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湘江水体污染-文档资料
如何治理湘江和潇水的水污染

如何治理潇湘的水污染黄棋(食品质量与安全1001 201007003111)摘要: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关键词:潇湘水资源水污染污水处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是农业的命脉。
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复原更新和不断的循环利用。
地球表面约有70%被海水覆盖,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其中淡水的77.2%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且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或不合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危机。
水体受到人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及底质情况产生了恶化,称为水污染。
最突出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地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种类可分为物理性(如热和放射性物质)污染源、化学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源、生物性(如细菌、病毒)污染源。
另外按污染源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和扩散污染源。
点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一般都是集中从排污口排入水体;面污染源是相对点源而言,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扩散污染源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污染水体的途径,如酸雨、黑雪等。
水质是指水和水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是用于表示水中杂质的成分、种类和数量。
水质指标项目繁多,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大类概述湘江,英文为HsiangRiver,亦作Hsiang Chiang或Xiang Jiang。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报告研究小组: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 C261邓龙生、黄子豪、张韬指导教师: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李珍慧一、主题发现:我校座落于湘江边上,每天,我们来校上学都要经过湘江岸边,当风迎面吹来总会带有丝丝臭味,让人感到十分恶心。
当我们在沿江风光带玩耍时,水里漂浮的垃圾让我们心意全无。
在电视中也常会看到湘江水中的鱼儿大批中毒或死亡。
课间时,大家常常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这个学期恰好有一个综合实践主题确定,于是,我们马上有了以“湘江水资源污染情况”为主题的想法。
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了解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确定主题:1.确定小组:我和邓龙生素来是好朋友,刚好我们选择的主题又一致,自然成了一组,可又考虑到人手不足,所以又邀张韬到我们这一小组,我们这一小组成立了。
2.确定主题内容: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以“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为研究主题。
由于我们研究主题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我们决定把“湘江水污染情况”的研究范围缩小到“长沙段的湘江水污染情况和原因及政府对策”上。
三、研究目的:1.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知道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为了人们能够更了解湘江水污染的严重性,已预期研究结果了解湘江水污染的情况原因,提高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及国家及湖南省的环保政策。
3.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资料收集及运用能力、制作一份较规范的调查问卷、宣传海报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实际考察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等等。
4.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学会多样化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更好的沟通,从而促进我们的友谊,增强我们的合作能力,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四、预期研究时间:2005年3月——7月五、预期研究成果:①第一阶段(3月-4月初):收集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的资料。
水环境湘江和莱茵河水污染

水环境湘江和莱茵河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的许多水体正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的湘江和德国的莱茵河两个典型的水环境及其水污染问题。
首先,湘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江河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供水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湘江的水质逐渐恶化。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许多工厂和企业在湘江流域进行生产活动,而他们经常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湘江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此外,家庭和农业废水的排放也加剧了湘江的问题。
农民经常在种植时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在雨水中被冲刷进湘江,导致水中的营养盐含量增多,并引发水华等问题。
相比之下,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瑞士。
然而,莱茵河的水质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污染。
与湘江类似,工业废水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
特别是在德国莱茵河流域的一些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莱茵河也受到了农业和城市生活废水的污染。
尽管德国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但仍然难以完全解决莱茵河的水污染问题。
针对湘江和莱茵河水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和环保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在湘江流域,政府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并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
政府还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湘江流域也建设了一些污水处理厂,以处理城市和家庭废水。
相似地,德国政府加强了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并且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此外,德国还加大了农业和家庭废水的治理力度,并鼓励人们节约用水。
总之,湘江和莱茵河都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确保水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关于湘江源头水污染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1

“关于湘江源头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员:湖南省长沙麓山实验学校王佳琦调查指导:王佳琦爸爸王双云一、调查背景我的家位于湘江源头的潇水之畔——湖南永州市建华公司。
2010年放暑假时,我回到了家里,听爸爸说“公司近年来得癌症的人很多,可能是潇水被污染了”。
而且回到家后,外婆也很少做我最喜欢的“水煮活鱼”给我吃了。
我们家因地处湘江源头,鱼特别鲜,小时候外婆可经常给我做的。
问外婆,也是因为“潇水被污染了,鱼不好吃了,也不敢吃了”。
我感到很奇怪,小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到潇水游泳,水很清很清,一不小心呛口水,还有点甜甜的,怎么现在边鱼都不敢吃了呢?这个学期恰好有一个综合实践,马上有了以“湘江水污染情况”为主题的想法。
我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湘江源头水污染情况,让人们来了解生活身边的环境状况,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热情。
我的想法得到了爸爸的大力支持,并且答应我一起来做调查。
二、主题内容经过与爸爸一番讨论,决定以“关于湘江源头水污染情况”为调查研究主题。
湘江分别发源于湖南蓝山的潇水河和广西全州的海洋河,由于我家位于潇水之畔,所以我们决定把“湘江源头水污染情况”的研究范围缩小到“潇水水污染情况调查”上。
三、调查目的1、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了解湘江源头水质状况,知道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为了人们能够更了解湘江源头水污染的严重性,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资料收集及运用能力、宣传海报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实际考察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等等。
四、调查时间:2010年7月——8月五、调查过程第一阶段(7月上、中旬):收集关于湘江源头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的资料。
第二阶段(7月下旬):对湘江源头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阶段(8月上、中旬):对市民进行“保护湘江源头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第四阶段(8月下旬);整理所有资料、总结所有活动,完成总结报告。
湘江水污染问题

