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1)
省考公务员-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事件排序

省考公务员-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事件排序[单选题]1①业绩优秀②大学毕业③应聘工作④评为先进⑤升为部门经理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③①④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事件的逻辑顺序为:大学毕业后应聘工作,在工作中因为业绩优秀被评为先进,升为部门经理。
因此D项正确。
[单选题]2.①恋爱三年②调解矛盾③登记结婚④和好如初⑤感情出现问题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⑤②④D.①⑤③②④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事件的逻辑顺序为:两人恋爱三年,登记结婚,婚后感情出现问题,经人调解矛盾后,两人和好如初。
因此C项正确。
[单选题]3.(1)政府悬赏(2)专家辨别真伪(3)得到珍贵照片(4)颁发证书和奖金(5)进行蹲点拍摄A.5—4一3一1一2B.1—5—3—4—2C.3一5一1一4一2D.5—1—3—4—2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进行蹲点拍摄和得到珍贵照片是一个联系紧密的逻辑事件,故(5)与(3)相连且(5)在(3)之前,而颁发证书和奖金应该发生在政府悬赏之后,即(1)在(4)之前。
因此B项正确。
[单选题]4.(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5)核查各种菜品A.3—5—4—2—1B.4一3-2一5一1C.3一4一5一2一1D.3—4—1—5—2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这是食物中毒,并予以严查的事件的经过。
“举行婚礼”是事件的逻辑起点,即(3)在首位,“追查熟食加工点”和“核查各种菜品”是出现食物中毒后的调查过程,故(2)与(5)应相连。
“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故(1)应在最后,因此C项正确。
[单选题]5.(1)出台政策救市(2)市场需求减弱(3)产品价格下跌(4)金融风暴爆发(5)全球经济低迷A.5—4一3一2一1B.4一5-2一3一1C.4—5—3—1—2D.1一4一5—2一3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进行排序。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巧解事件排序题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巧解事件排序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巧解事件排序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巧解事件排序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会考查这样一种题型——事件排序题,题干通常会给出一些打乱顺序的句子,让我们根据内在逻辑把句子间的正确顺序排出来。
遇到这种题型应该怎么解呢?它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两种:(一)首尾排序法:判断选项中给出的首句或尾句是否适合排在那个位置。
一般来说,首句是事件的起因,尾句是事件的结果。
(二)相对顺序排序法,如果有些选项的首句和尾句相同,这时可以通过确定两个句子的相对顺序来进行排除。
接下来通过例题来看一下。
【例题1】(1)放干湖水 (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3)清淤泥 (4)湖边风景更胜从前(5)挖坚冰A.(5)-(2)-(1)-(4)-(3)B.(2)-(1)-(5)-(3)-(4)C.(1)-(5)-(4)-(3)-(2)D.(5)-(1)-(4)-(3)-(2)【答案】B【解析】解析:同学们通过参加义务劳动改造湖边,湖边的风景才会更胜从前,放干湖水、清淤泥和挖坚冰都是改造的过程。
所以2应排在第一位,4排在最后一位。
故答案选B。
【例题2】(1)小王利用网络联系客户(2)小王主动学习运用互联网做业务(3)客户夸小王信誉好,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客户收到货物后,发现有受潮问题(5)小王及时更换产品A.(3)-(4)-(5)-(2)-(1)B.(2)-(1)-(4)-(5)-(3)C.(5)-(3)-(1)-(4)-(2)D.(1)-(2)-(3)-(5)-(4)【答案】B【解析】小王首先学习运用互联网,然后利用互联网联系客户,客户收到货物后发现问题,小王及时更换产品,客户夸小王信誉好,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故答案选B。
【例题3】(1)传回月面图像 (2)发射火箭(3)卫星进入月球轨道 (4)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5)卫星进入地球轨道A.(3)-(1)-(2)-(4)-(5)B.(2)-(4)-(5)-(3)-(1)C.(3)-(4)-(5)-(2)-(1)D.(2)-(4)-(3)-(5)-(1)【答案】B【解析】只有先进入地球轨道后才能进入月球轨道,只有B符合这一顺序。
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之顺序对应问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之顺序对应问题解题技巧一、比较顺序型题目比较顺序型题目,是指题干中涉及一些数量的大小、多少、高低甚至优劣等的比较,需要通过一个数量的比较之后,得出一个正确的元素对应关系。
所以,大家应该将这些比较关系用不等式的方式表示出来。
而列出不等式之后,元素对应的关系也就更加清晰和明显了,这样就可以采取代入选项排除法或者不等式对应的方法去解题。
(一)选项排除法【例题】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
由此可知: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答案】C。
解析:首先,将题干中出现的比较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小张>教师,小王≠医生,医生<小李。
接下来就可以运用选项排除法,小张不是教师,排除A选项;小王不是医生,排除B选项;小李不是医生,排除D选项。
