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夏目漱石:《我是猫》
《我是猫》读后感

《我是猫》是一部极具魅力和深度的作品,作为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它以独特的叙事角度和生动的描写,让我对日本社会、人性以及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被小说中猫的视角所吸引。
这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的猫,成为了观察人类社会的独特视角。
通过它的眼睛,我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虚伪,也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和理想的追求。
这种独特的叙事角度让我对人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其次,我对小说中猫的哲理思考感到震撼。
这只猫不仅观察着人类社会,还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它用幽默而机智的语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猫的哲理思考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此外,小说中对日本社会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
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
他通过对日本社会的深入剖析,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他也通过对日本社会的批判,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夏目漱石的文学才华也让我叹为观止。
他的文字生动而富有力量,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的笔触细腻而敏锐,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的情感和细节。
他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对这位作家充满了敬意。
总的来说,《我是猫》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度的作品。
它让我对日本社会、人性以及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夏目漱石的文学才华也让我对这位作家充满了敬意。
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我是猫》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摘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是一部以猫的视角观察人类世界的讽刺小说。
本书通过一只名叫“梅”的猫的叙述,揭示了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虚伪、腐败以及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并反思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
大纲背景介绍《我是猫》是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小说通过对猫“梅”的观察,展现了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复杂面貌。
角色与叙事视角“梅”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揭露了社会现象。
通过猫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人类世界的荒诞和矛盾之处。
主题探讨:批判与反思小说中通过猫的叙述讽刺了当时日本社会中的虚伪、不公以及知识分子的浮躁情绪。
猫“梅”不仅是观察者,也是一个思考者,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经验教训与个人成长小说传达了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猫“梅”的生活经历提醒我们不应盲目跟从社会潮流,而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鼓励人们不要局限于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
对现代人的启示尽管《我是猫》的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日本,但其对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呼唤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有责任勇于发声,揭露不公,促进社会进步。
总结通过阅读《我是猫》,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夏目漱石巧妙的叙事技巧,更能在其中获得宝贵的启示——保持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以上大纲,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我是猫》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当代读者的意义所在。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思想启迪之作。
我是猫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我是猫》是一部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说以猫的视角讲述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通过猫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荒诞,通过对猫的描写,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和悲剧。
