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夏目漱石:《我是猫》
《我是猫》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摘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是一部以猫的视角观察人类世界的讽刺小说。
本书通过一只名叫“梅”的猫的叙述,揭示了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虚伪、腐败以及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并反思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
大纲背景介绍《我是猫》是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小说通过对猫“梅”的观察,展现了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复杂面貌。
角色与叙事视角“梅”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揭露了社会现象。
通过猫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人类世界的荒诞和矛盾之处。
主题探讨:批判与反思小说中通过猫的叙述讽刺了当时日本社会中的虚伪、不公以及知识分子的浮躁情绪。
猫“梅”不仅是观察者,也是一个思考者,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经验教训与个人成长小说传达了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猫“梅”的生活经历提醒我们不应盲目跟从社会潮流,而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鼓励人们不要局限于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
对现代人的启示尽管《我是猫》的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日本,但其对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呼唤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有责任勇于发声,揭露不公,促进社会进步。
总结通过阅读《我是猫》,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夏目漱石巧妙的叙事技巧,更能在其中获得宝贵的启示——保持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以上大纲,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我是猫》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当代读者的意义所在。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思想启迪之作。
《我是猫》:日本文学中的讽刺与人性

我是猫:日本文学中的讽刺与人性引言《我是猫》是由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吾輩”的猫的视角来观察和嘲讽当时的日本社会。
这部小说通过诙谐的叙述手法,深入探讨了人性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以讽刺的方式映射出当时日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 反映社会现象《我是猫》通过猫这个视角,借鉴了动物世界对人类社会进行讽刺。
作者夏目漱石通过吾輩所记录下来的故事和观察,展示了当时日本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荒谬现象与虚伪面目。
例如,作为家养宠物,吾輩清楚地看到了主人们追求虚荣和拜金主义背后隐藏着的空虚和无聊。
2. 人性与欲望在《我是猫》中,“吾輩”这只猫具有相当于普通人类认知水平的思考能力。
通过吾輩对周围人物和事件的观察,作者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虚伪等特点。
吾輩作为一个观察者,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人类对于权力、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3. 笑话与讽刺《我是猫》的讽刺手法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中种种愚蠢行为和错误思想进行嘲笑。
夏目漱石通过吾輩这只“聪明”的猫所看到、听到的事情,暗示了当时人们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缺乏直觉和洞察力。
这种幽默与讽刺使得小说更具趣味性,读者在欣赏小说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身处的社会。
4. 小说背后的哲理《我是猫》并非仅限于娱乐读者,它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夏目漱石通过吾輩这个角色向读者传达了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被引导去思考自己所处世界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性中存在的缺点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我是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嘲讽手法,在揭示日本当时社会种种问题的同时,引导我们对人性和社会进行思考。
通过这部小说,夏目漱石创造了一位幽默而睿智的观察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深层次、更真实的世界。
读者可以从中深思并得到启发,不断探索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夏目漱石《我是猫》

这人一洗脸就乱叫,活像快被勒死的大鹅。
咱家不由大吃一惊,想再用力咬一下,牙齿竟动 弹不了。原来这年糕竟是个妖怪!