故答案选A。
(二)不等式对应法【例题】甲、乙、丙、丁四人的国籍分别是英国、俄国、法国、日本。
乙比甲高,丙最矮;英国人比俄国人高,法国人最高;日本人比丁高。
这四个人的国籍是:A.甲是英国人,乙是法国人,丙是俄国人,丁是日本人B.甲是法国人,乙是日本人,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C.甲是日本人,乙是法国人,丙是英国人,丁是俄国人D.甲是日本人,乙是法国人,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题干中出现的比较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他们的身高排序:乙>甲>丙,法>英>俄,日本人>丁。
然后,根据不等式相对应的关系:法国人最高,所以只有乙是法国人。
日本人身高高于丁,不是最矮,而丙是最矮的,所以甲是日本人。
英国人身高高于俄国人,所以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
故正确答案选D。
二、位置排序型题目位置排序型题目,是指题干中涉及元素的左右向或者东西向等排列顺序的关系,如A 在B的左边,或B在C西边等。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排序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行测中的排序题目会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排序题目的类型和做题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4)藏羚羊濒临灭绝(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A.1-4-2-5-3B.4-1-2-3-5C.2-3-5-1-4D.2-1-4-5-3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A.1-3-5-2-4B.2-3-5-1-4C.1-2-3-5-4D.4-1-3-2-5(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在了解了排序题类型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题方法:1、解答有关事件排序题目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要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
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不要先入为主,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
(三)例题与解析【例题1】(1)创作电影插曲(2)接到配音任务(3)歌曲被广为传唱(4)到基层体验生活(5)电影取得成功A、2—4—1—3—5B、1—3—2—5—4C、2—4—1—5—3D、2—1—5—4—3【解析】C本题叙述的是电影插曲成名的过程。
第一讲 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件排序题型的四种解题思路

第一讲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件排序题型的四种解题思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近几年每年都会考查时间排序题,题量一般两道左右。
各地方省市对此类题型也会有所考查。
这类题型实际上并不难,但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注意到,很多考生解答这类题目往往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这实际上是没有掌握方法的表现。
该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较为明确,掌握好基本的解题切入点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解题切入点:指示代词关联词时间◆题型特点:话题统一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者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作答提示:运用排除法并结合选项是做好语句排序题的重要方法。
一般来说,在选项中组合在一起频率较高的语句排在一起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结合选项还能够找出突破点,再通过排除法,只要排除部分语句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语句排序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关联词、指示代词、时间等,这是帮我我们快速作答的关键。
(一)代词的称代性:要点为了保持句子在表意上的简洁性,往往在后续句子中使用代词来称代前文已经陈述、说明的内容,这就为我们排定句子的前后顺序提供了一个路标。
【例1】(2010年国家)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④⑤⑥③②①B.③①②④⑥⑤C.⑤③②①④⑥D.①③④⑥⑤②【解析】D。
由④的“所谓合理想象”可知,前文一定讲的是“合理想象”,③所以应该在④的前面,由⑤句的“这”可知,其前面一定叙述了一种悖论,排除A、C项。
再从①③句的逻辑关系来看,③句中的“不仅……而且”表明此句应在①句之后,D项语序正确。
【例2】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②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A.④②⑤③①B.②③①④⑤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③⑤④【解析】D。
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件排序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件排序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虽然看起来相对简单,但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排序,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事件排序题的特点。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要求考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也可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先后。