阅读《我是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猫以冷静、独立的态度观察着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对人类的虚伪、自私和愚蠢有着深刻的洞察。
猫在小说中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和悲剧。
通过猫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弱点和荒谬,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猫对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它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状态。
猫对人类的虚伪、自私和愚蠢有着深刻的认识,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悲剧。
通过猫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弱点和荒谬,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小说中,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悲剧。
猫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对人类的虚伪、自私和愚蠢有着深刻的认识。
通过猫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弱点和荒谬,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阅读《我是猫》,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悲剧。
猫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对人类的虚伪、自私和愚蠢有着深刻的认识。
通过猫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弱点和荒谬,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是猫》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视角的小说,通过猫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弱点和荒谬。
阅读这部小说让我对人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讽刺小说《我是猫》读后感

日本讽刺小说《我是猫》读后感日本讽刺小说《我是猫》读后感1作者长篇小说书中隐含着,夏目漱石自身的种种痛苦与积郁。
作为叙述者的猫,所有的故事都要从背后结合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
以无名无姓的猫讲述自己主人及周遭的朋友,较有讽刺幽默的意味,讽刺死板的教师主人迂腐顽固不化,讽刺企业家金田世故圆滑、贪得无厌,讽刺美学家迷亭满口胡言,讽刺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世态炎凉;每个角色都被刻画的那么细致。
叙述的不仅仅只有讽刺,它对种种世相吐露绝妙评语,甚至对自己的主人也毫不客气极尽调侃,又可谓是世间少见的刻薄之猫,因为被知识分子收养,它也成了猫中的知识分子,说这只猫博览群书一点也不过分,学者猫先后引用过莎士比亚、尼采、雨果、帕拉图、巴尔扎克等中外人士名言。
起初看并未深入感受,但看完却有不舍、意犹未尽的感触。
书摘:尝遍人生甘心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我怀疑人类是自己说的那样深情,那样富于同情的动物,更多还是生成了是个人,流几滴眼泪或是装装同情,不过是一种义务,为了交际才不得不做做样子罢了。
没有人比承认自己愚蠢更高尚的了,在自知之明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要低下头。
日本讽刺小说《我是猫》读后感2《我是猫》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发表于1905年。
作者在书中以猫的身份来观察生活。
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于正义感、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抓老鼠的猫。
它观察着当时的人们,发出了自我对人类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男主人——当代的一名知识分子的一些看法。
这只没有名字的猫,在一位穷教师家居住着。
它是一只在主人眼里并不重要可是还是在主人家生活的猫。
它十分想学会捉老鼠,可是晚上捉老鼠却被老鼠给捉弄的一塌糊涂,最终主人惊醒了,还以为来贼了呢!虽然在猫咪的世界里显得傻呼呼的,可是在某些方面看起来十分棒,它总是在客人来的时候待在主人的身边,主人的朋友和主人聊天,它听完了,总会悟出道理。
这只猫确实傻呼呼的,可是在傻呼呼的干傻事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教训,就不会去干这些傻事了。
我是猫佳句及其赏析

我是猫佳句及其赏析1. 夏目漱石《我是猫》的赏析,解读我是猫:作者:(日)夏目漱石。
类型:现实。
本文作者:愿咸与恒。
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主人公是一只猫,借一只猫的视角叙述了十九世纪初期以猫的主人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只猫呢,虽然只是一只动物而已,但在某些方面,看得比人还深刻。
比如关于人的相貌的评论,以及人类自寻烦恼的见解,都让人感到独到情节上好像没有什么可说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
主要写的是苦沙弥、迷亭、寒月、东风等一群看不起资产阶级,自己又寒酸,时而还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比如书中的苦沙弥就十分羡慕那些情场老手,风流才子,虽然他自己明知道那些人不怎么道德。
故事的主要线索是资本家金田想招寒月为婿,但却遭到了苦沙弥和迷亭的嘲讽,为报复苦沙弥便找了一帮学生不断骚扰苦沙弥。
最后寒月还是找了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子,因为书生虽然迂腐寒酸,自有一番清风傲骨。