湘江水污染问题发源于广西海洋山的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
湘江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为8.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
在历史上,湘江的水质优良一直是比较有名的,直至上世纪70年代,湘江整体水质仍为二至三类,有“绿色湘江”之称。
然而,短短二三十年来,湘江水质污染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即使在枯水期,湘江也从未出现过四级以上的污水。
而现在,即使是在丰水期的七八月份四类水也常有出现。
1998年特大水灾之后,湘江流域出现长达100天的干旱,长沙市湘江河西不少高校学生在饮用了自来水后出现了拉肚子现象,湘江长沙港也出现了了水质发脏发臭的现象。
环保部门的检测表明,目前湘江受污染河段的超标项目主要为大肠菌群、非离子氮、石油类、溶解氧、PH值、总砷、总汞等,其中以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最为严重。
湖南省水质监测中心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更引人注目:在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监测中,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三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6%。
32个河段水质为4类,属已污染水体。
其中湘江干流有两个河段水质为5类,已根本无法饮用。
究竟是谁在污染湘江?据专家分析,目前对湘江的污染主要来自两类,即“点污染”与“面污染”。
“点污染”主要来自于企业和城市。
湖南号称“有色金属之乡”,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湘江流域开矿冶金企业不断增加,使湘江一些河段水质出现重金属超标。
有关调查表明,凡湘江河段靠近重要厂矿的区域,污染都很严重。
如株洲渌河口河段、株洲霞湾段、长沙暮云市河段等等。
其中株洲霞湾段附近地区集中了株洲70%以上的工业企业,每天大约有5万吨工业污水排入湘江,这些污水中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3倍以上。
城市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也是造成湘江污染重要原因。
近年来,衡阳、株洲、湘潭、长沙4大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成倍增加,2000年每年城市污水排放均超过一亿吨以上。
资料显示,当枯季湘潭流量为150-500立方米每秒的状况下,污水排放量达4-5立方米每秒,占总流量的1%至4%。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微李寒张静(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皇岛066004)【摘要】湘江流域水体由于总氮、总磷、氨氮超标而污染严重,这是由工业、农业、生活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水污染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小组从工业、农业、生活、监测、环保意识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湘江流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水质污染现状对策分析0.引言洞庭湖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然而,湘江作为一条重要的输入水源,水质恶化严重,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肆无忌惮地汇入江中,湘江江面呈现出红黄分明的两种颜色。
根据湖南省环保局对湘江水质监测情况,湘江水体处在持续恶化中,尤其自2000年以后,湘江污染呈现出新的特征。
为了根治污染,株洲、长沙、衡阳等地都投入巨资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目前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处于一种停停开开的状况,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几乎没有一个。
长此下去,如果不确立一种“人人有责”的治污机制,不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那么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意识就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笔者在搜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引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湘江水质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其目的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对策,还湘江甚至洞庭湖一个美好面貌。
1.湘江概况湘江又称湘水,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九嶷山,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后入洞庭湖,最终汇入长江。
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余条,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分别以罗霄山脉、衡山山脉与赣江水系和资水毗邻。
湘江流域地势起伏和缓,大多为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以下与资江、沅江等河流的河口平原相连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湘江河口散布着的数十个湖泊,大多是洞庭湖的遗迹。
水环境-湘江和莱茵河水污染