在解题时,第一步是要快速浏览所有的事件选项,对整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有助于我们初步把握事件的主题和大致的发展脉络。
接下来,寻找关键的时间标志词或事件发展的逻辑线索。
比如,“首先”“然后”“之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或者一些明确的时间点,如“2020 年”“春天”“月初”等。
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排序依据。
如果题目中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那么就需要通过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顺序。
比如,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准备工作在前,具体行动在后;先有计划,再有实施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
先观察选项中开头和结尾的事件,判断其合理性,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缩小选择范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例 1:①准备食材②点火烹饪③购买餐具④享用美食⑤清洗餐具首先,我们看到“准备食材”应该是整个过程的开端,所以可以先排除以其他事件开头的选项。
然后,准备好食材后“点火烹饪”,接着“享用美食”,享用之后“清洗餐具”。
而“购买餐具”这个事件相对独立,且一般会在准备食材之前发生。
所以,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③①②④⑤。
例 2:①制定计划②组织实施③明确目标④监督检查⑤总结经验在这个例子中,“明确目标”是首要的,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计划”,接着“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最后“总结经验”。
所以合理的顺序是③①②④⑤。
除了掌握上述方法,平时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悉各种类型的事件排序题目,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容“小瞧”的事件排序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容“小瞧”的事件排序事件排序是某些省考行测重要题型之一,此部分难度系数不高,主要通过首尾排序和相对顺序排序法即可解题。
但往往是这个简单的题型,却让很多人“大意失街亭”,许多考生不懂得方法,在读完题干后,一句一句的为给定的事件排顺序,特别浪费时间,我们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方法去快速解题。
这里教大家一个保险的招数,如果确定要选择某一选项,可以按照选项给出的顺序再顺一遍几件事情的顺序没看是否存在跳跃,没有问题即可确定答案。
下面中公教育介绍一下首尾排序法和相对顺序排序法在考试中的应用。
一、首尾排序法:从选项出发,观察4个选项给定的首句和尾句,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排除即可。
【例题1】①确定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②对十八大代表初步人选实行差额考察③各选举单位召开全委会投票④对不符合十八大代表条件的人选及时调整⑤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员公示A.2-4-5-3-1B.2-4-5-1-3C.1-3-4-5-2D.2-3-4-1-5【答案】A【中公解析】考查确定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顺序。
最终应该是确定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即1句在最后面。
通过尾句的确定而选择答案,当然,为了保证正确率,可以按照A选项的顺序再顺读一遍。
二、相对顺序排序法:一方面,如果我们确定某些事情的相对顺序,可以用确定的顺序直接选择或排除答案,另一方面如果在观察选项给定首句或尾句的时候,我们确定排除了一些选项,有时候可以观察剩下选项的不同点确定答案。
例如剩下的待选选项只有4句和5句的相对顺序不同,那我们就可以直接看4、5句的顺序,从而确定答案。
【例题2】①推广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②发明塑料③产生白色污染④制成各种塑料制品⑤弃置成为固体废物A.2-4-3-5-1B.2-4-5-3-1C.1-2-3-4-5D.1-2-4-3-5【答案】B【中公解析】由于塑料的发明,制成塑料制品产生白色污染,后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备考:事件排序题解答技巧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备考:事件排序题解答技巧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行测考试中有一种特殊的题型是事件排序,题目比较简单,大家做题速度很快,准确率也很高。
本文介绍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直排法事件排序的题目比较短,确定的就是前后之间的顺序。
所以在看到题目比较短、内容较简单时,我们就可以自己针对题目直接排序,比如下面的这个例子。
(1)建立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私家车越来越多 (4)经济高速发展(5)城市交通出现堵塞A.4-2-3-5-1B.4-5-3-2-1C.2-1-4-3-5D.1-3-4-2-5【答案】A。
解析:经济高速发展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导致私家车越来越多,进而出现堵塞,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控制系统,根据顺序确定为4-2-3-5-1,故答案选A。