„„实则不过是太平盛世的逸民,如没用的丝 瓜般随风飘摇。 “人”可真是个怪物,就说那张脸吧,本该用松 软的毫毛做些装点,却油光滑亮的,活脱脱像个 光溜溜的茶壶。
猫的视角
夸
张Hale Waihona Puke 比喻反语
孤傲的性格 看得客观
广阔的视 野看得全 面
敏锐的双 眼看得仔 细
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 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 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 相叫骂,互相角逐„„
她的发际有一排发帘,至少有半个脸那么长,像高 高耸立的大坝一般直插青天。
„„一只鹰钩鼻子出奇地大,宛如将别人的鼻子偷 来硬安在自己脸上„„
咱家是猫
——简析《我是猫》的独特视角与表现手法
姓名:
夏目漱石
本名:夏木金之助
国籍:日本
生卒年: 1867年2月9 日——1916 年12月9日
出生地:日本江户 牛込马场下横町
代表作品:《我是猫》 《明暗》《过了春分时节》 《行人》《心》
《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风 格独异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一只拟人化的、能言善辩的猫为视角,通 过它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它的主人及其朋友们的种 种附庸风雅、琐碎无聊的言行,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 本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尖锐 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小说共十一篇,没有严格的情节演进过程,既 像抒情的“写生文”,又像结构松散的小说。夏目 漱石称它“没有题旨,没有结构,像无头无尾的海 参似的。”
那德国人说话像放机关枪似的,突突突乱问一气, 简直不知所云。
我是猫 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我是猫》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所著的小说,于1905年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以猫的视角展现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猫的视角,夏目漱石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以一只名叫“我”(猫)的流浪猫为叙述者,通过猫的视角,展现了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各种现象。
猫观察到了人们的虚伪、自私、傲慢以及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道德沦丧。
同时,猫也观察到了人们的温情、善良和真诚。
小说通过猫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种种问题,使我深刻地反思了人性和社会现象。
通过猫的视角,夏目漱石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猫观察到了人们的虚伪、自私、傲慢,比如主人的虚伪和自私,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道德沦丧。
同时,猫也观察到了人们的温情、善良和真诚,比如主人的温情和善良,以及一些人的真诚。
这些对人性的观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这种复杂性使人性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通过猫的视角,夏目漱石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
猫观察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道德沦丧,比如社会上的种种阶级和地位的差异,以及人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
这些对社会的观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种种问题,社会上存在着种种不公和道德沦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解决。
通过猫的视角,夏目漱石使我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性的复杂性使人性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社会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解决。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人性的复杂性,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
《我是猫》:人性与社会的讥讽观察

我是猫:人性与社会的讥讽观察简介《我是猫》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小说,于1905年开始连载,并在1906年出版。
这部小说以猫为叙述者,通过它对人类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与人性和社会相关的讽刺和嘲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部小说中所涉及到的人性和社会观察。
1. 人性之光与阴影夏目漱石通过主角——一只聪明、机智又喜欢嘲弄人的猫,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角色展现出高尚、善良和正直的品质,同时也有其他角色表现出自私、虚伪和贪婪等不道德行为。
这种对比使得人物形象鲜明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复杂多样的人性。
2. 社会隐喻与讽刺作为一名社会评论家,夏目漱石运用猫作为叙述者传达自己对当时日本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社会制度和人们行为的讽刺。
通过猫的视角,他暗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等级、教育制度、社交规范等方面的不合理和荒谬之处。
这种隐喻和讽刺使得小说更具深度和思考价值。
3. 幽默与悲剧并存《我是猫》中既有浓厚的幽默元素,也有令人感伤的悲剧情节。
夏目漱石善于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呈现一些笑料,并通过猫的嘲弄来展示人们无知、愚昧甚至荒谬的一面。
同时,他也揭示出社会不公正、动态变化和个人命运无奈等引发悲剧情感的存在。