“面污染”主要来自农村化肥、农药和群众开 矿采沙等。其中,非法采沙一直是威胁湘江 的心腹之患,在湘江长沙段,非法采沙一度 非常猖獗,采沙船甚至到湘江大桥附近采沙, 不仅污染了水质,而且对河道行洪等产生了 诸多不利影响。
浏阳河镉污染事件
此次事件镉污染主要是 由于长沙湘和化工厂废 渣、废水、粉尘、地表 径流、原料产品运输与 堆存,以及部分村民使 用废旧包装材料和压滤 布等造成。
莱茵河水质污染事件
污染事件的影响
水污染 莱茵河水剧烈变红,同 时污染使鱼类大量死亡, 尤其是鳗鱼。 其中流入的有毒物质主 要为杀虫剂(磷酸酯)、 杀真菌剂(其中包含有 机汞化物)和除草剂。 泥沙污染 在消防水泄入点下游附 近,泄入的有毒物质使 面积约为700平方米的 莱茵河底遭受了极为严 重的污染。
莱茵河对湘江水污染处理 及保护的启示
莱茵河水污染事件发 生后,莱茵河延安国 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和行动计划 人们首次作出明确承 诺:要拓宽合作范围, 恢复整个莱茵河的生 态系统,而不仅仅限 于水质方面的合作 湘江沿岸城市携手 共进一同打造“东 方莱茵河”,建设 湘江生态经济带。 同时湘江上游城市 造成的水污染要对 下游城市负责。
监管之缺! 湘和化工厂由镇头镇政府招商引资引进,2004年4 月正式投产,当时设计的是生产硫酸锌粉末和颗粒, 但在2006年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上马一条金属 铟的生产线。 自湘和化工厂2006年开始非法生产铟之后长达一年 多的时间里,尽管有村民向浏阳市环保局反映举报, 但并未引起重视。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导致湘江及其支流 水体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治理好湘江及 浏阳河污染,打造生态经济带推动二次创 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重要意 义!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其丰富的水资源承担着饮用、能源、渔 业、旅游、农业灌溉、工业、航运等多种功能,保护湘江直接 关系到湘江全流域3000多万人民的生存和生活。
湘江水污染成因

一、水污染成因分析:水污染是指水体因*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安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我们知道江河湖海有自然净化的功能,也就是说受到污染的江河湖海或其他水体,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浓度随水体向下游流动而自然降低,重新使水体中的各项水质指标(如细菌、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及河流生物群恢复正常的自然过程。
该过程常以生物自净过程为主。
但是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在水体所受到的污染程度不超过其自身所具有的环境容量的时候,水体才能发挥其自净作用,一旦所受的污染程度超过其自身的环境容量,水体将丧失自净能力,即无法在短时间恢复以前的样子。
根据查阅相关书籍及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我们对湘江流域水污染成因做出了总结,大致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1)一、工业三废排放仍然是影响湘江水质的主要因素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山多,矿藏亦多。
省政府曾有官方数字称,在工业时代最需要的多种矿藏中,的锑、钨、铋、雄黄、海泡石、重晶石、独居石储量均列全国第一,而锰、钒、铼、芒硝、砷、高岭土,则居全国第二。
建国初期,中央基于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把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省份,主要做矿山的冶炼、化工产业。
“一五〞期间,毗邻省会的株洲便被定为中国八大工业重点建立城市之一,紧接着,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集团〔株洲化工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株洲选矿药剂厂……这些方案经济时代举足轻重的中央、省属骨干企业,竞相选址株洲,是因为它在湘江的和的上游,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但依靠矿山的冶炼,开足了马力,经济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湘江的安康也每况愈下:1966年,污染严重的湘江首度发出了预警——它首次被检出重金属超标,大多数人对此浑然不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 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3、采样点位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 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 面宽50—100m时,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 面宽>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近岸有 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湘江总体水质较差。2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二类 水质断面只有6个,三类水质断面只有5个,而四 类、五类水质断面有16个,占断面总数的59%;供 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低。
湘江水质监测断面
塑料污染
排污口污染,触目惊心已不能形容湘江现状,湘江 一如一个巨大的染缸,“色彩斑斓”
黑色的
绿色的
湘江干旱情况不容乐观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采样点设置原则 (1)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 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 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 化。 (2) 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 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 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 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3) 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 、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 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 监测断面位置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 尽量选择水流动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 (5) 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 明显岸边标志。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 点;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 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 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 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无水何来生命
低水位船舶搁浅
湘江水质监测方案制定(江
河)
(一) 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 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 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 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 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 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 、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 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精品
简述湘江水体污染
1575个排污口对准湘江
据调查统计,湘江流域共有1575个排污口,其主要 污染物有汞、铅、磷、氮、砷、镉、粪大肠菌群、 石油类及挥发酚等重金属和有机物,是导致湘江 水体有机污染突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直接原因。 此次监测的31个入河排污口中,达标排放的只有10 个,达标率32.3%。
透明度
残渣
矿化度
电导率
氧化还原单位
2、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汞、铝、镉、铅、铜、锌、砷 、其他金属
测定方法
3、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氟化物、含 氮化合物、硫化物、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总 磷)
测定方法
4.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a.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TOC)、 挥发酚、硝基苯类、石油类 b.特定有机污染物 苯系物 、挥发性卤代烃、氯苯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谢
谢
观
1、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6 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 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监测不少 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底质每年枯水 期采样监测一次。
2、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 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 测定。
3、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 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全年采样监测两次,枯、丰水期各1次 。有废(污)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4、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1、物理指标检验
水温
测
异 色度 浊度
定 方 法
测定方法
5、底质监测
测定方法
6.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测定方法
附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聚氨酯泡沫塑料块)
具有独立地理环境的岛屿 物种迁入(群集) 生态平衡(群集速度=消失速度) 生态系统内部生物间作用(捕食 竞争等)
PFU(微型化的岛) 生物迁入 微生物生态 判定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