点采择 B.心理理论 C.移情 D.社会学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__________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口.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2013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和性格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2.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5.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6.儿童语言最初是()。

A.对话式的B.独自式的C.连贯式的D.创造性的7.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属于心理现象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9.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B.患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10.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1.__________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2.__________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

5.记忆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6.言语是个人借助__________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生理成熟2.形象记忆3.直观行动思维四、解释心理现象(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因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一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而走到沙坑去玩了。

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意志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

2.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论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5分)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

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

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

”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四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四只呢。

”老师说:“长了5只。

”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

”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

”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

”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心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的三个方面。

2.A【解析】正常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3.A【解析】“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距离知觉,距离知觉又称为深度知觉。

4.C【解析】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5.C【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6.A【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的交流中才能进行。

7.D【解析】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

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个性形成的基础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动机的基础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

因此,答案为D。

8.D【解析】惩罚并非一定是抵制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当的时候才是。

9.D【解析】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10.D【解析】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

二、填空题1.感知觉2.注意3.冯特4.上下前后左右5.识记保持提取6.语言三、名词解释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四、解释心理现象1.【答案要点】心理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的。

虽然黑猩猩和幼儿的环境相同,但遗传素质不同,与环境作用的方式不同,所以黑猩猩不能形成与人类幼儿相同的心理。

2.【答案要点】儿童的注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新鲜的、生动的刺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另外,儿童的想象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3.【答案要点】感觉具有适应性,即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题干中提到的情况属于嗅觉适应。

4.【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是气质“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5.【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现象体现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意志与幼儿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志与认识过程有意性有密切的关系。

①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

(2)意志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

①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了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人积极争取或积极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

②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既能鼓舞人的意志行动,又能阻挠人的意志行动。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3)意志和动机体系有密切的关系。

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意志活动与动机的体系相联系,各种动机的斗争以及最终形成的动机主从关系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2.【答案要点】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答案要点】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近,认同阶段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学习幼儿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如下:(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①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幼儿阶段是认识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分析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加深我们对“意识是在外界环境重要作用下,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认识”这一点的理解。

②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处理面对的现实问题。

③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参考价值。

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资料。

(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①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

②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的内心世界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

人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看待幼儿,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大人,而应尊重儿童,正确对待儿童。

③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工作是建立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基础上的,针对这些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④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幼儿心理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因此,理解和正确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

由此可见,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对于每一个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七、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

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

幼儿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

(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

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②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

③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

其次,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获得良好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