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技巧
化学高二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二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总结在化学中,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计算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预测反应的产热或吸热特点。
本文将针对化学高二学生在学习反应热计算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燃烧反应热的计算燃烧反应热是指燃烧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计算燃烧反应热时,我们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摩尔配比和标准燃烧焓来进行计算。
标准燃烧焓是指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完全燃烧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例如,当我们计算乙醇的燃烧反应热时,可以根据以下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乙醇 + 3氧气 -> 2二氧化碳 + 3水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摩尔配比,可以得知乙醇与氧气的配比为1:3。
假设乙醇的标准燃烧焓为ΔH1,水和二氧化碳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ΔH2和ΔH3,那么燃烧反应热ΔH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ΔH = ΔH2 + 3ΔH3 - ΔH1二、反应热的计算与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和形成,从而释放或吸收热量。
我们可以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差来计算反应热。
当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此时为正值;当化学键形成时,会放出能量,此时为负值。
通过计算所涉及的化学键能量差,我们可以得到反应热的近似值。
例如,当我们计算甲烷燃烧的反应热时,可以根据以下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CH4 + 2O2 -> CO2 + 2H2O根据化学键的能量差,我们可以知道C-H键的断裂需要吸收435 kJ/mol的能量,C=O键的形成释放出743 kJ/mol的能量,O-H 键的形成释放出464 kJ/mol的能量。
那么甲烷燃烧的反应热ΔH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ΔH = 1 * (2120 kJ/mol) + 2 * (-743 kJ/mol) + 2 * (-464 kJ/mol) - 1 * (435 kJ/mol)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其他含有化学键的反应的热量变化。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分析问题 C(s) + O2(g) == CO2(g) △H1 ……(1) △H2 ……(2)
CO(g) + 1/2O2(g) ==CO2(g) 3、解决问题
C(s) + 1/2O2(g) == CO(g) △H3 = ?
C(s)+1/2O2(g)=CO(g)
△H3=?
+) CO(g)+1/2O2(g)=CO2(g) △H2=-283.0 kJ/mol
所以, ①- ②得: C(石墨,s) = C(金刚石,s)
△H=+1.5kJ/mol
科学探索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 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 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 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 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H1= -2983.2 kJ/mol
C(s)+O2(g)=CO2(g) △H3+ △H2= △H1 ∴△H3 = △H1 - △H2 △H1=-393.5 kJ/mol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 或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 反应的途径无关。
计算反应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ΔH运算时要带符号 2、计量数的变化与反应热数值的变化要对应
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 O2(g)=ZnO(S) △H1;(1) Hg(l)+1/2 O2(g)=HgO(S) △H2; (2) 则Zn(S)+ HgO(S)= Hg(l)+ ZnO(S) (3) △H=?
高三化学 盖斯定律计算技巧口诀

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注意事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1.明确所求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各物质系数,及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2.盖斯定律与反应途径无关,不同途径对应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3.各反应式相加时,有的反应逆向写,ΔH符号也相反。
有的反应式要扩大或缩小相应倍数,ΔH也要相应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注意各分步反应的ΔH的正负,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其具备数学意义,可进行大小比较。
5.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吸热,浓硫酸的稀释、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放热,都将对反应热产生影响。
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方法1.用盖斯定律结合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求解一些相关反应的反应热时,其关键是设计出合理的反应过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数学运算得未知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热。
使用盖斯定律需要注意以下问题:2.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该乘以或者除以某数3.反应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并且要带正负号。
4.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并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同样要把△H看做整体。
5.在设计的反应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互相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6.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例题: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跟踪训练】 已知 ① CO(g)+1/2O2(g)=CO2(g) ΔH1=-283kJ/mol ② 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 H2O(l) ΔH3=-1370 kJ/mol 试计算: 2CO(g)+4H2(g)=H2O(l)+ C2H5OH(l) 的ΔH
A
4、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制备TiO2和Ti的原 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TiO2的流程如
下:
(1)步骤①加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将Fe3+还原为Fe2+
ΔH =-339.2 kJ/mol
【归纳总结—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比例式求算 2、依据盖斯定律加和求算 3、依据燃烧热:Q(放)=n可燃物×丨△H丨 4、根据键能:△H=E反应物总键能—E生成物总键能 5、依据总能量:△H=E生成物-E反应物 6、根据比热容公式计算中和
【课堂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 态和终态有关,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H1
△H2
△H3
A
B
C
D
△H △H= △H1 + △H2 + △H3
已知: C(g)+O2 (g) = CO2 (g) △H1 =-393.5kJ/mol CO(g)+1/2O2 (g)= CO2 (g) △H2 =-283 kJ/mol
高二化学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
01
02
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
03
Q =(V酸ρ酸+V碱ρ碱)·C·(t2-t1) ②
5 数据处理
5 数据处理
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 mL,它 们的浓度分别为0.50 mol/L和0.55 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
盖斯定律的应用
根据下列反应的焓变,计算C(石墨)与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焓变: C(石墨)+O2(g)=CO2(g) △H=-393.5KJ/mol 2H2(g)+O2(g)=2H2O(l) △H=-571.6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 △H=-2599.2KJ/mol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1135.2kJ/mol
变小
变小
变小
不变
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热。第一次是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氢氧化钠,第二次是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0mol/L的NaOH溶液。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 (相等或者不相等)。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药品: mL0.50 mol/L的盐酸 mL0.5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仪器:简易量热计