二、首尾法在做题目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直排法是不能直接确定选项的。
那这个时候可以根据选项结合题干确定最优的答案。
2.(1)向农民卖种子 (2)小麦产量下降(3)互相推卸责任 (4)小贩收购假种(5)记者采访A.1-2-3-4-5B.2-5-3-1-4C.3-1-5-2-4D.4-1-2-5-3【答案】D。
解析:小贩收购假种后向农民卖种子,是事件的起因,对应的首句内容。
所以确定4为首句,进而确定答案为D。
三、相对排除法还有第三种解题方法,对应的也是比较难的题目,就是根据首尾确定完选项之后,但是还是有两个选项不确定,这个时候怎么才能保证题目的准确性呢?我们可以通过选项之间的相对顺序来进一步确定答案,排除错误选项。
(1)一份赔偿的生效 (2)一次事故的发生(3)一份判决地做出 (4)一个椰子的坠落(5)一场诉讼的提出A. (4) - (2) - (5) - (3) - (1)B. (2) - (1) - (5) - (4) - (3)C. (4) - (1) - (2) - (5) - (3)D. (2) - (1) - (4) - (3) - (5)【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要求在每个问题中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接着给出的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让考生选择一种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事件排列顺序。
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表述虽然简单,但它表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没有给出其他细节,但五个关键环节之间是必然存在的事件时间顺序或事件逻辑顺序或空间逻辑顺序等逻辑关系。
答题时,可根据选项的一些顺序来确立最先发生的事件或者最后发生的事件,根据已有的顺序和事实的逻辑顺序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适合事实的逻辑顺序。
事件排序试题在2004年、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有涉及,2006年-2009年,在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的并不多,主要是北京、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年年都考,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5题,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一般10题。
从整体上来说,事件排序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可是其分值也较低,所有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做这类试题的速度非常关键,只有在这些相对简单的题上节约时间,才能为难题空出事件,这样才能做好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解事件排序的题主要可以用代入法、首尾法、排除法和直接排序法,本文中QZZN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以2007年到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来讲解事件排序题的解题方法。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练习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偿(4)给奶品公司电话(5)发生车祸[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QZZN答案】B【QZZN解析】此题可以用首尾法解题。
题目反映了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这个题目难点是“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这个肯定是在发生车祸后没有送奶,所有奶箱才是空的。
故正确答案选择B。
2.(1)责令业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5)核查各种菜品[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2题]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QZZN答案】C【QZZN解析】此题是事件的时间顺序。
题目反映了食物引起中毒,有关机构予以严查的经过。
要强调的是“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
故正确答案是C。
3.(1)119接到报警(2)消防队赶到封锁现场(3)道路堵塞(4)运化学试剂的汽车发生遗撒(5)路边树丛突然起火[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题]A.4-5-1-2-3 B.3-4-5-1-2 C.4-3-2-1-5 D.4-5-2-3-1【QZZN答案】A【QZZN解析】此题是时间顺序题。
运用排除法。
只有报警了才有消防车来,那么(1)在(2)前,排除D,(3)必须在(2)后面,要不然消防车无法到现场,可以排除B和C,故正确答案选择A。
4.(1)摔倒(2)遗留废料(3)提起诉讼(4)上班(5)道路施工[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4题]A.4-2-1-5-3 B.5-2-4-1-3 C.4-3-2-1-5 D.4-5-2-3-1【QZZN答案】B【QZZN解析】此题是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可以用代入法。
代入A,摔倒后应该是提起上诉,中间夹个道路施工,不知所云,应该排除,同样可以代入C和D都不符合事实的逻辑。
故正确答案选择B。
5.(1)晕倒(2)领导探望(3)步入社会(4)工作任劳任怨(5)成为劳模[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5题]A.4-2-1-3-5 B.1-3-2-4-5 C.5-4-1-3-2 D.3-4-1-2-5【QZZN答案】D【QZZN解析】此题是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运用首尾法。
步入社会应该最先,最后成为劳模。
故正确答案选择D。