而迷亭和苦沙弥也说寒月没娶金田家的小姐是三生有幸(挺解气的)。
尽管这帮书生有诸多缺点,但他们不向恶势力低头,不与金钱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善于谄媚的多多良三平娶了金田小姐。
而一只作为旁观者的那只猫,喝醉了酒,误入水缸当中,感到大彻大悟,十分感谢苍天,就此逝去。
不过在结构上还是让人觉得有些松散,比如第一掌就出现的老黑家的那只猫,到后面就没有了下文,确有虎头蛇尾之感(我还一直盼着有什么伏笔呢)。
关于结尾那段结婚的议论,让人觉得作者很有先见之明。
个性的发展使人变得越来越难相处,这是一种趋势,人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虽然充满了自由,却也催生了——孤独,在现在这个社会,寂寞基本上是一种社会病,试问有谁没有感到过寂寞呢?飞翔是一种幸福,虽然,需要付出迷茫的代价。
可以想去哪儿去哪儿,可是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走,只能原地打转,最后一事无成……叹叹。
总体来说小说写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关于某些哲理的评论,像关于人类相貌的,还有虚火上升之类的。
用风趣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又深刻的道理。
《我是猫》读书笔记赏析(通用8篇)

《我是猫》读书笔记赏析(通用8篇)《我是猫》读书笔记赏析篇1我喜欢猫,因为它们时而活泼时而沉静的样子。
看到它们注视着我们的神情,我时常会想在猫的眼里,我们算是什么东西呢?会不会觉得我们不可思议,或者愚蠢无知?这让我想起有一只猫,生活在夏目漱石的笔下,它是一只普通不过的猫,却有着人一样的思维。
没错,这就是《我是猫》中那只猫。
《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我是只猫儿。
要说名字嘛,至今还没有。
”这样亲切的一句话为我们打开了一只猫的心灵大门。
这只猫的一生透着淡淡的悲凉,正像是对于社会的嘲讽。
在它的脑海中,主人只是一个愚蠢的教师,装模做样,“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同时也追求人格独立,而他的朋友们崇尚金钱权势,为了钱不惜一切。
这说的是一些虚构的人,我们未必不愿承认,但是有谁知道,我们是不是以同样的形态出现在身边的猫或者是狗的眼中呢?在书的结尾,猫因为馋嘴喝啤酒而误入水缸。
起先它还在挣扎,可渐渐地就放弃了,因为它觉得这样很舒服,远离了世界的喧嚣,进入了奇妙的、宁静的世界之中。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呀感谢。
”这竟是那只猫的最后思想,可见它有多厌恶这个丑陋的世界了。
没错,这就是《我是猫》中的那只猫。
《我是猫》读书笔记赏析篇2这部作品的名字看起来很吸引人吧……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
他巧妙地以一位穷教师家中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
这是一支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不捉老鼠的猫。
我是猫的读后感

我是猫的读后感《我是猫》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只名叫“我”的猫,通过它的视角,描绘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小说中的猫“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
它喜欢观察人类的行为,对人类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通过“我”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和虚伪,以及人们对于权力、金钱和地位的追逐。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对人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非常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我”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明治时代的日本。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能够对人性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和文笔也非常出色。
夏目漱石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猫“我”对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同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让整个故事充满了魅力和张力,让人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
通过阅读《我是猫》,我不仅对明治时代的日本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深受夏目漱石的语言和文笔所感染,对于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获得了知识,也让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夏目漱石我是猫读后感

夏目漱石我是猫读后感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是一部文学经典,它以一只猫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和可笑。
在小说中,一只波斯猫成为了一个八卦的旁观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通过它的描述,涉及到了人类社会中信仰、政治、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我第一次接触这本几十年前的作品时,我心中不免会有隔阂,毕竟这是一本早期的日本小说。
但是当我读下去时,我意识到它的主题及其深刻。
作者将猫的角度作为叙述者,描写了人类社会的形态。
这是一种创新,因为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性和社会矛盾的本质。