1
2
【活动与探究】
简易量热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1. 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 是相同的。
如图 1-15所示:12H H H ∆=∆+∆,345H H H H ∆=∆+∆+∆。
盖斯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共同体现。
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① 途径角度;② 能量守恒角度由于在指定的状态下,各种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唯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产物,它们的差值是不会改变的。
说明: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3.意义:应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的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说明:利用盖斯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a.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同时扩大一定的倍数时,焓变也相应地扩大相同的倍数。
b.若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颠倒,则焓变的正负号也相应地改变。
c.若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则焓变也相加;若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则焓变也相减。
4.方法技巧拓展常用的有关反应焓变的简答计算的方法归类:⑴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H)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⑵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H = 生成物的能量之和 — 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⑶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量计算:△H = 生成物的总键量 — 反应物的总键量。
⑷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a.根据盖斯定律的实质,分析给定反应与所求反应物质与焓变关系。
b.运用解题技能,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换、加减得到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⑸ 根据比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21()Q c m T T =-⋅⋅-。
⑹ 根据燃烧热、中和热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n(可燃物) × 其燃烧热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 n(H 2O) × 中和热5.应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通常用两种方法:⑴ 虚拟路径法:如:C(s) + O 2(g) ==== CO 2(g)可设计为:⑵ 加减法:确定目标方程式后,以每一步反应的中间产物为桥梁对方程式进行化学计量数调整、加减,消去中间产物,得到目标方程式,H ∆也做相应的调整和加减运算,即得到目标方程式的H ∆。
化学反应热量的计算与反应焓

化学反应热量的计算与反应焓一、化学反应热量的概念1.化学反应热量: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简称反应热。
2.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3.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二、反应热量的计算方法1.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 = Q(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n(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2.反应热的测定方法:a)量热法: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b)量热计:常用的量热计有贝克曼温度计、环形量热计等。
三、反应焓的概念1.反应焓: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变化,简称焓变。
2.反应焓的计算:ΔH = ΣH(生成物焓)- ΣH(反应物焓)四、反应焓的计算方法1.标准生成焓:在标准状态下,1mol物质所具有的焓值。
2.标准反应焓: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标准生成焓的差值。
3.反应焓的计算公式:ΔH = ΣH(生成物)- ΣH(反应物)五、反应焓的应用1.判断反应自发性: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公式ΔG = ΔH - TΔS,判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自发性。
2.化学平衡:反应焓的变化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3.能量转化:反应焓的变化反映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六、反应焓的单位1.标准摩尔焓:kJ/mol2.标准摩尔反应焓:kJ/mol七、注意事项1.反应热与反应焓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计算中常常相互关联。
2.反应热的测定应注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3.掌握反应焓的计算方法,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热量的计算与反应焓是化学反应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能量变化。
习题及方法:1.习题:已知1mol H2(g)与1mol O2(g)反应生成1mol H2O(l)放出285.8kJ的热量,求0.5mol H2(g)与0.5mol O2(g)反应生成1mol H2O(l)放出的热量。
解题方法:根据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 = Q/n,其中Q为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或吸收的热量。
了解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对于理解反应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和化学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效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一、热效应的概念热效应是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量,可分为两种情况: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反应物的内能增加;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反应物的内能减少。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效应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ΔH = H(生成物) - H(反应物)其中,ΔH表示热效应,H(生成物)表示生成物的焓,H(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焓。
二、热效应的计算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系数和热效应的关系来计算热效应。
1. 单一物质热效应对于单一物质的热效应,可以通过该物质的标准热效应计算。
标准热效应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完全反应产生的热效应。
2. 化学反应热效应对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系数和标准热效应来计算。
以以下反应为例:2H2(g) + O2(g) → 2H2O(g)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摩尔系数和标准热效应来计算热效应:ΔH = 2ΔH(H2O) - [2ΔH(H2) + ΔH(O2)]其中,ΔH(H2O)表示水的标准热效应,ΔH(H2)表示氢气的标准热效应,ΔH(O2)表示氧气的标准热效应。
三、热效应计算的实例以氯化钠的溶解反应为例进行热效应的计算。
NaCl(s) → Na+(aq) + Cl-(aq)根据该反应方程式和已知的标准热效应数据,可以计算出热效应的值。
ΔH = [ΔH(Na+(aq)) + ΔH(Cl-(aq))] - ΔH(NaCl(s))其中,ΔH(Na+(aq))表示钠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标准热效应,ΔH(Cl-(aq))表示氯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标准热效应,ΔH(NaCl(s))表示氯化钠晶体的标准热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H2+2△H3- △H1
=-393.5×2+(-285.8×2)+870.3
△H=-1411.0+1366.8=-44.2 kJ·mol-1
温馨提示
抓住关键性物质制定“调整” 方案,但“调整” 之后的方程式不一定书写出来。ຫໍສະໝຸດ 活动三:体会盖斯定律的应用。
解析 第一步写出总反应 第二步根据总反应对分步反应进行调整
第三步将调整后的反应进行叠加
解析 第一步写出总反应 第二步根据总反应对分步反应进行调整
第三步将调整后的反应进行叠加
温馨提示
1.“调整”包含系数的调整及反应物、生成物的互换 2.叠加既有物质的叠加又有能量的叠加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目标】 1.学会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认识并简单应用盖斯定律。
【活动过程】 活动一:学会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⑷ 2.945.6 kJ/mol 3.411.01kJ/mol 4.54.34kg
活动二:认识并理解盖斯定律。 1.翻山越岭攀登而上或拾级蜿蜒而上或乘坐索道缆车 直奔山顶 势能变化相同 2.△H1=△H2+△H3 △H4=△H5+△H6 3.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一个化学反应的 焓变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