结论《我是猫》作为夏目漱石最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猫的视角观察和讽刺人性与社会现象,成功地展现出复杂多样、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
这部小说不仅提供了对当时日本社会进行批判性思考,也启示着读者对于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通过深入探寻小说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获得对于现实世界更为全面的认识。
我是猫 读后感

我是猫读后感《我是猫》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只名叫我(即猫)的动物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和描绘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夏目漱石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也对于猫这种动物的特殊理解。
首先,小说中的猫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猫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观察和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通过猫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繁荣与落后、人们的欲望与追求、以及种种不同的人生命运。
猫对于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描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于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小说中的猫对于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
猫以一种冷嘲热讽的口吻,揭露了人类的自私、虚荣、贪婪等各种负面品质。
同时,猫也对于人类的善良、真诚、努力等优秀品质给予了赞美和肯定。
通过猫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人类的种种行为和思想,也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猫对于人类的理解,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最后,小说中的猫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也有着独特的感悟。
猫以一种淡然而豁达的态度,观察和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猫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没有过多的抱怨和埋怨,而是以一种豁达和接受的态度面对一切。
通过猫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猫对于自己生活和命运的理解,也可以从中感悟到一种豁达和接受的态度。
猫对于自己生活和命运的感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也让我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总的来说,《我是猫》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小说,通过猫的视角,观察和描绘了当时的日本社会,也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对于人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于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夏目漱石小说叙事美学一窥——细读夏目漱石小说《我是猫》

夏目漱石小说叙事美学一窥——细读夏目漱石小说《我是猫》摘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巧妙地选取动物叙事视角,使文本取得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并通过游移于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的叙述者“猫”来对其见闻和感受进行详尽的叙述和评判,引起读者对小说所述情节及社会现象的深思;小说还采用人猫互文的叙事策略,使人与猫的命运形成隐喻性同构,体现出独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范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凸显出夏目漱石在小说创作上的求异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动物叙事;可靠叙事;不可靠叙事者;叙事策略;叙事美学《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也是一部视野广阔、描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它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说中“猫”的叙事妙趣横生,“猫”的评判鞭辟入里。
夏目漱石独具匠心的叙事艺术令作品散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让读者百读不厌,掩卷静思,余味犹存。
一、采用新奇的动物叙事视角,制造“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极富创意的概念,在形式主义者看来,艺术家创造形象的“目的并不是要使它带有的意义更接近于我们的理解,而是要创造一种对事物的特别的感觉,创造它的视象,而不是对它的认知。
”[1]6 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将“陌生化”这一概念引入叙述学理论。
他们认为,叙事文学不外乎就是对爱情、复仇、战争等几种常见主题的反复演绎,只不过不同文本呈现了不同的演绎手段和角度而已。
所有叙事文学作者在创作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陌生化”这一手段使自己的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而存在。
夏目漱石也不例外。
《我是猫》一反传统叙事中“人看人”或“人看动物”的视角,选取“动物看人”的叙事视角,以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先生家的猫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写出它的主人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他和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