这部小说发表之后,立刻成为了文学界的轰动,被誉为日本最有代表性的现代小说之一。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当然是以猫的视角来叙述人类社会种种历史,信仰和道德。
这样一种叙事方式,更像是小说中的一种实验。
夏目漱石用猫来描绘现代社会,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和可笑,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感受。
话说回来,猫是一个相对于人类而言,较为独立的物种,它的生活方式,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那么的熟悉。
因此,夏目漱石将猫的叙事角度融入到小说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更加平衡地对待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观。
当然了,在夏目漱石的手下,小说并不仅限于此。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非常精彩。
其中,猫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角色。
作者将猫亲身经历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对人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夏目漱石在一定程度上,把猫当做了一个精神上的人物,它的形象如此形神兼备,也让读者感慨颇深。
当然,书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独特性。
《我是猫》能够成为文学经典,更多的是因为它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剖析。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创作仍在努力地寻找崭新的角度和创新点。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我们常常局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文学也更多地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
而《我是猫》则因为其独特的视角,成为了一本具有启发性的小说。
对于我来说,这部小说也是一种深深的鼓励。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文学创作充满了担忧,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创作出好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夏目漱石:《我
是猫》
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故事由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
我是猫。
主人的事我一清二楚。
我的主人是个中学教员,人们叫他苦沙弥先生。
主人在家总躲在书房里捧着书用功,可是没看上几页便磕睡了;主人患有胃病,他饮食却没有节制的;主人的工作清闲,悠然,而他自己觉得他是世上最辛苦最受委屈的人,总要诉苦发牢骚。
主人生活虽则清贫,性情却是极为高傲的,每当女主人谈起家里的经济,他俨然是个天然居士。
主人有两个朋友:美学家迷亭和理学士寒月。
他们常在小书房里闲聊打发时日。
他们卖弄些书本知识,相互吹捧吹捧各自写的奇文,还有新诗、诗剧等,可是这些东西,连我这个猫也觉得有点古里古怪,不成样子。
有一天,资本家金田的夫人来找他,了解他的学生兼朋友寒月的情况。
原来,寒月正和她的女儿富子谈恋爱,金田夫人要求寒月考上博士,否则不准与富子结婚。
主人苦沙弥和美学家迷亭把金田老婆嘲弄了一番。
这事使金田家很恼火,而主人又竭力劝阻寒月去娶金田家的小姐。
金田家就来报复主人,由此主人家里添了不少麻烦。
金田先是派了一个叫铃木的人警告主人,没有奏效,后又收买了主人家的邻居和附近学校的学生,经常到他门窗下捣乱,搅得他心烦意乱。
他由江湖隐士渐渐变成了绿林好汉,整天疲于奔命,
追赶那群在门前胡闹的学生。
这给我提供了嘲笑的资料。
风波过后,生活如故。
主人家与他的朋友迷亭、寒月,还有艺术家东风、哲学家独仙又聚在客厅里高谈阔论了,什么世道每况愈下,什么资本家可恶,等等。
我总在旁边打磕睡。
主人的学生三平来邀请主人参加他与金田小姐的婚礼,被主人断然拒绝。
三平见主人执迷顽固实在无药可医,也就作罢了。
主人家的聚会散了,家里顿时静寂起来。
我是猫,也觉得十分沉闷,于是就跑去偷三平婚宴上的啤酒来喝。
酒倒不错,可是醉酒的我却不慎掉进了水缸。
我挣扎,却只觉得飘飘然了。
我死了。
死了也好,不死就不能获得太平。
研究综述
《我是猫》借用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讽刺世态,广泛地触及社会时弊,受到日本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它也是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夏目漱石作品。
早在60 年代,中国就开始有关于小说《我是猫》的评论。
70 年代末以来,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走向深入。
小说的全新视角、讽刺手法以及批判精神,成为众多的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猫眼看世态
猫眼看世态使《我是猫》在叙述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研究文章的侧重点不论是探究主题、品评人物,抑或畅谈艺术手
法,行文中都会评述一番小说新颖的叙述视角。
戴晓威在论文《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里程碑简谈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我是猫〉》中分析道:作者虚构了一个我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苦沙弥家中的猫。
作者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意识。
作品以我的出生为开头。
以猫的见闻和感受为主线、围绕着主人公苦沙弥为代表的一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来展开故事情节。
可以说猫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形象,它是作者对一切人物和社会现象恣意评论的喉舌。