6.①办理房屋所有证②提出购房申请③按协议交纳房款④审查购房资格⑤签订买卖协议[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④②①③⑤B.②③④⑤①C.②④⑤③①D.⑤③②④①【QZZN答案】C【QZZN解析】事件的逻辑先后顺序。
运用排除法。
只有“签订买卖协议”后才能“按协议交纳房款”,故⑤发生在③之前,排除A、B。
如购买经济适用房,要先“提出购房申请”,在通过购房资格审查之后,才可以签订买卖协议。
比较C、D选项,C选项更符合事件逻辑顺序。
故正确答案选择C。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
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
我是之前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关于速读的帖子,之后才了解速读的。
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就可以链接了。
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购买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
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7.①赵某接到报案去勘察现场②张某上街买菜③王某截住-辆汽车④李某去接张某出院⑤李某酒后驾车撞-行人[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2题]A.②⑤③①④B.⑤①②③④C.⑤①③④②D.②⑤①④③【QZZN答案】A【QZZN解析】事件的逻辑先后顺序。
运用首尾法。
经过逻辑分析,④应该是事件的结尾,排除C和D,A和B的区别主要是看②在⑤前还是在后,事件应该是意外,也就是上街买菜才是在前面的,故正确答案选择A。
8.①采用高科技技术分析卫星照片②做出决策以保障国家的安全③发射间谍卫星俯瞰世界④了解世界热点地区的最新情况⑤传输数字化卫星照片[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题]A.⑤④③①②B.①③⑤④②C.③⑤①④②D.⑤①③④②【QZZN答案】C【QZZN解析】运用首尾法。
本题描述的是发射间谍卫星,并分析利用卫星传输的资料的过程。
③应该是逻辑起点,排除A、B、D,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9.①本地改良②市场考察③水果优质高产④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⑤试种失败[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4题]A.②④⑤①③B.④②③①⑤C.⑤②④③①D.②①⑤③④【QZZN答案】A【QZZN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种引进试种,并进行改良的过程。
运用排除法。
试种失败后才能该良,故⑤在①前,排除B和D;先引进国外稀有水果,才能种,才有失败,排除C,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10.①政府悬赏②专家辨别真伪③得到珍贵照片④颁发证书和奖金⑤进行蹲点拍摄[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5题]A.②①⑤④③B.①⑤③②④C.①⑤②④③D.①③②④⑤【QZZN答案】B【QZZN解析】运用首尾法。
颁发证书和奖金是整个事件的逻辑结尾,故正确答案选择B。
11.(1)记入黑名单(2)利用信用卡网上套现(3)拒绝提供服务(4)引起网上支付公司重视(5)媒体新闻报道[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2-5-3-4-1 B.5-4-1-3-2 C.5-1-3-4-2 D.2-5-4-1-3【QZZN答案】D【QZZN解析】运用首尾法。
此题目是信用卡套现引起重视,银行拒绝提供服务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尾。
故正确答案选择D。
12.(1)物业多次维修(2)购买新房(3)要求物业赔偿(4)泡坏家具(5)新房漏雨[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2题]A.2-5-4-1-3 B.3-2-5-4-1 C.2-4-1-3-5 D.4-1-3-2-5【QZZN答案】A【QZZN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②购买新房——⑤新房漏雨——④泡坏家具——①物业多次维修——③要求物业赔偿。
故正确答案选择A。
13.(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5)进行协商[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题]A.1-3-2-4-5 B.2-5-4-1-3 C.1-3-2-5-4 D.2-1-5-3-4【QZZN答案】C【QZZN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①面临合同续签——③摊位租金上涨——②商户集体停业——⑤进行协商——④恢复营业。
故正确答案选择C。
14.(1)赶赴灾区(2)道路中断(3)交通恢复(4)发生地震(5)昼夜奋战[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4题]A.1-5-2-4-3 B.2-1-5-3-4 C.4-2-1-5-3 D.1-3-2-4-5【QZZN答案】C【QZZN解析】运用首尾法。
交通恢复应该是最后的,发生地震是整个事件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选择C。
15.(1)出台政策救市(2)市场需求减弱(3)产品价格下跌(4)金融风暴爆发(5)全球经济低迷[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5题]A.5-4-3-2-1 B.4-5-2-3-1 C.4-5-3-1-2 D.1-4-5-2-3【QZZN答案】B【QZZN解析】直接排序法。
据事态进展的顺序:④金融风暴爆发——⑤全球经济低迷——②市场需求减弱——③产品价格下跌——①出台政策救世。
故正确答案选择B。
16.①欠债5万余元②丈夫、儿子相继病逝③自杀未遂④拾荒还债⑤好心人帮助、还清债务[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③②⑤①④D.③②①④⑤【QZZN答案】A【QZZN解析】运用排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