夏目漱石《我是猫》赏析

夏目漱石《我是猫》赏析【摘要】《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夏目漱石以一只猫的视角描写了猫的日常生活和猫主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部作品,夏目漱石对日本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生活进行了深刻揭示,既展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正直善良和不谙世故,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自命清高和无所事事。
除了对知识分子的批判之外,夏目漱石也通过这部作品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
【关键词】夏目漱石;《我是猫》;知识分子《我是猫》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日本20世纪初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
小说有着独特的视角,即以一只穷教师家中的猫为主角,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猫,而是一只既有想法又有见识,善于思考,有着文人气息的猫。
遗憾的是,这只猫一直到死也没有学会怎么去捕捉老鼠。
夏目漱石正是以这只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探究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
一、夏目漱石及其写作风格简介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中国《晋书》中“漱石枕流”一词。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国民大作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和大量的绯句。
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日本现代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由于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头像曾经被日本政府印在了1000元面值的钞票上。
夏目漱石1867年出生于日本江户,夏目家是当地有财有势的大家族,而作为家中老幺的夏目漱石,出生之后却一直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又被过继给别家做养子。
夏目漱石和养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太融洽,十岁那年,夏目漱石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
然而这样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夏目漱石的母亲在他15岁时病逝,19岁之后,夏目漱石便离开了家。
1888年,21岁的夏目漱石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正冈子规成为好友,并根据中国的《晋书》,为自己取了“夏目漱石”的笔名。
夏目漱石从小就接触中国文学,擅长写汉诗,有着颇高的汉学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夏目漱石:《我
是猫》
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故事由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
我是猫。
主人的事我一清二楚。
我的主人是个中学教员,人们叫他苦沙弥先生。
主人在家总躲在书房里捧着书用功,可是没看上几页便磕睡了;主人患有胃病,他饮食却没有节制的;主人的工作清闲,悠然,而他自己觉得他是世上最辛苦最受委屈的人,总要诉苦发牢骚。
主人生活虽则清贫,性情却是极为高傲的,每当女主人谈起家里的经济,他俨然是个天然居士。
主人有两个朋友:美学家迷亭和理学士寒月。
他们常在小书房里闲聊打发时日。
他们卖弄些书本知识,相互吹捧吹捧各自写的奇文,还有新诗、诗剧等,可是这些东西,连我这个猫也觉得有点古里古怪,不成样子。
有一天,资本家金田的夫人来找他,了解他的学生兼朋友寒月的情况。
原来,寒月正和她的女儿富子谈恋爱,金田夫人要求寒月考上博士,否则不准与富子结婚。
主人苦沙弥和美学家迷亭把金田老婆嘲弄了一番。
这事使金田家很恼火,而主人又竭力劝阻寒月去娶金田家的小姐。
金田家就来报复主人,由此主人家里添了不少麻烦。
金田先是派了一个
叫铃木的人警告主人,没有奏效,后又收买了主人家的邻居和附近学校的学生,经常到他门窗下捣乱,搅得他心烦意乱。
他由江湖隐士渐渐变成了绿林好汉,整天疲于奔命,追赶那群在门前胡闹的学生。
这给我提供了嘲笑的资料。
风波过后,生活如故。
主人家与他的朋友迷亭、寒月,还有艺术家东风、哲学家独仙又聚在客厅里高谈阔论了,什么世道每况愈下,什么资本家可恶,等等。
我总在旁边打磕睡。
主人的学生三平来邀请主人参加他与金田小姐的婚礼,被主人断然拒绝。
三平见主人执迷顽固实在无药可医,也就作罢了。
主人家的聚会散了,家里顿时静寂起来。
我是猫,也觉得十分沉闷,于是就跑去偷三平婚宴上的啤酒来喝。
酒倒不错,可是醉酒的我却不慎掉进了水缸。
我挣扎,却只觉得飘飘然了。
我死了。
死了也好,不死就不能获得太平。
研究综述
《我是猫》借用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讽刺世态,广泛地触及社会时弊,受到日本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它也是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夏目漱石作品。
早在60年代,中国就开始有关于小说《我是猫》的评论。
70年代末以来,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走向深入。
小说的全新视角、讽刺手法以及批判精神,成为众多的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猫眼看世态
猫眼看世态使《我是猫》在叙述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研究文章的侧重点不论是探究主题、品评人物,抑或畅谈艺术手法,行文中都会评述一番小说新颖的叙述视角。
戴晓威在论文《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里程碑简谈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我是猫〉》中分析道:作者虚构了一个我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苦沙弥家中的猫。