多数研究者指出,《我是猫》以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褒贬人物是小说行文的莫大成功。
猫在作品中是一个独立的形象,它即有动物的特性。
又具有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而作者借猫的眼观察世界、就能见人之所不见,用猫之口议论现实、就能言人之所不能言。
胡雪在《夏目漱石的生卒、时代及其讽刺作品〈我是猫〉》中甚至还提出反证:假如《我是猫》里的故事叙述者不是猫而是人,则作品中所有的讽刺讥嘲,因为受着人的限制,势必大为削弱,失去深厚的感人力量。
但故事的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猫,这就可以让猫凭着它的猫眼猫心,来看来想身边的事事物物,能够无忌无惮地言其所欲言。
因此,小说中用猫之口议论现实,扩大了观察世界的时空、能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二、讽刺手法与批判锋芒除了新颖的形式外,小说表面讽刺实则批判的写作手法也是研究的热点。
国内评论者多以品评讽刺手法切入展开论述。
《我是猫》嘻笑怒驾皆成文章,时时闪烁着警策的
反思和诙谐的风趣。
;这种讽刺特别清新活泼,具有强大而柔韧的力量;《我是猫》的讽刺属于一种内在的夸张、漫画、反讽与变形描写等评价处处可见。
研究者们还探源到作者的生平与经历,寻求这种独特的讽刺手法形成的原因。
《〈我是猫〉与批判现实主义》等诸多篇论文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答案夏目漱石承继了日本传统的俳谐文学和18 世纪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形成了他的机智俏皮、谐谑天成的讽刺文笔。
如果说讽刺的手法是《我是猫》引人注目的外观,那么批判的锋芒则是小说耐人寻味的神髓。
不少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我是猫》是一部贯穿着深广的社会批判精神的讽刺力作。
尽管研究者对《我是猫》批判主旨各有见解,但从总体来看,不外乎以下各部分组成:一、小说借猫的视角和人物之口,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我是猫》中喜笑怒骂背后鲜明的人生忧患和精神危机感,是作家心理现实的折射,也是20 世纪整个世界精神危机的反映。
二、小说通过一群知识分子的议论与遭遇,将批判矛盾直接指向高利贷者、大资
20产阶级及其帮凶,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进而以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伦理道德观念批判了明治社会的国家机器、警察机构、教育制度及一切不合理现象。
三、作者写出了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思想和精神面貌,在同情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小说中的苦沙弥、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实际上形成了日本社会的多余人。
小说嘲讽了他们身上的弱点,也揭露和批判了明治社会对知识分子个性的摧残与损害。
三、灵活自如的结构
夏目漱石之所以能在《我是猫》里随心所欲地揭露社会的弊害,痛快淋漓地讥讽人心的险恶,就是由于作者善于运用技巧灵活、伸缩自如的结构。
因此小说的结构也是研究文章讨论的一个重点。
不少论文都提到夏目漱石在《我是猫》序文中对小说结构特点的概括:《我是猫》象海参一样、不易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
因此随时随地即可把它截断,进行结束。
这种结构给作者行文带来了无穷的自由空间,在信笔游走之间,夏目漱石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明治时代的风貌,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思想、职业、性格的代表人物。
周而琨在总结了小说结构特点后指出,尽管《我是猫》的情节
比较简单,但从它的主干上伸展出去,作家描述了一
些逗人情趣、奇妙变幻的小故事和性格各异的众多人物。
苦沙弥的客厅仿佛是明治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是猫》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明治社会现实。
这种叙事方法的成功显
然归功于小说结构技巧灵活。
而评论者胡雪则深入分析了这种结构的优势,这种结构适宜于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情节连缀在一起的作品,这同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采用的典别的故事、完整的情节、几条主线等创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但这种相对独立的情节最能表达作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突出提示事物的预兆和底蕴。
四、比较中的魅力
除了对小说文本的深入分析外,有些研究者还另辟蹊径,通过《我是猫》的文本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小说的独特魅力。
在中外文学史上,以讽刺幽默为基调的作品不胜枚举,而夏目漱石和中国作家钱钟书以《我是猫》和《围城》显示了东方讽刺文学的辉煌,确立了与西方讽刺文学相比肩的讽刺品格。
因此有多篇论文不约而同将这两部小说进行平行比较。
韩燕红在论文《〈我是猫〉与〈围城〉的比较研究》中认为:两位作家凭着他们渊博的学识、超卓的智慧、深刻的思想对新兴资产阶级、官僚政客、知识分子各阶层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揶揄,两者都是在愤慨感伤地情绪下产生,写出了现代人的精神悖论,体现了对人真诚的关怀。
王卫平的论文《东方的两部讽刺杰作──〈围城〉与〈我是猫〉的比较研究》则从世态、心理、人物、手法、启示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以精辟入理的议论、讽刺喜剧的品格,将东方的讽刺艺术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也研究者从创作手法、情节结构、人称叙事将《我是猫》与前苏联作品《白比姆黑耳朵》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