作者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意识。
作品以我的出生为开头。
以猫的见闻和感受为主线、围绕着主人公苦沙弥为代表的一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来展开故事情节。
可以说猫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形象,它是作者对一切人物和社会现象恣意评论的喉舌。
多数研究者指出,《我是猫》以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褒贬人物是小说行文的莫大成功。
猫在作品中是一个独立的形象,它即有动物的特性。
又具有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而作者借猫的眼观察世界、就能见人之所不见,用猫之口议论现实、就能言人之所不能言。
胡雪在《夏目漱石的生卒、时代及其讽刺作品〈我是猫〉》中甚至还提出反证:假如《我是猫》里的故事叙述者不是猫而是人,则作品中所有的讽刺讥嘲,因为受着人的限制,势必大为削弱,失去深厚的感人力量。
但故事的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猫,这就可以让猫凭着它的猫眼猫心,来看来想身边的事事物物,能够无忌无惮地言其所欲言。
因此,小说中用猫之口议论现实,扩大了观察
世界的时空、能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二、讽刺手法与批判锋芒
除了新颖的形式外,小说表面讽刺实则批判的写作手法也是研究的热点。
国内评论者多以品评讽刺手法切入展开论述。
《我是猫》嘻笑怒驾皆成文章,时时闪烁着警策的反思和诙谐的风趣。
;这种讽刺特别清新活泼,具有强大而柔韧的力量;《我是猫》的讽刺属于一种内在的夸张、漫画、反讽与变形描写等评价处处可见。
研究者们还探源到作者的生平与经历,寻求这种独特的讽刺手法形成的原因。
《〈我是猫〉与批判现实主义》等诸多篇论文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答案夏目漱石承继了日本传统的俳谐文学和18世纪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形成了他的机智俏皮、谐谑天成的讽刺文笔。
如果说讽刺的手法是《我是猫》引人注目的外观,那么批判的锋芒则是小说耐人寻味的神髓。
不少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我是猫》是一部贯穿着深广的社会批判精神的讽刺力作。
尽管研究者对《我是猫》批判主旨各有见解,但从总体来看,不外乎以下各部分组成:一、小说借猫的视角和人物之口,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我是猫》中喜笑怒骂背后鲜明的人生忧患和精神危机感,是作家心理现实的折射,也是20世纪整个世界精神危机的反映。
二、小说通过一群知识分子的议论与遭遇,将批判矛盾直接指向高利贷者、大资
产阶级及其帮凶,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进而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伦理道德观念批判了明治社会的国家机器、警察机构、教育制度及一切不合理现象。
三、作者写出了20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思想和精神面貌,在同情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小说中的苦沙弥、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实际上形成了日本社会的多余人。
小说嘲讽了他们身上的弱点,也揭露和批判了明治社会对知识分子个性的摧残与损害。
三、灵活自如的结构
夏目漱石之所以能在《我是猫》里随心所欲地揭露社会的弊害,痛快淋漓地讥讽人心的险恶,就是由于作者善于运用技巧灵活、伸缩自如的结构。
因此小说的结构也是研究文章讨论的一个重点。
不少论文都提到夏目漱石在《我是猫》序文中对小说结构特点的概括:《我是猫》象海参一样、不易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
因此随时随地即可把它截断,进行结束。
这种结构给作者行文带来了无穷的自由空间,在信笔游走之间,夏目漱石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明治时代的风貌,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思想、职业、性格的代表人物。
周而琨在总结了小说结构特点后指出,尽管《我是猫》的情节比较简单,但从它的主干上伸展出去,作家描述了一
些逗人情趣、奇妙变幻的小故事和性格各异的众多人物。
苦沙弥的客厅仿佛是明治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是猫》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明治社会现实。
这种叙事方法的成功显然归功于小说结构技巧灵活。
而评论者胡雪则深入分析了这种结构的优势,这种结构适宜于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情节连缀在一起的作品,这同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采用的典别的故事、完整的情节、几条主线等创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但这种相对独立的情节最能表达作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突出提示事物的预兆和底蕴。
四、比较中的魅力
除了对小说文本的深入分析外,有些研究者还另辟蹊径,通过《我是猫》的文本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小说的独特魅力。
在中外文学史上,以讽刺幽默为基调的作品不胜枚举,而夏目漱石和中国作家钱钟书以《我是猫》和《围城》显示了东方讽刺文学的辉煌,确立了与西方讽刺文学相比肩的讽刺品格。
因此有多篇论文不约而同将这两部小说进行平行比较。
韩燕红在论文《〈我是猫〉与〈围城〉的比较研究》中认为:两位作家凭着他们渊博的学识、超卓的智慧、深刻的思想对新兴资产阶级、官僚政客、知识分子各阶层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揶揄,两者都是在愤慨感伤地情绪下产生,写出了现代人的精神悖论,体现了对人真诚的关怀。
王卫平的论
文《东方的两部讽刺杰作──〈围城〉与〈我是猫〉的比较研究》则从世态、心理、人物、手法、启示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以精辟入理的议论、讽刺喜剧的品格,将东方的讽刺艺术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也研究者从创作手法、情节结构、人称叙事将《我是猫》与前苏联作品《白比姆黑耳朵》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